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外科论文 >

不同浓度丹参UW保存液对离体肝脏冷保存效果的微透析研究

发布时间:2017-03-24 12:06

  本文关键词:不同浓度丹参UW保存液对离体肝脏冷保存效果的微透析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目的:临床中进行肝移植手术过程中,供肝大都经历一段低温保存期,这个期间肝细胞都会发生损伤,并且随着时间得延长,损伤逐渐加重,这种损伤会直接影响供肝的质量,如何减少这种损伤是肝移植中急需解决的关键;加入丹参的UW液可以明显减轻供体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和供肝离体保存过程引起的损伤,而不同浓度的丹参UW液对供肝保存效果是否有差异是个值得探究的问题。方法:(1)实验材料及分组:选用SD大鼠16只,全部高脂饲料喂养3个月,中度脂肪肝模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模型对照组即UW液保存组)、B组(200 mg/L)、C组(400 mg/L)、D组(600 mg/L)丹参UW液保存组,每组各4只。(2)实验方法:游离大鼠供体肝脏,将大鼠供体肝脏取下置于不同浓度的丹参UW液中,将微透析探针置于大鼠肝脏左叶,连接微透析装置,进行微透析取样,间隔20 min取一次样本,持续收集12 h,对收集的微透析样本中的Glu、LA、PA、GLY及乳酸/丙酮酸比值(L/P)进行定量测定;同时对比观察供肝不同时段的病理学形态变化。结果:A组和丹参UW液实验组(B、C、D)收集的数据均进行分析。(1)丹参UW液保存组和模型对照组葡萄糖、甘油水平在整个冷保存过程中持续上升,且B、C、D三组的上升程度比A组低,其中400mg/L的丹参UW液保存组上升水平最低。(2)B、C、D组较A组肝组织肝细胞的坏死程度减轻,炎性细胞浸润较少,且C组即400 mg/L的丹参UW液保存组肝细胞坏死程度最轻。结论:(1)加入丹参的UW保存液对肝移植离体供肝的冷保存有保护作用,400 mg/L浓度的丹参UW保存液效果最好;(2)微透析技术通过对Glu、LA、L/P比值、GLY水平的监测可以对供肝进行评估。
【关键词】:丹参 微透析 缺血再灌注 肝移植
【学位授予单位】:山西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657.3
【目录】:
  • 中文摘要5-6
  • 英文摘要6-8
  • 常用缩写词中英文对照表8-9
  • 前言9
  • 1 材料与方法9-11
  • 1.1 实验动物及分组9
  • 1.2 动物模型的制作9-10
  • 1.3 保存液、主要试剂和仪器10
  • 1.4 样本采集10-11
  • 1.5 样本检测11
  • 1.6 统计学方法11
  • 2 结果11-18
  • 2.1 大鼠供肝组织能量物质浓度11-13
  • 2.2 四组实验透析液样品中葡萄糖、乳酸。丙酮酸、甘油浓度变化趋势图13-16
  • 2.3 病理学检查结果16-17
  • 2.4 TUNEL染色结果17-18
  • 3 讨论18-21
  • 3.1 肝移植现状18-19
  • 3.2 微透析技术19
  • 3.3 丹参对肝移植供肝冷保存过程中的保护作用19-21
  • 4 结论21-22
  • 参考文献22-23
  • 综述23-31
  • 参考文献29-31
  • 致谢31-32
  • 在学期间承担/参与的科研课题与研究成果32-33
  • 个人简历3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晓萌;曹岗;单琪媛;蔡皓;丛晓东;蔡宝昌;;微透析技术在眼部药物研究中的应用进展[J];中国药学杂志;2012年09期

2 韩慧婉,舒鸿钧,刘国诠;微透析技术及其应用[J];化学通报;2000年12期

3 罗汀,郭义,王秀云;微透析技术在中医药研究中的应用述评[J];中医药学刊;2004年09期

4 韩冬,班春林,崔黎丽,李国栋;微透析技术及在药学中的应用进展[J];药学实践杂志;2005年03期

5 陈敏;;微透析技术在生命科学研究中的应用[J];中国药业;2005年11期

6 只达石,黄慧玲;微透析技术系统在神经科学中的应用[J];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2005年01期

7 冯飞;许崇涛;;微透析技术在脑组织研究中的应用[J];汕头大学医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8 宋文婷;徐立;刘建勋;;微透析技术在医药领域的应用[J];中国中药杂志;2009年03期

9 汪存信;方剑乔;;微透析技术在中医药实验研究及医学临床的应用[J];光明中医;2009年02期

10 王琳;廖贵清;;微透析技术及其在口腔医学领域中的应用[J];国际口腔医学杂志;2009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慧婉;舒鸿钧;刘国诠;;微透析技术及其应用[A];第三届全国现代生物物理技术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0年

2 王优;高永良;;微透析技术在脑靶向中应用[A];2009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九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2009年

3 王优;高永良;;微透析技术在脑靶向中应用[A];2010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十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2010年

4 汪存信;方剑乔;;微透析技术目前在中医药实验研究和医学临床的应用[A];浙江省针灸学会第五次会员代表大会学术论文汇编[C];2008年

5 王丹;石力夫;胡晋红;;微透析技术探针回收率的影响因素研究进展[A];2008年中国药学会学术年会暨第八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2008年

6 高亚娟;;微透析技术在药学领域的应用[A];第六届海南省科技论坛“医药科技创新与药品质量安全”专题论坛、海南省药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7 潘旭旺;田静;;同步微透析技术在药物体内过程研究中的应用[A];第十二次全国临床药理学学术会议会议论文集[C];2010年

8 任秋生;王均炉;;微透析在神经外科应用进展[A];2006年浙江省麻醉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6年

9 左代英;李琳;李增强;齐欢;刘晓畅;李雯静;翟健秀;许琪;张菁菁;吴英良;;采用血液微透析技术结合高效液相色谱法研究氟尿嘧啶在大鼠血中的药代动力学[A];2013医学前沿论坛暨第十三届全国肿瘤药理与化疗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3年

10 马劲;肖尧;王玉蓉;廖永红;刘新民;;微透析技术用于盐酸小檗碱体外回收率的测定及影响因素初探[A];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九届制剂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记者 白毅;微透析—质谱在线联用接口研制提速新药开发[N];中国医药报;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王丹;微透析液相色谱联用的构建及在经皮药动学研究的应用[D];第二军医大学;2009年

2 陈荣祥;微透析—液相色谱—电化学检测联用及其应用[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2015年

3 张韶岷;脑微透析/深部电极技术研究及其在脑缺血康复中的应用[D];浙江大学;2007年

4 孙宁;基于微透析与超快速液相色谱技术的唑类抗真菌药物经皮药代动力学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0年

5 安潇;基于微透析技术的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的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7年

6 郭明;微透析—高效液相色谱法研究金属离子与生物大分子相互作用[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2002年

7 隗慧林;皮肤微透析分析方法的构建及外用制剂体内经皮吸收的药代动力学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朕;微透析方法检测复合组织中二甲基亚砜的初步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15年

2 郇传胜;不同浓度丹参UW保存液对离体肝脏冷保存效果的微透析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16年

3 吕良;多通道微透析技术开发及在中药研究中的应用[D];浙江大学;2010年

4 陈亮;尼古丁药动学中的微透析与稳定同位素标记联用技术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0年

5 闫晨;微透析技术和中空纤维膜液相微萃取技术的联用[D];天津大学;2011年

6 张建锋;在线微透析电化学发光传感器研究药物蛋白相互作用[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7 陈翔;药物经皮微透析中回收率的可变性及内标法的应用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0年

8 欧咏;多位点微透析采样技术动态监测大鼠体内的三妙丸中生物碱含量的方法学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4年

9 饶辉;脑牵拉对局部脑组织代谢影响的微透析实验研究[D];昆明医学院;2010年

10 辛亮;自制微透析探针性能评价及其在中药体内分析中的应用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本文关键词:不同浓度丹参UW保存液对离体肝脏冷保存效果的微透析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6557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waikelunwen/26557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d4b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