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外科论文 >

脊柱后凸畸形截骨矫形术后近端交界节段临床演变及生物力学分析

发布时间:2024-12-10 04:06
  背景脊柱后凸畸形可以由多种原因导致,如创伤、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t,AS)、脊柱结核Pott’s畸形、休门氏病以及退行性脊柱畸形等。脊柱后凸畸形可能会导致腰背部疼痛,严重者伴有矢状面失平衡,甚至由于压迫神经、脊髓,进而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对于这种情况,脊柱后凸截骨矫形手术是有效的治疗手段。而截骨的过程需要破坏脊柱的稳定性以获得矫形空间,为了重建截骨后的脊柱序列、维持矫形效果,则需要进行长节段的内固定。近端交界性后凸(proximal junctional kyphosis,PJK)是脊柱长节段固定融合后的一种内固定相关并发症,主要由于近端交界区应力变化引起的一种并发症,表现为内固定近端节段的后凸增大。目前为止,几乎所有关于PJK的研究都关注于可活动的脊柱节段术后的情况,而对于僵硬的脊柱节段如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后凸畸形患者,其术后PJK的情况暂无相关研究报道。PJK主要是由于内固定术后导致近端交界区应力变化引起的交界节段椎体骨折和内固定失败引起症状,严重者需要进行翻修手术治疗。通过生物力学研究分析近端交界节...

【文章页数】:119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缩略词表
英文摘要
中文摘要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强直性脊柱炎截骨矫形术后近端交界性后凸发生的临床研究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3 结果
    2.4 讨论
    2.5 小结
第三章 脊柱后凸截骨术后三维有限元模型的建立与验证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3 结果
    3.4 讨论
    3.5 结论
第四章 脊柱后凸截骨术后近端交界节段的生物力学分析
    4.1 引言
    4.2 资料与方法
    4.3 结果
    4.5 讨论
    4.6 结论
第五章 脊柱后凸截骨术后安装横联杆对脊柱内固定结构影响的生物力学分析
    5.1 引言
    5.2 材料与方法
    5.3 结果
    5.4 讨论
    5.5 结论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综述一 脊柱畸形矫形术后近端交界性后凸发生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综述二 有限元方法在脊柱截骨矫形生物力学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本文编号:401558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waikelunwen/401558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099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