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外科论文 >

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对颈椎矢状位平衡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4-12-11 03:08
  目的:探索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后颈椎矢状位平衡的变化。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山西白求恩医院脊柱外科收治的108例接受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C3-C7)患者的影像学及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术前及术后第24个月随访时JOA、NDI、SF-36、VAS评分的变化以及轴性症状的评定;同时比较术前与术后第24个月随访时患者的C0-2Cobb角、C2-7SVA、C2-7Cobb角、T1-Slope 4项关于颈椎矢状位平衡评价影像学参数的变化情况。结果:JOA及SF-36评分由术前(11.16±2.28)分、(42.76±5.63)分增加至随访时(14.08±2.17)分、(51.25±5.82)分,平均神经功能改善率为(46.5%±3.8%),NDI及VAS评分由术前(15.61±5.43)分、(4.64±1.87)分,降低至随访时(11.36±7.93)分、(3.31±1.62)分,4项指标的变化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P=0.001、P=0.001、P=0.022)。C0-2Cobb角及C2-7SVA由术前(11.37±5.54)°、(2...

【文章页数】:4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2 典型病例:女性56岁,入院诊断CSM,行EODL(C3-C7)。A-E分别代表术前,术后第3月、6月、12月、24月随访时的侧位X线。(数据见表6)

图2 典型病例:女性56岁,入院诊断CSM,行EODL(C3-C7)。A-E分别代表术前,术后第3月、6月、12月、24月随访时的侧位X线。(数据见表6)

随访时高T1组VAS评分为(3.13±1.60)分,低T1组VAS评分为(2.45±1.31)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5),表5。依据曾岩标准,高T1组轴性症状评分为“优”、“良”、“可”、“差”的患者分别有:0、19、28、7例,即明显颈部症状者40例,发生率为64....



本文编号:401608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waikelunwen/401608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68b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