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伤续断汤加减联合MIPPO技术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的疗效观察
发布时间:2025-01-09 02:51
目的:通过中药新伤续断汤加减联合MIPPO技术(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术)治疗成人胫骨中下段骨折,观察治疗后患者的临床表现及特征的改善、骨折的愈合率、骨折的愈合时间的改变,客观评价新伤续断汤加减的临床疗效及临床应用的可操作性,观察新伤续断汤的药理作用,为促进胫骨中下段骨折的愈合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治疗方法。方法:选取自2017年11月─2018年11月就诊于山西省中西医结合医院骨一科住院部62例胫骨中下段骨折且符合纳入标准、排除标准的患者。将就诊于山西中西医结合医院骨一科符合纳入标准的62例胫骨中下段骨折患者釆用随机数字表法,按照随机原则,将秩次前31位纳入对照组,后31位纳入治疗组。两组患者均进行MIPPO技术治疗,术后两组均给予常规处理(术后常规给予输液抗炎治疗,地塞米松、甘露醇静滴,一次/日,使用3天,同时给予适当补液、止血等对症处理,术后两周拆线。)及常规康复训练。治疗组于术后第一天口服方药新伤续断汤加减,服用方法:每日一剂(200ml),水煎服,早晚分服,连续服药8周,定期复查血常规、小便常规、心电图、肝肾功能等。对照组不给予方药治疗。术前统一记录患者的一般资料(性别、年龄、骨折类型、...
【文章页数】:5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表
前言
临床研究
1.临床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剔除和脱落标准
1.6 一般资料及分组
2.研究方法
2.1 术前准备和处理
2.2 手术方式
2.3 术后处理
2.4 观察指标
2.5 观察疗效标准
2.6 数据统计方法
3.结果与分析
3.1 两组患者术后Olerud-Molander距小腿关节骨折功能评分比较
3.2 两组患者术后VAS评分比较
3.3 两组患者术后骨折愈合率比较
3.4 两组患者术后骨折愈合时间比较
3.5 两组患者术后骨痂形成时间比较
3.6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
3.7 两组患者术后临床疗效比较(Johner-Wruhs疗效评估标准)
3.8 安全性指标及药物不良反应观察
讨论
1.现代医学对胫骨骨折的认识
1.1 解剖学特点
1.2 血运特点
1.3 骨折原因
2.中医对胫骨骨折的认识
3.MIPPO技术在胫骨中下段骨折中运用的讨论
3.1 MIPPO技术的发展
3.2 MIPPO技术的运用
4.中医药在胫骨中下段骨折中运用的讨论
5.新伤续断汤加减的组成分析及中药药理分析
5.1 组成分析
5.2 中药药理分析
6.存在问题和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胫骨中下段骨折中西医治疗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
附表A
附表B
附表C
附表D
致谢
作者简介
本文编号:4025030
【文章页数】:5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表
前言
临床研究
1.临床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剔除和脱落标准
1.6 一般资料及分组
2.研究方法
2.1 术前准备和处理
2.2 手术方式
2.3 术后处理
2.4 观察指标
2.5 观察疗效标准
2.6 数据统计方法
3.结果与分析
3.1 两组患者术后Olerud-Molander距小腿关节骨折功能评分比较
3.2 两组患者术后VAS评分比较
3.3 两组患者术后骨折愈合率比较
3.4 两组患者术后骨折愈合时间比较
3.5 两组患者术后骨痂形成时间比较
3.6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
3.7 两组患者术后临床疗效比较(Johner-Wruhs疗效评估标准)
3.8 安全性指标及药物不良反应观察
讨论
1.现代医学对胫骨骨折的认识
1.1 解剖学特点
1.2 血运特点
1.3 骨折原因
2.中医对胫骨骨折的认识
3.MIPPO技术在胫骨中下段骨折中运用的讨论
3.1 MIPPO技术的发展
3.2 MIPPO技术的运用
4.中医药在胫骨中下段骨折中运用的讨论
5.新伤续断汤加减的组成分析及中药药理分析
5.1 组成分析
5.2 中药药理分析
6.存在问题和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胫骨中下段骨折中西医治疗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
附表A
附表B
附表C
附表D
致谢
作者简介
本文编号:402503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waikelunwen/40250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