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真菌菌属所致角膜炎的临床特点及转归差异
本文关键词:不同真菌菌属所致角膜炎的临床特点及转归差异 出处:《眼科新进展》2016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真菌菌属所致角膜炎的临床特点及转归差异。方法收集2011年8月至2015年3月我院真菌培养阳性的角膜炎患者共96例(96眼),其中,镰刀菌43例,曲霉菌31例,链格孢霉17例,念珠菌5例,分别记录患者植物性外伤史、病程、临床特点、治疗方式及转归。对上述观察指标进行比较,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96例患者中有植物性外伤史者34例(35.4%),其中镰刀菌感染患者中25.6%有植物性外伤史,曲霉菌35.5%,链格孢霉64.7%,念珠菌20.0%,不同菌属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714,P=0.033)。组间比较镰刀菌与链格孢霉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031,P=0.005)。患者病程按照菌属从短到长依次为:念珠菌(5.40±3.36)d、镰刀菌(16.79±13.98)d、曲霉菌(19.35±13.16)d、链格孢霉(27.59±20.68)d,不同菌属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407,P=0.002),组间比较念珠菌病程与其他菌属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镰刀菌与链格孢霉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0)。不同真菌菌属所致角膜炎的临床特征不同,链格孢霉角膜溃疡面积、深度、前房积脓发生率均小于其他菌属(均为P0.05),其余各菌属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镰刀菌感染以单纯药物治疗与角膜板层切除术治疗为主,药物治愈率为78.6%;曲霉菌感染以角膜板层切除术和角膜移植术治疗为主,药物治愈率62.5%;链格孢霉和念珠菌感染主要以单纯药物治疗为主,药物治愈率分别为90.0%、100.0%。结论链格孢霉感染多由植物性外伤引起,临床体征轻,药物治疗效果好;念珠菌感染发展快,药物治疗效果好;镰刀菌与曲霉菌感染临床体征重,镰刀菌常需尽早行角膜板层切除术,曲霉菌常需行角膜移植术治疗。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difference of the prognosis of keratitis caused by different fungal bacteria. A total of 96 cases of positive culture keratitis patients were collected from August 2011 to March 2015 in our hospital fungal (96 eyes), including 43 cases of Aspergillus, Fusarium, Alternaria in 31 cases, 17 cases, 5 cases were recorded in patients with Candida albicans, plant disease, trauma history, clinical features, treatment and prognosis. The above observation indexes were compared, and SPSS 19 software was used for statistical analysis. Results there were 34 cases (35.4%) of 96 patients with plant trauma history. Among them, 25.6% of them had botanical trauma history, Aspergillus 35.5%, Alternaria 64.7%, Candida 20%, and there was a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among different bacteria (chi ~2=8.714, P=0.033). The difference between Fusarium and sporospora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x ~2=8.031, P=0.005). The patient according to the bacteria from short to long as follows: Candida (5.40 + 3.36) d, Fusarium (16.79 + 13.98) d, Aspergillus (19.35 + 13.16) d, Alternaria (27.59 + 20.68) d, there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different genera (x ~2=14.407, P=0.002), difference ther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between two groups of Candida disease and other genera (P0.05); Fusarium and Alternaria also showed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P=0.010). The clinical features of fungal keratitis caused by different fungi of the genus Alternaria, corneal ulcer area, depth, hypopyon incidence rate was less than the other genera (P0.05),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rest of the genus (P0.05). Fusarium infection with the simple drug treatment and lamellar resection treatment, cure rate was 78.6%; Aspergillus infection to corneal lamina excision and corneal transplantation treatment, cure rate 62.5%; Alternaria and Candida infection mainly in simple drug treatment, cure rate were 90%, 100%. Conclusion Alternaria plant infection caused by trauma, clinical signs of light, the effect of drug treatment; Candida infection develops quickly, the effect of drug treatment; clinical signs of Fusarium and Aspergillus infection, Fusarium often need as early as possible corneal lamellar resection, Aspergillus often required for corneal transplantation treatment.
【作者单位】: 中南大学爱尔眼科学院;武汉爱尔眼科医院;
【基金】:武汉市卫计委临床医学科研项目(编号:WX13C50) 爱尔眼科医院集团科研基金项目(编号:AF2013006)~~
【分类号】:R772.21
【正文快照】: 真菌性角膜炎是一种由真菌引起的致盲率极高的感染性角膜病变。随着糖皮质激素和抗生素的广泛使用、角膜接触镜的普及以及人们对真菌感染认识的深入,其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在我国某些地区高居感染性角膜炎的首位[1]。真菌性角膜炎治疗比较棘手,如果治疗不及时往往造成角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杰强,朱安今;肝脏病并发真菌感染112例临床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0年01期
2 ;真菌[J];中国医学文摘(皮肤科学);2000年03期
3 靳欣;真菌检验技术的进展[J];国外医学.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学分册;2002年06期
4 刘冰,余修中,杨敏,杨朝国;聚合酶链反应检测无菌性体液中真菌[J];四川省卫生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5 黄彬,薛福英,姚金婵;恶性肿瘤患者院内真菌感染情况分析[J];数理医药学杂志;2002年03期
6 周佩芳 ,李曼玲;医院内尿路真菌感染56例调查分析[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2年22期
7 田瑛;秦树林;;真菌实验检测方法的现状及进展[J];传染病信息;2002年01期
8 刘正印,盛瑞媛,李旭丽,李太生,王爱霞;院内真菌感染149例分析[J];中华医学杂志;2003年05期
9 桑红;系统性真菌感染治疗现状与进展[J];医学研究生学报;2003年01期
10 蔡年生;抗真菌药物与真菌感染诊治学术会议论文概述[J];中国新药杂志;2003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罗高兴;彭毅志;聂志宏;张晓兵;庄颖;袁志强;张立辉;周秘;程文广;吴军;张家平;罗奇志;;临床烧伤患者真菌感染研究[A];第六届全国烧伤救治专题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9年
2 冉玉平;;复杂真菌感染诊治经验分享[A];中国菌物学会2009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3 罗高兴;彭毅志;吴军;;烧伤后真菌感染研究进展[A];中华医学会烧伤外科学分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4 罗高兴;彭毅志;吴军;;烧伤后真菌感染研究进展[A];第八届西南五省一市烧伤整形学术会议暨贵州省医学会烧伤整形分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5 刘明政;陈光秀;肖光夏;;烧伤并发真菌感染应进一步重视[A];全国第三届烧伤外科学术交流会议论文摘要[C];1991年
6 于占林;吴洋;;提高真菌检验阳性率的体会[A];第十届全军检验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5年
7 张晓燕;张红国;;喘息住院患者真菌感染现状及耐药性[A];第九届西北五省(区)检验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5年
8 郭宁如;吴绍熙;;世界系统性真菌感染的流行因素分析[A];2005全国首届深部真菌感染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9 张新华;魏旭雷;夏晶;阿克木江;王进军;;慢性腹泻患者真菌感染的调查分析[A];2005全国首届深部真菌感染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10 吴绍熙;郭宁如;;急性侵袭真菌感染治疗研究进展[A];2005全国首届深部真菌感染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冯卫东;小小真菌里大乾坤[N];科技日报;2010年
2 本报记者 华凌;将真菌化敌为友[N];科技日报;2013年
3 本报记者 徐棣军;别把真菌感染误当皮炎湿疹[N];深圳特区报;2006年
4 本报记者 王乐民;警惕肿瘤坏死因子抑制剂致真菌感染[N];健康报;2008年
5 孟淑娟;如何减少癣的自身蔓延[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9年
6 常丽君;蚂蚁感染真菌后行为大变[N];科技日报;2011年
7 程文沁;真菌耐药困局寻解[N];医药经济报;2009年
8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皮肤科副教授 余进;真菌感染早诊 抢回救治时间[N];健康报;2011年
9 江西医学院一附院 教授 段德卿;老人肺部疾病应防真菌感染[N];家庭医生报;2005年
10 本报记者 贾岩;抗真菌用药的多学科考量[N];医药经济报;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孙晓红;真菌感染的流行病学分析及主要病原真菌检测方法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2 李红娟;Lactobacillus casei AST18抗真菌代谢产物分析及抑菌作用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4年
3 胡荣;血液肿瘤患者肺部侵袭性真菌来源及漱口预防研究[D];福建医科大学;2011年
4 王雅玲;养殖环境真菌气溶胶及相关真菌毒素的检测[D];山东农业大学;2006年
5 吴秀祯;双联苄类化合物羽苔素E的抗真菌机制[D];山东大学;2010年
6 张晓利;病原性丝状真菌快速诊断和鉴定的实验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10年
7 袁长婷;核糖体RNA基因间隔区ITS及IGS在真菌分子生物学鉴定和分型中的应用[D];第二军医大学;2001年
8 王志东;伊曲康唑γ-干扰素对真菌感染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D];第二军医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许丽波;实验动物模型系统性真菌感染的快速鉴定、诊断[D];吉林大学;2009年
2 张国兴;重症监护病房院内真菌感染的临床分析[D];吉林大学;2010年
3 付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继发肺部真菌感染36例临床分析[D];福建医科大学;2009年
4 包琼凌;肝硬化失代偿期并发真菌感染的临床分析[D];浙江大学;2010年
5 李克跃;使用不同时间头孢哌酮对大鼠肠道真菌增殖和肠道真菌移位的影响[D];遵义医学院;2009年
6 李政;血浆(1-3)-β-D-葡聚糖检测对深部组织真菌感染的诊断价值[D];中南大学;2010年
7 王浩志;肝移植术后真菌感染的特点及其因素分析[D];南昌大学医学院;2015年
8 郑志鹏;肝脏移植术后真菌感染的流行病特点及其危险因素[D];南方医科大学;2010年
9 马s娌,
本文编号:133881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wuguanyixuelunwen/13388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