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五官科论文 >

中药内服加鼻腔冲洗对真菌性鼻窦炎术后恢复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8-01-01 08:25

  本文关键词:中药内服加鼻腔冲洗对真菌性鼻窦炎术后恢复的影响 出处:《内蒙古中医药》2016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中药内服 鼻腔冲洗 真菌性鼻窦炎 鼻内镜


【摘要】:目的:探讨中药内服加鼻腔冲洗对真菌性鼻窦炎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2014年2月到2015年12月选择在我院诊治的真菌性鼻窦炎患者80例,根据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鼻内镜下手术与鼻腔冲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术后中药内服,观察7d。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治愈35例,好转5例,无效0例,有效率为100.0%。而对照组治愈23例,好转12例,无效5例,有效率为87.5%,观察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内服加鼻腔冲洗在真菌性鼻窦炎术后的应用能促进患者恢复,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nasal irrigation effect on postoperative recovery of fungal sinusitis. Methods: from February 2014 to December 2015 in our hospital 80 cases of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fungal sinusitis patients, according to the order of admission were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with 40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using nasal endoscopic surgery and nasal irrigation treatment, observation in the group treated with postoperative oral administration of Chinese medicine, to observe the 7d. results: after the treatment, the observation group 35 cases were cured, 5 cases improved, 0 cases ineffective, the efficiency was 100.0%. and the control group 23 cases were cured, 12 cases improved, 5 cases ineffective, the efficiency was 87.5%, the effective rate of observation group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Conclusion: it can promote the recovery of patients in the application of fungal sinusitis after washing the oral and nasal cavity, has good clinical application value.

【作者单位】: 杨凌示范区医院耳鼻咽喉科;青海大学医学院;
【分类号】:R765.9
【正文快照】: 随着近年来抗生素的滥用以及慢性消耗性疾病的增加,使得原本寄生于鼻腔、鼻窦内的正常真菌大量生长,导致真菌性鼻窦炎,可导致患者生活质量有不同程度的下降[1]。当前对于真菌性鼻窦炎的治疗多主张采用鼻窦内窥镜手术,同时在术后加用鼻腔冲洗。不过当前很多患者在术后鼻腔肿胀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高青;;鼻内镜手术治疗鼻窦炎鼻息肉的疗效及围术期安全性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刊;2015年18期

2 刘晓哲;;功能性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鼻窦炎的疗效及预后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15年06期

3 屈凤勤;;鼻内窥镜手术治疗慢性鼻-鼻窦炎临床疗效及影响因素[J];中国实用医刊;2015年04期

4 汪宁波;张恩琴;兰春波;肖雯雯;王科;刘瑞;;真菌性鼻窦炎经内镜手术后配合中药治疗的临床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2015年01期

5 刘强;孙永东;黄永林;朱佳丽;钟伦坤;吕彩凤;覃刚;;真菌性鼻窦炎术后五黄液灌洗的干预研究[J];泸州医学院学报;2013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慧君;;两性霉素B联合内镜手术治疗真菌性鼻-鼻窦炎的效果分析[J];河南医学研究;2017年01期

2 余磊;;鼻内镜手术治疗鼻窦炎鼻息肉的疗效与安全性观察[J];河南外科学杂志;2017年01期

3 何建波;;鼻窦炎患者实施鼻内镜手术治疗的效果及预后影响因素分析[J];吉林医学;2017年01期

4 门玲燕;;不同鼻腔冲洗方法对鼻窦内镜手术效果的影响[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6年27期

5 张正强;杜军;单智慧;;慢性鼻-鼻窦炎手术预后的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2016年06期

6 冯斌;;鼻窦内窥镜手术与传统手术治疗慢性鼻-鼻窦炎的临床效果观察[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6年23期

7 夏洪伟;;鼻窦内镜下鼻窦肿瘤切除的临床疗效[J];中国医药指南;2016年32期

8 曹武;关兵;于爱民;Kafle S;戴炳译;;鼻内镜下治疗急性侵袭性真菌性鼻-鼻窦炎5例疗效分析[J];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6年20期

9 王勇;贾乐;;慢性鼻窦炎中医治疗与内窥镜手术的比较[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6年10期

10 程伟;;慢性鼻-鼻窦炎加强药物疗法与鼻内镜手术联合围手术期综合疗法的效果观察[J];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2016年05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冯娟;吴国英;雍军;范宇琴;胡斌;阿依恒·曲库尔汗;张华;;鼻内镜手术治疗伴与不伴鼻息肉的慢性鼻-鼻窦炎患者的疗效[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14年09期

2 刘艺昌;尹昕;;老年慢性鼻-鼻窦炎鼻息肉患者行功能性鼻内镜鼻窦手术的疗效和安全性[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年14期

3 侯学健;;鼻内窥镜鼻窦手术72例疗效观察[J];临床医学;2013年12期

4 吴敬东;;复发性鼻窦炎鼻息肉鼻内镜术后嗅觉功能恢复以及生存质量回归的研究[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3年21期

5 项先高;曹桂霞;季阳;李云川;;慢性鼻-鼻窦炎患者行鼻内窥镜术后不同年龄段生存质量的比较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重庆医学;2013年22期

6 王明婕;周兵;李云川;黄谦;;外周血嗜酸粒细胞比例在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分类中的作用[J];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3年08期

7 张帮才;;鼻内窥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的临床观察[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3年07期

8 李纪辉;朱汉平;磨宾宇;孙文忠;韦富贵;;鼻内窥镜下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疗效分析[J];海南医学;2013年10期

9 陈禹潭;曹金红;梁耕田;李艳妮;;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主客观评分的相关性分析[J];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3年04期

10 彭华;汪建;陈勇挺;徐夏;;功能性鼻内镜手术治疗真菌性鼻及鼻窦炎预后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12年09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景武,包桂兰,吉日嘎拉;真菌性鼻窦炎18例临床分析[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4期

2 陈小友;真菌性鼻窦炎39例报告[J];浙江实用医学;2002年01期

3 陈小东;真菌性鼻窦炎15例[J];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2002年01期

4 何刚迅,肖宽林,王士礼,孙星梅,陈学明;30例真菌性鼻窦炎临床分析[J];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2003年04期

5 陈德珍;真菌性鼻窦炎59例临床分析[J];四川医学;2004年05期

6 王劲松;真菌性鼻窦炎25例诊疗分析[J];中国临床医生;2004年12期

7 陈萍,陈蒙;真菌性鼻窦炎24例报告[J];川北医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8 白玫,常玉兰,徐朝霞;真菌性鼻窦炎的治疗[J];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05年05期

9 王世飞,杨琴,蒋正举;真菌性鼻窦炎40例诊治体会[J];贵州医药;2005年07期

10 史广兰;真菌性鼻窦炎的临床分析[J];包头医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邱前辉;李添应;孟庆翔;;真菌性鼻窦炎与鼻腔变应性疾病关系的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二次全国变态反应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2 马瑞霞;;真菌性鼻窦炎诊疗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全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下)[C];2007年

3 邓云;;高分辨CT扫描在诊断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的价值[A];全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中青年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2年

4 武玲芳;;真菌性鼻窦炎的临床分析[A];2006年浙江省耳鼻咽喉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5 陈凯良;徐家兔;俞萍;商黎明;;鼻内窥镜下手术治疗真菌性鼻窦炎[A];2007浙江省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6 于倩倩;李娜;;真菌性鼻窦炎42例临床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全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上)[C];2007年

7 彭莉芬;张学军;何政;汪国武;黄妍雯;华一先;;真菌性鼻窦炎的诊治体会[A];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全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下)[C];2007年

8 汤建国;;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A];2012年浙江省耳鼻咽喉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9 周述华;张成永;李晓晓;;鼻内窥镜下治疗真菌性鼻窦炎93例[A];全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学术会论文汇编[C];2004年

10 谢军平;杨九利;吴玉海;;急性爆发性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合并眶内颅内感染1例[A];2005全国首届深部真菌感染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张芳;侵袭性真菌性鼻—鼻窦炎IKKα调控maspin蛋白表达的实验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朱玉博;1,3-β-D-葡聚糖和半乳甘露聚糖抗原检测在真菌性鼻窦炎诊断中的价值探讨[D];四川医科大学;2015年

2 胡欣;真菌性鼻窦炎患者血浆1-3-β-D葡聚糖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D];中国医科大学;2010年

3 张海波;真菌性鼻窦炎患者血浆1-3-β-D葡聚糖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D];中国医科大学;2008年

4 徐美玲;多重聚合酶链反应诊断真菌性鼻窦炎的实验研究[D];南昌大学;2011年

5 刘强;真菌性鼻窦炎术后五黄液灌洗的干预研究[D];泸州医学院;2014年

6 王戬;兔实验性真菌性上颌窦炎模型的制备和手术疗效的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9年

7 韩江南;钙化组与非钙化组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的标本相关理化指标与临床对照研究[D];泸州医学院;2013年



本文编号:136370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wuguanyixuelunwen/136370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3f8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