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五官科论文 >

噪声性耳聋机制的研究进展

发布时间:2018-02-01 08:49

  本文关键词: 噪声性耳聋 毛细胞 研究进展 致病机制 出处:《中华耳科学杂志》2017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噪声性耳聋(Noise-induced Hearing Loss,NIHL)是由于长期暴露在噪声环境下造成渐进性的听力损失或短时间内遭受高强度的爆震或声音刺激导致的感音神经性聋[1]。随着现代社会工业化的高速发展,噪声无时无刻发生在我们身边,影响着我们的听力。如交通噪声、娱乐噪声、工作噪声,已经成为干扰我们生活的社会问题。因此,如何消除或减少噪声以及噪声暴露的防护是当今社会环境保护的工作重点。充分了解噪声所导致的内耳及听神经的损伤机制,代谢性损伤学说,以及对应的防护和治疗方法,为今后对于NIHL的研究奠定实验和理论基础,有助于临床工作中对NIHL的理解并指导治疗方案。
[Abstract]:Noise-induced Hearing Loss. NIHLs are sensorineural deafness due to prolonged exposure to noise resulting in progressive hearing loss or a short period of high intensity detonation or sound stimulation.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ndustrialization in modern society, noise occurs all the time, affecting our hearing, such as traffic noise, entertainment noise, work noise. Has become a social problem that interferes with our lives. How to eliminate or reduce the noise and the protection of noise exposure is the focus of the social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Fully understand the noise caused by the inner ear and auditory nerve damage mechanism, metabolic damage theory. The corresponding protective and therapeutic methods will lay the experimental and theoretical foundation for the study of NIHL in the future and be helpful to the understanding of NIHL in clinical work and guiding the treatment plan.
【作者单位】: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耳科;
【分类号】:R764.43
【正文快照】: 噪声性耳聋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受到人们的重视,随着发病率的逐年增高,也越来越受到国内外研究学者的关注。不同个体对噪声的敏感度存在差异,长时间暴露在噪声环境下都将导致听力受损,85d B以上的噪声具有听力损伤性[2]。研究表明,NIHL首先发生在4k Hz,之后向高频发展,表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余萌;吴玮;韩浩伦;王方园;屈昌北;王刚;王鸿南;李保卫;孟令照;王普杰;虞学军;吴大蔚;牛聪敏;刘钢;;噪声习服对风洞噪声致听觉损伤的保护作用[J];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2013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少秋,邹建芳,李琦;有线话务员噪声性耳聋1例报告[J];中国工业医学杂志;2004年02期

2 石平;;“缓慢演变”的噪声性耳聋[J];今日科苑;2004年06期

3 王存华;;噪声与噪声性耳聋[J];化工劳动保护(工业卫生与职业病分册);1986年01期

4 刘书乾,白恩tD;噪声性耳聋与致聋性药物[J];职业医学;1988年06期

5 张代萍;应用能量合剂治疗噪声性耳聋效果观察[J];职业卫生与病伤;1995年01期

6 ;易忽视的“噪声性耳聋”[J];环境;1995年10期

7 孙志杰;噪声性耳聋治疗方法的研究[J];职业与健康;2001年07期

8 蔡永明,张文渊,陈森泉;五金工业噪声性耳聋调查研究[J];河北医学;2005年10期

9 刘洪涛;刘奇川;;大学生噪声性耳聋38例疗效观察及分析[J];医学信息;2010年05期

10 沈欢喜;张正东;徐艳琼;李秀婷;朱宝立;;噪声性耳聋易感基因的研究进展[J];中国工业医学杂志;2011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刘军;于宁;韩东一;杨伟炎;李兴启;;钙泵间接激动剂对噪声性耳聋的保护作用[A];中国声学学会2002年全国声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9条

1 本报记者 李洋;噪声性耳聋预防是关键[N];保健时报;2008年

2 市卫生局卫生监督所 方霞映;企业如何预防职工噪声性耳聋[N];无锡日报;2009年

3 张华 北京市耳鼻咽喉科研究所应用基础部主任;噪声慢“杀”听力[N];大众科技报;2012年

4 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耳鼻喉科 谭穗平;长期用耳机当心诱发耳聋[N];上海中医药报;2009年

5 晓娟;保护听力“五注意”[N];江苏科技报;2000年

6 本报记者 顾泳;别忽视“低调”的耳保健[N];解放日报;2014年

7 ;保护听力五招[N];保健时报;2006年

8 严双红;保护听力要注意六件事[N];卫生与生活报;2006年

9 姚林军;不让它们有机会“出手伤人”[N];中国安全生产报;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李旭;硫化氢对噪声性耳聋的保护作用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1年

2 张岩;噪声习服对大鼠耳蜗保护机制的实验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戴清蕾;军事噪声性耳聋与细胞能量代谢的功能研究[D];昆明医科大学;2014年

2 张冰;POU4F3基因的多态性与军事噪声性耳聋关系的研究[D];昆明医科大学;2012年

3 刘凯;microRNA-183家族在噪声性耳聋发生及发展中的表达及功能研究[D];南昌大学医学院;2013年

4 戴尉君;Math-1/NGF-b基因共转染治疗噪声性听力损伤的基础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48145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wuguanyixuelunwen/148145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b75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