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调Smac通过内质网应激对人晶状体上皮细胞凋亡的影响研究
本文关键词: Smac 小干扰RNA 瞬时转染 凋亡 内质网应激 人晶状体上皮细胞 出处:《郑州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背景白内障是世界范围内造成人类致盲的主要眼病。老龄人口的增长导致患病率也逐年上升。目前白内障复明的主要方法是手术治疗。白内障手术的普及和人工晶状体不断地更新和完善给千百万白内障患者重新带来光明,并且国家每年出资委派医疗队为贫困白内障患者免费手术治疗,这无疑增加社会的经济负担。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部分偏远地区医疗条件差以及手术费用昂贵等诸多原因,仍有部分白内障患者无法得到有效的手术治疗。因此研究白内障的发病机理对防治和延缓白内障的发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内质网在人体内发挥重要的调节代谢作用,当机体受到外界刺激,机体内环境发生相应改变,为对抗这种刺激便会诱发内质网应激(Endoplasmic reticulum stress,ERS),然而过强的ERS就会造成细胞损伤引起凋亡。近几年有不少学者研究ERS与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的发病机制相关。我们前期实验验证Smac高表达与晶状体混浊有关,然而缺乏进一步研究和探讨,本实验主要分为两个方面研究,一方面是探讨Smac与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晶状体混浊是否有关,另一方面是拟下调Smac表达后通过内质网应激途径对人晶状体上皮细胞产生的影响。目的1.探讨Smac是否与白内障发生有关。2.研究Smac通过内质网应激途径对人晶状体上皮细胞的影响。方法1.于本院收集人晶状体前囊膜组织,收集157例(169只眼)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的晶状体前囊膜片及5例正常人(10只眼)捐献的晶状体前囊膜。白内障患者晶状体的混浊类型根据Emery核硬度分级标准,检测Smac在人类晶状体前囊表达,并采用HE染色和免疫组化半定量法分析Smac和白内障发生发展的关系。2.选取对数期细胞株,通过RNA干扰技术使Smac的表达下调。用H_2O_2诱导内质网应激,实验分为四组:PBS组、H_2O_2组、siRNA-NC+H_2O_2组,siRNA-Smac+H_2O_2组。3.转染进行24h后采用蛋白印迹法(Western blot)筛选出最佳干扰质粒。4.CCK-8法(Cell Counting Kit-8)筛选出合适的H_2O_2浓度诱导细胞凋亡率接近50%,并检测下调Smac的表达后对人晶状体上皮细胞活力的影响。5.转染进行24-36h后,运用Annexin V-APC/PI法检测PBS组、H_2O_2组、siRNA-NC+H_2O_2组,siRNA-Smac+H_2O_2组的细胞凋亡率。6.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 PCR,RT-PCR)检测各组GRP78、CHOP、BAX/Bcl-2及caspase-3在m RNA水平的表达情况。7.Western Blot检测GRP78,CHOP,Bax/Bcl-2及cleaved caspase-3检测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1.免疫组化半定量结果表明,ARC患者的前囊膜中Smac的表达高于正常人对照组,轻度和中度白内障患者中Smac的表达与晶状体混浊没有统计学差异,重度和全白的白内障患者中晶状体混浊程度越重,Smac表达的阳性率越高。2.筛选出最佳干扰质粒为siRNA-Smac3,能够有效下调Smac的表达。3.CCK-8法检测出细胞凋亡率接近50%的H_2O_2的浓度为200μmol/L,作用时长为24h,下调Smac可增加LECs的细胞活力。4.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凋亡率依次为PBS组(1.7±1.2)%、H_2O_2组(40.1±3.9)%、siRNA-NC+H_2O_2组(45.3±4.4)%,siRNA-Smac+H_2O_2组的凋亡率(26.5±2.8)%,与H_2O_2组相比,Smac的下调能够使凋亡率下降(P0.05)5.RT-PCR检测出siRNA-Smac+H_2O_2组比较H_2O_2组中的GRP78、CHOP、caspase-3及BAXm RNA表达减弱,Bcl-2在m RNA水平表达上调。6.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结果显示Smac下调后GRP78、CHOP、cleaved caspase-3、Bax蛋白水平的表达下降,Bcl-2相应增多。结论Smac与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密切相关,下调Smac的表达能够抑制内质网应激途径阻止人晶状体上皮细胞的凋亡。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郑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R776.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Effects of Smac gene over-expression on the radiotherapeutic sensitivities of cervical cancer cell line HeLa[J];Chinese Medical Journal;2005年03期
2 郭晓强;Smac/DIABLO与肿瘤治疗[J];肿瘤防治研究;2005年09期
3 秦思达;任宏;杨成成;;Smac促凋亡机制及其与肺癌的关系[J];现代肿瘤医学;2011年05期
4 周竞奇;;Smac在卵巢浆液性囊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J];中外医疗;2011年32期
5 王晓欢;武坚锐;郝国平;史红鱼;;促凋亡基因Smac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中表达的意义[J];临床医药实践;2013年02期
6 赵祯;黄蕤;匡安仁;;线粒体促凋亡蛋白Smac研究进展[J];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2013年03期
7 ;Relationship between expression of Smac and Survivin and apoptosis of primary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J];Hepatobiliary & Pancreatic Diseases International;2006年04期
8 余佩英;郑治秀;蔡智玲;臧竟红;姚小飞;江莉;陈吉庆;陆超;管亚飞;;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谷氨酸诱导后Smac基因的表达及其意义[J];安徽医学;2008年05期
9 杨春鹿;陈晓;赵君;兰心刚;许顺;张欢;韩立波;张林;;Expressions of Livin and Smac Proteins in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J];Chinese Journal of Cancer Research;2008年02期
10 冯莉;肖波;毕方方;吴小妹;刘人恺;张忱;;Smac/DIABLO在大鼠缺血皮质的变化及意义[J];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2009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Role of Smac in Determining the Chemotherapeutic Response of 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A];全国肿瘤流行病学和肿瘤病因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2 ;Studies on the Smac Mimetics and SARS 3CL Protease Inhibitors[A];第五届全国化学生物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3 鹏越峰;;二聚Smac蛋白拟合物的设计、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A];2011年全国药物化学学术会议——药物的源头创新论文摘要集[C];2011年
4 赵东菊;石太新;王艳蕊;张文林;李培岭;;促凋亡蛋白Smac,HtrA2在儿童急性白血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A];中华医学会第十七次全国儿科学术大会论文汇编(上册)[C];2012年
5 Shibing Wang;Yuan Tan;Wen Lei;Yigang Wang;Xiumei Zhou;Kangjian Zhang;Liang Chu;Xinyuan Liu;Wenbin Qian;;Co-expression of TRAIL and Smac delivered by an E1B-55K deleted oncolytic adenovirus containing a caspase-8 cleavage site (IETD) elicits complete elimination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xenograft[A];2012年浙江省血液病学年会论文集[C];2012年
6 刘杰;;一种基于SMAC协议下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功率控制方法[A];2009年研究生学术交流会通信与信息技术论文集[C];2009年
7 Wang Shenghui;Jiang Changhong;Jin Xing;;Design on Heterogeneous Seamless Integration of Wireless Data Acquisition System[A];2012年计算机应用与系统建模国际会议论文集[C];2012年
8 陈颖丽;李前忠;;不同亚细胞位置的细胞凋亡蛋白质的结构特性分析[A];第十一次中国生物物理学术大会暨第九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摘要集[C];2009年
9 孙英丽;赵允;朱山;翟中和;;植物细胞凋亡及其机理的研究[A];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第七次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1999年
10 刘二龙;袁慧;;锌与细胞凋亡[A];2003全国家畜内科学学术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6条
1 商东;“细胞凋亡”与临床医学[N];中国医药报;2001年
2 张志军;细胞凋亡与中医药[N];中国医药报;2002年
3 ;“细胞凋亡疗法”正逐步成为治疗癌症的新途径[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2年
4 记者张建松;治疗癌症新途径:细胞凋亡疗法[N];科技日报;2002年
5 李明辉;“细胞凋亡”治癌症[N];医药导报;2002年
6 洪敏;细胞凋亡研究引人关注[N];中国医药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金军;Smac在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机理及其抗肿瘤效应的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2年
2 刘宝珩;Smac调节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的凋亡[D];第三军医大学;2013年
3 郭彩霞;Smac基因过表达联合顺铂/氯化镉对SMMC-7721细胞凋亡及其相关机制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4 刘威武;三重靶向CRAd.pE-Smac联合X射线照射对MDA-MB-231细胞的体外杀伤作用[D];吉林大学;2013年
5 王竞;拟Smac新型促凋亡多肽分子对凋亡下游蛋白质组的影响及诱导凋亡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6 傅晓源;Smac调节奥沙利铂诱导大肠癌耐药细胞凋亡的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7 邬喻;羟基喜树碱联合靶向Smac基因对前列腺癌细胞凋亡的影响[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8 王宏芳;CRAd.pEgr1-Smac联合照射对MDA-MB-231肿瘤细胞的抑制效应[D];吉林大学;2011年
9 吴嘉慧;CRAd.pEgrl-TRAIL-Smac联合放射对MDA-MB-231细胞杀伤效应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10 刘奇;Apollon、Smac基因在胃癌中的表达及SPB对胃癌细胞株SGC-7901的抑制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兆华;Survivin、Smac和Bax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D];河北医科大学;2014年
2 叶天仪;1、Smac、Survivin、XIAP和Omi/HtrA2等凋亡调控蛋白对局部晚期宫颈癌新辅助化疗敏感性的预测作用 2、34例子宫内膜癌合并结直肠癌双原发癌的临床特征及其与Lynch综合征关系分析[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6年
3 陈雨薇;Smac模拟物对卵巢上皮性癌的体外抗肿瘤及化疗增敏作用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6年
4 侯亮;Smac在食管鳞状细胞癌侵袭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D];山东大学;2017年
5 陈小凤;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胎盘组织中Smac、HSP70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探讨[D];川北医学院;2017年
6 杨友;靶向siRNA干扰HOXA5对Jurkat细胞Livin、Smac蛋白表达的影响[D];西南医科大学;2017年
7 查勇;抢占式SMAC协议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2年
8 洪婷婷;β-Smac基因的克隆及过表达对胃癌细胞SGC7901顺铂敏感性的影响[D];南京医科大学;2009年
9 陈静;Survivin与Smac基因在白血病中的表达及意义[D];河北医科大学;2004年
10 杨超;Smac联合顺铂抑制人耐顺铂卵巢癌裸鼠移植瘤生长的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52095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wuguanyixuelunwen/15209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