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干眼症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的研究进展
本文选题:青少年 切入点:干眼症 出处:《中国实用医药》2016年3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深圳地区青少年干眼症的发病机制、症状特点以及临床治疗方法。方法 30600例深圳地区青少年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生长发育年龄分为A组(13~15周岁)、B组(16~18周岁)、C组(19~21周岁)、D组(22~24周岁),均为7650例。分别对其开展干眼症的流行病学问卷调查、宣教以及相关眼部检查,统计分析干眼症青少年不同年龄段、用眼时间以及空气环境特点。结果 30600例干眼症患者中有3375例,患病率为11.03%;青少年干眼症发病率随年龄的升高而升高,四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眼症症状主要表现为眼睛干涩、异物感、烧灼感、流泪、眼红、畏光、痒、视物疲劳、模糊以及视力下降等。用眼时间、屈光不正、视觉终端暴露、滥用降压药物及滴眼液以及空气污染是青少年干眼症发病的高危因素。结论深圳地区青少年干眼症的发病率居高不下,防治情势十分严峻,应根据不同人群的特点,积极采取治疗干预措施,从而有效预防干眼症的发生。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and analyze the pathogenesis, symptom characteristics and clinical treatment of xerophthalmia among adolescents in Shenzhen. Methods 30600 adolescents in Shenzhen were studied. According to the age of growth and development, they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group A (n = 1), group A (n = 15), group B (n = 16), group C (n = 18), group C (n = 19), group D (n = 22) (22 ~ 24). Results among 30600 patients with xerophthalmia, the prevalence rate of xerophthalmia was 11.03. The incidence of xerophthalmia increased with the increase of age. The main symptoms of xerophthalmia are dry eyes, foreign body sensation, burning sensation, tears, eye redness, photophobia, itching, visual fatigue, blur and visual acuity. The abuse of antihypertensive drugs, eye drops and air pollution are high risk factors for the incidence of dry eye disease among teenagers. Conclusion the incidence of dry eye disease among teenagers in Shenzhen area is high, and the situation of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is very severe, which should be 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different groups of people. Active treatment intervention measures to effectively prevent the occurrence of dry-eye disease.
【作者单位】: 深圳市宝安区福永人民医院眼科;
【基金】:2016宝安区医疗卫生科研项目(项目编号:2016CX269)
【分类号】:R777.3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祝捷;;实验性自身免疫性神经炎发病机制[J];医学研究杂志;2006年12期
2 李明艳;;糖尿病性耳聋发病机制研究[J];江西中医药;2007年06期
3 王芳;吴学琼;刘文励;;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发病机制及临床治疗[J];内科急危重症杂志;2007年06期
4 刘静;;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病机制与预防[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2年12期
5 王兆钺;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发病机制和治疗研究的进展[J];临床血液学杂志;2001年06期
6 韩卫军;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发病机制认识进展[J];江西医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7 李建军;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发病机制及治疗的研究进展[J];四川医学;2004年03期
8 方瑞;都鹏飞;;幼年类风湿关节炎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J];实用全科医学;2008年02期
9 王利东;聂玲玲;;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发病机制及疗效研究进展[J];中国老年保健医学;2012年02期
10 贲晓明,蔡威,吴圣楣;肥胖发病机制研究的新进展[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1999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成江;;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流行病学及发病机制探讨[A];2012年浙江省骨质疏松与骨矿盐疾病学术年会暨《骨质疏松症诊治进展》专题研讨班论文集[C];2012年
2 梁茵;;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的发病机制及应对措施[A];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全国内分泌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3 叶俊杰;;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病机制的新概念新疗法[A];中国眼底病论坛·全国眼底病专题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8年
4 侯明;;基于ITP发病机制的治疗新策略[A];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第十三届全国血栓与止血学术会议暨“血栓栓塞性疾病(血栓与止血)基础与临床研究进展”论文摘要汇编及学习班讲义[C];2011年
5 吴至久;;慢传输性便秘发病机制研究进展[A];2012医学前沿——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第十四次全国肛肠学术交流大会论文精选[C];2012年
6 闫明;张敬秋;王亚威;;糖尿病性脑血管病的发病机制[A];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分会消渴病第五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7 郭力;侯安会;李显筑;;糖尿病性脑血管病的发病机制[A];第五次全国中西医结合神经科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8 朱惠莲;;NAFLD发病机制和营养防治研究[A];老年营养研究进展与老年营养供餐规范研讨会暨糖尿病肾病医学营养治疗进展学习班资料汇编[C];2011年
9 蔡兴俊;;猝死的病因及发病机制的探讨[A];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复苏、灾害、中毒专业联合学术交流会资料汇编[C];1999年
10 钟海兵;陈春晓;厉有名;;HIV感染消化道的发病机制[A];2005年浙江省消化系疾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6条
1 记者 胡蔓、通讯员 杜巍巍、向吉刚、沈岚;武汉专家首次发现房颤发病机制[N];湖北日报;2004年
2 徐平鸽;AS发病机制有新发现[N];健康报;2004年
3 ;IBS发病机制新概念——神经免疫内分泌网络调控机制[N];农村医药报(汉);2006年
4 阮丛;以发病机制为基础选择治疗药物[N];中国医药报;2005年
5 崔昕;MODS发病机制有新认识[N];中国医药报;2002年
6 崔昕;北大医学部确定SRAS发病机制[N];中国医药报;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雒芳;功能性消化不良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D];重庆医科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56978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wuguanyixuelunwen/15697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