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五官科论文 >

鼓室内应用甲基泼尼松龙和庆大霉素治疗自身免疫性膜迷路积水疗效对比研究

发布时间:2018-03-25 01:19

  本文选题:自身免疫性内耳病 切入点:梅尼埃病 出处:《南京医科大学》2012年硕士论文


【摘要】:目的对临床经免疫抑制剂试验性治疗确诊的内耳自身免疫相关性膜迷路积水患者,经鼓室内(圆窗龛局部)临时置管,注射甲基泼尼松龙或庆大霉素,了解和证实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并行疗效对比分析。 方法参考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学分会1996年上海和2006年贵阳发布的梅尼埃病临床诊断标准和疗效评判标准,并经常规药物治疗无效、免疫抑制剂治疗有效,从而诊断自身免疫性膜迷路积水(autoimmune endolymphatic hydrops,AIEH)62例,均为单耳患病,其中自身免疫性梅尼埃病(autoimmue Meniere’sdisease, AIMD)49例,自身免疫性迟发性膜迷积水(autoimmune delayedendolymphatic hydrops, AIDEH)13例,随机分为甲基泼尼松龙(methylprednisolone, MP)组29例和庆大霉素(gentamicin, GM)组33例,全部病例治疗前,证实对侧耳平均听阈在30dB以内,声导抗检查排除中耳疾患,并行针对豚鼠内耳交叉抗原的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试验。治疗前和治疗后1周,分别进行听觉功能测定,包括纯音测听、听性脑干诱发电位、膜迷路积水试验(耳蜗电图或甘油试验)、前庭功能试验(眼震电图记录自发性和诱发性眼震)。手术和治疗方法为:采用耳显微外科技术,经外耳道后壁行皮瓣和鼓膜翻掀,鼓室内置入临时导管(内端开口放置于圆窗龛局部),隔日注射甲基泼尼松龙2周或隔日注射庆大霉素4次(出现听损者立即停止)。门诊随诊观察18个月,进行最终疗效判断。 结果治疗前,全部病例显示-SP/AP≥0.37或甘油试验阳性,7例循环免疫复合物阳性,2例抗核抗体阳性,45例针对内耳组织抗原的特异性抗体阳性,其中MP组22例,GM组23例。治疗后,,MP组平均听阈和ABR的Ⅴ波阈值均降低,两组间对比治疗前平均听阈无显著性差异,治疗后差异则有显著性;两组SISI阳性率均降低,各组内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52例膜迷路积水试验转变成阴性,两组的膜迷路积水阴转率差异无显著性。治疗后MP组管麻痹发生率亦明显减少;优势偏向发生率两组均明显减少,两组内优势偏向发生率治疗前后对比,两组差异亦均有显著性。依据眩晕控制和听损改善评定标准,18个月后疗效评定结果为:MP组和GM组有效率分别为69%和63.64%。 结论中耳腔(圆窗龛局部)应用甲基泼尼松龙治疗自身免疫性膜迷路积水具有与庆大霉素相似的效果(即有效率无显著性差异),未发现任何明显的并发症。中耳临时置管为显微外科手术,操作较为方便,创伤小。作为针对内耳自身免疫的病因学治疗药物,局部应用甲基泼尼松龙不仅能够较好地控制临床症状,而且还有助于内耳生理功能的恢复,即平均听阈显著降低,作为典型的内耳损伤表现的复聪现象(即观察指标之一的短增量敏感试验阳性率)亦明显减少。这些疗效在应用庆大霉素治疗中是无法达到的,这是基于治疗原理的差异。也没有应用庆大霉素治疗时所存在的耳毒性危险。该项局部用药治疗方案较好地避免了全身用药的毒副作用,进一步完善后,具有临床广泛应用前景。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R76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先荣,傅桂琴,薛善益,吴大正,丁大连;甘油对实验性豚鼠膜迷路积水的影响[J];空军总医院学报;1991年03期

2 王辉萼;耳蜗前庭综合征膜迷路积水的耳蜗电图调查[J];国外医学.耳鼻咽喉科学分册;2001年04期

3 韩红蕾;张连山;;醋酸去氨加压素诱导豚鼠膜迷路积水[J];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2007年01期

4 何端军,周维亮,陈治江,范永红,王燕玲;速尿对壶腹嵴内电位及Ca~(2+)活度的影响[J];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1997年09期

5 ;读者·作者·编者[J];中华耳科学杂志;2005年02期

6 吴子明;张素珍;周娜;冀飞;陈艾婷;谢塑江;杨伟炎;韩东一;;单侧梅尼埃病患者双侧耳蜗电图检查的意义[J];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2006年02期

7 吴子明;张素珍;杨伟炎;韩东一;;膜迷路积水的实验室检查[J];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07年07期

8 印志娴;;梅尼埃病诊断学研究进展[J];承德医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9 洪锦科;采用同种异体牙及同种异体角膜作为鼓室成形术修补材料[J];安徽医科大学学报;1996年03期

10 张笑如,耿曼英;保留骨环桥的乳突根治鼓室成形术[J];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1997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钢;牧磊;陆春燕;杨帆;臧林泉;丁静;;干扰素经鼓室给药靶向脑的初步研究[A];2010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十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2010年

2 韩东一;于丽玫;;鼓室硬化症鼓室成形术的疗效分析[A];中华医学会全国中耳炎专题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3 孙建军;刘阳;;乳突与鼓室成形手术的分类[A];中华医学会全国中耳炎专题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4 张家雄;钱备;庞玲;周文茹;胡继云;;鼓室完壁开放技术鼓室成型术治疗慢性中耳乳突炎[A];中华医学会全国中耳炎专题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5 陈实;;突发性聋鼓室给药的护理[A];全国五官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6 胡宝华;杨金维;诸琦;;完壁式鼓室成形术的选择治疗探讨(摘要)[A];全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学术会论文汇编[C];2004年

7 高卓平;樊孟耘;席爱民;;完桥式乳突根治术加鼓室成形术中耳道皮瓣的处理[A];中华医学会全国中耳炎专题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8 程志强;;开放式鼓室成形术(附42例临床分析)[A];中华医学会全国中耳炎专题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9 杜宝东;杜波;;关闭式乳突根治术及鼓室成形术的疗效观察[A];中华医学会全国中耳炎专题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10 黄魏宁;;完闭式乳突根治术Ⅰ期鼓室成型术中鼓膜通气管的应用[A];中华医学会全国中耳炎专题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鼓楼医院 佘万东 柳辉艳;鼓室灌注激素对抗突发性耳聋[N];大众卫生报;2009年

2 上海新华医院 教授 杨军;梅尼尔病初期可口服激素[N];大众卫生报;2009年

3 宇光;擤鼻涕勿用力[N];卫生与生活报;2006年

4 张少强;感冒后耳鸣可防治[N];家庭医生报;2007年

5 王小溪;冬季防“四过”[N];中国中医药报;2005年

6 本报记者 黄世盛;儿童患中耳炎应早治[N];盘锦日报;2006年

7 倪明;孩子何以“置若罔闻”[N];江苏科技报;2000年

8 梁栋;一记耳光 扇出耳聋[N];大众卫生报;2009年

9 刘江峰;忽视鼻炎会导致中耳炎[N];健康报;2007年

10 程继龙;中耳炎是怎样造成的[N];健康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蒋子栋;豚鼠前庭系统电生理以及神经递质的实验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0年

2 许为青;颈鼓室副神经节瘤和面神经鞘瘤的临床病理学研究及预后因素分析[D];复旦大学;2003年

3 李洪涛;COCH基因表达、调控及与内耳钾离子代谢的相关性[D];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2003年

4 李琦;水通道蛋白1在豚鼠耳蜗形态改变时的表达及其相关因素分析[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6年

5 顾凤明;加压素对大鼠内耳基因表达影响的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5年

6 韩红蕾;水通道蛋白在正常和膜迷路积水豚鼠内耳中的表达及意义[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4年

7 钟时勋;内耳ENaC和AQPs的表达及醛固酮对ENaC的调节作用[D];第三军医大学;2004年

8 翟丰;难治性眩晕与焦虑障碍作用机制的初步探讨[D];复旦大学;2012年

9 卢九星;小耳畸形患者的畸形解剖研究及听力重建术中鼓膜材料的有限元分析[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10年

10 刘卫红;核因子κB在分泌性中耳炎动物模型鼓室黏膜中的表达及PDTC对其表达的影响[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仇继兵;鼓室内应用甲基泼尼松龙和庆大霉素治疗自身免疫性膜迷路积水疗效对比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12年

2 王战伟;中耳加压治疗豚鼠膜迷路积水及其机制的实验研究[D];辽宁医学院;2011年

3 卫平存;不同浓度甲泼尼龙琥珀酸钠鼓室内给药对其内耳受体表达的影响[D];安徽医科大学;2010年

4 张晓东;经鼓室钆注射内耳造影技术在梅尼埃病中的临床诊断应用价值研究[D];福建医科大学;2012年

5 张莹冰;胆脂瘤型中耳炎的手术方式比较[D];吉林大学;2004年

6 刘冬梅;鼓室联合静脉地塞米松及传统治疗对突发性耳聋近期疗效观察[D];川北医学院;2012年

7 唐建富;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病原菌感染及术后全身抗生素选择对鼓室成型术预后的影响[D];中国医科大学;2002年

8 吴开乐;中耳内窥镜在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手术中的应用[D];安徽医科大学;2004年

9 张志轩;急性低频感音神经性聋听力学特征和诊断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0年

10 高红;不同途径给药后豚鼠外淋巴液中甲泼尼龙琥珀酸钠的代谢动力学特征[D];安徽医科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66090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wuguanyixuelunwen/166090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99b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