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光谱的光照环境对恒河猴屈光发育的影响
本文选题:光谱 + 屈光发育 ; 参考:《昆明医科大学》2012年硕士论文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光谱的光照环境对恒河猴屈光发育的影响。 方法:12只平均年龄95天的恒河猴,随机分为全光谱组(n=3)、荧光灯(n=3)、白炽灯(n=3)、紫光灯(n--3)进行每天12小时的光照(8AM-8PM)。光照前及光照后2、4、6、8、12周时重复测量眼球的生物学参数(包括屈光度、角膜曲率、眼轴各部分长度等)观察各指标的变化趋势。各时间点采用重复测量数据的方差分析,P0.05视为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1)全光谱灯组、荧光灯组及白炽灯组光照前后各时间点屈光度及眼轴各部分长度变化无明显差异(P0.05)。2)与全光谱灯、荧光灯及白炽灯组相比,紫光组的眼轴及玻璃体腔长度增长减慢,眼球屈光度下降减缓,至第6次测量(光照12周末)时,紫光组与全光谱组、荧光灯组及白炽灯三组相比:眼轴长为(18.96mm vs19.13mm/19.19mm/19.30mm, P0.05);玻璃体腔长度为(12.17mmvs12.45mm/12.51mm/12.48mm, P0.01);屈光度为(2.21D vs1.46D/1.54D/1.44D,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紫光组光照后各时间点的角膜屈光度,前节长度、晶体厚度与其它三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1)短波长紫光诱导恒河猴眼轴及玻璃体腔延长减速,正视化进程减慢。2)全光谱灯组、荧光灯及白炽灯灯光在短期内(12周)尚未对恒河猴眼球的屈光发育产生明显影响,尚需进一步观察。3)紫光引起眼球屈光发育改变的机制可能与光谱不全引起视色觉通路信号对比异常有关。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ect of different spectral light environment on the refractive development of rhesus monkey. Methods 12 rhesus monkeys with an average age of 95 day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ree groups: full spectrum group, fluorescent light group, incandescent light group, and purple lamp group. The biological parameters (including diopter, corneal curvature, length of eye axis, etc.) were measured repeatedly before and 12 weeks after illumination. The analysis of variance (ANOVA) of repeated measurement data at each time point was regarded 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Results: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diopter and length of eye axis between full spectrum lamp group, fluorescent lamp group and incandescent lamp group before and after illumination (P0.05 路2) compared with full spectrum lamp group, fluorescent lamp group and incandescent lamp group. The length of eye axis and vitreous cavity increased slowly and the diopter of eyeball decreased in purple light group. At the sixth time (12 weeks of illumination), the length of eye axis and vitreous cavity in purple light group and full spectrum group were decreased. The length of the eye axis was 18.96mm vs 19.13mm / 19.19mm / 19.30mm, P 0.05m; the length of the vitreous cavity was 12.17mm vs 12.45mm / 12.51mm / 12.48mm, P 0.01m; the diopter was 2.21D vs 1.46D / 1.54D / 1.44Dr / P0.05N,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crystal thickness between the three groups (P 0.05). Conclusion: the short-wavelength violet light induces the prolongation and deceleration of eye axis and vitreous cavity of rhesus monkey, and slows down the process of emmetropia. 2) in the whole spectrum lamp group, fluorescent and incandescent lights have not had a significant effect on the refractive development of the eye of rhesus monkey in a short period of 12 weeks. Further observation is needed. 3) the mechanism of ametropia induced by purple light may be related to the signal contrast abnormality of the visual color pathway caused by spectral incompleteness.
【学位授予单位】:昆明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R77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彭学标;一恒河猴的系统性红斑狼疮[J];国外医学.皮肤性病学分册;1995年01期
2 钱开明;黄龙海;玉应天;朱大广;;恒河猴定时交配法的繁殖效果[J];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1986年01期
3 赖福春;恒河猴感染华支睾吸虫的初步观察[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1987年02期
4 李映波;口服四价重组人-恒河猴轮状病毒疫苗在新生儿中的安全性及免疫原性[J];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1993年06期
5 黄小琴,邵聪文,练幼辉,金伟翔,金琼仙;恒河猴乳酸脱氢酶同工酶等的血清学调查[J];广西预防医学;1998年03期
6 唐睿珠,王秦秦,郝萍,李继梅,马丽菊;抗组织因子单抗Sunol-cH36对大肠杆菌诱发恒河猴脓毒性休克的保护作用[J];中华实验外科杂志;2004年11期
7 李少兵,汪华侨,林贤,徐杰,姚志彬;接种Aβ_(42)全肽疫苗恒河猴的特异性体液免疫应答[J];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2005年02期
8 李澎年;明景裕;陈赛杰;;正常恒河猴CH_(50)测定[J];昆明医学院学报;1980年04期
9 刘景昌,胡正元,沈霁春;恒河猴在高压下行为与生理的变化[J];基础医学与临床;1982年Z1期
10 罗海波;姜训;张锦麟;裘颖静;鲍行豪;李岩金;;钩端螺旋体外膜菌苗的研究 Ⅲ.外膜菌苗对恒河猴的免疫原性[J];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1982年S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匡德宣;孙晓梅;江勤芳;陈瑜;叶尤松;代解杰;;实验性糖尿病恒河猴的组织病理学观察[A];2002年灵长类实验动物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2 张临友;郭晓形;边晓燕;张学峰;王俊峰;姚志发;夏求明;;恒河猴外周血DC1及DC1前体的光镜电镜研究[A];第6次全国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3 杨建民;赵德明;阚广捍;李宁;郝永新;李莹辉;吴斌;;实验动物恒河猴朊病毒基因分析[A];中国实验动物学会第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4 张临友;张学峰;王俊峰;郭晓彤;夏求明;姚志发;;恒河猴外周血pDC1/pDC2的细胞表现型的研究[A];第6次全国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5 杜永洪;邹建中;白晋;伍峰;龚晓波;熊正爱;谭毅;王智彪;;恒河猴子宫影像学的比较研究[A];中国实验动物学会第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6 张临友;张学峰;王俊峰;郭晓彤;姚志发;夏求明;;恒河猴外周血pDC1诱导免疫耐受功能的研究[A];第6次全国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7 辜蕊;杨天华;何俐;李洪霞;鄢波;周东;;马桑内酯致恒河猴痫性发作模型的建立[A];第十一届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8 夏厚军;李少怞;张高红;郑永唐;;SIVmac239感染中国恒河猴早期外周血DC亚型数量及功能变化[A];第六届全国免疫学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8年
9 和占龙;鲁帅尧;赵远;黄璋琼;陈丽雄;李春宏;王俊斌;;一定钙、磷水平和钙磷比对生长期恒河猴血清钙、磷及碱性磷酸酶的影响[A];中国实验动物学会第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10 葛长勇;李鸿钧;谢天宏;张光明;易山;孙茂盛;吴南屏;;恒河猴树突状细胞的生物学特性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四次全国艾滋病、病毒性丙型肝炎暨全国热带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毛磊;恒河猴身价暴涨[N];新华每日电讯;2003年
2 新讯;美国科学家破译恒河猴DNA[N];医药经济报;2007年
3 记者毛磊;美医学界闹“猴荒”[N];人民日报;2003年
4 廖庆玉 罗慧颖;实验猴的神秘世界[N];中国绿色时报;2004年
5 记者 冯海波 通讯员 刘慧婵 樊丽;破译食蟹猴与中国恒河猴基因[N];广东科技报;2011年
6 ;我国首个SARS病毒感染动物模型建立——恒河猴成为疫苗研究“替身”[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3年
7 杨师;首个SARS病毒感染恒河猴模型建立[N];中国医药报;2005年
8 廖庆玉 罗慧颖;500只实验猴落户海口,为人类试新药[N];新华每日电讯;2004年
9 李晋悦;科学界遭遇“猴子困境”[N];中华读书报;2004年
10 陈立希;新晶体“定制”最佳视力术后或有“超级视力”[N];中国质量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曾文;恒河猴川西亚种生物学特性背景数据建立及在新药评估中的应用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0年
2 房青;人源性生物人工肝的制备及临床前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0年
3 陈颂;SIVmac239感染中国恒河猴的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08年
4 潘菊华;SIVmac239致恒河猴免疫—神经—内分泌缺陷及免疫Ⅰ干预研究[D];中国中医科学院;2011年
5 李茂清;中国恒河猴艾滋病病证复合模型创建及治疗艾滋病中药复方优化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2年
6 徐强;TH基因修饰骨髓基质细胞源神经干细胞自体移植治疗恒河猴帕金森病模型[D];第一军医大学;2004年
7 刘极龙;microRNA在恒河猴子宫内膜中的表达及其对靶基因的调节[D];东北农业大学;2011年
8 肖红;TTV和有关TTV新变种的基因异质性和TTV在恒河猴实验感染的组织嗜性的研究[D];第一军医大学;2001年
9 李敏;恒河猴及大鼠前额叶在执行控制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2年
10 陈慧诚;肠道病毒71型灭活疫苗(人二倍体细胞)免疫后攻毒及未免疫攻毒恒河猴婴猴丘脑组织的比较蛋白质组学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曾颖;不同光谱的光照环境对恒河猴屈光发育的影响[D];昆明医科大学;2012年
2 金光;C亚型SHIV-1157ipd3N4中国恒河猴适应性感染及变异分析[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1年
3 李薇;肠道病毒71型感染恒河猴婴猴模型的建立及其传播感染特性分析[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1年
4 高立;恒河猴脑深部电刺激双侧伏隔核模型建立的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0年
5 陈厚仰;人睾丸特异性基因TDRG1在恒河猴中同源序列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及实验验证[D];中南大学;2010年
6 王伟;恒河猴骨髓基质细胞体外诱导分化及颈内动脉注射MPTP制作帕金森病模型的实验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2003年
7 王笑迎;负载SIV抗原肽的中国恒河猴Mamu-B*1703可溶性单体及其四聚体的制备和鉴定[D];暨南大学;2010年
8 于恺;SHIV感染中国恒河猴外周血Th17细胞变化趋势的研究[D];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0年
9 肖中男;恒河猴血管内皮细胞移植替代角膜内皮细胞的实验研究[D];昆明医科大学;2012年
10 高昆;恒河猴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永生细胞系构建[D];四川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94207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wuguanyixuelunwen/19420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