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诊断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与周围神经病变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本文选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 参考:《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17年02期
【摘要】:【目的】分析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发病特点及其相关危险因素与2种微血管病变之间的关联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2012年期间新诊断的共211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住院资料,并对DR与DPN进行患病特点、发病危险因素与2种微血管病变的关联性的分析。【结果】新诊断2型糖尿病的患者中DPN的患病率(33.6%)高于DR(12.3%),2种微血管病变可共同存在,且DR与DPN存在关联(r=0.158,P=0.020)。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收缩压为2种微血管病变的共同相关危险因素。【结论】在新诊断2型糖尿病时,在各年龄段均应注意同时筛查DR与DPN,在控制血糖的同时,控制收缩压将有利于DR与DPN的共同防治。
[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diabetic retinopathy (DRN) and 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 (DPN) in newly diagnosed type 2 diabetic patients and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risk factors and the two kinds of microangiopathy. [methods] The data of 211 newly diagnosed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from 2009 to 2012 were analyzed. The incidence of DPN in the newly diagnosed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patients was 33. 6) higher than that of DR12. 3. 3 microvascular lesions were found in the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and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risk factors and the two microvascular diseases was analyzed. [results] the prevalence rate of DPN in the newly diagnosed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patients was 33. 6%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DR12. 3% microvascular lesions. Dr was associated with DPN. Univariate analysis showed that age and systolic blood pressure were the common risk factors for two kinds of microvascular diseases. [conclusion] in the new diagnosis of type 2 diabetes, both Dr and DPN should be screened simultaneously in all age groups to control blood glucose. The control of systolic blood pressure will be beneficial to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Dr and DPN.
【作者单位】: 深圳市眼科医院//深圳市眼科学重点实验室//深圳市眼外伤治疗与干细胞定向分化公共服务平台//暨南大学附属深圳眼科医院;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眼科;
【分类号】:R587.2;R774.1;R74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全军微血管病学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学术会议第一轮通知[J];微循环学杂志;2012年03期
2 李卓成,罗蓉,艾辉,阎德文;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微血管病变与血小板活化的相关性研究[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05年03期
3 金惠铭;;加强微血管病发病机制的研究[J];中国微循环;2006年02期
4 池晓霞;陈剑雄;盖俊惠;;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血小板活化与微血管病变关系初探[J];放射免疫学杂志;2009年02期
5 刘秀华;郭渝成;;微血管病——转化医学的范例[J];微循环学杂志;2012年01期
6 编辑部;;第二届全军微血管病学专业委员会学术会议通知[J];转化医学杂志;2012年02期
7 ;全军微血管病学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学术会议[J];微循环学杂志;2012年04期
8 蒋键;;结合膜微血管病变:退行性血管疾病的早期征象?[J];国外医学参考资料.心血管疾病分册;1978年02期
9 廖松林,赵鸣武,陈明哲;广泛转移癌患者并发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贪血一例报告[J];北京医学;1980年05期
10 董晓薇,方新民,芦晓红;糖尿病患者血小板四项指标变化与微血管病变关系的研究[J];宁夏医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秀华;郭渝成;;微血管病——转化医学的范例[A];2012年全国微循环与血液流变学基础研究及临床应用学术研讨会专题报告及论文集[C];2012年
2 赵学智;;血栓性微血管病的诊治进展[A];中华医学会肾脏学分会2004年年会暨第二届全国中青年肾脏病学术会议专题讲座汇编[C];2004年
3 刘文虎;;血栓性微血管病[A];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2006年学术年会专题讲座[C];2006年
4 王彦;谭会斌;曾文;王建荣;杨林;傅淑霞;;血栓性微血管病的临床病理表现与诊治[A];“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2004年年会”暨“第二届全国中青年肾脏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5 刘国仗;;微血管病变的抗栓治疗[A];中国微循环学会2011年全国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6 马明圣;宋红梅;魏珉;何艳燕;肖娟;李冀;王长燕;唐凌;;以血栓性微血管病起病的儿童系统性红斑狼疮3例报道[A];中华医学会第十七次全国儿科学术大会论文汇编(上册)[C];2012年
7 张跃明;杨伟文;;妊娠合并血栓性微血管病:附5例分析[A];第四届长三角妇产科学术论坛暨浙江省2009年妇产科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8 贾贺堂;白悦心;董义光;;血凝异常在糖尿病及微血管病变中的变化及意义[A];中华医学会第六次全国内分泌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1年
9 曹书华;;血栓性微血管病[A];2009年全国危重病急救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10 张华;;眼底微血管病与转化医学[A];中国微循环学会2011年全国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张葳;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危害及防治[N];中国医药报;2011年
2 张葳;关注糖尿病微血管病变[N];中国医药报;2010年
3 ;我国糖尿病并发症研究进入新阶段[N];医药经济报;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杰;移植相关性血栓性微血管病的相关机制探讨[D];苏州大学;2015年
2 张贵;同型半胱氨酸、胱抑素C、HOMA-IR与2型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患者病变关系的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15年
3 叶逸山;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相关血栓性微血管病的风险及预后因素的巢式病例对照研究[D];浙江大学;2016年
4 冯建超;扶正祛邪方对SAMP8小鼠脑组织微血管病变及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6年
5 王秀娟;β-羟丁酸抗硝基化干预糖尿病心脏微血管病变的机制[D];河北医科大学;2016年
6 范德民;老年人良性前列腺增生与能影响微血管病变因素的相关性研究[D];山东大学;2014年
7 章峻钧;2型糖尿病患者微血管病变的影响因素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14年
8 田娟;DN患者血清Cys-c、hs-CRP、UA与肾脏微血管病变的关系探讨[D];山西医科大学;2011年
9 刘辉;fgl2和6-keto-PGF_(1α)/TXB_2失衡在糖尿病大鼠心脏微血管病变中的作用及意义[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10 康友敏;不同月龄大鼠睾丸微血管构筑、eNOS表达及血睾屏障变化的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196443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wuguanyixuelunwen/19644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