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五官科论文 >

儿童后发性白内障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发布时间:2018-08-03 13:14
【摘要】:目的探讨儿童后发障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先天性白内障患儿43人。70眼行晶体摘除+后囊切除+前玻切术,其中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共计10眼。4眼行晶体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术后观察:后囊混浊程度,发生时间,发生率。结果后发障的发生率号性别无关;植入人工晶体眼与未植入人工晶体眼后发性白内障的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混浊程度有统计学差异。后囊切开直径不同后发性白内障的发生率、后囊混浊程度有显著统计学差异。6个月龄以下的后发性白内障发生率,混浊程度与大于6个月龄患儿有统计学差异。结论人工晶体的植入未改变后发障的发生率,但减轻了发生程度。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risk factors of children with posttraumatic disorder. Methods in 43 children with congenital cataract, 70 eyes were treated with posterior capsulectomy, and 10 eyes were treated with phacoemulsification and intraocular lens implantation (IOL) combined with intraocular lens implantation (IOL). Postoperative observation: the degree of posterior capsule opacification, the time of occurrence and the incidence of posterior capsular opacification. Results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incidence of posterior cataract between intraocular lens implantation and non-intraocular lens implantation, but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degree of opacity between the implanted IOL eyes and the unimplanted IOL eyes. The incidence of posterior capsular opacification with different posterior capsular incision diameters was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and the incidence of posterior capsular opacification under 6 months of age was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om that of children older than 6 months. Conclusion implantation of intraocular lens does not change the incidence of post-traumatic disorder, but reduces the degree of occurrence.
【作者单位】: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眼科 儿科学国家重点学科;
【分类号】:R776.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明星,李绍珍;评价后发性白内障方法的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眼科学分册;1999年02期

2 毕燕龙,李锦文;后发性白内障的药物防治机理及进展[J];眼科新进展;2000年05期

3 高丽芬;后发性白内障[J];国外医学.眼科学分册;2003年01期

4 陈陆霞;后发性白内障的评价方法[J];临床眼科杂志;2004年01期

5 贺玲,郑晓龙;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与后发性白内障[J];实用医药杂志;2004年03期

6 刘麟娟;袁红;王明举;;经睫状体平坦部切口行晶状体后囊膜切开术治疗后发性白内障[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06年04期

7 姜良柱;吴明星;;后发性白内障评价的研究进展[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06年06期

8 马立威;张劲松;许军;张娇;赵平;;后发性白内障计算机图像定量分析系统建立与评价(英文)[J];国际眼科杂志;2007年05期

9 赖晓宁;李瑞庄;;药物预防后发性白内障研究进展[J];中国热带医学;2008年01期

10 赵剑峰;袁援生;;后发性白内障发病机制和防治研究的进展[J];昆明医学院学报;2008年S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杨玉洁;李林;徐春丽;谢铃;张振华;杨永利;孙秋萍;;糖尿病对后发性白内障的影响及可能机制的初步研究[A];第十四届西北五省眼科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3年

2 李敏超;刘斐;杨晓然;邵东平;李远标;黄艳君;;前囊抛光预防后发性白内障的临床观察[A];中华医学会第十二届全国眼科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7年

3 陈彬川;李萍;于兰;秦萍;;5-氟尿嘧啶联合肝素抑制后发性白内障的临床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二届全国眼科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7年

4 闵宗英;;Nd:YAG激光治疗后发性白内障疗效分析[A];2006年浙江省眼科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5 秦南;;瞳孔夹持合并后发性白内障的YAG激光治疗[A];中华医学会第十二届全国眼科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7年

6 陈彬川;于兰;帖红艳;秦萍;;儿童后发性白内障综合预防方法的探讨[A];中华医学会第十二届全国眼科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7年

7 曹奎;刘华;董万江;胡绍柱;;Nd:YAG激光治疗后发性白内障的临床应用[A];中华医学会第十二届全国眼科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余宁宁 李水根;后发性白内障发生机理探明[N];健康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马立威;后发性白内障计算机图像定量分析系统的建立与应用[D];中国医科大学;2007年

2 王哲文;后发性白内障的发病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3 孙洁;反义c-myc基因转染抑制后发性白内障的实验研究[D];青岛大学;2004年

4 石磊;全反式维甲酸抑制后发性白内障的实验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5年

5 孙传宾;表面自组装TGF-β_2抗体多层膜的新型人工晶状体研制及其抑制后发性白内障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小文;兔后发性白内障房水中白介素-1β和白介素-6的含量[D];武汉大学;2005年

2 韦晓丹;后发性白内障发病机制和防治的研究进展[D];河北医科大学;2009年

3 刘宝海;γ干扰素防治兔后发性白内障的实验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02年

4 张晓霞;全反式维甲酸对兔后发性白内障的抑制作用[D];兰州大学;2010年

5 王建民;Nd:YAG激光治疗后发性白内障对角膜内皮影响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4年

6 谢可;术中应用无防腐剂的1%利多卡因抑制后发性白内障的临床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7 付书华;双氯芬酸钠表面修饰人工晶体预防兔后发性白内障的实验研究[D];江西医学院;2005年

8 李萍;5-氟尿嘧啶联合肝素抑制后发性白内障的临床研究[D];郑州大学;2007年

9 王溪;术中应用5-Fu抑制后发性白内障的实验研究[D];郑州大学;2003年

10 任孝伟;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9)在后发性白内障形成中的变化[D];中国医科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16185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wuguanyixuelunwen/216185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8b3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