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五官科论文 >

线粒体基因突变与遗传性耳聋(综述)

发布时间:2018-08-07 17:16
【摘要】:目的:线粒体基因突变是导致遗传性耳聋的一个重要原因,位于线粒体基因12Sr RNA上的A1555G突变、C1494T突变是人们最早发现的和遗传性耳聋有关的线粒体突变位点,但由于还存在许多其它未熟知的线粒体基因突变位点,故本文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对与遗传性耳聋有关的线粒体基因突变位点进行综述,更全面地认识及了解线粒体基因突变在遗传性耳聋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分别选取“耳聋、遗传性耳聋、药物性耳聋、线粒体、基因突变”等作为关键词,运用文献检索方法中的常用法、追溯法、分段法,在中国知网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维普数据库、Pub Med等数据库中选出国内外关于线粒体基因突变与遗传性耳聋发病机制研究的相关文献信息,整理资料并进行总结。结果:线粒体基因突变是导致大多数患者先天性听力缺损的重要原因,基因突变虽在遗传性耳聋发病中占据主导地位,但耳聋表型的发生同时还受到其它一些因素的影响,如核基因的调控及药物等环境因素的影响。线粒体上导致遗传性耳聋患者听力损失的突变基因主要有:线粒体DNA 12Sr RNA上的A1555G突变、C1494T突变、A827G突变、961del T/ins C(n)突变、T1095C突变;线粒体DNA 16Sr RNA 2227 ins AA;线粒体t RNA上的t RNA ser(UCN)7445AG突变、7444 GA突变、7511 TC突变、7510 TC突变、7505 TC突变、7462CT突变,线粒体t RNA Leu(UUR)A3243G突变,线粒体t RNAHis T12201C突变、12192G突变,t RNAThr15927GA突变、15910CT突变等。结论:线粒体基因突变是导致遗传性耳聋的一个重要原因,与遗传性耳聋有关的线粒体基因突变主要位于线粒体12Sr RNA和t RNA上;线粒体基因突变导致的耳聋既有综合征型耳聋又有非综合征型耳聋,线粒体t RNA Leu(UUR)A3243G突变主要引起综合征型耳聋,线粒体12Sr RNA A1555G突变、C1494T突变、A827G突变、961del T/ins C(n)突变、T1095C突变主要与非综合征型耳聋有关;线粒体12Sr RNA A1555G突变、C1494T突变与氨基糖苷类药物性耳聋的发生密切相关。
[Abstract]:Objective: mitochondrial gene mutation is an important cause of hereditary deafness. The A1555G mutation C1494T mutation located on mitochondrial gene 12Sr RNA is the earliest mitochondrial mutation site associated with hereditary deafness. However, because there are many other unknown mitochondrial gene mutation sites, this paper reviews the mitochondrial gene mutation sites related to hereditary deafness. To understand the role of mitochondrial gene mutation in the pathogenesis of hereditary deafness. Methods: "deafness, hereditary deafness, drug-induced deafness, mitochondria, gene mutation" were selected as keywords respectively. In the Chinese Biomedical Literature Database, the Weip Database and Pub Med database, relevant literature information on mitochondrial gene mutation and the pathogenesis of hereditary deafness were selected and summarized. Results: mitochondrial mutation is an important cause of congenital hearing loss in most patients. Although the mutation plays a leading role in the pathogenesis of hereditary deafness, the phenotype of deafness is also affected by some other factors. Such as the regulation of nuclear genes and drugs and other environmental factors. The main mutation genes in mitochondria causing hearing loss in hereditary deafness patients are: A1555G mutation C1494T mutation A827G mutation 961 del T/ins C (n) mutation T1095C mutation in mitochondrial DNA 12Sr RNA; Mitochondrial DNA 16Sr RNA 2227 ins AAA; t RNA ser (UCN) 7445AG mutation on mitochondrial t RNA; t RNA ser (UCN) 7445AG 7544GA mutation; 7511TC mutation; 7510TC mutation; 7505TC mutation; mitochondrial t RNA Leu (UUR) A3243G mutation; mitochondrial t RNAHis T12201C mutation; t RNAThr15927GA mutation; 15910CT mutation. Conclusion: mitochondrial gene mutation is an important cause of hereditary deafness. Mitochondrial gene mutations related to hereditary deafness are mainly located in mitochondrial 12Sr RNA and t RNA. Mitochondrial gene mutation caused both syndromic deafness and non-syndromic deafness. Mitochondrial t RNA Leu (UUR) A3243G mutation mainly caused syndromic deafness. The mitochondrial 12Sr RNA A1555G mutation (C1494T) and the A827G mutation 961 del T/ins C (n) mutation T1095C were mainly associated with non-syndromic deafness, and mitochondrial 12Sr RNA A1555G mutation C1494T was closely related to aminoglycoside induced deafness.
【学位授予单位】:遵义医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R764.4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魏国彪;章红卫;陈建华;;遗传性耳聋的研究进展[J];赣南医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2 傅四清,陈观明;遗传性耳聋的分子遗传学研究进展[J];生命的化学;2000年04期

3 冯永 ,贺楚峰 ,肖健云 ,赵素萍 ,余宏 ,梅凌云 ,夏昆,汤熙翔,谢鼎华;遗传性耳聋基因诊断技术的建立和初步临床应用[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2年14期

4 冯永,贺楚峰,肖健云,方俭生,赵素萍,田湘娥,梅凌云,夏昆,汤熙翔;一个遗传性耳聋大家系的基因突变检测[J];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2002年07期

5 王秋菊,杨伟炎,韩东一,沈岩;遗传性耳聋资源的收集、保存及利用——综合系统的建立[J];中华耳科学杂志;2003年03期

6 王鹏,龚树生;连接蛋白基因与遗传性耳聋[J];中国医学文摘(耳鼻咽喉科学);2004年02期

7 贺定华,冯永;连接蛋白与遗传性耳聋[J];国外医学.耳鼻咽喉科学分册;2004年06期

8 徐延军,袁慧军;线粒体DNA突变与遗传性耳聋[J];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2004年06期

9 李丽娜,李庆忠,武文明,王秋菊;遗传性耳聋与肌球蛋白[J];国外医学.耳鼻咽喉科学分册;2005年03期

10 曹新,邢光前,魏钦俊,陈智斌,朱义宝,潘梅,卜行宽;中国遗传性耳聋大家系永生细胞系的建立与保存[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05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戴朴;刘新;于飞;袁永一;朱庆文;王国建;李琦;韩冰;刘军;孙悍军;杨树芝;孙晴;陈静;徐延军;康东洋;张昕;袁慧军;杨伟炎;韩东一;;全国遗传性耳聋分子流行病学研究总结[A];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全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下)[C];2007年

2 冯永;夏昆;潘乾;梅凌云;贺楚峰;陈红胜;蒋璐;刘亚兰;门美超;陆小净;田湘娥;;遗传性耳聋基因诊断技术平台的建立及临床应用[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次全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3年

3 郝津生;张亚梅;戴朴;张杰;;基因诊断在遗传性耳聋中的临床应用[A];中华医学会第十四次全国儿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4 戴朴;;遗传性耳聋的预防和阻断[A];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全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下)[C];2007年

5 袁慧军;;遗传性耳聋基因研究及临床基因诊断新进展[A];中国遗传学会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2009-2013)[C];2013年

6 杨涛;吴皓;;中国人群常见遗传性耳聋基因型-表型关联研究及其临床应用[A];全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中青年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2年

7 赵飞帆;赵亚丽;王大勇;韩冰;兰兰;李倩;张秋静;齐悦;张娇;王秋菊;;外显子测序技术鉴定隐性遗传性耳聋小家系致聋基因[A];全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中青年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2年

8 韩冰;;耳聋夫妇的生育风险预测与指导研究[A];2010全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中青年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9 金占国;程静;卢宇;龚维熙;袁慧军;韩东一;;遗传性耳聋胚胎植入前基因诊断技术的建立和初步临床应用[A];中国的遗传学研究——遗传学进步推动中国西部经济与社会发展——2011年中国遗传学会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2011年

10 刘晓雯;郭玉芬;鲍晓林;李静;韩明鲲;赵翠;韩东一;王秋菊;;86个遗传性耳聋核心家系病因学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全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上)[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胡德荣;上海试点遗传性耳聋基因免费检测[N];健康报;2013年

2 边国栋;报告中国首例特殊遗传性耳聋家族[N];北京日报;2007年

3 刘平安;遗传性耳聋基因芯片检测系统更快更准[N];健康报;2008年

4 本报记者 任意;基因检测:预防和避免遗传性耳聋发生的有效手段[N];经济日报;2009年

5 解放军总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博士 王国建 王继荣 王佳斌 整理;遗传性耳聋有的能避免[N];健康报;2009年

6 济南市第一人民医院 主任医师 王有国;浅释遗传性耳聋[N];医药经济报;2010年

7 本报记者 王昊魁;聆听幸福 筛查遗传性耳聋[N];光明日报;2013年

8 张群邋记者 杨丽佳;遗传性耳聋大家系研究获突破[N];健康报;2007年

9 郑润凡;遗传性耳聋基因芯片检测系统研发成功[N];医药经济报;2008年

10 记者 何德功;遗传性耳聋 基因被发现[N];新华每日电讯;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周兴星;缝隙连接蛋白26相关迟发性非综合症型遗传性耳聋小鼠模型的建立及对噪声易感性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5年

2 韩明昱;基于基因诊断的遗传性耳聋预防与干预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11年

3 赵飞帆;隐性遗传性耳聋外显子测序技术基因鉴定及基因型与表型关联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12年

4 金占国;遗传性耳聋胚胎植入前基因诊断技术的建立应用及遗传性耳聋家系分子致聋机制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11年

5 王秋菊;遗传性耳聋家系的收集、保存及基因定位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2年

6 李庆忠;遗传性耳聋致病基因定位克隆与缝隙连接蛋白分子流行病学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5年

7 白燕;线粒体遗传性耳聋核修饰因子的临床及分子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8 徐晓冰;遗传性耳聋基因GJB2,PDS,线粒体1555A>G的突变研究及一种检测新方法的建立[D];复旦大学;2007年

9 李洪波;PRPS1基因打靶载体的构建及Treacher collins综合征致病基因筛查[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志伟;2例2型Waardenburg综合征基因检测并文献复习[D];福建医科大学;2015年

2 王洪阳;目标区域捕获联合高通量测序在遗传性耳聋中的应用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2015年

3 钱旭丽;遗传性耳聋家系耳聋基因的突变分析与相关nsSNPs的表型预测[D];南京医科大学;2015年

4 毛竹;一个非综合征遗传性耳聋家系的遗传表型分析及致聋基因筛查[D];福建医科大学;2016年

5 李小英;线粒体基因突变与遗传性耳聋(综述)[D];遵义医学院;2017年

6 王岳彤;广东湛江遗传性耳聋分子流行病因学和快速检测方法的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5年

7 王海涛;遗传性耳聋家系的基因定位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8 鲍晓林;西北地区遗传性耳聋家系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D];兰州大学;2008年

9 吴伟锋;基于DHPLC的遗传性耳聋基因突变检测平台的建立和应用[D];中南大学;2006年

10 聂宇航;吉林省遗传性耳聋家系库的建立[D];吉林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17077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wuguanyixuelunwen/217077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7da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