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五官科论文 >

适应性电流调控下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及电突触连接神经元网络活动特性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9-10-16 08:27
【摘要】:适应性是神经系统中广泛存在的一种动态现象,它的典型表现为:随着刺激的持续进行,神经元会不断地调整自身的放电频率(主要表现为频率的逐渐降低)。之前的研究指出,适应性在神经元编码外界刺激的过程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调节神经元对输入刺激的选择性、降低信息编码中的冗余度等。但关于适应性在神经信息处理过程中的作用仍存在很多不清楚的地方,如:能否以及如何对神经元不同放电模式的产生做贡献?是否以及怎样对神经元网络群体编码方式做调节?适应性的产生机制有很多,主要分为内在机制(离子电流)和外在机制(突触输入)两种。本论文的工作从内在机制入手,利用计算模型的方法,并结合之前报道的一些实验结果,分别研究了适应性电流(即对适应性放电的产生起关键性作用的离子电流)对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内源性放电活动的产生以及对电突触连接的神经元网络群体同步化活动的调控作用。论文的工作主要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的工作主要是以单个视网膜神经节细胞为考察对象。首先,提出改进的离子通道模型,研究了适应性电流在单个神经节细胞内源性放电产生过程中的作用。然后,根据改进的模型并结合已报道的模型,比较了具有不同内在机制的神经节细胞在编码外界刺激时所展现出的不同的兴奋性特征。第二部分的工作主要是利用图论的方法,对神经元群体之间电突触网络的连接情况进行分析,并构造了几种典型的电突触网络,研究了具有不同程度适应性放电的神经元所形成的网络在群体活动方面的差异。主要结果包括:(1)模型验证了视网膜神经节细胞膜上存在的两种离子电流:慢性失活的钠离子电流和延迟整流的钾离子电流,都参与了对神经节细胞适应性放电活动的调节。此外,这两种适应性电流的共同作用与神经节细胞两种内源性放电活动(tonic和phasic)的产生具有特定的相关性。(2)呈现不同内源性放电活动的三种神经节细胞分别具有Hodgkin的三类兴奋性特征。另外,对于周期性刺激,不同神经节细胞会表现出有差异但互补的编码方式。(3)神经元群体之间的电突触连接可以近似地用小世界网络来描述。此外,适应性因素的存在会减弱网络中成对神经元之间的相关性,而对神经元群体的同步化活动则表现出非单调的调节方式:弱的适应性会降低神经元的群体同步化活动,而强的适应性会维持神经元的群体同步化活动。进一步的结果显示,适应性因素的存在会促使网络中神经元由单峰样放电向簇发样放电的转变。本论文的创新点在于:揭示了慢性失活的钠离子电流和延迟整流的钾离子电流在视网膜神经节细胞tonic和phasic型放电活动产生过程中的调节作用;揭示了三种具有内源性差异的神经节细胞分别对应三类不同的兴奋性特征,表明内源性机制参与了神经节细胞在编码刺激方式上的差异;在神经元群体活动层面上,具有不同程度适应性放电的神经元所形成的电突触连接网络,其群体活动模式有着明显的差异,提示了神经元网络通过不同的群体编码方式来实现对信息的有效处理。这些结果进一步地表明,适应性电流在神经信息编码过程中的重要调节作用。
【图文】:

响应曲线,神经元放电,适应性,有效源


学位论文 特的编码方式,适应性在神经信息处理中的作用受到层面上,适应性的存在可以调节神经元对输入刺激的同统计成分的动态处理[7-9]、对神经元响应曲线的有效源性放电行为产生过程中的贡献[13-14]等。而在神经元以调节神经元群体放电活动的变异性[15-16]、降低神经信息的快速传递和编码的有效性[19-21]、以及参-25]等。

视觉通路,视觉信息


即:适应性电流的相关调控作用上。之所以集因为神经元的前级网络十分复杂,具体形成的连接单因素的分析往往需要做很大的简化,而内在电流结构与视觉信息通路中,视网膜是视觉信息处理的第一站。外界光信号收,将视觉信息转换成神经元的电信号,然后在视程和无衰减传递的动作电位串,最后通过神经节细(optic tract),把信息传送至丘脑的外侧膝状体(并进而通过视放射(optic radiations)的方式,将信皮层以及其它更高级的视觉中枢(图2)。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774.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武凡;神经元网络的信息处理方式与应用[J];第一军医大学学报;1992年01期

2 顾凡及,,张濵,章惠明;一种修正的动态神经元网络模型的类脑电活动及其应用[J];生物物理学报;1995年04期

3 余生晨;高立;薛阳;黄江兰;余桂贤;崔新伟;;基于遗传算法和神经元网络的心电信号T波检测[J];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2008年04期

4 陈琳;潘海鸿;黄江;;基于互相关函数的培养神经元网络动态特征分析[J];生物医学工程研究;2008年03期

5 陈文娟;李向宁;冯显;蒲江波;骆清铭;;体外培养神经元网络功能结构的长时间发育变化[J];科学通报;2010年25期

6 张军;朱虹;许朝晖;梁刚;季瑞瑞;;神经元网络容错学习在肾小球区域边界增强中的应用[J];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2006年03期

7 朱耿;蒲江波;孙晶;李向宁;;培养海马神经元网络对刺激位置的群体编码[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09年22期

8 杨彩琴;吴国栋;郝敦元;;一维Theta-神经元网络中规则单放电行波解的进一步讨论[J];内蒙古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2期

9 李安安;龚辉;;光学显微水平全脑成像方法的研究进展[J];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2012年06期

10 张军,朱虹,许朝晖,李永盛;基于多边界特征神经元网络的肾小球区域分割方法[J];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2005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青云;;时滞对神经元网络时空同步的作用[A];第三届全国动力学与控制青年学者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王青云;;神经元网络系统的非线性时空动力学[A];第四届全国动力学与控制青年学者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3 孙晓娟;;噪声激励下多层次神经元网络放电的动力学行为特性研究[A];第七届全国动力学与控制青年学者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3年

4 郑艳红;陆启韶;;噪声影响下的格子耦合神经元网络的斑图和同步[A];第八届全国动力学与控制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5 李玉叶;张慧敏;魏春玲;杨明浩;王青云;古华光;任维;;随机信号在神经元网络中诱发的多次空间相干共振[A];第十二届全国非线性振动暨第九届全国非线性动力学和运动稳定性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6 沈瑜;侯中怀;;从簇放电振幅推测耦合神经元网络的度分布性质[A];第五届全国复杂网络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集[C];2009年

7 陈剑飞;王一玲;林伟;;用神经元网络模型求解多目标决策问题[A];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论文集(第2卷)[C];1993年

8 刘献心;黄布毅;;神经元网络与模糊控制的融合[A];1995年中国智能自动化学术会议暨智能自动化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论文集(上册)[C];1995年

9 曾贵生;柯益华;;神经元网络在厌氧流化床反应器动态建模中的应用[A];1995年中国智能自动化学术会议暨智能自动化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论文集(上册)[C];1995年

10 陈克贵;沈平;;神经元网络用于建立预估模型的研究[A];1996年中国智能自动化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199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GF Srl开发出用于包装过程检测的系统[N];中国包装报;2005年

2 老鬼阿定;“深度学习”技术进展令人振奋[N];计算机世界;2014年

3 王潇潇 杨义勇;我国研发高分辨“脑地图”可视仪[N];光明日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彩霞;Rulkov和Head direction神经元及神经元网络的动力学分析[D];北京交通大学;2016年

2 汪雷;适应性电流调控下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及电突触连接神经元网络活动特性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5年

3 李玉叶;三类神经元网络的时空动力学行为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4 秦迎梅;神经元网络的共振效应—信息的检测与传导[D];天津大学;2014年

5 贾晨辉;基于辨识与控制的神经元网络模型特性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6 李向宁;基于多微电极阵列的培养神经元网络特性初探[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7 李艳玲;培养神经元网络的学习模型构建及机理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8 卢梅丽;基于相响应的神经元网络同步的优化控制[D];天津大学;2013年

9 于海涛;神经元网络的同步、共振及控制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10 陈传平;基于多电极阵列的培养神经元网络动态特征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丽萍;耦合时滞作用下模块神经元网络的簇同步及同步抑制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5年

2 陈建春;延迟耦合神经元网络的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5年

3 季冰;感知神经元网络的随机共振现象研究[D];青岛大学;2015年

4 宋美玲;面向油田动态信息建模的PNN构建方法与应用技术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5年

5 赵爱清;神经元网络分析与多FPGA实现[D];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2015年

6 王琦;自突触和内噪声作用下神经元网络动力学行为研究[D];鲁东大学;2016年

7 张舒婷;基于遗传算法优化神经元网络和异步幅度图的调制格式识别研究[D];暨南大学;2016年

8 时t@;数字神经元网络的实现与分析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9 郑群现;具有不可靠突触的神经元网络的同步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10 宁维莲;耦合神经元网络的随机动力学行为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54988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wuguanyixuelunwen/254988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b51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