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五官科论文 >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对兔自身免疫性干眼免疫调控作用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7-03-29 04:13

  本文关键词: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对兔自身免疫性干眼免疫调控作用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目的干眼是眼科常见、免疫炎症反应介导的眼表疾病,而自身免疫性干眼是较为严重和难治的干眼类型,目前的治疗主要以改善症状和延缓疾病发展为主,尚无根治的方法,因此寻找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是临床亟待解决的问题。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是一类具有高度自我复制能力和多向分化潜能的干细胞。间充质干细胞的低免疫原性和免疫抑制的潜力使它们在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结合近年来的研究进展,本课题通过优化静脉注射自体激活的外周血淋巴细胞建立兔自身免疫性干眼模型,首次尝试应用人脐带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Human Umbilical cord mesenchymal stem cells,h UC-MSCs)治疗自身免疫干眼,以全身静脉输注间充质干细胞的治疗模式观察对干眼模型的作用,通过体内Treg细胞和相关细胞因子和转录因子的研究探索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探讨间充质干细胞对自身免疫性干眼的免疫调控作用。方法1.人脐带来源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培养和鉴定。2.建立兔泪腺上皮细胞和外周血淋巴细胞的混合培养体系,将激活的外周血淋巴细胞兔耳缘静脉回输兔体内诱导自身免疫性干眼模型。3.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正常组,干眼模型组和干细胞治疗组三组,治疗组于造模后1-5天连续输注h UC-MSCs,对照组输注等体积的PBS液。4.临床指标的观察:三组先在术前进行基线指标的记录,然后在术后2周、4周、6周分别进行泪液分泌量、泪膜稳定性和角膜荧光素钠染色的检测。5.观察6周后处死新西兰大白兔,HE染色后进行泪腺和结膜的病理组织学观察。6.观察6周后处死新西兰大白兔,取各组泪腺组织并从中分离淋巴细胞,进行流式细胞仪检测Treg细胞的比例。7.观察6周后处死新西兰大白兔,各组泪腺组织提取RNA,RT-PCR检测细胞因子和转录因子的表达水平。结果1.成功分离、培养并鉴定h UC-MSCs。2.建立稳定的兔自身免疫性干眼模型。3.治疗组于造模后1-5天连续输注h UC-MSCs,两周后症状较干眼模型组显著减轻。4.干细胞治疗组泪液分泌量、泪膜破裂时间显著升高(P0.05),角膜荧光素钠染色着色显著减轻。5.组织病理学观察干细胞治疗组泪腺组织和结膜组织淋巴细胞浸润较干眼模型组显著减少。6.流式细胞学检测干细胞治疗组泪腺组织中Treg细胞的比例较干眼模型组显著升高(P0.05)。7.RT-PCR结果显示:干细胞治疗组泪腺组织中Treg细胞相关细胞因子IL-10,TGF-βm RNA表达增加,Th1和Th17细胞相关细胞因子IFN-γ,IL-17和转录因子T-bet,RORrt m RNA表达降低,其他炎症相关因子IL-1β,IL-6,TNF-a,TGF-βm RNA的表达减少,MMP-2,MMP-9 m RNA的表达水平较干眼模型组显著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本实验优化实验步骤,通过建立稳定的兔自身免疫性干眼模型发现泪腺组织中MMP-2和MMP-9参与泪腺组织中炎症反应的发生和发展。2.h UC-MSCs对自身免疫性干眼显著减轻兔自身免疫性干眼临床指标和组织病理学改变。3.h UC-MSCs下调Th1、Th17细胞相关细胞因子的表达,同时上调Treg细胞的功能,增加Treg细胞相关细胞因子的表达,调节细胞因子间的平衡关系,抑制炎症反应的进展,从而减轻组织的损害和控制疾病的进展。
【关键词】:间充质干细胞 兔自身免疫性干眼 细胞因子 Treg细胞 IL-10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777.34
【目录】:
  • 中文摘要4-6
  • Abstract6-9
  • 缩略语/符号说明9-10
  • 前言10-15
  • 研究现状、成果10-13
  • 研究目的、方法13-14
  • 技术路线14-15
  • 对象和方法15-32
  • 结果32-43
  • 讨论43-52
  • 结论52-53
  • 参考文献53-60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60-61
  • 综述 间充质干细胞在干眼中的应用61-72
  • 综述参考文献67-72
  • 致谢72-74
  • 个人简历74

  本文关键词: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对兔自身免疫性干眼免疫调控作用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7367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wuguanyixuelunwen/27367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709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