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界膜填塞术与标准内界膜剥除术治疗大直径特发性黄斑裂孔的疗效对比
发布时间:2020-11-12 19:58
目的观察对比内界膜填塞术和标准内界膜剥除术治疗大直径特发性黄斑裂孔的疗效;为特发性黄斑裂孔提供更合适的手术方案。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18年11月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眼科住院的确诊为特发性黄斑裂孔,且裂孔底径大于1000μm的患者48例48眼为研究对象,按照采取的手术方式,分为A、B两组,A组行标准内界膜剥除术,B组行内界膜填塞术。术前双眼行最佳矫正视力检查、眼压检查、裂隙灯+前置镜检查、眼底照相及黄斑光学相干断层扫描等检查,术后1周、1月、6月观察术眼最佳矫正视力变化、黄斑裂孔闭合情况、黄斑中心凹厚度变化和并发症。结果1、最佳矫正视力(BCVA Log MAR)变化:两组患者手术前后BCVA随时间变化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两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F时间=27.663,P时间0.01,F组间=0.580,P组间=0.631,F交互=0.290,P交互=0.593)。两组内在不同时间点分别进行两两比较结果表明:A组和B组在术前、术后1周均与术后1月、术后6月BCVA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黄斑裂孔闭合率:A组21眼(80.8%)裂孔闭合,5眼(19.2%)贴附,B组22眼(100%)裂孔闭合。两组裂孔闭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黄斑中心凹厚度(CMT)变化:两组患者手术前后CMT随时间变化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两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F时间=20.750,P时间0.01,F组间=1.131,P组间=0.294,F交互=1.646,P交互=0.194)。两组内在不同时间点分别进行两两比较结果表明:A组术前、术后1周、术后1月与术后6月CMT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术前与术后1周CMT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术后1周、术后1月与术后6月CMT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并发症:A、B两组术后均出现一过性高眼压患者(A组3例,B组2例);没有严重的并发症,如视网膜脱离,玻璃体积血,裂孔扩大和复发等。结论对大直径特发性黄斑裂孔患者,内界膜填塞术在裂孔闭合率提高上优于标准内界膜剥除术。
【学位单位】:南昌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R779.6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表
第1章 前言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及标准
2.2 研究方法
2.2.1 检查方法
2.2.2 术前处理与围术期管理
2.2.3 手术方法
2.2.4 术后处理
2.2.5 术后随访
2.3 疗效判定及统计学方法
2.4 主要仪器与药品
第3章 结果
3.1 患者一般资料情况
3.2 手术前后BCVA(logMAR)变化情况
3.3 黄斑裂孔闭合率的比较
3.4 手术前后CMT变化情况
3.5 并发症
第4章 讨论
4.1 最佳矫正视力变化
4.2 裂孔闭合率的差异
4.3 CMT变化
4.4 并发症
4.5 本研究不足之处
第5章 结论
第6章 典型病例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本文编号:2881176
【学位单位】:南昌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R779.6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表
第1章 前言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及标准
2.2 研究方法
2.2.1 检查方法
2.2.2 术前处理与围术期管理
2.2.3 手术方法
2.2.4 术后处理
2.2.5 术后随访
2.3 疗效判定及统计学方法
2.4 主要仪器与药品
第3章 结果
3.1 患者一般资料情况
3.2 手术前后BCVA(logMAR)变化情况
3.3 黄斑裂孔闭合率的比较
3.4 手术前后CMT变化情况
3.5 并发症
第4章 讨论
4.1 最佳矫正视力变化
4.2 裂孔闭合率的差异
4.3 CMT变化
4.4 并发症
4.5 本研究不足之处
第5章 结论
第6章 典型病例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彭娟;沙翔垠;文晔;梅开勇;;特发性黄斑裂孔内界膜的组织病理学特征及细胞成分研究[J];中华实验眼科杂志;2015年10期
本文编号:288117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wuguanyixuelunwen/2881176.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