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能量CT碘图定量参数鉴别诊断鼻腔鼻窦肿块样息肉与肿瘤
发布时间:2021-07-15 15:22
目的观察双能量CT动脉期碘图定量参数鉴别诊断鼻腔鼻窦肿块样息肉与肿瘤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术前接受双能量CT并经手术病理证实鼻腔鼻窦肿块患者,根据病理结果分为息肉组(n=26)、良性肿瘤组(n=24)及恶性肿瘤组(n=30)。分别测算3组病灶动脉期碘浓度(IC)、标准化碘浓度(NIC)及碘图CT值(Overlay值),比较组间参数差异;将良性肿瘤组和恶性肿瘤组合并为肿瘤组(n=54),分别绘制动脉期碘图各定量参数鉴别鼻腔鼻窦肿块样息肉与肿瘤的ROC曲线,评估其诊断效能。结果良性肿瘤组(H=-4.13、-2.80、-4.00)和恶性肿瘤组(H=-7.02、-5.75、-6.12)动脉期IC、NIC及Overlay值均高于息肉组(P均<0.05);恶性肿瘤组动脉期IC及NIC高于良性肿瘤组(H=-2.60、-2.73,P均<0.05),而Overlay值与良性肿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1.85,P=0.20)。动脉期IC鉴别鼻腔鼻窦肿块样息肉与肿瘤的AUC(0.95)大于NIC(0.85)及Overlay值(0.91),诊断阈值取1.15 mg/ml时,诊断敏感度、特...
【文章来源】: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020,36(07)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5 页
【部分图文】:
动脉期IC、NIC及Overlay值鉴别鼻腔鼻窦肿块样息肉与肿瘤的ROC曲线
鼻腔鼻窦占位性病变种类繁多,多为炎症、息肉和肿瘤,以炎性息肉最常见[5]。鼻息肉是鼻腔鼻窦最常见的扩张性炎症性肿块,单侧鼻部息肉样肿块会增加临床疑诊恶性肿瘤的概率。对于肿块样鼻息肉和肿瘤,治疗方法均以鼻内镜下手术切除为主,但术式选择不同[6],且部分恶性肿瘤范围较大,经鼻内镜无法彻底切除,需于术前或术后辅以化学治疗或放射治疗,故术前定性诊断鼻腔鼻窦肿块甚为重要。鼻肿瘤富含新生血管,血供丰富,增强CT常表现为中-高度强化;而肿块样鼻息肉常为血管瘤型或合并炎症、新生血管,CT增强亦呈不同程度强化;常规增强CT鉴别诊断存在一定困难[2]。双能量CT能在解剖形态学基础上进行定量诊断,对于肿瘤诊断及分期具有一定价值[7]。IC能够通过定量病灶内碘含量而直接反映病灶的微血管密度及血流灌注分布情况,从而间接反映病灶血供特点[8-9]。Overlay值是病灶碘净增强值,能比常规CT强化值更准确地反映病灶的细微强化。图2 患者女,65岁,左侧鼻腔内翻性乳头状瘤
患者女,65岁,左侧鼻腔内翻性乳头状瘤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双能量CT诊断喉癌侵犯甲状软骨[J]. 瞿姣,冯瑶杰,李青青,赵卫,韦文彦,杨亚英.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019(10)
[2]单侧上颌窦鼻腔病变的影像学特征及治疗策略分析[J]. 董怿,周兵,黄谦,崔顺九,李云川.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2018(23)
[3]双源CT双能量成像标准化碘浓度与肺癌TNM分期的关系[J]. 彭丹丹,邓东,胡小丽,李凯,张小波. 放射学实践. 2018(03)
[4]双能CT诊断颈部中央区甲状腺乳头状癌小淋巴结转移[J]. 郑凌琳,田扬,赵卫,杨亚英.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017(06)
[5]能谱CT定量分析在确定非小细胞肺癌病理类型中的价值[J]. 李琦,罗天友,吕发金,李咏梅,李信友,胡志华. 中华放射学杂志. 2017 (04)
[6]单侧鼻窦病变的诊断及临床特征分析[J]. 倪伟琼,蔡昌枰,何士方,王士礼.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2017(03)
本文编号:3285965
【文章来源】: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020,36(07)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5 页
【部分图文】:
动脉期IC、NIC及Overlay值鉴别鼻腔鼻窦肿块样息肉与肿瘤的ROC曲线
鼻腔鼻窦占位性病变种类繁多,多为炎症、息肉和肿瘤,以炎性息肉最常见[5]。鼻息肉是鼻腔鼻窦最常见的扩张性炎症性肿块,单侧鼻部息肉样肿块会增加临床疑诊恶性肿瘤的概率。对于肿块样鼻息肉和肿瘤,治疗方法均以鼻内镜下手术切除为主,但术式选择不同[6],且部分恶性肿瘤范围较大,经鼻内镜无法彻底切除,需于术前或术后辅以化学治疗或放射治疗,故术前定性诊断鼻腔鼻窦肿块甚为重要。鼻肿瘤富含新生血管,血供丰富,增强CT常表现为中-高度强化;而肿块样鼻息肉常为血管瘤型或合并炎症、新生血管,CT增强亦呈不同程度强化;常规增强CT鉴别诊断存在一定困难[2]。双能量CT能在解剖形态学基础上进行定量诊断,对于肿瘤诊断及分期具有一定价值[7]。IC能够通过定量病灶内碘含量而直接反映病灶的微血管密度及血流灌注分布情况,从而间接反映病灶血供特点[8-9]。Overlay值是病灶碘净增强值,能比常规CT强化值更准确地反映病灶的细微强化。图2 患者女,65岁,左侧鼻腔内翻性乳头状瘤
患者女,65岁,左侧鼻腔内翻性乳头状瘤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双能量CT诊断喉癌侵犯甲状软骨[J]. 瞿姣,冯瑶杰,李青青,赵卫,韦文彦,杨亚英.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019(10)
[2]单侧上颌窦鼻腔病变的影像学特征及治疗策略分析[J]. 董怿,周兵,黄谦,崔顺九,李云川.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2018(23)
[3]双源CT双能量成像标准化碘浓度与肺癌TNM分期的关系[J]. 彭丹丹,邓东,胡小丽,李凯,张小波. 放射学实践. 2018(03)
[4]双能CT诊断颈部中央区甲状腺乳头状癌小淋巴结转移[J]. 郑凌琳,田扬,赵卫,杨亚英.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017(06)
[5]能谱CT定量分析在确定非小细胞肺癌病理类型中的价值[J]. 李琦,罗天友,吕发金,李咏梅,李信友,胡志华. 中华放射学杂志. 2017 (04)
[6]单侧鼻窦病变的诊断及临床特征分析[J]. 倪伟琼,蔡昌枰,何士方,王士礼.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2017(03)
本文编号:328596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wuguanyixuelunwen/3285965.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