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市洛江区城区春季气传花粉调查分析
发布时间:2021-08-13 02:36
目的调查分析泉州市洛江区春季气传花粉浓度、种类及昼夜差异。方法采用Burkard七天孢子容量测定采集器收集2019-03-04~2019-04-30泉州市洛江区气传花粉,分析其种类和数量,数据通过SPSS 20.0 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调查期内共采集花粉38 378粒,泉州市洛江区春季气传花粉以松科、杨柳科、桦木科、柏科花粉为主,分别占总花粉数的49.34%、26.71%、13.87%和6.13%,3月日均花粉浓度为4月的1.89倍。松科花粉主要出现于3月,而4月的花粉则以杨柳科为主。研究结果显示,调查期内昼间平均花粉浓度为97.09粒/m3,是夜间的2.19倍,二者有极显著差异(P<0.01)。结论泉州市洛江区春季气传花粉以松科、杨柳科等为主,调查期内昼夜花粉浓度具有极显著差异。
【文章来源】: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2020,27(04)CSCD
【文章页数】:4 页
【部分图文】:
花粉采样点位置。
2019-03-04~2019-04-30收集有效花粉曝片54张,共计收集花粉38 378粒(表1)。经鉴定,泉州市洛江区春季气传花粉主要来源于4个科(图2),包括松科、杨柳科、桦木科和柏科,其中以松科与杨柳科花粉为主,分别占总花粉数的49.34%和26.71%。按月份分布统计,3月日均花粉浓度为63.00粒/m3,是4月日均花粉浓度的1.89倍(表2),3月花粉以松科为主,占3月份总花粉数的76.13%,而4月份的花粉则以杨柳科为主,占4月份总花粉数的56.84%。2.2 泉州市洛江区春季昼夜花粉分布情况。
目前,国内对花粉种类、数量及季节分布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我国北方,而在东南沿海除了深圳中山市以外,福建主要是从临床患者的变应原检测来判断花粉的种类。因此,对致敏花粉的预测和花粉症的及早干预的研究还处于空白阶段[9,12,14,20,21]。本调查结果显示,泉州市洛江区春季气传花粉主要由4种花粉组成,其中以松科和杨柳科花粉为主,分别占总花粉数的49.34%和26.71%,松科花粉主要出现于3月,而4月的花粉则以杨柳科花粉为主,与肖小军等[13]的报道相似。同时,3月日均花粉浓度为4月日均花粉浓度的1.89倍。此外,我们对泉州市洛江区昼夜花粉分布情况也进行初步分析,结果显示,昼间平均花粉浓度高于夜间平均花粉浓度,二者具有极显著性差异。我们已经报道气候因素是影响花粉、尘螨等吸入性变应原的致敏性、分布和数量的关键因素之一,过敏性疾病的发病与气象要素具有显著相关性[22,23]。以往的调查结果也显示,气传花粉受地理、气候条件、气象条件等多种因素影响,同一区域内昼夜花粉浓度随着时间的变化可能呈现较大差异[14,24]。有学者认为,植物花粉囊开裂的时间和程度以及花粉传播的距离受到温度、湿度、风速等气候条件的影响,昼间环境温度较高、湿度降低,使花粉囊迅速开裂,同时大气气流运动加剧,有益于大气花粉的传播,从而使局部区域内花粉浓度增大;而夜间气温回落,湿度增大,使大气中花粉颗粒水分增多,沉降率增大,不利于花粉传播[20]。在临床上,过敏性疾病如变应性鼻炎、变应性哮喘等的风险的增加往往与花粉暴露增加密切相关,通过预测花粉季节提前进行干预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症状[25]。我们的研究表明花粉季节中空气污染的加剧会导致花粉颗粒易破裂,使花粉内容物释放增加,从而增加过敏性疾病的发病率[26]。因此,除了对区域花粉特别是致敏花粉的实时监测和预测有助于病患更好地计划户外活动,以降低病患暴露于变应原的风险以外,后续对区域花粉、气候变化和空气污染等的联合研究将有助于气象机构建立较为完善的致敏花粉预警机制,提高社会群体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福州城区花粉症患者致敏花粉的研究[J]. 刘静波,林国经,郑秀英. 海峡预防医学杂志. 2003(05)
本文编号:3339570
【文章来源】: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2020,27(04)CSCD
【文章页数】:4 页
【部分图文】:
花粉采样点位置。
2019-03-04~2019-04-30收集有效花粉曝片54张,共计收集花粉38 378粒(表1)。经鉴定,泉州市洛江区春季气传花粉主要来源于4个科(图2),包括松科、杨柳科、桦木科和柏科,其中以松科与杨柳科花粉为主,分别占总花粉数的49.34%和26.71%。按月份分布统计,3月日均花粉浓度为63.00粒/m3,是4月日均花粉浓度的1.89倍(表2),3月花粉以松科为主,占3月份总花粉数的76.13%,而4月份的花粉则以杨柳科为主,占4月份总花粉数的56.84%。2.2 泉州市洛江区春季昼夜花粉分布情况。
目前,国内对花粉种类、数量及季节分布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我国北方,而在东南沿海除了深圳中山市以外,福建主要是从临床患者的变应原检测来判断花粉的种类。因此,对致敏花粉的预测和花粉症的及早干预的研究还处于空白阶段[9,12,14,20,21]。本调查结果显示,泉州市洛江区春季气传花粉主要由4种花粉组成,其中以松科和杨柳科花粉为主,分别占总花粉数的49.34%和26.71%,松科花粉主要出现于3月,而4月的花粉则以杨柳科花粉为主,与肖小军等[13]的报道相似。同时,3月日均花粉浓度为4月日均花粉浓度的1.89倍。此外,我们对泉州市洛江区昼夜花粉分布情况也进行初步分析,结果显示,昼间平均花粉浓度高于夜间平均花粉浓度,二者具有极显著性差异。我们已经报道气候因素是影响花粉、尘螨等吸入性变应原的致敏性、分布和数量的关键因素之一,过敏性疾病的发病与气象要素具有显著相关性[22,23]。以往的调查结果也显示,气传花粉受地理、气候条件、气象条件等多种因素影响,同一区域内昼夜花粉浓度随着时间的变化可能呈现较大差异[14,24]。有学者认为,植物花粉囊开裂的时间和程度以及花粉传播的距离受到温度、湿度、风速等气候条件的影响,昼间环境温度较高、湿度降低,使花粉囊迅速开裂,同时大气气流运动加剧,有益于大气花粉的传播,从而使局部区域内花粉浓度增大;而夜间气温回落,湿度增大,使大气中花粉颗粒水分增多,沉降率增大,不利于花粉传播[20]。在临床上,过敏性疾病如变应性鼻炎、变应性哮喘等的风险的增加往往与花粉暴露增加密切相关,通过预测花粉季节提前进行干预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症状[25]。我们的研究表明花粉季节中空气污染的加剧会导致花粉颗粒易破裂,使花粉内容物释放增加,从而增加过敏性疾病的发病率[26]。因此,除了对区域花粉特别是致敏花粉的实时监测和预测有助于病患更好地计划户外活动,以降低病患暴露于变应原的风险以外,后续对区域花粉、气候变化和空气污染等的联合研究将有助于气象机构建立较为完善的致敏花粉预警机制,提高社会群体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福州城区花粉症患者致敏花粉的研究[J]. 刘静波,林国经,郑秀英. 海峡预防医学杂志. 2003(05)
本文编号:333957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wuguanyixuelunwen/3339570.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