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与动脉粥样硬化关系的研究进展
发布时间:2021-09-24 12:34
<正>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是一种常见的以睡眠时上气道反复塌陷为特征的睡眠呼吸疾病,主要表现为睡眠时呼吸暂停和低通气,反复发生夜间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和睡眠结构紊乱,导致白天嗜睡、乏力疲倦,从而出现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多器官损害[1-4]。慢性间歇性缺氧(chronic intermittent hypoxia,CIH)是OSA最主要的病理生理机制,也是造成OSA患者动脉粥样硬化及其他心血管疾病损害的基础[5]。
【文章来源】: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2020,34(10)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3 页
【文章目录】:
1 OSA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的机制
1.1 OSA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直接机制
1.1.1 交感神经兴奋
1.1.2 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和炎症
1.1.3 氧化应激
1.1.4 机械途径
1.2 OSA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间接机制
1.2.1 高血压
1.2.2 胰岛素抵抗和2型糖尿病
1.2.3 高脂血症
2 OSA与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研究
3 展望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与血脂异常的研究进展[J]. 李娟,秦彦文. 心肺血管病杂志. 2018(08)
[2]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及预后的临床研究[J]. 程敏菊,程敏静,魏庆民,杨丽红,刘瑞涛,李淑婷.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2017(10)
[3]手术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血脂代谢变化的临床观察[J]. 葛晓辉,王宁宇,占小俊,王春燕,王建亭,王辉,郝荣颖,马坤,刘萍,李丽. 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 2017(01)
[4]OSAHS患者血清NO、VEGF、HIF-1α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J]. 蒋光峰,张金慧,李薇.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2012(18)
本文编号:3407759
【文章来源】: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2020,34(10)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3 页
【文章目录】:
1 OSA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的机制
1.1 OSA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直接机制
1.1.1 交感神经兴奋
1.1.2 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和炎症
1.1.3 氧化应激
1.1.4 机械途径
1.2 OSA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间接机制
1.2.1 高血压
1.2.2 胰岛素抵抗和2型糖尿病
1.2.3 高脂血症
2 OSA与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研究
3 展望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与血脂异常的研究进展[J]. 李娟,秦彦文. 心肺血管病杂志. 2018(08)
[2]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及预后的临床研究[J]. 程敏菊,程敏静,魏庆民,杨丽红,刘瑞涛,李淑婷.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2017(10)
[3]手术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血脂代谢变化的临床观察[J]. 葛晓辉,王宁宇,占小俊,王春燕,王建亭,王辉,郝荣颖,马坤,刘萍,李丽. 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 2017(01)
[4]OSAHS患者血清NO、VEGF、HIF-1α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J]. 蒋光峰,张金慧,李薇.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2012(18)
本文编号:340775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wuguanyixuelunwen/3407759.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