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五官科论文 >

远视屈光参差性弱视儿童黄斑区视网膜厚度分析

发布时间:2017-06-07 17:04

  本文关键词:远视屈光参差性弱视儿童黄斑区视网膜厚度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目的:应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测量远视性屈光参差性弱视儿童以及弱视治愈儿童黄斑区视网膜厚度,为弱视发病的视网膜形态学改变以及弱视的诊疗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3年12月至2015年2月间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眼科就诊的儿童,记录其一般资料并进行详细的眼部检查。最终确定满足纳入条件的儿童共51例,年龄均在5-7岁之间。其中远视屈光参差性弱视儿童24例、远视屈光参差性弱视治愈儿童14例以及视力正常儿童13例。利用频域OCT检测所有儿童双眼黄斑区视网膜厚度(A1-A9,9个分区),记录并计算相关数据。将所得数据使用恰当的统计学分析方法,按照以下4个组合进行分析:远视屈光参差性弱视儿童双眼比较:弱视眼组A(24眼),对侧非弱视眼组B(24眼);远视屈光参差性弱视治愈儿童双眼比较:治愈弱视眼组C(14眼),治愈弱视对侧非弱视眼组D(14眼);远视屈光参差性弱视儿童弱视眼组A(24眼)、治愈弱视眼组C(14眼)以及正常眼E(26眼)比较;远视屈光参差性弱视对侧非弱视眼组B(14眼)、治愈弱视对侧非弱视眼组D(14眼)以及正常眼组E(26眼)比较。结果:1远视屈光参差性弱视儿童、弱视治愈儿童以及正常儿童平均年龄依次为:5.92±0.78岁、6.07±0.73岁、6.00±0.82岁,年龄在三组儿童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2各组视网膜黄斑部9个分区的厚度均满足正态分布,且方差齐。3儿童正常眼、远视屈光参差性弱视治愈眼、弱视治愈对侧非弱视眼的视网膜黄斑区分布一致,A1区均为最薄,依次为:243.74±19.11μm、258.74±27.11μm、259.67±24.36μm。三组内环(A2 A5)平均厚度依次为:301.32±20.62μm、305.16±21.63μm、299.35±27.48μm,均大于外环(A6 A9)平均厚度:268.75±17.61μm、282.43±17.27μm、283.11±20.32μm,统计学分析差异有显著性(P0.05)。远视屈光参差性弱视眼、弱视对侧非弱视眼分布一致,A1区视网膜厚度依次为:278.05±31.74μm、271.67±26.71μm,外环平均厚度依次为:286.52±24.86μm、281.23±20.13μm,A1区与外环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内环的平均厚度为306.27±32.41μm、299.79±27.47μm,比外环、A1区厚,差异有显著性(P0.05)。4弱视儿童弱视眼黄斑部视网膜各分区厚度与对侧非弱视眼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5弱视治愈眼黄斑部视网膜各分区厚度与治愈眼对侧非弱视眼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6弱视眼、弱视治愈眼A1区、外环各区(A5-A9)视网膜均比正常眼厚,统计学分析有显著性差异,控制年龄、性别和屈光度的影响后差异仍然存在(P0.05);弱视眼A1区视网膜比弱视治愈眼厚,统计学分析有显著性差异,控制年龄、性别和屈光度的影响后差异仍存在(P0.05);三组间视网膜黄斑部其余各区厚度在控制年龄、性别和屈光度的影响前、后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7弱视儿童对侧非弱视眼、弱视治愈儿童对侧非弱视眼A1区、外环各区(A5-A9)视网膜均比正常眼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控制年龄、性别、和屈光度的影响后差异仍然存在(P0.05)。弱视眼对侧非弱视眼A1区视网膜比治愈眼自身对侧非弱视眼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控制年龄、性别和屈光度的影响后差异仍存在(P0.05);三组间视网膜黄斑部其余各区厚度在控制年龄、性别和屈光度的影响前、后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1远视屈光参差性弱视治愈眼、弱视治愈对侧非弱视眼以及正常眼黄斑区视网膜厚度分布特性一致,由厚到薄为内环区、外环区、中心区。远视屈光参差性弱视眼与弱视对侧非弱视眼分布一致,为中心区与外环区无差异,均薄于内环区。2远视屈光参差性弱视眼、弱视治愈眼黄斑中心区以及外环区视网膜厚于正常眼,且弱视眼黄斑中心区比弱视治愈眼厚。远视屈光参差性弱视儿童黄斑部分区域视网膜变厚可能与弱视的发生机制有关,而治疗并不能使这种变化完全改善。3远视屈光参差性弱视眼、弱视治愈眼黄斑区视网膜厚度均与各自对侧眼无差异。远视屈光参差性弱视的发病机制可能使双眼视网膜形态同时受到影响。4远视屈光参差性弱视视网膜黄斑区的改变可能与年龄、性别和屈光度无关。
【关键词】:远视屈光参差性弱视 视网膜黄斑区厚度 儿童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治疗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777.44
【目录】:
  • 中文摘要4-7
  • 英文摘要7-11
  • 英文缩写11-12
  • 引言12-13
  • 材料与方法13-16
  • 结果16-18
  • 附图18-22
  • 附表22-27
  • 讨论27-30
  • 结论30-31
  • 参考文献31-35
  • 综述 应用OCT探究弱视眼视网膜改变的研究现状35-45
  • 参考文献41-45
  • 致谢45-46
  • 个人简历4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兰;112例儿童屈光参差性弱视的临床疗效观察[J];重庆医学;2004年03期

2 潘美华,傅智伏;屈光参差性弱视的临床疗效观察、对比与分析[J];中国斜视与小儿眼科杂志;2000年03期

3 余敏忠;屈光参差性弱视眼的多焦视觉诱发电位特征[J];中华眼底病杂志;2000年01期

4 李文,杨式薇,杨谊;321例屈光参差性弱视临床分析[J];福建医药杂志;2001年01期

5 刘双珍,吴小影,闵晓珊,许惠卓;儿童屈光参差性弱视临床分析[J];中国斜视与小儿眼科杂志;2002年04期

6 单飞雪,张雪菲,邢琳;屈光参差性弱视的眼球动态观察[J];黑龙江医学;2003年08期

7 陈敏,卢跃兵;儿童屈光参差性弱视复发原因探讨[J];眼科新进展;2005年03期

8 王晓莉,曾健,余敏,陈俊,胡波,李娜;高透氧性硬性角膜接触镜矫正屈光参差性弱视[J];眼视光学杂志;2005年03期

9 胡燕飞;匡丽晖;刘欣;;青少年屈光参差性弱视治疗的方法与疗效[J];中国康复;2006年03期

10 张加宾;王颖;孙秀芝;刘玉珉;谢宏琴;;大龄儿童屈光参差性弱视的治疗[J];工企医刊;2007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潇;;屈光参差性弱视经治疗后用不同对比度测得的视力情况[A];2006年浙江省眼科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2 冯卓蕾;张晓梅;王小丹;吕晓颖;;屈光参差性弱视的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十二届全国眼科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7年

3 李玉翠;林巧雅;王靖瑜;叶瑞珍;;屈光参差性弱视的光学相干断层扫描[A];中华医学会第十二届全国眼科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7年

4 陈培正;刘新平;单凤莲;;12—15岁儿童屈光参差性弱视疗效观察[A];中华医学会第十二届全国眼科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7年

5 王健;李传明;余琼武;汪辉;周杨;谢兵;邱明国;翁旭初;;屈光参差性弱视皮层功能损害情况及其与视力损害关系的功能磁共振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届全国放射学大会论文汇编(下册)[C];2006年

6 龚静文;孙朝晖;;斜视性和屈光参差性弱视患者视觉缺损模式的研究[A];2011年浙江省眼科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7 诸力伟;;屈光参差性弱视眼视网膜厚度的改变[A];2011年浙江省眼科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8 邢咏新;赵堪兴;章应华;杨妙玲;;403例基本治愈屈光参差性弱视眼治疗周期的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十二届全国眼科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7年

9 陈洁;;屈光参差性弱视眼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和黄斑区视网膜厚度的研究[A];2008年浙江省眼科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10 李元元;;硬性透气角膜接触镜对屈光参差性弱视的光学矫正[A];2006年浙江省眼科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仇祝平;屈光参差性弱视对运动光栅识别能力损伤机制及正常视觉系统对一阶运动和二阶运动识别机制的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峧雯;远视屈光参差性弱视儿童黄斑区视网膜厚度分析[D];河北医科大学;2015年

2 赵敬聪;屈光参差性弱视儿童视觉运动功能损害的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1年

3 张萌;屈光参差性弱视儿童的脑磁图初步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06年

4 宋琳琳;斜视性和屈光参差性弱视儿童视觉皮层损害的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09年

5 邹云春;血管活性肠肽在正常视觉发育和屈光参差性弱视形成中的作用的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6 龚静文;斜视性和屈光参差性弱视患者视觉缺损模式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7 牛凌凌;儿童远视屈光参差性弱视LASIK远期临床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8 张丽红;屈光参差性弱视患者静息态fMRI功能连接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0年

9 刘圣源;屈光参差性弱视患者脑结构VBM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0年

10 刘冰;左旋多巴对难治性屈光参差性弱视视力、色觉治疗效果的观察[D];青岛大学;2001年


  本文关键词:远视屈光参差性弱视儿童黄斑区视网膜厚度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2968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wuguanyixuelunwen/42968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ee7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