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五官科论文 >

骨炎在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中特点及意义

发布时间:2017-07-05 19:11

  本文关键词:骨炎在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中特点及意义


  更多相关文章: 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 CT 骨炎


【摘要】:目的:分析原发性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术前CT扫描图像中骨炎征象的发生率、类型、特点及其各自的意义,评估通过寻找CT中的骨炎征象来预测SIP附着部位在临床上的可行性,从而有助于术前制定正确的手术方案,术中准确定位肿瘤的附着部位,将肿瘤彻底清除,术后降低复发率。方法:搜集2000年12月至2015年1月在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耳鼻喉科住院患者中,术后证实为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并符合相关要求的患者病历45例,针对这45例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患者术前CT扫描使用的设备均为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影像科西门子16排螺旋CT。利用UNISIGHT Team View软件分析所有病例术前鼻窦CT扫描图像,研究CT影像中骨炎征象;查阅手术记录,确定患者肿瘤实际附着部位。计算骨炎的发生率、骨炎位点与肿瘤附着处的符合率、单独骨炎与肿瘤附着位置符合率、骨炎所在解剖结构与符合率的相关性以及骨炎的类型与符合率的相关性。将结果组数据应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骨炎患者38例,骨炎总体阳性率为84.44%;其中,骨质增生的患者35例(77.78%),骨质破坏的患者28例(62.22%),新骨形成3例(6.67%)。2、仅存在一处骨炎的10例中,骨炎位置与肿瘤附着位置相符合8例,符合率80.00%。其余28例均发生多处骨炎。3、肿瘤的实际附着位置最常见于鼻腔外侧壁(20例;44.44%),其次为上颌窦(13例;28.89%),再次为筛窦(9例;20.00%),额窦、蝶窦和纸样板少见(各1例;2.22%),鼻中隔均未见附着。本组病例中的肿瘤附着部位均位于单独的解剖位置,未见多处附着。骨炎位点共68处,与SIP附着处的总体符合率仅39.71%。从骨炎的位置分布来看:最多发生在鼻腔外侧壁(42.65%),其次为上颌窦(27.94%),再次为筛窦(17.64%),额窦、蝶窦相对少见(4.41%),偶尔发生于纸样板和鼻中隔(1.47%)。4、按发生骨炎的位置不同分两组:A鼻腔外侧壁和上颌窦区域;B筛窦、额窦、蝶窦、纸样板及鼻中隔。AB两组的骨炎与SIP附着处符合率进行X2检验,结果显示骨炎与SIP附着部位符合率在AB两组之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5、骨质变薄、破坏吸收、缺如及移位30处(44.12%);骨质增生35处(51.47%),其中弥漫性均匀骨质增生7处(10.29%),局灶性骨质增生28处(41.18%);新骨形成3处(4.41%)。与肿瘤附着处一致的27个骨炎位点中,局灶性骨质增生26处,弥漫性骨质增生0处,骨质破坏1处。6、45例中,肿物累及单侧者43例(95.56%),其中,左侧22例,右侧21例;累及双侧者2例(4.45%)。肿物影累及鼻腔32例(71.11%);上颌窦25例(55.56%);筛窦17例(37.78%);蝶窦10例(22.22%);鼻咽部6例(13.33%);额窦5例(11.11%);累及同侧眼眶1例(2.22%);合并鼻窦囊肿4例(8.89%)。术前CT扫描出现“气泡征”者29例(64.4%);出现自然孔扩征者29例(64.44%)。肿瘤显示软组织影的CT值最高78HU,最低20HU。样本均数为40.39HU,样本的标准差为10.88HU,即本组肿瘤软组织影的CT值平均为40.39±10.88HU。结论:1、患者术前CT所示骨质增生征象在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中发生率较高,是内翻性乳头状瘤中常见的骨质改变类型。2、患者术前CT所示骨质增生所在部位与原发性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附着部位符合率明显高于其他类型骨质改变;其中,局灶性骨质增生更具有特异性,是肿瘤附着处的特异性信号。在患者术前CT中寻找骨质增生,特别是局灶性骨质增生征象所在部位,可有效预测原发性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附着部位;3、当内翻性乳头状瘤术前CT扫描图像中出现单独存在的骨炎征象时,其部位与肿瘤的附着部位高度相关。4、骨炎对于SIP附着处的预测准确性与其所在解剖位置无明显相关性。
【关键词】: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 CT 骨炎
【学位授予单位】:大连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739.62
【目录】:
  • 中文摘要6-8
  • 英文摘要8-11
  • 前言11-12
  • 材料和方法12-15
  • 结果15-18
  • 讨论18-25
  • 结论25-28
  • 参考文献28-31
  • 综述31-40
  • 参考文献37-40
  • 致谢40-4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群义,马秀红,赵秀华;鼻腔鼻窦横纹肌肉瘤1例[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1年01期

2 徐宏亮;徐雷鸣;;鼻腔肿瘤的影像学诊断分析[J];肿瘤学杂志;2012年05期

3 L. Schertel ,R.Mohring ,P.Gruhn ,胡厚芳;恶性鼻腔肿瘤的放疗效果[J];放射学实践;1988年01期

4 冯锡珍;激光治疗鼻腔肿瘤三例报告[J];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1989年02期

5 童步升,沙群,江立琦,杨见明;改良面中部翻揭术在切除鼻窦鼻腔肿瘤中的应用[J];安徽医科大学学报;2001年03期

6 陈万楷;鼻腔鼻窦嗅神经母细胞瘤1例[J];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02年05期

7 陈秀杰,郑美春,林咏琴,胡创英,宋凤娇;鼻腔肿瘤术后拔除纱条时晕厥原因分析及护理[J];护理研究;2005年08期

8 冼德生;刘邦华;苏炳泽;周学军;黄继红;;单侧鼻腔肿瘤12例误诊分析[J];实用医学杂志;2007年18期

9 李满意;肖根生;刘济生;;鼻腔罕见肿瘤3例[J];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0年20期

10 刘凤翔;林曦;禹旺盛;宝国朴;;内蒙古地区家畜肿瘤的调查及其病理形态学研究山羊鼻腔肿瘤的调查[J];兽医导刊;1984年03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冉超;鼻腔扩容术后的OSAHS患者疗效的主、客观评价[D];重庆医科大学;2015年

2 周威;骨炎在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中特点及意义[D];大连医科大学;2015年

3 吴劲峰;复发性鼻腔及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二次手术的术式选择[D];浙江大学;2012年

4 崔婷婷;内镜下超声检查在鼻腔鼻窦颅底的应用价值[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7年

5 卢山珊;鼻腔及副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临床病理、免疫表型、人乳头状瘤病毒分型与预后的关系[D];浙江大学;2004年

6 周国金;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手术治疗的临床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7 雍军;螺旋CT图像后处理技术在鼻腔鼻窦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与评价[D];新疆医科大学;2005年

8 何海贤;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临床分析及MMP-2与其复发和恶变的关系[D];山东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52323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wuguanyixuelunwen/52323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084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