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域OCT观察两种类型视网膜脱离术后黄斑中心凹结构变化
本文关键词:频域OCT观察两种类型视网膜脱离术后黄斑中心凹结构变化
更多相关文章: 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视网膜脱离 脉络膜脱离 视网膜中心凹厚度
【摘要】:目的利用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观察单纯视网膜脱离(rhegmatogenous retinal detachment,RRD)和视网膜脱离合并脉络膜脱离(rhegmatogenous retinal detachment associated with choroidal detachment,RRDCD)术后黄斑中心凹结构的变化,并分析中心凹结构与术后最佳矫正视力的相关性。方法 77例(77眼)视网膜脱离患者纳入研究,其中RRD组44例(44眼),RRDCD组33例(33眼),所有患者均接受玻璃体切割联合硅油填充复位视网膜,利用频域OCT观察术后黄斑区光感受器内/外节(photoreceptor inner and outer segment,IS/OS)连接带及外界膜(external limiting membrane,ELM)的形态、视网膜中心凹厚度,分析两组间中心凹形态变化差异,并分析IS/OS连接带与ELM形态以及视网膜中心凹厚度与术后最佳矫正视力的相关性。结果两组间的IS/OS连接带形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888,P=0.032),RRDCD组IS/OS连接带的形态消失率明显高于RRD组;两组间ELM形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597,P=0.166),两组的IS/OS连接带及ELM形态的完整性均与术后最佳矫正视力有相关性(RRD组:r=0.649、P0.05,r=0.466、P0.05;RRDCD组r=0.480、P0.05,r=0.442、P=0.010)。结论频域OCT是一种评价视网膜脱离复位术后黄斑微结构改变的有效手段。RRDCD的IS/OS连接带消失率明显高于RRD,这也是提示术后视力较差的原因之一,IS/OS连接带及ELM形态的完整性可能是预测视网膜脱离复位术后视力恢复的重要因素。
【作者单位】: 汕头大学·香港中文大学联合汕头国际眼科中心;
【关键词】: 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视网膜脱离 脉络膜脱离 视网膜中心凹厚度
【分类号】:R779.6
【正文快照】: 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化。研究发现,视网膜脱离复位术后视功能的异常graphy,OCT)可以清晰显示视网膜各层组织结构,有与OCT检查所发现的黄斑微结构异常,如视网膜前助于观察黄斑区视网膜术前及术后各层结构的变膜、黄斑囊样水肿、外界膜(external limit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士胜,王康孙;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后视网膜脱离[J];国外医学.眼科学分册;2000年05期
2 段廷旺,綦美和,王瑜;低频超声诊断视网膜脱离42例分析[J];四川省卫生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年S1期
3 雷春灵,成静;放射状角膜切开术后视网膜脱离2例[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01年02期
4 蔡维;兄妹三人裂孔性视网膜脱离[J];罕少疾病杂志;2001年02期
5 李卫勇,王文;超声诊断视网膜脱离47例分析[J];宁夏医学杂志;2001年07期
6 李卫勇,王文;超声诊断视网膜脱离47例分析[J];宁夏医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7 王丽云,蒋沁,姚进;运动中发生的视网膜脱离的原因分析和康复[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02年05期
8 谭瑞礼,田洁,王玉,张华;老年患者视网膜脱离临床分析[J];山东大学基础医学院学报;2002年05期
9 金玲,谢冬倩,黄勇;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后5例视网膜脱离临床分析[J];武警医学;2002年08期
10 张自峰 ,王雨生 ,惠延年 ,马吉献 ,韩泉洪 ,吴玉丽 ,张鹏 ,王建洲 ,崔志利 ,井晓梅;出血性视网膜脱离模型的建立[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3年1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晓华;郑蕾;王桂云;刘雁飞;韩秀;;高频探头在视网膜脱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A];中华医学会第六次全国超声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1年
2 李毓敏;;视网膜脱离的鉴别诊断[A];2005年浙江省眼科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3 张峗;沈丽君;王勤美;葛丽娜;;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治疗复杂性外伤性视网膜脱离的预后分析[A];2006年浙江省眼科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4 刘海霞;杨红;项楠;胡维琨;张虹;;孔源性陈旧性视网膜脱离临床特点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十二届全国眼科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7年
5 李永浩;吕林;黄新华;李石毅;;原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伴脉络膜脱离的临床特点分型[A];中华医学会第十二届全国眼科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7年
6 卞洪俊;;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视网膜脱离原因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十二届全国眼科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7年
7 李加青;刘文;黄素英;唐仕波;;重度脉脱型视网膜脱离治疗的综合治疗及手术选择[A];中国眼底病论坛·全国眼底病专题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8年
8 蒋贻平;曾祥云;王辉;刘万蓉;;双目间接镜直视下行视网膜脱离术临床疗效分析[A];全省中西医结合、中医、西医眼科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06年
9 刘娉;彭清华;;视网膜脱离后视功能损伤机制研究进展[A];第六届全国中医中西医结合眼科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07年
10 高延庆;;视网膜脱离显微镜下外路手术临床观察[A];中华医学会第十二届全国眼科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学峰;你知道什么是视网膜脱离吗鐡[N];大众科技报;2003年
2 崔玉艳邋张瑞;近视老人谨防视网膜脱离[N];健康时报;2007年
3 许昌达;中老年人严防视网膜脱离[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9年
4 江西省人民医院眼科 教授 罗兴中;视网膜脱离是怎么一回事[N];家庭医生报;2003年
5 本报记者 王海蕴;保护双眸 预防视网膜脱离[N];中国消费者报;2001年
6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眼科副主任医师 高玲;视网膜脱离 首选复位术[N];健康报;2008年
7 许沁;视网膜脱离发病率上升[N];保健时报;2004年
8 孙彦;视网膜脱离后要严防便秘[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6年
9 仇兰;视网膜脱离爱找高度近视者[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6年
10 赵昕 刘路宏 李敏等;视网膜脱离术后裂孔未闭的治疗[N];中国医药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任彦新;姜黄素在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中对表皮生长因子的作用[D];河北医科大学;2016年
2 徐航修;外伤性视网膜脱离与外伤性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发生关系的实验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2年
3 王常观;金属蛋白酶在外伤性视网膜脱离中的表达[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2年
4 王恩普;外伤眼和视网膜脱离模型色素上皮细胞增殖活性的观察[D];军医进修学院;2001年
5 宋宗明;IL-1Ra对培养RPE炎前因子表达和实验性PVR的影响[D];第四军医大学;2001年
6 侯旭;机械牵拉对培养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的影响[D];第四军医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蒋永祥;神经生长因子对视网膜脱离视细胞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D];郑州大学;2002年
2 王昀;先天性脉络膜缺损合并视网膜脱离的手术治疗观察[D];安徽医科大学;2013年
3 苗刚勇;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对大鼠试验性视网膜脱离过程中光感受器细胞凋亡的影响[D];中南大学;2008年
4 刘海洋;内质网应激参与视网膜脱离后细胞凋亡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5 麦小婷;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评价视网膜脱离后黄斑区的显微结构[D];汕头大学;2011年
6 杨薇;视网膜脱离显微外路手术与传统外路手术的临床比较[D];中南大学;2014年
7 王勇;彩色超声多普勒血流显像技术对视网膜脱离术后球后血流动力学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08年
8 方伟;陈旧性孔源性视网膜脱离临床相关因素及疗效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9 伍宇;重硅油眼内填充治疗下方或后极部裂孔视网膜脱离的临床观察[D];广西医科大学;2012年
10 祖洁;玻璃体切除术后亚临床型视网膜脱离的发生机制及治疗对策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55061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wuguanyixuelunwen/5506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