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五官科论文 >

自动三水平气道正压通气对伴高碳酸血症重叠综合征患者的疗效观察

发布时间:2017-07-21 05:00

  本文关键词:自动三水平气道正压通气对伴高碳酸血症重叠综合征患者的疗效观察


  更多相关文章: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重叠综合征 气道正压通气


【摘要】:背景:重叠综合征(Overlap syndrome, OS)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和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Syndrome, OSAS)并存的一类疾病,有研究显示OS在40岁以上成年人中发病率约为0.5~1%,且其发病率具有不断上升的趋势。相比单纯COPD或OSAS患者而言,OS患者更易于发生严重的睡眠期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因此,这类疾病理想的治疗方法应该是既能扩张上气道解除气道阻塞,又能有效改善C02潴留的通气治疗模式。目的:分析自动三水平气道正压(Auto-trilevel Positive Airway Ventilation, Auto-trilevel PAP)通气治疗对伴高碳酸血症的OS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0月至2014年5月就诊于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的21例PaCO245 mmHg (1 mmHg=0.133 kPa)的合并存在COPD和中-重度OSAS的OS患者,采用SOMNOvent auto-S型无创呼吸机治疗,比较3种不同通气模式的疗效。3种模式中吸气相气道正压(Inspiratory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 IPAP)值均根据呼气末CO2滴定出,在每位患者中一致,但呼气相气道正压(Expiratory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 EPAP)值互不相同。模式1和模式2均为固定的双水平正压(Bi-level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 Bi-PAP)通气模式,模式1的EPAP为能消除睡眠期鼾声的最低正压:而模式2的EPAP较模式1高3 cmH2O(1cmH2O=0.098 kPa);模式3为Auto-trilevel PAP通气模式,EPAP的初期压同模式1,但EPAP末期压(End Expiratory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 EEPAP)为自动调节升压模式。每种模式均予以一夜间8h的治疗,不同模式治疗间间隔两夜未予治疗,分别比较与治疗前和不同模式治疗之间患者的睡眠期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pnea Hypopnea Index, AHI)、最低脉氧饱和度(Minimal SpO2, miniSpO2)、微觉醒指数(Microarousal Index, MAI)、睡眠效率即总睡眠时间/总记录时间(Total Sleep Time, TST/Total Record Time, TRT)、治疗毕清晨PaCO2和治疗次日的Epworth嗜睡评分(Epworth Sleepiness Score, ESS)。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模式1~3治疗中AHI值(6.31±1.28、3.13±1.02、3.63±0.56比38.6±11.3)和微觉醒指数(7.02±1.13、5.13±0.89、4.21±1.74比27.47±5.37)均显著降低,而miniSpO2(82.29±5.41、89.63±3.88、90.31±3.24比62.39±11.26)和睡眠效率(71.27±5.21、79.38±4.32、83.24±4.37比59.76±6.34)均显著增高,治疗毕的PaCO2(42.36±3.78、47.89±2.64、43.24±3.31比57.32±4.26)和治疗结束当天的白日ESS评分(7.24±1.31、7.39±1.27、5.32±1.53比11.36±2.73)同样均显著降低(均P0.01)。3种模式中模式3治疗时的睡眠效率最高,治疗毕的白日ESS评分最低;与模式1相比,模式3治疗时的AHI更低、miniSpO2更高(均P0.01),但治疗毕的晨起PaC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式2相比,模式3治疗时的AHI和miniSp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治疗毕的PaCO2显著降低(P0.01)。结论:Auto-trilevel PAP通气模式在治疗伴高碳酸血症的OS患者中,能够同时有效的消除残余呼吸暂停低通气事件、纠正高碳酸血症、提高睡眠质量和降低白日嗜睡,其疗效优于Bi-PAP通气模式,且舒适度高,依从性好,并为指导今后OS患者的治疗提供更有价值的临床基础和新思路。
【关键词】: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重叠综合征 气道正压通气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563.9;R766
【目录】:
  • 中英文对照表5-7
  • 中文摘要7-9
  • 英文摘要9-12
  • 前言12-16
  • 材料与方法16-20
  • 结果20-27
  • 讨论27-33
  • 结论33-34
  • 参考文献34-42
  • 综述一42-53
  • 参考文献48-53
  • 综述二53-62
  • 参考文献58-62
  • 在读期间发表文章62-63
  • 致谢63-6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石循芳,周艺,,伍朝纪;高碳酸血症分型的回顾性研究[J];实用医学杂志;1994年06期

2 刘领,郭忠竹,徐建军,卢青,孙春荣,陶静,吴文杰,李秀业;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高碳酸血症的疗效观察[J];临床内科杂志;2005年10期

3 王春艳;韩芳;何权瀛;李静;韩旭;贾非;;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白天高碳酸血症相关因素的研究[J];贵州医药;2007年04期

4 黄颖;杜娟;;高碳酸血症对兔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J];贵州医药;2009年07期

5 程庆好;李蕾;;高碳酸血症在麻醉中的研究[J];中华全科医学;2013年06期

6 李胜岐,傅海香,谭朴泉,徐凤艳,王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高碳酸血症与肺功能关系的探讨[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1992年04期

7 任少华;控制性高碳酸血症通气治疗的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呼吸系统分册;1995年02期

8 李广仁,许峰,陈德生,王强;应用允许的高碳酸血症通气疗法治疗19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J];中日友好医院学报;2000年04期

9 沈卓群,丁惠昌;显著高碳酸血症58例次分析[J];临床肺科杂志;2004年02期

10 刘育刚;王昊;;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引起高碳酸血症1例[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6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王慧玲;魏翠英;吕云辉;董霄松;李静;安培;赵龙;李国翔;韩芳;;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日间高碳酸血症的发生情况及相关因素分析[A];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年会——2011(第十二次全国呼吸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2 董昭兴;李其皓;张涛;柴燕玲;钟红;王颖;雷雯;海冰;李振坤;吴文娟;饶明清;;高碳酸血症对急性肺损伤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呼吸病学术会议暨学习班论文汇编[C];2006年

3 方强;陆志华;浦其斌;蔡洪流;;治疗性高碳酸血症对急性肺损伤兔的保护作用及纠酸对其影响[A];2007年浙江省危重病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4 李晓聪;许继平;何梦璋;徐远达;李宪玉;;智能人工呼吸床对AECOPD高碳酸血症患者的疗效观察[A];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年会——2013第十四次全国呼吸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3年

5 刘晓静;;NIPPV在AECOPD合并严重高碳酸血症中的应用[A];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年会——2011(第十二次全国呼吸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6 周凤林;;慢性肺心病并发低渗血症56例分析[A];第五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呼吸病学术交流大会论文汇编[C];200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李天成;打鼾是如何影响健康的[N];家庭医生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杨丽丽;实验性高碳酸血症对油酸致急性肺损伤动物模型影响的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殷运红;高碳酸血症对AECOPD患者糖皮质激素疗效及未来风险的影响[D];山东大学;2015年

2 全伟;自动三水平气道正压通气对伴高碳酸血症重叠综合征患者的疗效观察[D];南京医科大学;2016年

3 吴文娟;高碳酸血症在脂多糖诱导急性肺损伤中的保护作用[D];昆明医学院;2006年

4 浦其斌;治疗性高碳酸血症对急性肺损伤兔的保护作用及纠酸对其影响[D];浙江大学;2006年

5 师艺峰;神经外科病人术后ICP增高与高碳酸血症的临床相关性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3年

6 王素梅;不同浓度二氧化碳对A549细胞增殖、凋亡及功能的影响[D];广西医科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57146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wuguanyixuelunwen/57146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625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