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内源性感光蛋白转导给光双极细胞治疗视网膜退行性疾病
发布时间:2017-07-31 01:11
本文关键词:利用内源性感光蛋白转导给光双极细胞治疗视网膜退行性疾病
更多相关文章: 视网膜退行性疾病 基因治疗 内源性感光蛋白 黑视素 视紫质 给光型双极细胞
【摘要】:视网膜退行性疾病包括视网膜色素变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等,严重威胁人类视力健康。这类疾病中,感光细胞变性凋亡,最终导致视觉丧失。虽然目前有不少方案来试图减缓视网膜退变或恢复患者的视觉,在临床上仍无长期有效的防治办法。近期的研究将Ch R2和Np HR等外源性感光蛋白导入退变视网膜的剩余神经元中,使其直接对光照产生反应,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了视网膜退变动物模型rd1小鼠的视觉功能,但在光感受蛋白和下级靶神经元的选择上仍有明显不足。本研究采用光敏度更高的内源性感光蛋白黑视素或视紫质,通过在体电穿孔技术,将这些基因定向转导至给光双极细胞。建立稳定的转导效率后,我们通过电生理和视觉行为学的方法检测基因转导后rd1小鼠的对光反应及视觉行为的恢复情况。结果表明:黑视素蛋白或视紫质蛋白均能特异性转导入给光双极细胞中并表达。当rd1小鼠转导黑视素后,视网膜电位中来自给光双极细胞的b波以及rd1小鼠对明暗辨识的能力均有所恢复。虽然目前在基因转导的给光双极细胞上还未记录到光反应,但在多个节细胞上记录到了明显的来自上游双极细胞的光反应。因此,我们的结果提示基因转导黑视素至给光双极细胞可以有效地恢复视网膜退变小鼠的视觉功能。基因转导视紫质的初步实验未见明显治疗效果。
【关键词】:视网膜退行性疾病 基因治疗 内源性感光蛋白 黑视素 视紫质 给光型双极细胞
【学位授予单位】:暨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774.1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英文摘要4-7
- 1 前言7-19
- 1.1 视网膜组织结构及视觉传导通路7-9
- 1.2 视网膜退行性疾病9-11
- 1.3 感光蛋白11-14
- 1.4 在体电穿孔技术14-15
- 1.5 视网膜电生理记录15-16
- 1.6 视觉行为学16-17
- 1.7 研究内容和意义17-19
- 2 材料与方法19-33
- 2.1 实验技术路线19-20
- 2.2 实验动物20
- 2.3 主要实验仪器和设备20-21
- 2.4 主要实验材料和试剂21-22
- 2.5 实验方法和步骤22-33
- 3 实验结果33-45
- 3.1 黑视素基因成功转导给光双极细胞并表达黑视素蛋白33-34
- 3.2 黑视素基因治疗的rd1 小鼠视觉行为有部分恢复34-36
- 3.3 黑视素基因治疗的rd1 小鼠在较高光刺激强度下b波有部分恢复36-37
- 3.4 膜片钳未记录到黑视素基因转导给光双极细胞的光反应37-39
- 3.5 黑视素基因治疗的rd1 小鼠视网膜节细胞恢复光反应39-42
- 3.6 视紫质基因成功转导至给光双极细胞并表达42-45
- 4 讨论45-49
- 4.1 基因转导给光双极细胞的优势45-46
- 4.2 内源性黑视素蛋白的特异性表达46
- 4.3 Rd1 小鼠视觉行为的恢复46-47
- 4.4 Rd1 小鼠视网膜对光反应的恢复47-48
- 4.5 存在的问题及展望48-49
- 5 结论49-50
- 参考文献50-54
- 英文缩略词表索引54-56
-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清单56-57
- 致谢5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沈烨宇;侯立杰;吕帆;;阅读障碍与视觉功能的研究进展[J];国际眼科杂志;2007年02期
2 张歆;任百超;;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治疗研究新进展[J];国际眼科杂志;2007年06期
3 黄文志;唐罗生;;神经干细胞移植术治疗视网膜退行性疾病[J];国际眼科杂志;2007年06期
,本文编号:59681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wuguanyixuelunwen/596815.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