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变应性鼻炎与血清维生素D水平的相关性研究
本文关键词:儿童变应性鼻炎与血清维生素D水平的相关性研究
【摘要】:研究目的:通过检测变应性鼻炎患儿的血清维生素D水平,了解血清维生素D与变应性鼻炎临床分度、血清特异性Ig E等之间的关系,探讨维生素D在儿童变应性鼻炎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研究方法:选取于2014年3月~2014年8月期间在湖南省儿童医院耳鼻喉科门诊就诊的变应性鼻炎患儿99例为实验组,同一时期年龄与性别相匹配的健康儿童30例为对照组。收集患儿的基本信息,如:姓名、年龄、喂养史等。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实验组和对照组儿童的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酶联免疫捕获法对实验组血清特异性Ig E进行检测。对以上各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研究结果:1.一般比较:AR组与对照组在年龄、性别分布上没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㧐0.05);两组儿童的维生素D和钙剂服用情况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㧐0.05)。AR组学龄前期患儿的25-羟维生素D水平高于学龄期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学龄前期与学龄期儿童的25-羟维生素D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㧐0.05)。AR组、对照组男性与女性的25-羟维生素D水平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㧐0.05)。2.AR组与对照组25-羟维生素D水平比较:AR组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为(66.71±21.07)nmol/L,对照组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为(85.43±14.87)nmol/L。AR组的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将血清25-羟维生素D状态分为正常、不足、缺乏3组。AR组维生素D不足和缺乏的比例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3.AR组轻度组与中重度组25-羟维生素D水平比较,其中轻度组有33例,25-羟维生素D水平为(78.78±22.62)nmol/L;中重度组有66例,25-羟维生素D水平为(60.39±17.81)nmol/L。中重度患儿的25-羟维生素D水平低于轻度组患儿,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4.将实验组根据血清特异性Ig E等级不同分为0级~6级,将25-羟维生素D水平与SIg E行Spearman检验,两者呈负相关(r=-0.706,P=0.00)。5.AR组根据有无并发症分为2组,其中无并发症组65例,25-羟维生素D水平为(71.18±21.73)nmol/L;有并发症组34例,25-羟维生素D水平为(58.17±16.98)nmol/L,有并发症组的25-羟维生素D水平低于无并发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结论:1.变应性鼻炎患儿的维生素D水平低于正常儿童;2.中重度变应性鼻炎患儿的维生素D水平低于轻度变应性鼻炎患儿;3.血清维生素D水平可影响变应性鼻炎的发生和发展。
【关键词】:变应性鼻炎 维生素D 特异性Ig E
【学位授予单位】:南华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765.21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9
- 中英文缩略词索引9-12
- 第1章 前言12-16
- 第2章 资料和方法16-22
- 2.1 研究对象16
- 2.2 判定标准16-18
- 2.2.1 变应性鼻炎诊断标准16
- 2.2.2 变应性鼻炎分类标准16-17
- 2.2.3 排除标准17
- 2.2.4 分组标准17
- 2.2.5 25-羟维生素D判定标准17-18
- 2.2.6 血清特异性Ig E判定标准18
- 2.3 实验方法18-19
- 2.3.1 实验仪器及试剂18-19
- 2.3.2 实验步骤19
- 2.4 统计学处理19-22
- 第3章 结果22-30
- 3.1 一般比较22-24
- 3.1.1 AR组与对照组性别、年龄比较22
- 3.1.2 不同年龄段儿童 25-羟维生素D比较22-23
- 3.1.3 不同性别 25-羟维生素D的比较23-24
- 3.2 AR组与对照组 25-羟维生素D水平比较24-25
- 3.3 AR组与对照组 25-羟维生素D状态分布比较25-26
- 3.4 AR轻度组与中重度组 25-羟维生素D水平比较26-27
- 3.5 按SIg E分组比较 25-羟维生素D27-28
- 3.6 有无并发症组 25-羟维生素D比较28-30
- 第4章 讨论30-37
- 第5章 结论37-38
- 参考文献38-42
- 综述42-50
- 参考文献46-50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成果50-51
- 致谢5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肖新;560例变应性鼻炎的综合治疗报告[J];河南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0年02期
2 孙鹏;射频治疗变应性鼻炎47例报告[J];中原医刊;2000年10期
3 于万海,成晓棉,仲明,吕颖,王军;敏愈汤治疗变应性鼻炎54例疗效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2000年03期
4 李晓东;变应性鼻炎治疗药市场预测[J];国外医药(合成药 生化药 制剂分册);2001年05期
5 沈翠干;中西医结合治疗变应性鼻炎[J];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2001年05期
6 黄爱珍;仙特明合中药治疗变应性鼻炎84例[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01年01期
7 刘风仙,王贺宇,崔宗新;辛芩颗粒治疗变应性鼻炎50例疗效观察[J];青岛医药卫生;2001年01期
8 顾之燕;认识和诊治变应性鼻炎的指导性文件[J];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2002年03期
9 邹红云;变应性鼻炎的流行病学研究近况[J];地方病通报;2002年04期
10 张国民,谢铠鹏,梁礼建,缪增华;射频治疗变应性鼻炎42例[J];临床军医杂志;2002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继军;孙海燕;;儿童变应性鼻炎的相关因素研究分析[A];中医耳鼻喉学术传承与研究论文汇编[C];2009年
2 刘继军;孙海燕;;儿童变应性鼻炎的相关因素研究分析[A];第15届全国中医耳鼻喉科学术研讨和继续教育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3 尹静;谢强;;变应性鼻炎的中西医治疗综述[A];中华中医药学会耳鼻喉科分会第十六次全国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C];2010年
4 赵菁;;变应性鼻炎与支气管哮喘的关系[A];中华中医药学会耳鼻喉科分会第十六次全国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C];2010年
5 朱愉;;近几年研究变应性鼻炎最常用的几种客观指标[A];中华中医药学会耳鼻喉科分会第十六次全国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C];2010年
6 于兆安;;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治疗变应性鼻炎52例[A];第一届全国变态反应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1年
7 葛妤;;变应性鼻炎对健康的影响及预防[A];全国五官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2年
8 邓华;;国内防治变应性鼻炎的进展[A];第五次全国中西医结合中青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4年
9 韩德民;张罗;黄丹;武阳丰;董震;许庚;孔维佳;暴继敏;周兵;汪审清;王德辉;王秋萍;;11城市变应性鼻炎自报患病率调查[A];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全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上)[C];2007年
10 赵岩;张罗;韩德民;刘承耀;;变应性鼻炎评分在变应性鼻炎诊断中的应用[A];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全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上)[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变应性鼻炎要与感冒相鉴别[N];保健时报;2008年
2 康琦;变应性鼻炎 工业化助长发病率治疗费用不断攀升[N];中国医药报;2005年
3 陈小飞;变应性鼻炎如何防治?[N];健康时报;2008年
4 木每 本报记者 周芳;秋季预防变应性鼻炎[N];吉林日报;2010年
5 湖北 副主任医师 曾文;何为变应性鼻炎[N];家庭医生报;2005年
6 苏楠 林江涛;支气管哮喘合并变应性鼻炎应同防同治[N];中国中医药报;2004年
7 于峰;变应性鼻炎怎么治?[N];大众卫生报;2007年
8 ;益肺通窍法治疗变应性鼻炎[N];中国中医药报;2003年
9 副主任药师 赵民生 (曹秀虹);变应性鼻炎的药物治疗[N];医药经济报;2009年
10 记者 李卫中 通讯员 任晓辉;我国对变应性鼻炎规范化诊断和防治体系的研究正式启动[N];山西经济日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钱迪;变应性鼻炎综合诊治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08年
2 罗燕云;MicroRNA-135a对变应性鼻炎小鼠Th1/Th2免疫调控作用的研究[D];武汉大学;2014年
3 唐新业;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B在变应性鼻炎发病机制中作用的实验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1年
4 余少卿;变应性鼻炎基因表达谱及其相关基因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5年
5 陈哲;MicroRNA-466a-3p在小鼠变应性鼻炎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武汉大学;2014年
6 谢志海;神经生长因子与变应性鼻炎关系的研究[D];中南大学;2003年
7 王晓巍;变应性鼻炎对嗅觉的影响及糖皮质激素干预作用的实验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1年
8 吕云霞;变应性鼻炎的血清蛋白质组学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9 郎军添;变应性鼻炎补体及补体调节蛋白基因表达、蛋白检测的实验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5年
10 张弘;变应性鼻炎与哮喘气道炎症的异同及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的影响[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志连;变应性鼻炎发病与空气污染的相关性研究[D];新疆医科大学;2006年
2 付敬敏;西宁地区变应性鼻炎患病情况及其相关因素分析[D];青海大学;2012年
3 王敏;长沙市中小学生变应性鼻炎流行情况调查及影响因素[D];中南大学;2012年
4 张艳宾;张纾难教授治疗变应性鼻炎临床经验总结[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5年
5 万慧娟;NLRP3炎性小体及下游因子IL-1β/IL-18在变应性鼻炎大鼠模型中的表达及意义[D];郑州大学;2015年
6 姚玉婷;鼻敏感方治疗变应性鼻炎临床疗效及干预模型大鼠血清IL-17、IL-10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5年
7 宋任洁;IL-33与变应性鼻炎的相关研究[D];安徽中医药大学;2015年
8 张冰;PLCE1在变应性鼻炎鼻黏膜中的表达及相关分析[D];山西医科大学;2015年
9 佟雅婧;鼻病序贯疗法对变应性鼻炎的疗效观察[D];中国中医科学院;2015年
10 杨阳;山东地区变应性鼻炎患者的吸入性变应原谱分析[D];山东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93296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wuguanyixuelunwen/9329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