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消化疾病论文 >

PTP1B在肝纤维化形成及逆转过程中的作用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13 18:04

  本文关键词:PTP1B在肝纤维化形成及逆转过程中的作用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肝纤维化 逆转 肝星状细胞 蛋白酪氨酸磷酸酶 1B


【摘要】:肝纤维化(hepatic fibrosis, HF)是多种慢性致病因子作用于肝脏后,引起的以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ar matrix, ECM)沉积为主要特征的可逆性损伤修复反应。持续的肝纤维化是肝硬化和肝癌的主要病因。肝星状细胞(hepatic stellate cell, HSC)的活化是肝纤维化的发生发展的核心事件。研究表明,当去除病因后,肝纤维化可以自发逆转,其逆转的主要机制主要是活化的HSCs凋亡和失活。蛋白酪氨酸磷酸酶1B(protein tyrosine phosphatase 1B, PTP1B)是一种广泛表达的、经典的非跨膜性蛋白酪氨酸磷酸酶,由蛋白酪氨酸磷酸酶N1基因(protein tyrosine phosphatase non-receptor type 1, PTPN1)基因编码表达。研究显示,PTP1B在肝脏再生、急性肝损伤、脂肪肝等肝脏疾病当中,发挥重要作用。但是其在肝纤维化中的作用还未见报道。为了深入研究PTP1B在肝纤维化中的作用,本课题首先检测了其在肝纤维化进展期及逆转期肝组织的表达变化。并选用HSC-T6细胞株为实验对象,分别检测PTP1B在HSC活化及逆转失活过程中的表达变化及作用。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下面三个部分:1. PTP1B在肝纤维化形成及逆转过程中的变化36只昆明小鼠(雄性,4周龄,20-22g),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肝纤维化模型组和肝纤维化逆转组,每组12只。模型组小鼠腹腔注射20% CCl4橄榄油溶液(0.01 ml/g)以建立肝纤维化模型,每周2次,共4周;逆转组小鼠在注射CCl4达4周后,停止注射并正常饲养6周以建立肝纤维化自发逆转模型;正常对照组则以同样方法注射等量橄榄油。于CCl4停止注射后0、6周分别处死小鼠,收集血清、肝脏标本待用。HE染色和Masson染色观察肝脏病理改变,并检测血清ALT和AST水平观察肝脏损伤程度。应用Real-time PCR、Western Blot、。免疫组化及免疫荧光检测PTP1B的表达和定位情况。结果显示:PTP1B在肝纤维化肝组织中表达上调,而在纤维化自发恢复后表达降低,且PTP1B主要表达于活化的肝星状细胞中。2. PTP1B对TGF-β1诱导的大鼠肝星状细胞系HSC-T6舌化增殖的影响HSC-T6细胞经不同梯度浓度(0、5、10、15ng/ml;24h)的、不同时间点(0、12、24、48h;10ng/m1)的TGF-β1刺激活化,采用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技术检测PTP1B在活化的HSC中的表达变化。结果显示:PTP1B在TGF-p1诱导活化的HSC-T6中表达上调,并呈剂量/时间依赖性。应用PTP1B-siRNA预处理HSC-T6细胞6h后,再给予TGF-p1(10ng/ml)作用24 h,运用MTT和流式细胞仪检测HSC-T6细胞增殖情况、细胞周期分布和细胞凋亡情况;应用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技术检测HSC-T6中Co11αl和a-SMA的mRNA和蛋白表达情况。结果显示:沉默PTP1B可以抑制TGF-p1诱导的HSC-T6的增殖并使细胞周期阻滞在G0/G1期,但是不影响细胞的凋亡情况;沉默PTP1B可以抑制TGF-β1诱导的HSC-T6的活化,降低Co11αl和α-SMA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3. PTP1B对MDI诱导的大鼠肝星状细胞系HSC-T6失活的影响HSC-T6细胞以TGF-β1(10ng/ml,24h)诱导活化后,除去培养基,更换为含有MDI的培养基继续培养48h。采用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技术检测PTP1B在逆转失活的HSC中的表达变化。结果显示:PTP1B在TGF-β1诱导活化的HSC-T6中表达上调,在MDI诱导失活的HSC-T6中表达下调。HSC-T6细胞以TGF-β1(10ng/ml,24h)活化后,将pCDA3.1-PTP1B质粒转染至细胞中,6h后更换为含MDI的培养基继续培养48h。应用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技术检测HSC-T6中Collα1和a-SMA的mRNA和蛋白表达情况。结果显示:过表达PTP1B可拮抗MDI诱导的HSC-T6的失活,恢复Collα1和a-SMA的表达。
【关键词】:肝纤维化 逆转 肝星状细胞 蛋白酪氨酸磷酸酶 1B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575.2
【目录】:
  •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6-8
  • 中文摘要8-11
  • Abstract11-14
  • 1 前言14-15
  • 2 实验材料15-20
  • 2.1 实验动物和细胞15
  • 2.2 主要试剂15-17
  • 2.3 仪器与设备17-18
  • 2.4 主要试剂和溶液的配制18-20
  • 3 实验方法20-36
  • 3.1 小鼠动物模型的建立20
  • 3.2 小鼠肝组织病理学检测20-22
  • 3.3 免疫组化22
  • 3.4 免疫荧光双染22-23
  • 3.5 血清谷丙转氨酶(ALT)含量测定(微板法)23-24
  • 3.6 血清谷草转氨酶(AST)含量测定(微板法)24-25
  • 3.7 HSC-T6细胞培养和传代25
  • 3.8 MDI诱导已活化的HSC-T6细胞失活25
  • 3.9 PTP1B-siRNA转染HSC-T625-26
  • 3.10 pCDNA3.1 Flag-rat-PTP1B转染HSC-T6细胞26-28
  • 3.11 MTT试验28
  • 3.12 细胞周期检测(Propidium染色法)28-29
  • 3.13 细胞凋亡检测(Annexin V-FITC/PI双染法)29-30
  • 3.14 Real-time PCR实验30-32
  • 3.15 Western Blot实验32-35
  • 3.16 统计学处理35-36
  • 4 结果36-56
  • 4.1 PTP1B在纤维化肝组织及逆转肝组织中的表达变化36-41
  • 4.2 PTP1B在活化的HSC-T6中的表达水平41-44
  • 4.3 PTP1B-siRNA对TGF-β1诱导的HSC-T6增殖的影响44-47
  • 4.4 PTP1B-siRNA对TGF-β1诱导的HSC-T6细胞活化的影响47-49
  • 4.5 PTP1B在MDI诱导逆转的HSC-T6中的表达变化49-52
  • 4.6 pCDNA3.1-PTP1B质粒对MDI诱导的HSC-T6失活的影响52-56
  • 5 讨论56-59
  • 6 结论59-60
  • 参考文献60-64
  • 附录64-66
  • 致谢66-67
  • 综述67-98
  • References89-9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邹圣强,齐宗利;91例非老年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诊断[J];中国基层医药;2001年04期

2 曾民德;肝纤维化的诊断和治疗[J];肝脏;2001年S1期

3 田养年,邓淑玲,张武智;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纤维化的新进展[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1年S1期

4 曾民德;肝纤维化的治疗及其疗效评估[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2年05期

5 谢彦华,刘春荣;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与肝纤维化[J];临床荟萃;2002年08期

6 李清华,战淑慧,卞鲁岩,秦成勇,劳萍;转化生长因子-β_1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在肝纤维化中的作用及关系[J];中华消化杂志;2004年02期

7 王吉耀;重视肝纤维化的基础与临床研究[J];中华医学杂志;2005年15期

8 陆伦根,曾民德;肝纤维化的诊断和评估[J];中华肝脏病杂志;2005年08期

9 时昭红,邓长生;肝纤维化的防治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内科学分册);2005年03期

10 刘克洲;侯伟;;肝纤维化的治疗策略[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6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勇钢;卢建华;;瘦素与肝纤维化关系及研究方法探讨[A];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2 袁凤仪;;浅议中西医防治肝纤维化的研究[A];贵州省中西医结合学会2010年消化系病学术交流会暨非酒精性脂肪肝研究进展学习班资料汇编[C];2010年

3 杜绪胜;;肝纤维化的中西医结合研究现状[A];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第十六次全国消化系统疾病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4年

4 赵新颜;王宝恩;贾继东;;先天性肝纤维化的临床病理特点[A];中华医学会第十二次全国病毒性肝炎及肝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5年

5 李骥;董培红;金益辉;卢明芹;潘发奋;王帮松;陈永平;;维生素D受体基因多态性与肝纤维化关系初步研究[A];第九次浙江省中西医结合肝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6 张磊;李俊;黄成;吕雄文;金涌;朱鹏礼;;肝纤维化逆转的机制研究[A];第十届全国生化与分子药理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7年

7 徐叶进;;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在大鼠肝纤维化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A];2012年浙江省医学会肝病、感染病学学术年会暨浙江省感染科医师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8 贾继东;;肝纤维化的发生机理及治疗进展[A];第6届全国疑难及重症肝病大会论文集[C];2011年

9 杨从意;陈英杰;程晶;李群;周大桥;;浅谈肝纤维化的临床研究进展[A];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三届内科肝胆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10 郭宇;曾华强;罗时兵;何丽珍;;中西医结合诊疗肝纤维化的几点思考[A];第十八次全国中西医结合肝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昀;肝纤维化可以治疗[N];健康报;2005年

2 陈斌;肝纤维化可以逆转吗?[N];大众卫生报;2007年

3 范又;肝病专家指出治疗肝纤维化中医药疗效世界领先[N];光明日报;2007年

4 陈黎明;肝纤维化[N];家庭医生报;2006年

5 通讯员 陈丽霞邋王怀民 记者 赵凤华;黄连素可能治肝纤维化[N];科技日报;2008年

6 蒋明邋通讯员 陈丽霞 王怀民;黄连素治疗肝纤维化有效果[N];健康报;2008年

7 健康时报记者 刘桥斌;测肝纤维化免穿刺[N];健康时报;2009年

8 解放军302医院肝纤维化无创诊疗中心 陈国凤 黄显斌 整理;肝纤维化检查进入无创时代[N];健康报;2009年

9 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教授 谢渭芬 整理 王根华;阻断肝纤维化发展的链条[N];健康报;2010年

10 黄丁毅;福瑞股份:肝纤维化专科面对“做大”命题[N];医药经济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俊峰;单采血浆所致慢性HCV感染20年自然史及其鞘脂组学研究[D];兰州大学;2015年

2 杜静华;微小RNAs差异表达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相关肝纤维化的影响及分子调控机制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6年

3 李红;探讨海珠益肝方从痰论治肝纤维化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湖北中医药大学;2016年

4 涂晓龙;miR-30和lincRNA-p21调控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研究[D];南京大学;2016年

5 朱颖炜;转染TIMP-1-shRNA基因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大鼠肝纤维化[D];苏州大学;2016年

6 李杨;磁共振T_2~* mapping成像及分子成像评价大鼠肝纤维化的实验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5年

7 庄灿皇;基于近二十年文献中医药治疗肝纤维化的方药规律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6年

8 吴鹏;姜黄素对肝纤维化的保护作用及表观遗传学机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6年

9 石磊;表皮形态发生素在HIV与HCV共感染肝纤维化中的作用及机制[D];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2016年

10 陈利军;经血干细胞治疗肝纤维化及其作用机制[D];浙江大学;201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静;2型糖尿病合并肝纤维化等并发症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D];新疆医科大学;2015年

2 侯龙辉;沙棘籽油对实验性大鼠肝纤维化肝脏中TIMP-1表达的影响[D];青海大学;2016年

3 李超;Decorin对CCl_4诱导肝纤维化小鼠肝脏TGF-β1、α-SMA表达的影响[D];青海大学;2016年

4 张明晓;丙酮酸乙酯对四氯化碳诱导大鼠肝纤维化保护作用的研究[D];成都医学院;2016年

5 宗咏花;丙酮酸乙酯对胆汁淤积性肝纤维化的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D];成都医学院;2016年

6 吴灵芝;瞬时弹性成像技术(FibroTouch)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诊断价值[D];首都医科大学;2016年

7 苏李娜;常规肝脏多期动态增强CT扫描计算肝细胞外体积分数定量评价肝纤维化的诊断价值[D];兰州大学;2016年

8 刘晓亚;Arkadia对肝纤维化SnoN蛋白降解作用的体内外实验研究[D];首都医科大学;2016年

9 万颖;组织声学结构定量技术评估慢乙肝肝脏纤维化分级的研究价值[D];安徽医科大学;2016年

10 孔文丽;M2BPGi评估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肝纤维化的临床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02628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xiaohjib/102628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a07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