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消化疾病论文 >

中国乙肝防治马尔科夫模型构建及社区人群乙肝治疗策略成本效果分析

发布时间:2017-10-15 01:18

  本文关键词:中国乙肝防治马尔科夫模型构建及社区人群乙肝治疗策略成本效果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乙型肝炎 免疫预防 抗病毒治疗 马尔科夫模型 成本效果分析


【摘要】:目的:构建符合中国实际的乙肝预防和治疗马尔科夫模型,模拟不同特征人群HBV感染后的各种转归过程,满足乙肝疫苗接种和基于社区人群慢性乙肝抗病毒治疗策略经济学评价的需要。通过我国20~59岁人群中慢性乙肝病人抗病毒治疗策略的成本效果分析,探索基于社区人群慢性乙肝病人抗病毒治疗的可接受性。方法:依据马尔科夫链理论和方法,充分考虑我国新生儿乙肝疫苗普种、乙肝母婴阻断和成人慢性乙肝抗病毒治疗等乙肝防治实际,参考国内外相关文献,完成不同特征人群及其采用不同乙肝防治措施后的马尔科夫模型,包括各种状态及其链接的设置、状态概率的确定,采用Tree Age Pro 2015完成模型的构建、运行和验证。提出我国基于社区人群慢性乙肝病人的“抗病毒治疗”策略,即对人群进行HBsAg检测,对阳性者中符合指征的慢性乙肝患者投放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与我国成人乙肝“疫苗接种”策略以及“不干预”策略对比,通过成本效果分析,获得20~、30~、40~、50~和20~59岁5个年龄组人群“抗病毒治疗”策略的成本、效果指标(qaly)和增量成本效果比(icer),通过一维敏感性分析和概率敏感性分析,探讨策略优化结果的影响因素。结果:我国常用的乙肝防治马尔科夫模型有5类,包括新生儿期、围产期、成人期感染hbv后转归和慢性乙肝病人接受抗病毒治疗后转归及其健康人群自然转归的马尔科夫模型。新生儿期感染hbv后转归的马尔科夫模型基本状态数有10个,包括乙肝易感、hbsag清除、免疫耐受、免疫清除、低复制期、再活动期、代偿期肝硬化、失代偿期肝硬化、肝细胞癌和死亡,其他各类马尔科夫模型的状态数有所不同。围产期模型不考虑乙肝易感问题,为9个状态;成人期模型不存在免疫耐受,包括9个状态;慢性乙肝病人模型中没有乙肝易感和免疫耐受,含有8个状态;而健康人群模型只考虑存活和死亡2个状态。模型中的基本概率共27个,分为3种类型,即变化趋势符合函数曲线,随年龄层变化和固定值。模拟10万出生队列的运行结果显示,由模型获得的新生儿期hbv感染后各种状态随年龄变化的走势与我国hbv感染后自然史基本相符,拟合的急性乙肝感染人数大幅低于前期模型的计算结果,表明所构建的乙肝防治马尔科夫模型符合我国当前实际,可用于乙肝防治策略经济学评价。“抗病毒治疗”策略决策分枝包含6个机会节点,模拟社区人群接受hbsag检测,符合治疗指征的病人接受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的过程,并链接上3类马尔科夫模型模拟随后一生的转归过程,形成我国社区人群慢性乙肝病人治疗的决策分析马尔科夫模型。成本效果分析结果显示:与不干预策略相比,我国20~59岁社区人群乙肝“抗病毒治疗”策略的icer随年龄增长而增加,但均小于2013年我国3倍人均gdp。相比“疫苗接种”策略,“抗病毒治疗”策略多获得一个qaly需要投入的成本也低于3倍人均gdp,且低年龄组人群icer最小,说明抗病毒治疗策略应优先在低年龄人群中实施。一维敏感性分析结果显示,恩替卡韦药物成本对模型基线结果影响最大。概率敏感性分析结果发现,与不干预策略相比,抗病毒治疗策略在一定支付意愿下具有成本效果的概率较稳定。结论:1.本研究获得了我国新生儿期、围产期、成人期HBV感染后转归和慢性乙肝病人接受抗病毒治疗后转归及其健康人群自然转归共5类马尔科夫模型,可以满足我国乙肝防治策略经济学评价需要。2.新生儿期HBV感染后转归马尔科夫模型最重要,由10个状态构成,其他模型的状态和状态数各不相同;而状态间的转移概率共3大类27个,明显的变化顺应了我国HBV人群传播复杂性现况。3.比较模型获得的新生儿期HBV感染后各种状态随年龄变化的走势,发现与我国HBV感染后自然史基本相符;模型拟合结果符合我国当前急性乙肝感染人数下降幅度较大的事实,表明所构建的乙肝防治马尔科夫模型符合我国当前实际,用于我国乙肝防治策略经济学评价具有一定的可靠性。4.在我国20~59岁各年龄组社区人群中开展慢性乙肝抗病毒治疗策略均具有成本效果,低年龄组人群的经济学价值明显。5.抗病毒治疗的药物成本是影响我国基于社区人群慢性乙肝抗病毒治疗策略经济学效果的重要因素,需要寻求更廉价治疗措施。
【关键词】:乙型肝炎 免疫预防 抗病毒治疗 马尔科夫模型 成本效果分析
【学位授予单位】:广东药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512.62
【目录】:
  • 中文摘要5-8
  • ABSTRACT8-12
  • 前言12-15
  • 第一部分 中国乙肝防治马尔科夫模型的构建15-56
  • 1 方法15-26
  • 1.1 模型基本原理15-17
  • 1.2 乙肝防治模型结构17-21
  • 1.3 模型参数确定21-24
  • 1.4 模型运行方法24-26
  • 2 结果26-46
  • 2.1 我国乙肝防治马尔科夫模型的基本结构26-34
  • 2.2 我国乙肝防治马尔科夫模型的主要参数34-39
  • 2.3 我国乙肝防治马尔科夫模型运行和验证39-46
  • 3 讨论46-55
  • 3.1 建立我国乙肝防治马尔科夫模型的意义46
  • 3.2 我国乙肝防治马尔科夫模型的关键问题46-53
  • 3.3 本研究马尔科夫模型与同类研究的比较53-54
  • 3.4 本研究的局限性54-55
  • 4 结论55-56
  • 第二部分 社区人群乙肝治疗策略成本效果分析56-88
  • 1 方法56-65
  • 1.1 经济学评价模型的构建方法56-57
  • 1.2 经济学评价模型参数的确定57-63
  • 1.3 经济学评价模型的运行方法63-65
  • 2 结果65-81
  • 2.1 我国社区人群乙肝治疗决策分析马尔科夫模型65-67
  • 2.2 我国社区人群乙肝治疗经济学评价模型的参数67-71
  • 2.3 我国社区人群乙肝治疗策略成本效果分析结果71-74
  • 2.4 敏感性分析结果74-81
  • 3 讨论81-87
  • 3.1 我国 20~59岁人群慢性乙肝防治策略81-83
  • 3.2 基于社区人群慢性乙肝治疗策略问题83-84
  • 3.3 抗病毒药物恩替卡韦的不良反应问题84-85
  • 3.4 模型参数变化对优化结果的影响问题85-86
  • 3.5 本研究的局限性86-87
  • 4 结论87-88
  • 参考文献88-93
  • 综述93-105
  • 参考文献103-105
  • 英文缩略词汇表105-106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参加的科研活动106-107
  • 致谢10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士敬;乙肝防治必须以国情为依据——乙肝防治刍议(四)[J];医学与哲学;2003年01期

2 李姝;;乙肝防治有五戒[J];肝博士;2008年03期

3 ;湖南省学会召开2009年大学生乙肝防治研讨会[J];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09年04期

4 ;《乙肝防治康复指南(第2版)》[J];家庭医学(下半月);2012年12期

5 谢蔚玫;提高全民对乙肝防治的认识[J];医药与保健;1999年05期

6 刘士敬,朱倩;乙肝防治决策的基本点[J];医学与哲学;2005年10期

7 张定凤;;乙肝防治仍然任重道远[J];肝博士;2009年05期

8 ;中美两大基金会共同探索不发达农村地区乙肝防治模式[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0年29期

9 ;首届肝病专家高峰论坛暨新乙肝防治指南解读会议通知[J];肝博士;2011年01期

10 肖宏俊;王颖;刘坤绮;;中等专业学校开展乙肝防治的做法[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1993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任菁菁;任文;刘颖;李兰娟;;全科医师在乙肝防治工作中的作用研究综述[A];2012年浙江省全科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2年

2 胡志刚;童明庆;陈国千;刘洁;谢国强;黄飚;徐根宝;;HBV前S1抗原定量分析在乙肝防治中的应用研究[A];第五次全国中青年检验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余偏林;国家乙肝防治减免救助活动在我市启动[N];商洛日报;2007年

2 钟法权 周学武;乙肝防治国家示范区取得突破[N];解放军报;2010年

3 记者 陈晓曼;国内首部患者版乙肝防治指南发布[N];健康报;2012年

4 四川成都 林南;乙肝防治中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N];上海中医药报;2013年

5 记者 李颖;国内首部患者版乙肝防治指南发布[N];科技日报;2012年

6 魏然;我省启动乙肝防治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项目[N];山东科技报;2010年

7 记者 赵勇忠;武威市成为国家乙肝防治示范区[N];甘肃经济日报;2010年

8 本报记者 李木元;乙肝防治应重点关注农村[N];人民政协报;2010年

9 记者 杨文浩;资助乙肝防治救助项目启动[N];吐鲁番报(汉);2008年

10 李建平邋赵敬菡;中医药专业指导乙肝防治[N];人民日报;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杨品超;中国乙肝防治马尔科夫模型构建及社区人群乙肝治疗策略成本效果分析[D];广东药科大学;2016年

2 陈大明;乙肝防治的情报学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2007年



本文编号:103425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xiaohjib/103425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847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