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消化疾病论文 >

160例急性药物性肝损害的病因分析及治疗措施评价

发布时间:2017-10-18 09:54

  本文关键词:160例急性药物性肝损害的病因分析及治疗措施评价


  更多相关文章: 急性药物性肝损害 治疗 成功率 生存质量


【摘要】:目的:本研究通过急性药物性肝损害(DILI)治疗,探讨急性DILI病人的病因及治疗成功率和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2005年1月1日~2013年12月31日我科共有急性药物性肝功能损害患者160人,其中老年组50例,男性18例,女性32例;年龄60~69岁31例(62.3%),70~79岁18例(35.8%),80~86岁1例(1.9%);中青年组110例,男性40例,女性70例,年龄18~59岁。其中药物性肝衰竭患者60例,年龄均在50-60岁,30例为治疗组行保护肝脏,营养支持和对症治疗的基础上血液滤过联合血液灌流,即保肝对症加血液滤过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其余30例为对照组行保肝对症治疗。分析:(1)老年组和中青年组急性DILI药物种类。(2)老年组和中青年组急性DILI临床症状。(3)老年组与中青年组治疗后第0、1、2、3、7、14天的肝功能。(4)老年组与中青年组治疗前、后各项肝功指标比较。(5)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第0、1、2、3、7、14天的肝功能。(6)药物性肝衰竭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情况。(7)药物性肝衰竭患者治疗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的比较。结果:(1)急性DILI,老年和中青年均是中草药导致的居多,占据一半左右。老年组与中青年组相比,老年组心血管系统用药较多(P0.05);非甾体抗炎药(NSAIDs)、抗过敏药、免疫抑制剂几乎不使用;其他中草药、抗生素、消化系统、联合用药、抗结核、其他药物在两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2)老年组与中青年组相比,老年组乏力、黄疸、恶心和/或呕吐、发热、瘙痒、皮疹以及右上腹不适的DILI的临床症状差异不显著(P0.05)。(3)老年组与中青年组治疗后第0、1、2、3、7、14天的肝功能,ALT、AST、ALP、GGT、TBA、TBIL、DBIL、TP和ALB均呈缓慢变化趋势。(4)老年组与中青年组相比,ALT、AST、ALP、GGT、TBA、TBIL、DBIL、TP和ALB治疗前各指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ALT、GGT、TBA、TBIL、DBIL在老年组与中青年组之间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老年组治疗前后ALT、AST、ALP、TBA、TBIL、DBIL、TP、ALB之间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中青年组治疗前后ALT、AST、ALP、GGT、TBIL、DBIL、TP、ALB之间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5)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第0、1、2、3、7、14天的肝功能。ALT、AST、ALP、GGT、TBA、TBIL、DBIL、TP和ALB在对照组呈缓慢变化趋势,在治疗组呈剧烈波动趋势,治疗后迅速转好(P0.05),经过短时间又恢复异常(P0.05),3d,7d,14d治疗后又转好。(6)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治疗前,ALT、AST、ALP、GGT、TBA、TBIL、DBIL、TP和ALB各指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ALT、AST、ALP、GGT、TBA、TBIL、DBIL、TP、ALB在治疗组与对照组之间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ALT、AST、ALP、TBA、TBIL、DBIL、TP、ALB之间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ALT、AST、ALP、GGT、TBIL、DBIL、TP、ALB之间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6)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中性粒细胞减少人数较多为7个,对照组仅为1个。其他不良反应如粒细胞减少、腹胀、食欲下降、恶心、发烧、血尿素氮升高的差异不显著(P0.05)。因此,治疗组采取血液滤过联合血液灌流与保肝对症相比,不会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结论:(1)急性DILI,老年和中青年均是中草药导致的居多,占据一半左右。(2)老年组与中青年组相比,老年组心血管系统用药较多。(3)老年组与中青年组治疗后第0、1、2、3、7、14天的肝功能。ALT、AST、ALP、GGT、TBA、TBIL、DBIL、TP和ALB均呈缓慢变化趋势。治疗后,ALT、GGT、TBA、TBIL、DBIL在老年组与中青年组之间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中青年组肝功恢复优于老年组。(4)急性DILI肝衰竭来看,ALT、AST、ALP、GGT、TBA、TBIL、DBIL、TP和ALB在对照组呈缓慢变化趋势,在治疗组呈剧烈波动趋势,治疗后迅速转好(P0.05),经过短时间又恢复异常(P0.05),3d,7d,14d治疗后又转好。(5)急性DILI肝衰竭治疗后,ALT、AST、ALP、GGT、TBA、TBIL、DBIL、TP、ALB在治疗组与对照组之间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更有效。(6)急性DILI肝衰竭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中性粒细胞减少人数较多为7个,对照组仅为1个。其他不良反应如粒细胞减少、腹胀、食欲下降、恶心、发烧、血尿素氮升高的差异不显著(P0.05)。因此,治疗组采取血液滤过联合血液灌流与保肝对症相比,不会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
【关键词】:急性药物性肝损害 治疗 成功率 生存质量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575
【目录】:
  • 缩略词表4-5
  • 中文摘要5-7
  • Abstract7-10
  • 第一章:前言10-12
  • 第二章:资料和方法12-19
  • 第三章:研究结果19-27
  • 第四章:讨论27-30
  • 第五章:结论30-32
  • 参考文献32-37
  • 与学位论文密切相关的该研究领域论文37-41
  • 个人简介41-42
  • 致谢4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广利;侯敏;王伟;马峰振;吴立强;;38例急性、亚急性肝衰竭患者临床分析[J];肝脏;2008年03期

2 刘欢;韩涛;于美丽;;肝衰竭患者血浆总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检测[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8年24期

3 茹清静;叶卫江;杨丹红;郑临;崔景;章亮;施维群;徐珊;;肝衰竭患者胃气定量评估及其与预后的关系[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2年05期

4 郑世翔;邹志强;翁钦永;;连续白蛋白循环吸附系统用于危重症合并肝衰竭患者治疗的探索[J];中国血液净化;2012年08期

5 王世乾;;肝衰竭患者并低钠血症108例临床分析[J];医药论坛杂志;2012年10期

6 黄乐;田德英;;肝衰竭患者医院内感染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J];中国医疗前沿;2013年05期

7 许镇额;林曼芝;蒋晓织;;血浆滤过透析治疗肝衰竭患者焦虑状况调查与分析[J];福建医药杂志;2013年01期

8 张野;聂青和;;1892例肝衰竭患者并发症及死亡原因分析[J];实用肝脏病杂志;2014年02期

9 刘新矿;;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对肝衰竭患者预后的影响[J];实用肝脏病杂志;2008年04期

10 郑春晓;甘艳心;黄斯英;;肝衰竭患者的营养支持[J];实用医学杂志;2008年1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欢;韩涛;于美丽;;肝衰竭患者血浆总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检测[A];第一届全国疑难重型肝病大会、第四届全国人工肝及血液净化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2 茹清静;叶卫江;杨丹红;郑临;崔景;章亮;施维群;徐珊;;肝衰竭患者胃气的定量评估及其与预后的关系[A];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第二十三次全国脾胃病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11年

3 茹清静;叶卫江;杨丹红;郑临;崔景;章亮;施维群;徐珊;;肝衰竭患者胃气定量评估及其与预后的关系[A];浙江省中医药学会第二届“之江中医药论坛”暨2012年学术年会文集[C];2012年

4 林爱珍;陈朝轩;;肝衰竭患者在分子吸附再循环系统治疗中细胞因子水平变化的应用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八次全国检验医学学术会议暨中华医学会检验分会成立30周年庆典大会资料汇编[C];2009年

5 胡爱荣;蒋素文;叶俊茂;朱海超;宣王益;胡耀仁;王雪丽;陈红;徐敏芬;;脉冲式色素浓度分析法吲哚菁绿清除试验在肝衰竭患者中的应用及其意义[A];中华医学会第四次全国感染性疾病中青年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6 胡爱荣;蒋素文;叶俊茂;朱海超;宣王益;胡耀仁;王雪丽;陈红;徐敏芬;;脉冲式色素浓度分析法吲哚菁绿清除试验在肝衰竭患者中的应用及预测价值[A];第6届全国疑难及重症肝病大会论文集[C];2011年

7 张玺;张大志;;影响肝衰竭患者血乳酸水平的相关因素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十六次全国病毒性肝炎及肝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3年

8 曹丽霞;赵桂鸣;曹武奎;;102例肝衰竭患者内毒素水平临床意义分析[A];第三届全国病毒性肝炎慢性化重症化基础与临床研究进展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3年

9 孟庆华;;肝衰竭患者的营养代谢[A];第二届全国病毒性肝炎慢性化重症化基础与临床研究进展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2年

10 曹丽霞;赵桂鸣;曹武奎;;102例肝衰竭患者内毒素水平临床意义分析[A];第二届全国病毒性肝炎慢性化重症化基础与临床研究进展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泽议;人工肝支持系统为肝衰竭患者带来新希望[N];中国医药报;2008年

2 本报记者 查金忠 本报通讯员 柳辉艳 张可欣;鼓楼医院成功救治一肝衰竭患者[N];南京日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徐春利;Toll样受体通路在慢加急肝衰竭患者发病及Th17细胞活化中的作用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5年

2 吴贻琛;慢加急性(亚急性)肝衰竭患者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生物学活性及其临床应用前期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2015年

3 俞海英;人肝再生增强子的克隆、表达及其在肝衰竭患者中表达水平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鹏辉;肝衰竭患者呼出气体的电喷雾萃取电离质谱研究[D];东华理工大学;2016年

2 阚延婷;糖皮质激素受体在肝衰竭患者中的表达及其机制的探讨[D];苏州大学;2016年

3 夏鹏;160例急性药物性肝损害的病因分析及治疗措施评价[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16年

4 陈屹一;肝衰竭患者外周血维生素D结合蛋白水平与疗效及预后的相关性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5 张玺;影响肝衰竭患者血乳酸水平的相关因素分析[D];重庆医科大学;2013年

6 高艳颖;影响肝衰竭患者预后和生存时间的临床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08年

7 刘莹;肝衰竭患者血清胸腺素β4的检测及临床意义[D];天津医科大学;2011年

8 张睿;甲胎蛋白联合终末期肝病模型评分对肝衰竭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D];吉林大学;2014年

9 周健;人工肝治疗对肝衰竭患者肝脏储备功能影响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10 张强;79例亚急性肝衰竭患者临床特征分析及中西医结合治疗疗效评价[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05424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xiaohjib/105424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17d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