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性便秘患者肠道和肛门直肠功能检测及泻药疗效预测因素的研究
本文关键词:功能性便秘患者肠道和肛门直肠功能检测及泻药疗效预测因素的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功能性便秘 肛门直肠测压试验 结肠传输试验 球囊逼出试验 泻药治疗 Logistic回归分析
【摘要】:研究背景功能性便秘是一种常见的全球性疾病。通过肛门直肠测压,球囊逼出试验,结肠传输试验等肛门直肠生理功能检查,功能性便秘可分为4型——排便障碍型,慢传输型,混合型以及正常传输型便秘。国内外的指南均把泻药治疗作为功能性便秘的一线治疗方案。虽然泻药治疗对大部分功能性便秘患者有效,但是仍有部分患者疗效不佳,研究发现,这部分患者的肛门直肠生理功能检查常存在异常,其中47.7%的患者的肛门直肠测压提示排便时肛门矛盾收缩,42.5%的患者1分钟内未能成功逼出球囊,他们大多属于排便障碍型便秘。目前泻药疗效、肠道和肛门直肠功能检查结果及便秘症状等之间相关性的研究存在争议。第一章便秘症状对功能性便秘患者肠道和肛门直肠功能检查结果的预测性研究研究目的分析肠道和肛门直肠功能检查结果与功能性便秘患者人口学特征及便秘症状的相关性;探讨根据患者临床便秘症状推测便秘类型的可能性。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3-2015.6因便秘至浙江大学附属邵逸夫医院难治性便秘联合门诊就诊的553名功能性便秘患者资料,纳入至少接受过结肠传输试验、肛门直肠测压、球囊逼出试验其中一项检查的患者。采集纳入对象的一般人口特征学资料(包括性别,年龄,身高,体重,病程,烟酒史,压力,排便时阅读习惯,忍便史,排便情绪紧张与否)、饮食运动(包括水分摄入,粗纤维摄入,运动量)、便秘症状(排便费力,干球状便或硬便,排便不尽感,肛门梗阻感,排便需手法辅助,便次,用力程度,排便所需时间,大便性状Bristol评分)以及肛门直肠生理功能检查结果(包括结肠传输试验,肛门直肠测压,球囊逼出试验)。采用二项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或Spearman等级分析研究人口学特征、便秘症状对功能性便秘患者肠道和肛门直肠功能检查结果的预测性。研究结果1.纳入本研究的功能性便秘患者共有457例,其中女性351例(76.8%),男性106例(23.2%)。294例患者进行了结肠传输试验,其中140例(47.6%)存在结肠慢传输;427例患者进行了肛门直肠测压试验,其中177例(41.5%)存在直肠推进力不足,360例(84.3%)存在排便时肛门括约肌松弛不全或矛盾收缩;184例患者进行了球囊逼出试验检查,其中96例(52.2%)球囊逼出试验异常。本研究纳入的功能性便秘患者中,41.5%~84.3%的患者存在着肛门直肠生理功能的异常。2.结肠慢传输多见于女性(OR=0.427,95%CI 0.020-0.904, P=0.026),低BMI (OR=0.885,95%CI 0.807-0.970, P=0.009),有饮酒史(OR=2.405,95%CI 1.130-5.119, P=0.023)及有忍便史的患者(OR=1.889,95%CI 1.022-3.491, P=0.043)。3.女性(OR=0.438,95%CI 0.231-0.832, P=0.012)及低BMI患者(OR=0.892, 95%CI 0.830-0.958, P=0.002)易出现直肠推进力不足;年龄越大的患者(OR=1.030, 95%CI 1.007-1.052, P=0.009)肛门括约肌越易矛盾收缩或者松弛不全。4.结肠慢传输的发生率与便次少(OR=0.836,95%CI 0.746-0.936, P=0.002)显著相关,便次3次/周的患者结肠慢传输的发生率显著高于便次13次/周的患者(P0.001)。5.排便费力、干球状便、排便不尽感、肛门梗阻感、用力程度、排便所需时间与直肠推进力、排便时肛门括约肌松弛不全或矛盾收缩无相关性(P0.05)。6.排便费力与肛门括约肌-静息压(r=0.171,P=0.000)、肛门括约肌-排便压(r=O.170,P=0.000)、初始感觉阈值(r=0.130,P=0.007)正相关。7.低直肠推进力(OR=0.970,95%CI 0.955-0.986, P=0.000),高肛门括约肌-排便压的患者(OR=1.032,95%CI 1.015-1.050, P=0.000)易出现球囊逼出试验异常。结论1.慢传输型便秘及排便障碍型便秘患者在门诊患者中比例较高。2.女性、低BMI功能性便秘患者易出现结肠慢传输及直肠推力不足。3.便次少与结肠慢传输相关;排便费力与肛门括约肌-静息压、肛门括约肌-排便压、初始感觉阈值异常正相关。4.直肠推进力不足、高肛门括约肌-排便压与球囊逼出试验异常相关,可用球囊逼出试验进行排便障碍的筛查。第二章 便秘症状及肠道和肛门直肠生理功能检查对功能性便秘患者泻药疗效的预测性研究研究目的分析功能性便秘患者人口学特征、便秘症状及肠道和肛门直肠生理功能检查结果与泻药疗效的相关性,来探索预测泻药疗效的因素。研究方法回顾分析2010.3-2015.6因便秘至浙江大学附属邵逸夫医院难治性便秘联合门诊就诊的功能性便秘患者资料,纳入至少接受过肛门直肠测压试验、结肠传输试验、球囊逼出试验其中一项检查,接受泻药治疗且未接受生物反馈治疗的功能性便秘患者。采集纳入对象的一般人口特征学资料、饮食运动、便秘症状以及肠道和肛门直肠生理功能检查结果(同第一部分),并进行泻药治疗效果的评估。若治疗后患者便次3次/周且便秘症状仍存在,则认为治疗无效;若便次≥3次/周但伴有便秘症状或便次3次/周但便秘症状有改善则认为治疗部分有效;若便次≥3次/周且无便秘症状则认为治疗完全有效。采用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肠道和肛门直肠生理功能检查结果、便秘症状及人口学特征学资料与泻药疗效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1.纳入本研究的功能性便秘患者共有128例,其中98例进行了结肠传输试验,119例进行了肛门直肠测压试验,81例进行了球囊逼出试验,符合罗马Ⅲ排便障碍诊断标准的患者有62例(52.1%),非排便障碍患者有57例(47.9%)。2.泻药治疗完全有效患者18例(14.1%),部分有效95例(74.2%),无效15例(11.7%);泻药治疗后,排便费力,干球状便或硬便,排便不尽感,肛门梗阻感,排便需手法辅助,便次,用力程度,排便所需时间,大便性状Bristol评分等便秘症状均显著改善(P0.05)。3.排便障碍(完全有效6例(9.7%),部分有效51例(82.3%))和非排便障碍(完全有效11例(19.3%),部分有效37例(64.9%))患者的泻药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排便障碍型患者治疗前后除排便不尽感(P0.05)及排便需手法辅助(P0.05)无改善外,其余便秘症状均显著改善(P0.001)。4.本研究发现有饮酒史(OR=0.150,95%CI 0.039-0.663,P=0.012)的功能性便秘患者对泻药治疗反应不佳。初诊时排便费力,干球状便或硬便,排便不尽感,肛门梗阻感,排便需手法辅助,便次等对泻药治疗的效果无预测性(P0.05)。5.与结肠传输正常的便秘患者相比,存在结肠慢传输的功能性便秘患者(OR=0.234,95%CI 0.085-0.645, P=0.005)泻药疗效较差;肛门直肠测压试验及球囊逼出试验的结果对泻药疗效无预测性。6.25例患者接受泻药治疗后复查肛门直肠测压试验,肛门括约肌-排便压显著下降(治疗前:61.76±20.96mmHg,治疗后:60.94±16.73mmHg, P=0.011)。结论1.泻药治疗对排便障碍型便秘患者的便秘症状有显著改善作用。2.有饮酒史的患者对泻药治疗反应效果不佳。3.与结肠传输正常的患者相比,结肠慢传输的便秘患者泻药疗效较差。4.泻药治疗能显著降低肛门括约肌-排便压。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574.6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菁,任文海;胃肠通治疗功能性便秘20例[J];中国疗养医学;2001年03期
2 葛美芳;大黄穴贴治疗老年人功能性便秘[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03年10期
3 田养年,邓淑玲,丁馥,张武智;通便灵治疗功能性便秘300例[J];实用中医药杂志;2003年09期
4 张敏艳;岳翠萍;李改珍;;聚已二醇4000治疗老年人功能性便秘56例疗效观察[J];临床医药实践杂志;2007年06期
5 李可;;功能性便秘的中西医治疗近况[J];中国医药导报;2009年07期
6 阿力马斯·阿斯哈尔;王峰;;功能性便秘的发病及其诊断与治疗[J];地方病通报;2009年03期
7 太京华;金珍婧;潘留兰;;小麦纤维素治疗女性功能性便秘的40例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09年35期
8 张云波;颜春艳;;药罐疗法治疗功能性便秘疗效观察[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年04期
9 谭淑文;王霞;陈小容;;中药治疗小儿功能性便秘64例观察[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1年01期
10 毕俊花;;中西医结合治疗配合健康教育在功能性便秘患者康复中的作用[J];临床医药实践;201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习书;刘承报;;中西医结合治疗功能性便秘的疗效观察[A];第二十一届全国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统疾病学术会议暨国家级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统疾病新进展学习班论文汇编[C];2009年
2 田振国;;辽宁中医药大学肛肠医院功能性便秘的诊治暂行规范[A];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换届会议暨便秘专题研讨会论文专刊[C];2007年
3 甘爱萍;张飞;;调肠汤治疗功能性便秘的临床观察[A];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第二十次全国脾胃病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08年
4 李媛玲;;老年人功能性便秘的饮食护理及防治[A];全国第13届老年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全国中医、中西医结合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5 朱萍萍;王凡;;功能性便秘的综合治疗[A];中国肛肠病研究心得集[C];2011年
6 雷英;;高压低频交流电场治疗功能性便秘49例疗效观察[A];第三届全国康复医学青年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9年
7 刘绍能;李游;燕东;吴红梅;;便秘复汤治疗功能性便秘临床疗效观察[A];中国中西医结合第十九次全国消化病学术会议暨国家级中西医结合消化疾病新进展学习班论文汇编[C];2007年
8 朱萍萍;王凡;;功能性便秘的综合治疗[A];中国肛肠病研究心得集[C];2011年
9 徐瑾;;疏肝润肠方治疗功能性便秘气秘型患者60例[A];第二十四届全国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统疾病学术会议专题报告及论文集[C];2012年
10 柯美云;;功能性便秘的治疗进展——从普芦卡必利临床研究引发的思考[A];第二十四届全国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统疾病学术会议专题报告及论文集[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健康时报记者 王志胜邋特约记者 关玲;针灸对功能性便秘很有效[N];健康时报;2008年
2 成都中医药大学 蒲昭和;按摩肚脐缓解功能性便秘[N];保健时报;2010年
3 胥晓琦;功能性便秘的中医药治疗[N];中国中医药报;2002年
4 南方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 冯文林;吴弥漫治疗功能性便秘经验[N];中国中医药报;2007年
5 万同己;聚乙二醇4000治疗成人功能性便秘[N];中国医药报;2003年
6 上海市中医医院 徐世芬 主治医师;功能性便秘的治疗[N];上海中医药报;2010年
7 杜长江;告别便秘 预防慢病(二)[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7年
8 许晓华;孩子腹泻可多吃玉米[N];健康时报;2007年
9 赵晴晴;不用药物治便秘方法有哪些?[N];健康时报;2004年
10 长沙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张孟喜;功能性便秘的日常防治[N];家庭医生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长军;PedsQLTM 4.0在功能性便秘患儿及其家庭生存质量研究中的适用性[D];第四军医大学;2015年
2 王郁金;基于VIP-cAMP-PKA-AQP3通路的硝菔通结方治疗功能性便秘的作用机制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5年
3 许啸虎;电针治疗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疗效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5年
4 吴义春;基于无监督数据挖掘的功能性便秘证候分布及组方规律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6年
5 戴元蔚;电针治疗功能性便秘的近期和远期疗效观察[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6年
6 董洁;功能性便秘患者肠道和肛门直肠功能检测及泻药疗效预测因素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6年
7 樊志奇;电针治疗严重功能性便秘的系统评价及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3年
8 王军;功能性便秘分型诊断学与治疗学试验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04年
9 袁维堂;功能性便秘的病理生理、分型及手术治疗研究[D];郑州大学;2006年
10 钟峰;针刺治疗功能性便秘临床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银龙;福州地区中老年人功能性便秘中医证素证型分布规律研究[D];福建中医药大学;2015年
2 杜明民;184例功能性便秘患者中医证候及常见病因的分布初探[D];河北医科大学;2015年
3 杨怡;饮食干预对功能性便秘疗效维持的影响[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6年
4 李帷;李乾构教授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总结及用健脾润肠法治疗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5年
5 黄岩;基于“肺与大肠相表里”的理论治疗功能性便秘(肠道气滞证)的临床观察[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6年
6 王丹东;基于肠道MUC-2、AQP3表达的硝菔通结加减方治疗功能性便秘作用机制研究[D];陕西中医药大学;2016年
7 林燕佳;针刺胃肠募合穴治疗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疗效观察[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6年
8 林云奇;近10年功能性便秘西医分型中医辨证论治文献研究初探[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6年
9 刘Z,
本文编号:115112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xiaohjib/11511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