腺病毒介导的MMP-8截短体融合HGF双突变体1K1促进肝细胞增殖及缓解肝硬化的体内外研究
本文关键词:腺病毒介导的MMP-8截短体融合HGF双突变体1K1促进肝细胞增殖及缓解肝硬化的体内外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肝硬化 基质金属蛋白酶-8 肝细胞生长因子 肝细胞增殖
【摘要】:背景:肝纤维化是绝大多数类型的慢性肝脏疾病的一个显著特征,是肝脏对各种慢性损伤产生的一种保护性的反应,是一种可逆性的瘢痕形成反应。在许多患者,肝硬化的病因尚不明确。可能的诱因很多,包括:病毒、自身免疫、药物、酒精、胆汁淤积和代谢等种种因素,其临床表现也变化多端,从没有临床表现仅依靠相关检查确定,到后期的肝功能衰竭,均为肝硬化临床表现的范畴。肝硬化的病人,具有较高的死亡率,而且接近70%的死亡病人是由肝脏疾病引起的。对于肝纤维化治疗方法的研究,大部分是基于其发病机理进行的。综合起来,其研究主要可以分为3个方面:促进肝细胞的增殖、抑制肝星状细胞的功能或者活性、降解肝纤维化过程中集聚的胶原。在其他的治疗方面,肝移植和诱导肝纤维化的原发病的控制也很重要。目的:本研究中,我们通过蛋白质工程的原理构建了一个融合蛋白CMMP8-1K1,应用腺病毒载体来提高其感染效率和增加在肝脏中的分布,通过这种方式将其应用到70%肝切除和肝硬化小鼠模型中,拟通过这种基因治疗的方式观察融合蛋白对肝硬化的治疗/缓解作用,并根据此实验提供的信息,在体外细胞水平上对融合蛋白在肝硬化治疗/缓解中的作用机制进行探讨,为肝硬化的治疗提供一个新的思路。方法:1,通过化学合成的方式,合成融合蛋白的基因序列,并将其构建到腺病毒载体中,通过病毒包装获得含有目的基因的腺病毒;2,将含有目的基因的腺病毒/对照腺病毒通过尾静脉注射的方式注射入70%肝切除和肝硬化模型小鼠中,通过观察其在小鼠中的分布及通过对小鼠肝组织、血清及其他相关组织的染色、免疫印迹、ELISA等方法检测融合蛋白对70%肝切除和肝硬化小鼠的作用;3,通过体内实验的研究,我们在体外的HL-7702细胞、LX2细胞、Ⅰ型胶原中对融合蛋白缓解肝硬化的机制进行探讨,通过检测细胞增殖、凋亡、免疫印迹、PAGE等方法探讨融合蛋白缓解肝硬化的机制。结果:1,通过化学合成的方式,合成融合蛋白的基因序列,并将其构建到腺病毒载体中,通过病毒包装获得含有目的基因的腺病毒,测序结果正确,病毒滴度满足实验需求。2,将含有目的基因的腺病毒/对照腺病毒通过尾静脉注射的方式注射入70%肝切除的小鼠中,结果显示融合蛋白具有促进肝细胞增殖的作用,并且还可以保护肝功能;3,将含有目的基因的腺病毒/对照腺病毒通过尾静脉注射的方式注射入肝硬化小鼠模型,在形态学上,融合蛋白可以促进肝硬化的缓解,使α-SMA、TGF-β1的表达减少,胶原沉积减少;在功能上,同样可以保护肝功能,促进PCNA的表达;4,在体外,融合蛋白可以促进肝细胞株HL-7702的增殖,使PCNA表达增加,并且促进c-Met, Mek, erk的磷酸化增加;对肝星状细胞株LX2,融合蛋白可以抑制TIMP-1、α-SMA, TGF-β1. COLI/III的表达,并且增加5-FU诱导的LX2细胞凋亡;5,不仅如此,融合蛋白对可溶性Ⅰ型胶原在体外也具有降解作用,可以将120KD的Ⅰ型胶原降解为85KD和35KD的两种片段。结论:1,融合蛋白通过腺病毒注射的方式具有肝脏富集作用,并且可以促进肝脏增生、缓解肝硬化、保护肝功能;2,融合蛋白在体外可以通过促进c-Met, Mek, erk的磷酸化增加促进肝细胞增殖;并且减少肝星状细胞TIMP-1、α-SMA、TGF-β1、COL I/III的表达,并且增加5-FU诱导的LX2细胞凋亡;;3,融合蛋白对可溶性Ⅰ型胶原在体外也具有降解作用,可以将120KD的Ⅰ型胶原降解为85KD和35KD的两种片段。因此,融合蛋白在体外具有直接的胶原降解作用。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575.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灿;肝硬化中内皮素的作用及机制[J];国外医学(消化系疾病分册);2001年02期
2 张蓉,王青兰;内皮素与肝硬化[J];医学信息;2003年01期
3 橈室勇二 ,张临祥;肝硬化的基因导入疗法[J];日本医学介绍;2004年08期
4 赵云辉;许乙凯;陈翼;蒋志强;许鹏君;;磁化传递对比成像在大鼠肝硬化的初步应用[J];临床放射学杂志;2006年09期
5 徐安书;文正荣;孙志为;;肝硬化实验动物模型的研究现状[J];医学综述;2010年07期
6 钮振,李宗明,范维珂,周友梅;实验性肝硬化的研究[J];重庆医学院学报;1985年03期
7 饶金才;黄兰珍;肖纯;彭泽华;;小鼠早期肝硬化模型和组织学观察[J];江西医药;1988年04期
8 钟群;张雪林;;肝硬化的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研究进展[J];肝脏;2007年05期
9 郭丽丽;张铁成;赵明;杨雁萍;张肇慧;王阿樱;付旷;;四氯化碳法兔肝硬化模型的建立[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1年02期
10 姚光弼;肝硬化研究的现状及展望[J];新医学;1993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王新国;;硫化氢影响肝硬化胶原蛋白生成[A];第四届中国医师协会感染科医师大会暨传染病诊治高峰论坛、浙江省医学会肝病、感染病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1年
2 李善高;斯淑英;俞蕾敏;孟立娜;吕宾;;瘦素及功能性受体表达与大鼠肝纤维化/肝硬化关系的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消化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上册)[C];2007年
3 李善高;斯淑英;俞蕾敏;孟立娜;吕宾;;瘦素及功能性受体表达与大鼠肝纤维化/肝硬化关系的研究[A];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专业第八次学术年会暨省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疾病新进展学习班论文汇编[C];2007年
4 李善高;斯淑英;俞蕾敏;孟立娜;吕宾;;瘦素及功能性受体表达与大鼠肝纤维化/肝硬化关系的研究[A];2007年浙江省消化系疾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5 刘军;孟立娜;李善高;吕宾;;血红素氧合酶在实验性肝硬化大鼠门静脉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A];第二届浙江省消化病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特约记者 王姿英;肝硬化古方剂有了病理证据[N];健康报;2013年
2 黄 芳;药茶辅治乙肝有良效[N];中国中医药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刘敬华;腺病毒介导的MMP-8截短体融合HGF双突变体1K1促进肝细胞增殖及缓解肝硬化的体内外研究[D];浙江大学;2016年
2 陈燕飞;肝硬化患者肠道微生态研究[D];浙江大学;2013年
3 刘杰;肝硬化模型比较蛋白质组学研究及扶正化瘀方对血浆蛋白质组影响[D];复旦大学;2007年
4 涂传涛;环氧合酶-2在实验性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形成中的作用[D];复旦大学;2005年
5 纪凤颖;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在肝硬化中的实验和临床应用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7年
6 朱应合;经肝动脉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急、慢性肝病的实验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8年
7 金博;慢性丙型肝炎疫苗的初步研究及肝硬化的实验治疗[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黎业娟;趋化轴CXCL12-CXCR4/CXCR7在肝硬化脾亢大鼠脾脏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D];海南大学;2016年
2 牛艳君;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肝硬化模型作用的研究[D];兰州大学;2016年
3 刘丽莉;肝硬化患者心肌损伤及炎性标志物的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D];吉林大学;2016年
4 赵剑成;肝硬化患者QT间期延长与“母病及子”理论的临床观察性研究[D];辽宁中医药大学;2016年
5 张俊晶;四氯化碳辅以营养调控制备猪肝硬化模型的实验研究[D];内蒙古医学院;2006年
6 刘悦;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内移植治疗肝硬化的初步实验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7年
7 江登丰;肝硬化患者心功能改变研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D];南方医科大学;2012年
8 彭建平;脾切除影响肝硬化的机理探讨[D];新疆医科大学;2001年
9 龚艺贞;新西兰兔四氯化碳肝硬化模型的建立与黄曲霉毒素B1对该模型肝脏急性损伤作用的观察[D];广西医科大学;2008年
10 段峰;介入微创式门静脉内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肝硬化可行性的实验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7年
,本文编号:126988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xiaohjib/12698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