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消化疾病论文 >

血浆置换联合穴位注射治疗对重型肝炎患者血清细胞因子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7-12-20 05:22

  本文关键词:血浆置换联合穴位注射治疗对重型肝炎患者血清细胞因子的影响 出处:《中国老年学杂志》2016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重型肝炎 细胞因子 血浆置换 穴位注射


【摘要】:目的观察血浆置换联合黄芪足三里穴位注射对重型肝炎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IL)-6、IL-8、肿瘤坏死因子(TNF)-α、内毒素(LPS)的影响。方法将收治的60例重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29例,给予内科综合治疗及血浆置换治疗;B组31例,在A组治疗基础上联合黄芪注射液足三里穴位注射治疗,每例患者共行血浆置换治疗3次,分别检测治疗前及治疗2 w后A、B两组患者血清IL-6、IL-8、TNF-α及LPS的浓度,并与30例健康体检者(C组)进行比较。结果 A、B两组治疗前IL-6、IL-8、TNF-α及LPS均高于C组(P0.01);治疗后A、B两组血清IL-6、IL-8、TNF-α及LPS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其中B组各项指标水平显著下降(P0.001),与C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血浆置换联合黄芪足三里穴位注射治疗能有效改善重型肝炎患者炎性细胞因子紊乱状况,促进康复。
【作者单位】: 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感染科;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急诊科;
【基金】:百色市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No.百科计20120123)
【分类号】:R575.1
【正文快照】: 细菌内毒素(LPS)和多种病原微生物刺激单核-巨噬细胞活化产生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6、(IL)-8等多种炎性细胞因子,彼此构成一个独特的细胞因子和化学介质网络,在重型肝炎发病机制中很受关注〔1〕。本文在内科综合治疗及血浆置换的基础上联合黄芪穴位注射治疗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贵忠,周云,黄明龙,冯邦定;重型肝炎预后的影响因素分析(附66例临床分析)[J];海南医学;2001年01期

2 王宇明;重型肝炎的内科治疗[J];中华肝脏病杂志;2001年04期

3 史建国;中毒性重型肝炎10例诊治分析[J];肝脏;2001年04期

4 何仁贵,卢存运,王文坂;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凉血活血并重用赤芍对重型肝炎的治疗效果[J];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2001年S1期

5 欧阳丽娟;重型肝炎108例预后因素分析[J];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2001年S1期

6 俞海英,杨毅军,陈彦,沈玲,方之勋;血液滤过对重型肝炎患者肝功能及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影响的研究[J];中国急救医学;2002年04期

7 隋云华,许家璋,高蕾,韩振红,何长伦;1260例重型肝炎治疗研究[J];南京部队医药;2002年03期

8 何松叶 ,邢德荣;重型肝炎配用中药保留灌肠治护体会[J];国医论坛;2002年04期

9 徐江海,向保云;重型肝炎96例预后因素分析[J];河南医药信息;2002年04期

10 李顺良;重型肝炎合并电解质紊乱临床分析[J];中原医刊;2002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明;吴云萍;宋晓丹;欧阳兵;;中西医结合治疗重型肝炎55例[A];第九次全国中西医结合肝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0年

2 欧雄书;彭飞雨;冯玉芝;;19侧重型肝炎中西医结合治疗[A];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第十二次全国消化系统疾病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0年

3 柴一红;姚履枫;;影响重型肝炎预后的危险因素分析[A];第十二次全国中西医结合肝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3年

4 李玉芳;焦运;刘娅;;重型肝炎预后影响因素分析及评分评估[A];第十三次全国中西医结合肝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5 于培龙;刘朝阳;;临界性重型肝炎的中西医结合治疗临床观察[A];第十三次全国中西医结合肝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6 许家璋;;重型肝炎诊断分型和治疗研究的探讨[A];全国EID研讨班资料汇编[C];2004年

7 卢德荣;;重型肝炎的综合治疗进展[A];浙江省中医、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重症肝炎慢性肝炎新进展学术研讨会资料汇编[C];2005年

8 王融冰;周桂琴;江宇泳;孙凤霞;孟培培;牛思萌;孙静媛;;对799例重型肝炎的临床病原与实验室分析[A];第十五次全国中西医结合肝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9 李淑莉;翁志红;曾令兰;;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水平检测在重型肝炎患者中的应用[A];第五届全国肝脏疾病临床暨中华肝脏病杂志成立十周年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10 盛国平;虞科;徐威;刘小丽;曹红翠;程翼宇;李兰娟;;代谢组学在重型肝炎研究中的应用初探[A];中华医学会全国第九次感染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馨荣;苏大附一院完成一项重型肝炎临床研究[N];中国医药报;2002年

2 衣晓峰;怎样看重型肝炎的相关指标[N];健康报;2003年

3 嵇旭东 程守勤;人工肝治重型肝炎要区别对待[N];健康报;2007年

4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肝病中心 杨旭 教授;重肝猛如虎 诊治千万别延误[N];中国医药报;2001年

5 段钟平;营养疗法:颠覆肝炎治疗理念[N];北京科技报;2009年

6 嵇旭东 魏林玲;人工肝:提高重型肝炎患者存活率[N];大众卫生报;2007年

7 周桂琴 王融冰;中西医结合治疗重型肝炎[N];健康报;2007年

8 符壮才 侯晓艺;人工肝治重症肝炎[N];健康报;2003年

9 嵇旭东 程守勤;人工肝治疗重型肝炎应依病情取舍[N];中国医药报;2007年

10 郭威 本报记者 罗朝淑;警惕慢性乙肝发展成重型肝炎[N];科技日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朱传龙;重型肝炎小鼠模型肝细胞死亡机制及其基因干预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2 杨永峰;霉酚酸酯治疗重型肝炎/肝衰竭的实验和临床研究[D];中南大学;2004年

3 高随;重型肝炎相关基因的RNA干扰质粒的构建及其体内外干预效应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4 刘小丽;重型肝炎血清的蛋白质指纹图谱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5 王鸣;腺病毒介导的炎性基因miRNAs干预小鼠暴发性肝炎和裸鼠人肝癌皮下移植瘤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6 陆德云;1.阿德福韦酯治疗拉米夫定耐药HBeAg(+)慢性乙肝的临床研究 2.重型肝炎患者血浆对体外培养脐血间充质干细胞影响的初步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晓羽;重型肝炎预后评分系统及其临床应用现状[D];河北医科大学;2009年

2 王笑梅;中西医结合治疗重型肝炎的荟萃分析[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3 唐莉;重型肝炎预后影响因素相关性分析[D];新疆医科大学;2004年

4 赵宁;126例重型肝炎预后影响因素分析[D];中国医科大学;2005年

5 赖宁;重型肝炎预后单因素分析及预后评估系统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04年

6 刘军英;重型肝炎患者外周血干细胞因子水平及临床意义[D];遵义医学院;2009年

7 俞海英;白介素-12在重型肝炎预后评估中的临床意义[D];苏州大学;2001年

8 梁枫;神经肽在重型肝炎中临床意义的探讨[D];苏州大学;2004年

9 杜云;血清前降钙素在重型肝炎合并感染早期诊断和抗感染疗效中的意义[D];广州医学院;2012年

10 陈达;重型肝炎患者血浆中分子物质变化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131089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xiaohjib/131089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824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