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症性肠病患者肠道菌群变化及其与炎性因子的相关性
本文选题:炎症性肠病 切入点:肠道菌群 出处:《山东医药》2015年10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目的探讨炎症性肠病(IBD)患者肠道菌群的变化,并分析其与炎性因子的相关性。方法选择IBD患者178例,其中活动期112例(活动组)、缓解期66例(缓解组),另选择82例健康查体者作为对照组。采集各组新鲜粪便,使用梯度稀释法定量培养分析肠道菌群;采集静脉血应用ELISA法检测血清IL-6、IL-17、IL-22、IL-33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缓解组比较,活动组粪便中大肠杆菌、肠球菌数量升高,双歧杆菌、乳酸杆菌数量降低,血清IL-6、IL-17、IL-22和IL-33水平升高(P均0.05)。对照组、缓解组各观察指标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大肠杆菌、肠球菌数量与IL-6、IL-17、IL-22和IL-33水平呈正相关,双歧杆菌、乳酸杆菌数量与IL-6、IL-17、IL-22、IL-33水平均呈负相关(P均0.05)。结论 IBD活动期患者存在肠道菌群失衡,后者与炎症的发生密切相关。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hanges of intestinal flora in patients with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IBD) and to analyze its correlation with inflammatory factors. Methods 178 patients with IBD were selected. There were 112 active cases (active group), 66 cases (remission group) (remission group) and 82 healthy examiners as control group. Fresh feces were collected from each group, and the intestinal flora was quantitatively analyzed by gradient dilution method. Results compared with control group and remission group, the number of Escherichia coli, Enterococcus, Bifidobacterium and Lactobacillus in active group were increased, and the number of Bifidobacterium and Lactobacillus were decreased. The levels of IL-17, IL-22 and IL-33 in serum were increased (P < 0.05).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observed indexes in control group and remission group. There was a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levels of IL-17 IL-22 and IL-33 in Escherichia coli, Enterococcus, and the levels of IL-17, IL-22 and IL-33, bifidobacterium, Bifidobacterium. There was a nega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number of lactobacillus and the level of IL-17, IL-22 and IL-33 in patients with IBD. Conclusion there is an imbalance of intestinal flora in patients with active IBD, and the latter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occurrence of inflammation.
【作者单位】: 山东省交通医院;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分类号】:R57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新光;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与炎症性肠病的关系[J];中华内科杂志;2000年09期
2 张志宏,欧阳钦;以肿瘤坏死因子α为靶向治疗炎症性肠病[J];国外医学(内科学分册);2000年01期
3 章荣华;炎症性肠病的免疫学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免疫学分册);2000年01期
4 温文;炎症性肠病病理[J];中国乡村医生;2000年04期
5 彭仲生,胡品津;炎症性肠病发病机理研究概况[J];现代临床医学生物工程学杂志;2000年02期
6 巫协宁;炎症性肠病的药物治疗新进展[J];国外医学(消化系疾病分册);2000年01期
7 甄承恩,张曼利,吕晓萍;炎症性肠病的进展[J];临床荟萃;2001年02期
8 甄承恩,张曼利,吕晓萍;炎症性肠病的进展[J];临床荟萃;2001年04期
9 阎明,贾晓青;炎症性肠病的流行病学和自然史[J];医师进修杂志;2001年11期
10 鲁晓岚,罗金燕;炎症性肠病的肝胆表现[J];医师进修杂志;2001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欧阳钦;;顽固性炎症性肠病的治疗进展[A];第二十一届全国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统疾病学术会议暨国家级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统疾病新进展学习班论文汇编[C];2009年
2 郑家驹;;炎症性肠病诊断中的困惑与挑战[A];第九次全国消化系统疾病学术会议专题报告论文集[C];2009年
3 欧阳钦;郑淑梅;;炎症性肠病的过去、现在与将来[A];第九次全国消化系统疾病学术会议专题报告论文集[C];2009年
4 高永健;朱峰;钱家鸣;陈伟;;112例炎症性肠病患者的营养风险评估[A];第九次全国消化系统疾病学术会议专题报告论文集[C];2009年
5 周峰;姜挺;葛柳青;蒋益;陈志涛;赵杰;夏冰;沈骏;冉志华;钱家鸣;;肿瘤坏死因子超家族15基因与炎症性肠病的相关性研究[A];第九次全国消化系统疾病学术会议专题报告论文集[C];2009年
6 欧阳钦;;顽固性炎症性肠病的治疗策略[A];第二十二届全国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统疾病学术会议暨消化疾病诊治进展学习班论文汇编[C];2010年
7 杨大平;;炎症性肠病诊治进展[A];贵州省中西医结合学会2005年消化系及肝病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5年
8 高原;;79例炎症性肠病临床特征分析[A];2006年贵州省医学会消化及内镜学分会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6年
9 吴小丽;胡滨;陈小微;;炎症性肠病93例临床分析[A];2006华东地区消化病学学术大会论文汇编(浙江省分册)[C];2006年
10 夏冰;;炎症性肠病遗传学研究的突破[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消化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下册)[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张中桥;不良生活方式易诱发炎症性肠病[N];家庭医生报;2007年
2 保健时报实习记者 李昆鹏;巧克力不算炎症性肠病罪魁[N];保健时报;2007年
3 黄欢;炎症性肠病不可怕[N];健康时报;2007年
4 张中桥;炎症性肠病由不当生活方式引起[N];中国医药报;2007年
5 张中桥;精神紧张易致炎症性肠病[N];中国中医药报;2007年
6 本版编辑邋夏洪平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友谊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 李鹏;炎症性肠病的新疗法[N];健康报;2008年
7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消化内科教授 胡品津;我国炎症性肠病学组已制定了协作研究计划[N];健康报;2010年
8 通讯员 高翔;炎症性肠病患者增多[N];湖北日报;2002年
9 记者 刘海英;英研究揭示炎症性肠病关键分子[N];科技日报;2012年
10 本报记者 朱国旺;当心炎症性肠病来袭[N];中国医药报;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曹倩;中国人群炎症性肠病遗传易感基因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2 王彦君;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基因微卫星多态性与炎症性肠病相关性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3 吴迎;炎症性肠病肠组织蛋白表达差异分析[D];武汉大学;2013年
4 刘彬果;炎症性肠病的免疫学发病及免疫调节剂治疗作用机制的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7年
5 沈冰冰;我国炎症性肠病遗传易感性和血清学标志物的相关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9年
6 赵颖;旋毛虫干预实验性炎症性肠病的效应及其免疫学机制探讨[D];吉林大学;2007年
7 朱琴;硫唑嘌呤治疗炎症性肠病疗效及安全性监测体系的建立[D];浙江大学;2008年
8 谭蓓;维生素D水平与炎症性肠病及其作用机制的相关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3年
9 滕旭;肠三叶因子对小鼠炎症性肠病保护作用机制的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9年
10 李攀;维生素D与炎症性肠病临床特征的相关性研究及其作用通路中炎性因子的遗传易感性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侯宝霄;109例炎症性肠病危险因素及临床特征分析[D];河北医科大学;2009年
2 唐尧;炎症性肠病十年病例临床分析[D];浙江大学;2009年
3 王丽莎;炎症性肠病858例的临床分析[D];广西医科大学;2010年
4 崔静;炎症性肠病发病机制和治疗方面某些进展[D];郑州大学;2004年
5 李莉;粪便乳铁蛋白对炎症性肠病鉴别诊断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6 杨跃梅;炎症性肠病中补体系统过度活化在炎症性损伤中的机制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7 许春梅;低氧诱导因子-1α、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在炎症性肠病中的表达[D];武汉大学;2005年
8 李江波;肌球蛋白轻链激酶表达水平与炎症性肠病活动关系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9 项利娟;肿瘤坏死因子α基因多态性与炎症性肠病关系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10 耿二冬;炎症性肠病90例临床分析[D];广西医科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58342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xiaohjib/15834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