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共振DWI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程度和活动度的评价
本文选题: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 切入点:乙型肝炎 出处:《重庆医学》2015年1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评价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程度和肝炎活动度的价值。方法设置不同的弥散敏感系数b值对102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炎组)和26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进行磁共振DWI检查,测定并比较两组肝脏感兴趣区的表观弥散系数(ADC)值。肝炎组进一步分为纤维化组(n=74)和无纤维化组(n=28)。结果设置b值为100和200s/mm2时,两组ADC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值为400、600和800s/mm2时,肝炎组ADC值低于对照组,肝纤维化组ADC值低于无纤维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值为600及800s/mm2时,肝纤维化组S3及S4期ADC值低于S0及S1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值为100、200和400s/mm2时,不同肝纤维化程度分期ADC值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值为800s/mm2时,不同炎症活动度组G1与G4级的ADC值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余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磁共振DWI技术在评价不同分期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程度和活动度方面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设置b值为800s/mm2时,效果最佳。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value of diffusion-weighted Mr imaging (DWI) in evaluating the degree of hepatic fibrosis and hepatitis activity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patitis B. methods different values of diffusion-sensitive coefficient b were used in 102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patitis B (hepatitis group) and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patitis B (hepatitis group). 26 healthy volunteers (control group) underwent MRI DWI examination. The 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 (ADC) of the two groups was measured and compared. The hepatitis group was further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the fibrosis group (n = 74) and the group without fibrosis (n = 28). Results when the b value was set to 100 and 200s/mm2,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hen the ADC value of the two groups was 400600 and 800s/mm2. The ADC value of hepatitis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 and the ADC value of hepatic fibrosis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of non-fibrosis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when the value of P0.05nb was 600 and 800s/mm2, and the ADC values of S3 and S4 phases in hepatic fibrosis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S0 and S1 phases,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when P0.05nb value was 100200 and 400s/mm2.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ADC value between different stages of hepatic fibrosis. When the value of P0.05B was 800s/mm2,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ADC values of different stages of hepatic fibrosis. 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ADC between G1 and G4 grade in different inflammatory activity groups, but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other groups. Conclusion MRI DWI technique can be used to evaluate the liver fibrosis degree and activity of chronic hepatitis B patients with different stages. The mask has good application value, When the b value is set to 800s / mm2, the best effect is obtained.
【作者单位】: 浙江省长兴县中医院放射科;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81071354)
【分类号】:R512.62;R575;R445.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蒲永莉;王丹;李勇华;谢家鑫;王净净;;肝炎后肝硬化代偿期不同证型肝纤维化指标的研究[J];重庆医学;2011年20期
2 张冬艳;薛雁山;;磁共振扩散成像肝脾ADC比值评价肝纤维化程度的研究[J];中国CT和MRI杂志;2012年03期
3 杨静;曾燕;;肝纤维化的磁共振研究应用进展[J];重庆医学;2012年10期
4 张兰;石喻;卞胜昕;郭启勇;;氧气刺激的BOLD磁共振成像ΔR2*值评估鼠肝纤维化的初步实验研究[J];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13年03期
5 程悦;沈文;祁吉;;MR扩散加权成像和CT灌注成像对肝纤维化诊断价值的比较[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10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沈亚琪;胡道予;李建军;王超;魏卫卫;;DTI对两种肝纤维化动物模型的定量研究[J];放射学实践;2012年02期
2 王帅文;辛仲宏;郭顺林;;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对原发性IgA肾病病理分级的研究初探[J];中国CT和MRI杂志;2013年02期
3 黄勇跃;金军;汤小俐;王小宜;;扩散加权成像和瞬时弹性成像在肝纤维化诊断价值中的对比研究[J];磁共振成像;2013年04期
4 李颖;单彪;;超声定量检测对乙肝患者肝纤维化的评估价值[J];成都医学院学报;2013年04期
5 陈敏;王亚玲;靳激扬;;MR扩散加权成像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研究进展[J];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2014年01期
6 林一民;王云龙;何萌;刘兴明;黄晓林;;肝病患者血清肝纤维化指标联合测定的临床意义[J];重庆医学;2014年29期
7 秦昱;夏先根;;122例慢性肝病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与肝纤维化相关性研究[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3年04期
8 刘桂勤;沈加林;;肝硬化影像学诊断新进展[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4年02期
9 李秋菊;赵周社;于兵;石喻;李加慧;郭启勇;;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在肝纤维化中的应用进展[J];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14年07期
10 王颖;陈立宇;冯萍;;肝纤维化的无创诊断技术研究进展[J];华西医学;2014年09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张晴;化学药物治疗对肿瘤患者肝脏表观扩散系数及CT灌注参数的影响[D];山东大学;2012年
2 曾红春;大鼠肝泡状棘球蚴多模态影像学的动态观察与分析[D];新疆医科大学;2013年
3 陈翠云;基于IVIM-MRI在肝纤维化的初步研究[D];山东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宛瑞杰;慢性HBV感染者无创诊断模型的建立及病证结合抗肝纤维化临床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2年
2 梅习龙;第二代双源CT低剂量全肝灌注对原发性肝癌TACE术前后血供评价[D];中南大学;2012年
3 冯林;MRI T2*值无创评估肝纤维化铁沉积的实验研究[D];川北医学院;2014年
4 刘瑶;早期乙肝肝硬化中医证素特征及其与血浆CTGF、PDGF的相关性研究[D];福建中医药大学;2014年
5 王柯懿;大鼠肝硬化肝癌模型及HIFU术后磁共振扩散成像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4年
6 陈鑫;比较肝MR弥散加权成像四种采集技术的可重复性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敏,苏经格,田茂平,李献平;慢性肝炎、肝硬化中医辨证分型与血清肝纤维化四项指标的相关性研究[J];北京中医;1999年05期
2 王芳,梁代英,齐京,盛巡,刘欣,张颖,李萍;益气活血解毒化痰方对实验性肝纤维化大鼠的胶原合成及TGF-β1的影响[J];中华中医药杂志;2005年08期
3 杨涛;王秀荣;杨广夫;娄明武;张伟丽;黄翠红;;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在肝脏疾病诊断中应用价值[J];中国CT和MRI杂志;2008年04期
4 孙骏;施裕新;张志勇;;MR扩散加权成像对肝纤维化诊断的初探[J];中国CT和MRI杂志;2008年06期
5 王秋实;郭启勇;梁长虹;康庄;刘辉;;MR弥散加权成像评价肝纤维化的初步实验研究[J];解剖学研究;2007年03期
6 朱方石,金实,汪悦,卜平,朱虹,谭家诚;肝硬化中医证型与肝纤维化指标相关性的研究[J];辽宁中医杂志;2000年11期
7 史丽静;李树平;田建明;陈炜;汪剑;;CT灌注、MR灌注及MR扩散加权成像对肝脏疾病鉴别能力的比较[J];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07年12期
8 侯宝峰;郭娟逊;寇小妮;;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中医证型与血清学指标关系的临床研究[J];陕西中医;2008年09期
9 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分会,肝病学分会;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J];中华肝脏病杂志;2000年06期
10 罗瑞虹,杨绍基,谢俊强,赵志新,何有成,姚集鲁;肝纤维化血清五项标志物的诊断意义[J];中华肝脏病杂志;2001年03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陈建国;肝炎后肝硬化的中医证型分析及Child-Pugh分级探讨[D];南京中医药大学;2005年
2 芮玩珠;肝硬化中医证型与胃镜下表现的相关性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9年
3 王超;不同时期肝硬化形态学改变与中医证候分布的关系[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魏友平;沈钧康;张彩元;;正常人脑表观弥散系数值定量测量的方法[J];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09年01期
2 邹松;余庆华;沉东挥;陈春霞;;新生儿及儿童脑白质发育磁共振表观弥散系数均值的变化[J];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2010年03期
3 威晋;陈光亮;段青;薛蕴菁;;表观弥散系数在前列腺良恶性病变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科学;2011年20期
4 王立民;王昭华;韩伟;;非强化表观弥散系数值对梗阻早期肾脏的诊断价值[J];泰山医学院学报;2011年10期
5 董洋;王秀河;黄耀熊;黄力;;不同弥散梯度方向在人脑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中的应用(英文)[J];中国临床康复;2006年10期
6 李琢;薛华丹;何泳蓝;雷晶;金征宇;;基于磁共振表观弥散系数分布的淋巴结良恶性鉴别方法研究[J];磁共振成像;2011年05期
7 曾旭;周芷溪;董国礼;许林;肖兵;高才良;;正常腰椎表观弥散系数值大小及其变化规律[J];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2012年05期
8 马得廷;王君霞;孔庆奎;谢元忠;;中脑脚间区弥散加权成像信号与表观弥散系数的分析研究[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4年02期
9 牛蕾;刘学军;隋庆兰;;表观弥散系数评价脑内病变周围水肿性质的价值[J];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10 陈杰;邢伟;生晶;田建明;陈明;;相对表观弥散系数鉴别兔良、恶性淋巴结[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10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杜鲲;管生;王志伟;刘朝;彭强;;磁共振表观弥散系数评价肝癌TACE术后疗效的临床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八次全国放射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2 鲁宏;章士正;胡惠;何健;赵峰;吴涛;;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水通道蛋白-4表达与弥散加权成像表观弥散系数的相关性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16次全国放射学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烁;全身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的动物模型及临床初步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姚逸琦;不同放射敏感性荷人鼻咽癌裸鼠照射后表观弥散系数变化规律及其与组织病理学特征的相关性分析[D];福建医科大学;2012年
2 牛蕾;表观弥散系数评价脑内病变周围水肿性质[D];青岛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64648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xiaohjib/16464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