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镜胆道支架置入术后胆道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
本文选题:经内镜胆道支架置入术 切入点:胆道感染 出处:《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5年19期
【摘要】:目的探讨内镜胆道支架置入术后胆道感染的相关因素,为预防经内镜胆道支架置入术后胆道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40例经内镜胆道支架置入术患者临床资料,对影响术后胆道感染的相关因素及常见病原菌进行统计,并对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40例内镜胆道支架置入术患者发生胆道感染10例,感染率为25.0%;感染患者共培养出病原菌24株,其中革兰阴性菌16株占66.67%,革兰阳性菌8株占33.33%;年龄70岁、术前黄疸15d、术前有胆道感染、术前生活质量评分、每日平均引流量等是患者术后发生胆道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了解经内镜胆道支架置入术后胆道感染的相关因素及其细菌谱,有助于合理选择有效抗菌药物和及时有效的控制感染。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ed factors of biliary tract infection after endoscopic biliary stent implantation. Methods the clinical data of 40 patients with endoscopic biliary stenting from February 2013 to February 2015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The related factors and common pathogens of postoperative biliary tract infection were analyzed, and the related factors were analyzed by univariate and multivariate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Results there were 10 cases of biliary tract infection in 40 cases of endoscopic biliary stenting. The infection rate was 25.00.A total of 24 strains of pathogenic bacteria were cultured in the infected patients, of which 16 strains were Gram-negative bacteria (66.67) and 8 Gram-positive bacteria (33.33%). The age of 70 years old, preoperative jaundice 15 days, preoperative biliary tract infection, preoperative quality of life score, The mean daily drainage was the risk factor of biliary tract infection after operation. Conclusion to understand the related factors and bacterial spectrum of biliary tract infection after endoscopic biliary stent implantation. It is helpful for rational selection of effective antibiotics and effective control of infection in a timely and effective manner.
【作者单位】: 金华市中心医院肝胆胰外科;
【基金】:浙江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LQZH16012)
【分类号】:R575.7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张涛;沈雄山;晏华军;;梗阻性黄疸患者实施经皮经肝胆道引流术后胆道感染的相关因素研究[J];肝胆外科杂志;2015年03期
2 文宏宇;欧志红;;含酶抑制剂复合药对常见肠杆菌体外抗菌活性的研究[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4年02期
3 刘瑞雪;刘建;徐洪全;;超声引导下行PTCD术的导管相关性感染因素分析[J];吉林医药学院学报;2015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培鑫,周小芸,陈洁,楼金(王干);小儿胆道感染150例分析[J];浙江预防医学;2004年04期
2 牛应林;张澍田;于中麟;陈曦;孟凡冬;;诊断和治疗性胰胆管造影并发胆道感染的危险因素和防治[J];临床内科杂志;2006年07期
3 姚俊;许亚平;孟鑫;薛翠华;周春锁;付白清;;114例胆道感染患者胆汁细菌培养分析[J];临床内科杂志;2006年10期
4 陈规划;易述红;;重症胆道感染[J];腹部外科;2009年01期
5 朱理辉;李国庆;张t ;王正根;;慢性乙型重型肝炎并发胆道感染35例临床分析[J];实用肝脏病杂志;2011年06期
6 杨沛林,钟天然,郦清;小儿胆道感染(附80例十二指肠引流病例分析)[J];实用儿科杂志;1987年01期
7 陈红绉;;关于不典型胆道感染的若干问题[J];福建医药杂志;1987年02期
8 陶建国;宋元菊;;诊治高龄胆道感染137例的体会[J];川北医学院学报;1988年03期
9 郑显理;胆道感染概况[J];新医学;1992年11期
10 徐克成;胆道感染的实验室诊断[J];新医学;1992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赵凯;赵玲;赵岩;;中老年性胆道感染性术时机选择体会[A];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学会第六次全国急诊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1996年
2 邓筱;朱栋;;胆道感染与胆石症的住院费用与影响因素分析[A];第二十届航天医学年会暨第三届航天护理年会论文汇编[C];2004年
3 叶国良;陈会松;盛红;程德希;;胆石症并胆道感染患者胆汁与血细菌培养比较及药敏分析[A];2005年浙江省消化系疾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5年
4 叶国良;陈会松;盛红;程德希;;胆石症并胆道感染患者胆汁与血细菌培养比较及药敏分析[A];2006华东地区消化病学学术大会论文汇编(浙江省分册)[C];2006年
5 吴琴珍;;改良T管造影方法降低胆道感染发生率的探讨[A];中华护理学会第8届全国造口、伤口、失禁护理学术交流会议、全国外科护理学术交流会议、全国神经内、外科护理学术交流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冯友根;胆道感染的抗菌药应用[N];中国医药报;2003年
2 林雪;胆道感染术前术后护理[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6年
3 仇倩;学会观察胆道感染者病情[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6年
4 记者 谭嘉 通讯员 张鹏 林峰;抗反流支架可降低胆道感染风险[N];健康报;2014年
5 本报记者 刘景峰;ERCP术后:妥善处理短期并发症[N];医药经济报;2010年
6 郁时威(徐汇区石龙路天平医院);“胃痛”与胆囊炎、胆结石[N];上海中医药报;2003年
7 本报记者 曹玉祥;老年人如何防治胆石症[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5年
8 季中;饮食劣习与胆石症[N];中国医药报;2000年
9 三九;胆石症易“钟情”的人群[N];保健时报;2005年
10 郑书兰;哪些人易得胆石症?[N];大众卫生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于海鹏;恶性梗阻性黄疸继发胆道感染病原学研究及多因素分析[D];天津医科大学;2011年
2 于宏;胆道感染细菌与机体相互作用机制的实验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苏智;老年人胆道结石并胆道感染分型、手术时机及手术方式的选择[D];广西医科大学;2014年
2 邵峰;胆道感染细菌谱和易感因素分析[D];安徽医科大学;2012年
3 胡义辉;胆汁培养与药敏分析对胆道感染患者临床抗生素选择的指导[D];浙江大学;2007年
4 张小博;胆道感染患者胆汁中病原菌的分布及对药物的敏感性变化分析[D];吉林大学;2014年
5 于又曦;胆道感染患者胆汁病原菌分布及药敏分析[D];吉林大学;2015年
6 王松;郑氏消炎利胆汤对大鼠实验性胆道感染的影响[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169896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xiaohjib/16989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