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消化疾病论文 >

HLA-DRB1基因多态性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性的系统评价

发布时间:2018-04-08 18:10

  本文选题:HLA-DRB 切入点:幽门螺杆菌 出处:《现代预防医学》2016年15期


【摘要】:目的应用Meta分析的方法分析HLA-DRB1基因多态性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相关性。方法检索中文数据库包括中国知网、万方、维普,英文数据库包括Pub Med、MEDLINE、OVID。含有HLA-DRB1、幽门螺杆菌等相关的文献。数据提取后,将H.pylori感染患者作为病例组,H.pylori未感染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Rev Man5.0进行分析,效应指标采用OR值和95%CI,异质性大小以I2进行表示。进行亚组分析和敏感性检验,用Egger’s法通过Stata12.0定量评估发表偏倚。结果 HLA-DRB1*08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LA-DRB1*1502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HLA-DRB1*08按照地区(欧洲与中国)进行亚组分析,二组比较,欧洲地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中国地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按照H.pylori检验方法进行亚组分析,HLA-DRB1*1501,二组比较,联合试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单项试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LA-DRB1*11,二组比较,联合试验Z=1.97(P=0.05),单项试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HLA-DRB1*08和HLA-DRB1*1502是H.pylori感染的易感基因。其中HLA-DRB1*08是中国地区特有的H.pylori感染易感基因。H.pylori检验方法是否作为HLA-DRB1*1501、*11的影响因素值得进一步分析研究。
[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HLA-DRB1 gene polymorphism and Helicobacter pylori infection by Meta analysis.Methods Chinese database was searched including Chinese Web, Wanfang, Weipu, and English database including Pub MedMed MEDLINE OVID.Contains HLA-DRB1, Helicobacter pylori and other related literature.After the data was extracted, the patients with H.pylori infection were used as the control group, the Rev Man5.0 was used to analyze the effect index, OR value and 95% CI were used, and the heterogeneity was expressed by I2.Subgroup analysis and sensitivity test were performed. Publication bias was quantitatively evaluated by Stata12.0 using Egger's method.Result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HLA-DRB1*08 group and HLA-DRB1 + 1502 group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The subgroup analysis of HLA-DRB1*08 according to region (Europe and China) showed that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ut 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China.Conclusion HLA-DRB1*08 and HLA-DRB1*1502 are susceptible genes to H.pylori infection.Among them, HLA-DRB1*08 is a unique H.pylori infection susceptibility gene in China. Whether the method of H.pylori test is the influential factor of HLA-DRB1h1501M11 is worthy of further analysis and study.
【作者单位】: 华北理工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学科;唐山钢铁集团责任有限公司医院;
【基金】:唐山市科技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指导项目(111302092a)
【分类号】:R57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耀东;卫海燕;罗淑颖;陈永兴;刘晓景;刘芳;;基因多态性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相关性研究[J];社区医学杂志;2013年20期

2 朱明明;孙成刚;;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相关基因多态性的研究进展[J];临床肝胆病杂志;2008年02期

3 胡晨波;武静;施军平;;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基因多态性[J];肝脏;2009年06期

4 陶东升;严新民;郭强;;肿瘤坏死因子α基因启动区基因多态性与HBV感染的研究[J];昆明医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5 周越塑;王福生;刘明旭;;TNF-α基因多态性对肝炎及其他感染性疾病的影响[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2年07期

6 张传标;祝锦;张微;孔繁翠;张伟娟;罗薇;段海清;王鹤尧;;TAFI 505A>G基因多态性与VTE易感性之间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医药导刊;2010年06期

7 张笑添;任海兰;;IL-8基因多态性对慢性HBV感染者血清IL-8水平的影响[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12年01期

8 张心海;单兆伟;赖仁胜;谢玲;朱长乐;;p53基因多态性与CAG家族史的患病风险相关性研究[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0年10期

9 柏立婧;杨宝山;;VEGF-634G/C基因多态性与疾病相关性的研究进展[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14年13期

10 李莹;刘洋;张玮;邢练军;宋海燕;李运东;王育群;;上海地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肿瘤坏死因子-α的基因多态性研究[J];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2012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高倩;李智伟;;辽宁地区HCV感染者IL-28B基因多态性及与疾病相关性的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六次全国病毒性肝炎及肝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3年

2 胡晨波;施军平;;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基因多态性的研究现状[A];第十八次全国中西医结合肝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3 李朝霞;李文凡;;甘肃地区HBV感染与ERα-29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研究[A];中华医学会全国第九次感染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4 靳晓丽;;CD405'-非翻译区域-1C/T基因多态性与HBV感染的相关性研究(摘要)[A];第十次浙江省中西医结合肝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5 过建春;施军平;荀运浩;;HLA-DQA1基因多态性和HBV感染结局的关联[A];全国第3届中西医结合传染病学术会议暨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传染病专业委员会第2届委员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6 吴金明;孙慧;吴康为;黄智铭;吴建胜;陈瑾;林贤凡;;IFN-γ基因多态性与HBV感染不同结局之间的关系[A];首届浙江省消化病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8年

7 吴金明;孙慧;黄智铭;陈瑾;林贤凡;;IFN-γ基因多态性与HBV感染不同结局之间的关系[A];浙江省医学会呼吸系病分会成立三十周年庆典活动暨2008年呼吸病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8年

8 王們;项晓刚;莫瑞东;董志霞;赖荣陶;刘昱含;俞虹;赵钢德;周惠娟;蔡伟;王晖;谢青;;汉族人群NTCP基因多态性与HBV易感性相关[A];中华医学会第十六次全国病毒性肝炎及肝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3年

9 何登明;陶诗奇;郭世民;李茂仕;朱鹏;谭朝霞;吴俊秋;王宇明;;IL10和MX1基因多态性与HLA-DQ基因多态性连锁遗传决定持续HBV感染易感性[A];第三届全国病毒性肝炎慢性化重症化基础与临床研究进展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3年

10 谢军;黄才斌;张自翔;舒涛;廖跃光;;5-羟色胺转运体基因多态性与5-HT能药物临床疗效的关系[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消化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上册)[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石晓东;IL28B基因多态性及其表达与HCV、HBV感染转归的相关性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秦丽岩;新疆维吾尔族细胞色素P450 2E1基因多态性与抗结核药物性肝损害的关联研究及荟萃分析[D];新疆医科大学;2016年

2 陈蕊蕊;中国人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相关基因多态性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2年

3 夏淑林;CD24基因多态性与慢性HBV感染的遗传易感性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1年

4 张小丽;中国血液透析人群细胞因子基因多态性与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相关性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11年

5 陈立;细胞因子基因多态性与慢性HBV感染结局的相关性[D];福建医科大学;2006年

6 丛美;乙肝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肿瘤坏死因子α-238,-308位基因多态性的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4年

7 李晓梅;PNPLA3基因多态性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易感性及组织损伤联系的meta分析[D];延安大学;2015年

8 徐旭雯;肿瘤坏死因子基因多态性与慢性HBV感染者临床类型的相关研究[D];中南大学;2003年

9 曹创裕;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基因多态性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相关性研究[D];广州医学院;2011年

10 韩仙芝;FD及其伴随精神症状与5-HT转运体基因多态性[D];郑州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72275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xiaohjib/172275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070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