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消化疾病论文 >

不明原因肝炎的临床和组织学特征

发布时间:2016-11-16 10:12

  本文关键词:不明原因肝炎的临床和组织学特征,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第三军医大学》 2014年

不明原因肝炎的临床和组织学特征

彭景  

【摘要】:近年来,随着诊断技术的发展和医疗水平的提高,大部分肝功能异常的患者经实验室检查、组织学检查等方法可明确诊断,,得到合理有效的治疗,但仍有部分患者不能明确病因,临床上称为“不明原因肝病”,其中包括“不明原因肝炎”和“隐匿性肝硬化”[1-3]。换句话说,不明原因肝炎是指存在肝脏炎症,发病及致病机制隐匿,临床特点和肝组织学特征不明显,不能通过目前的诊断手段和方法明确病因的疾病[4]。据报道,不明原因肝炎的发生率约为5%~30%[1,2]。目前临床对不明原因肝炎的诊断主要以排除其它明确肝脏疾病为基础。随着对相关肝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的认识加深,新的诊断技术的发展和诊断方法的应用,以及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转变,不明原因肝炎无论是在病因分类、发病机制,还是临床和组织学特点方面,均发生了新的变化[4,5]。 本研究按时间段随机抽取了2010年9月~2013年1月期间在我科就诊的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升高的患者,通过制定不明原因肝炎的临床诊断路径,经过筛查、甄别、随访3个阶段,应用多种包括高敏度病毒核酸检测、肝组织免疫组织化学在内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好的诊断方法,筛选出不明原因肝炎患者,并对不明原因肝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汇总分析,以及对肝组织切片进行多人独立阅片,总结不明原因肝炎患者的临床特征和主要的肝组织学特点。 结果: 1. ALT升高患者经过不明原因肝炎诊断路径,最后仍有12.2%的患者不能确诊。 2.不明原因肝炎患者的ALT、血清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的水平分别为(640.01±596.67)IU/L、(118.41±142.64)μmol/L、(13.18±7.70)sec;不同ALT水平在各年龄组间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2.629,P>0.05);不同TBIL水平在各年龄组间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23.927,P<0.05)。 3.不明原因肝炎患者的主要症状有乏力(53.3%)、消化道症状(54.9%)、黄疸(50.0%);病程趋向于亚急性、慢性(79.7%);预后良好(72.1%)。 4.不明原因肝炎患者的临床病理类型大部分为慢性轻度肝炎(63.4%~84.1%);炎症活动度分级(inflammatory activity grading,G)主要为G1~G2(64.6%~85.4%);纤维化分期(fibrosis stage,S)主要为S0~S1(73.1%~76.9%)。 结论: 1.不明原因肝炎的临床诊断通过多种敏感、特异的诊断手段,经过多个阶段的筛查,其诊断率得到提高。 2.不明原因肝炎的临床特点:①多见于青壮年;②多为亚急性和慢性;③半数以上出现乏力、消化道症状及黄疸等症状;④预后良好。 3.不明原因肝炎的肝组织学特点:①多为轻、中度损害;②以慢性改变为主;③炎症活动多在G1~G2,纤维化程度多在S0~S1。 4.本组中不明原因肝炎患者的临床和病理特征与病毒性肝炎的特征相似。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第三军医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R575.1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顺玲,戴水奇,张雪红,喻友军,谭妹莲,易长庚;湖南省酒精性肝病流行病学调查概况[J];中国医师杂志;2005年03期

2 傅绪珍;闫丽丽;;急性中毒性肝病292例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导刊;2010年03期

3 王文;于红;;161例药物性肝病临床特点与转归分析[J];实用肝脏病杂志;2008年03期

4 丁静;田文广;王世伟;周智;;不明原因肝功能异常182例临床分析[J];重庆医学;2014年11期

5 常彬霞;游绍莉;刘婉姝;赵景民;孙艳玲;周光德;貌盼勇;辛绍杰;;442例不明原因ALT、胆红素升高的肝脏疾病患者的临床与病理学分析[J];临床肝胆病杂志;2010年01期

6 游绍莉;朱冰;荣义辉;张爱民;臧红;肖珑;万志红;刘鸿凌;辛绍杰;;9453例待查肝病的诊断分析[J];中华保健医学杂志;2012年06期

7 柳芳芳;段学章;臧红;郭晓东;申力军;胡瑾华;赵攀;李进;辛绍杰;;不同类型急性药物性肝损伤的临床特点分析[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3年10期

8 任志刚,安子元,徐大毅;炎症性肠病肝脏损害的临床分析[J];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1993年01期

9 姚登福,黄锋,孟宪镛;Reye氏综合征引起肝、脑组织损伤机制的研究[J];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05年03期

10 尤丽英;唐映梅;杨晋辉;徐智媛;程宇;;81例不明原因肝损伤肝穿病理分析[J];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07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代凤;张黎;;热敷、按摩治护肝豆状核变性患者扭转痉挛疗效观察[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0年11期

2 刘雯;;血浆置换联合中药治疗慢性乙型重型肝炎临床研究[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1年03期

3 王安莲;石年;;酒精性肝病研究进展[J];安徽预防医学杂志;2009年06期

4 吕达平;杨任民;;铜代谢障碍性疾病的研究进展[J];安徽医学;2006年01期

5 杜益刚;程楠;胡纪源;;肝豆状核变性基因诊断技术的研究进展[J];安徽医学;2009年04期

6 叶群荣;程楠;胡纪源;韩咏竹;;肝豆状核变性早期诊断的研究进展[J];安徽医学;2010年08期

7 徐银;韩咏竹;;肝豆状核变性精神障碍的研究进展[J];安徽医学;2011年05期

8 饶娆;程楠;叶群荣;韩咏竹;;青霉胺激发试验应用于肝豆状核变性早期诊断的研究进展[J];安徽医学;2011年05期

9 陈后勤;胡纪源;;肝豆状核变性肾脏损害研究进展[J];安徽医学;2012年01期

10 胡文彬;韩咏竹;杨任民;程楠;薛本春;孙道银;喻绪恩;韩永升;叶冬青;;安徽省金寨县和利辛县汉族人群肝豆状核变性的患病率调查(附一家系报道)[J];安徽医学;2012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永忠;夏金荣;饶斌;;凯因益生联合参芪十一味颗粒治疗慢性乙肝对白细胞血小板计数的影响[A];首届江西省中西医结合肝病学术研讨会、首届江西省中西医结合肝病新进展学习班资料汇编[C];2008年

2 薛云平;邬小萍;向天新;温志立;;泼尼松治疗胆汁淤积型药物性肝炎时机与疗效观察[A];江西省中西医结合学会传染病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首届江西省中西医结合传染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3 万春;彭翠波;熊学敏;唐晓玲;李慎勤;;中药排列组合对抗乙肝病毒耐药性疗效评价[A];江西省中医药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袁宏;陈红;熊亚星;赵正斌;毛小荣;张立婷;岳伟;李莹;邵沂;;21例慢性重型肝炎血浆置换治疗的疗效评估及影响因素分析[A];第一届全国人工肝及血液净化学术年会暨全国人工肝及血液净化攻关协作组成立大会论文集[C];2004年

5 熊亚星;陈红;袁宏;赵正斌;毛小荣;张立婷;岳伟;李莹;邵沂;;MARS人工肝治疗肝功能衰竭12例临床研究[A];第一届全国人工肝及血液净化学术年会暨全国人工肝及血液净化攻关协作组成立大会论文集[C];2004年

6 罗红涛;刘全妹;叶一农;张沛华;白红莲;吴有全;罗钻弟;;缓慢血浆置换与血液透析联合生物人工肝治疗重型肝炎[A];第一届全国人工肝及血液净化学术年会暨全国人工肝及血液净化攻关协作组成立大会论文集[C];2004年

7 张跃新;孙丽华;肖琳;鲁晓擘;;以MELD法评价MARS人工肝治疗重型肝炎的疗效和预后[A];第一届全国人工肝及血液净化学术年会暨全国人工肝及血液净化攻关协作组成立大会论文集[C];2004年

8 宋修光;陈士俊;于进红;杜文军;朱宝焕;;MARS和PE单次治疗对肝衰竭患者肝功能的影响[A];第一届全国人工肝及血液净化学术年会暨全国人工肝及血液净化攻关协作组成立大会论文集[C];2004年

9 庞永立;李来生;刘永清;张芝萍;熊陶;;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技术在重型肝炎中的应用分析[A];第一届全国人工肝及血液净化学术年会暨全国人工肝及血液净化攻关协作组成立大会论文集[C];2004年

10 马全义;杨瑞琴;程胜禹;;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型重型肝炎23例疗效观察[A];第一届全国人工肝及血液净化学术年会暨全国人工肝及血液净化攻关协作组成立大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孔凡利;荔枝果肉多糖的分离纯化与结构表征及抗氧化活性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2 刘丽艳;CYP1A1与PPARα多态性及mRNA水平在酒精性肝病中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倪燕君;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整合素αvβ3的表达和肝纤维化无创诊断模型的评价[D];复旦大学;2010年

4 殷晓轩;辨病专方与辨证施治对酒精性肝损伤病证相合模型的疗效对比[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1年

5 李有贵;竹节人参皂苷对乙醇性肝损伤的保护机理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6 侯周华;输血传播病毒(TTV)基因变异的临床意义[D];中南大学;2003年

7 李志红;酒精性肝纤维化中医证候特点和慢肝消抗酒精性肝纤维化的分子机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4年

8 严惟力;L-[1-~(13)C]苯丙氨酸呼气试验检测肝功能生物学机制及临床应用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9 牟瑞丽;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机制的分子生物学研究[D];山东大学;2004年

10 武文斌;丙型肝炎患者抗-F流行率及F蛋白对细胞(抑)癌基因的调节作用[D];第二军医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静;小鼠酒精性脂肪肝中线粒体生物合成的损伤[D];郑州大学;2010年

2 王晓燕;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亚型分布及与临床关系的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11年

3 陈拉弟;慢性丙型肝炎临床转归及其干扰素抗病毒疗效的影响因素分析[D];山西医科大学;2011年

4 申冀阳;慢性乙肝中医证候机体免疫反应状态分析[D];泸州医学院;2011年

5 张强;79例亚急性肝衰竭患者临床特征分析及中西医结合治疗疗效评价[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6 柳海艳;葛花枳椇子配伍对酒精性肝损伤的防治作用及机理探讨[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7 张曦;NF-κB、Bc1-2、TGF-β1在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相关性[D];兰州大学;2011年

8 黄海建;C3d在人体正常肝组织和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中Glisson's囊与纤维化区域表达的研究[D];福建医科大学;2011年

9 郭感恩;枳椇子水提取液对乙醇体外诱导脂肪变性L-02细胞Adipor2基因表达的影响[D];中南大学;2011年

10 丁超峰;活体肝移植治疗良性高MELD评分受体的疗效评价[D];浙江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丰衣;李筠;肖小河;;中药药物性肝损害的研究现状[J];中华中医药杂志;2009年03期

2 滕光菊;张伟;孙颖;常彬霞;李矫捷;赵军;田辉;尚丽丹;邹正升;李保森;;141例药物性肝衰竭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J];传染病信息;2011年05期

3 明媛英;;血浆置换联合血液灌流治疗重度药物性肝病12例临床分析[J];实用肝脏病杂志;2006年03期

4 薛汉麟;对职业肿瘤流行学调查的几点浅见[J];工业卫生与职业病;1985年02期

5 姜宏齐,陈焕永,蔡华枫,朱思和,马英骥,安国华;TTV在黑龙江省不明原因肝炎患者中的比例及其致病性[J];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2003年01期

6 周双男;王立福;张宁;郭文忠;;药物性肝损害113例临床分析[J];临床军医杂志;2012年01期

7 戚应杰;刁联硕;;自身免疫性肝炎的实验室诊断及其研究进展[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1年03期

8 庄立琳,饶日春,黄俊达,胡桂华,黄英英,杨铮;某部新兵暴发流行ALT升高的初步研究[J];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02年02期

9 金荣华,郎振为,许德军,阎惠平,张士杰;血清非甲-戊急性肝炎的病因学分析[J];临床肝胆病杂志;2000年03期

10 潘发愤,陶志华,陈晓东,王忠永,周祖木,吴建波,丁建光,陈永平,王震龙;原因不明性肝炎血清中TTVDNA的检出及其临床意义[J];临床肝胆病杂志;2002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姚履枫,张月英;重症肝炎402例预后分析[J];福建医药杂志;1997年05期

2 李红;鲁晓岚;;肝功能检查与肝炎病毒标志物检查不可相互替代[J];肝博士;2014年02期

3 汪金,王兆文,赵启龙,孟德胜,鞠晓黎,黄明军;385份血清中6种型别肝炎病毒标志物的检测[J];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00年01期

4 庄立琳,黄其炯,郑瑞丹,饶日春,黄俊达,杨铮,胡桂华,张闽峰,陈礼坤,夏宁邵;某部连续两年肝炎暴发流行的调查[J];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03年04期

5 王林生;招飞体检青年谷丙转氨酶异常与肝炎病毒标志物的关系[J];航空军医;2003年05期

6 华锡慧,白绿江,黄雅娟;各型肝炎及肝硬化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浓度的检测报告[J];临床肝胆病杂志;1994年03期

7 李竹成;肝炎病毒标志物检测的临床应用[J];辽宁医学杂志;1995年04期

8 蒋比芬;张国坤;;肝功能异常患者肝炎病毒标志物检测结果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12年32期

9 毛和香,罗德生,刘小平,乔正蓉;150例患者肝炎病毒标志物的检查分析[J];临床检验杂志;1994年S1期

10 王娟 ,钱洁,龙治平;肝炎病毒标志物检测的临床分析[J];中国医师杂志;2002年S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付春祥;刘燕;王仁修;;血清肿瘤标志物与肝炎病毒标志物相关性研究[A];山东预防医学会首届学术年会资料汇编[C];2003年

2 卢积良;;496例肝炎患者戊型与甲乙丙庚各型肝炎病毒重叠感染的分析[A];2005年浙江省感染病、肝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松志;[N];农村医药报(汉);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彭景;不明原因肝炎的临床和组织学特征[D];第三军医大学;2014年

中国知网广告投放

相关机构

>第三军医大学

相关作者

>彭景

不明原因肝炎的临床和组织学特征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京ICP证040441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京)字008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9993 010-62982499
服务热线:010-62985026 010-62791813
在线咨询:
传真:010-6278036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0475号



  本文关键词:不明原因肝炎的临床和组织学特征,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7695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xiaohjib/17695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718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