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消化疾病论文 >

乙型病毒性肝炎表面抗原水平与肝细胞癌发生发展关系的研究进展

发布时间:2018-04-19 13:56

  本文选题:乙型病毒性肝炎表面抗原 + 乙型病毒性肝炎 ; 参考:《中国老年学杂志》2016年04期


【摘要】:正肝细胞癌(HCC)好发于中老年,也有年轻化的趋势,是最常见恶性肿瘤之一,死亡率高,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可很好地预测远期疗效。病毒性肝炎是肝细胞癌众多因素中最主要的病因。血清乙型病毒性肝炎表面抗原(HBs Ag)是可靠的乙型病毒性肝炎病毒(HBV)感染的标志。除了HBV-DNA,HBs Ag水平也被证明可以帮助判断疾病自然过程,且在指导治疗、预后上发挥重要的价值。在乙型病毒性肝炎e抗原(HBe Ag)阳
[Abstract]:Positive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 is one of the most common malignant tumors and its mortality is high. Early diagnosis and early treatment can well predict the long-term effect.Viral hepatitis is the main cause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Serum 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 (HBs Ag) is a reliable marker of hepatitis B virus infection.In addition to HBV-DNA, HBs Ag levels have also been shown to help judge the natural course of disease and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guiding treatment and prognosis.HBe Ag positive in hepatitis B virus
【作者单位】: 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消化内科;
【基金】:吉林省科技厅资助项目(20140311092YY) 吉林省卫生厅科技资助项目(2011S011) 长春市科技局资助项目(12Z931)
【分类号】:R512.62;R735.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林德馨,高永琳,黄伟明,何艳,叶庆林;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测定的意义[J];临床肝胆病杂志;2003年04期

2 朱新功;老年乙型病毒性肝炎122例肝功能及预后分析[J];临床医药实践;2003年08期

3 成建国;乙型病毒性肝炎的血清学检查与结果分析[J];西藏医药杂志;2003年03期

4 钟启腾;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及干预治疗[J];疑难病杂志;2003年01期

5 谢新生;乙型病毒性肝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03年09期

6 王玉兴;肥城市1995年~2003年乙型病毒性肝炎流行病学分析[J];社区医学杂志;2004年05期

7 刘东,周海;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流行状况及预防[J];医学动物防制;2005年08期

8 王峥嵘;李凤云;张东珍;牛占忠;;中西医结合治疗乙型病毒性肝炎30例[J];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2005年05期

9 杨子安;吕建南;徐晓磊;;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相关性的观察[J];黑龙江医药科学;2006年02期

10 吴月萍;;安吉县人群乙型病毒性肝炎血清学调查[J];浙江预防医学;2006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涂宏;;做好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健康教育[A];第九次全国中西医结合肝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0年

2 张玲;马韵;;96例乙型病毒性肝炎临床与病理相关性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感染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1年

3 牛俊奇;王峰;王美霞;华瑞;温小玉;田梅梅;郑锦辉;;乙型病毒性肝炎基因治疗实验研究[A];中华医学会全国第九次感染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4 马金栋;李世荣;赵建强;;抗心磷脂抗体与乙型病毒性肝炎相关性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检验医学学术会议资料汇编[C];2008年

5 李青春;;运德素优化治疗乙型病毒性肝炎323例[A];第6届全国疑难及重症肝病大会论文集[C];2011年

6 潘雪飞;张长法;;循证医学与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治疗[A];第十七次全国中西医结合肝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7 郭晓东;熊璐;孟园;周光德;赵雨来;刘树红;赵景民;;慢加急性重型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干扰素γ水平的检测及临床意义[A];第八届全国生物医学体视学学术会议、第十一届全军军事病理学学术会议、第七届全军定量病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12年

8 李祥坤;;性激素水平与乙型病毒性肝炎[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中青年检验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2年

9 赵洪雯;余荣杰;吴雄飞;刘宏;彭侃夫;;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合并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治疗策略[A];西南地区第12届肾脏病学术会议暨贵州省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2012年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2年

10 李兰娟;;浅谈“2006~2010年浙江省乙型病毒性肝炎防治规划”[A];2006年浙江省感染病、肝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蒋业贵;HLA-Ⅱ类和Ⅲ类基因与乙型病毒性肝炎相关性的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宁宁;不同医疗保障制度下乙型病毒性肝炎三种病程患者的住院治疗及费用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2 罗专波;浙江省湖州市20岁以上人群乙型病毒性肝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D];浙江大学;2012年

3 刘晓红;乙型病毒性肝炎中肝脏相关淋巴细胞的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1年

4 宁琳洪;针对中国西南地区医生管理乙型病毒性肝炎的问卷调查[D];第三军医大学;2013年

5 周东方;血清可溶性HLA-I及肝组织HLA-I表达水平与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相关性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04年

6 张艳彪;深圳市常住人口乙型病毒性肝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D];郑州大学;2012年

7 李凤彩;慢加急性重型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IFN-γ水平及其启动子甲基化状态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8 胡业佳;新型抗炎蛋白TIPE2在乙型病毒性肝炎模型小鼠中的作用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9 罗献伟;安徽省2006年1~59岁人群乙型病毒性肝炎感染状况的血清流行病学调查[D];安徽医科大学;2012年

10 李春芝;HD-Ⅰ对乙型病毒性肝炎的免疫调节作用[D];山东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77336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xiaohjib/177336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17b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