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消化疾病论文 >

磷酸腺苷激活的蛋白激酶在慢性应激诱发小鼠非酒精性脂肪肝中的作用

发布时间:2018-04-19 14:30

  本文选题:非酒精性脂肪肝 + 应激 ; 参考:《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17年12期


【摘要】:目的探讨磷酸腺苷激活的蛋白激酶(AMPK)及其激动剂5-氨基咪唑-4-甲酰胺核苷酸(AICAR)在慢性应激诱发小鼠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中的作用。方法建立小鼠慢性应激模型,设对照组、应激组、应激加AICAR给药组和AICAR给药组,每组6只。采用ELISA法检测小鼠血浆促炎性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γ干扰素)浓度,采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小鼠血浆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总胆固醇、三酰甘油、游离脂肪酸的水平,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和油红O染色检测肝细胞脂肪变性,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肝组织AMPK蛋白表达;然后用AICAR处理慢性应激小鼠并检测上述指标的变化。结果慢性应激导致小鼠肝细胞脂肪变性,肝功能损害(ALT、AST水平升高,P0.01),血浆促炎性细胞因子浓度升高(P0.05),血浆游离脂肪酸水平升高(P0.01)以及肝组织AMPK蛋白表达降低(P0.01)。AICAR改善了肝细胞脂肪变性,并缓解了上述指标的变化。结论慢性应激可能通过AMPK信号通路诱发NAFLD,AMPK激动剂AICAR可缓解慢性应激导致的NAFLD。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role of adenosine phospho-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AMPK) and its agonist 5-aminoimidazole-4-formamide nucleotides (AICARA) in chronic stress-induced NAFLDs of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in mice.Methods the chronic stress model was established in mice. There were 6 rats in each group: control group, stress group, stress plus AICAR group and AICAR group.The plasma levels of pro-inflammatory cytokines (tumor necrosis factor 伪, interferon 纬) in mice were detected by ELISA method. The plasma alanine aminotransferase (alt), 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 (AST), total cholesterol (TC), triglyceride (TG) were detected by automatic biochemical analyzer.The levels of free fatty acids were detected by hematoxylin eosin staining and oil red O staining respectively. The expression of AMPK protein in liver tissue was detected by Western blotting and then AICAR was used to treat chronic stress mice and to detect the changes of the above indexes.Results chronic stress induced fatty degeneration of hepatocytes in mice.AICAR improved hepatic steatosis and ameliorated the changes of hepatic steatosis by increasing the level of AST, increasing the concentration of proinflammatory cytokines and free fatty acids (P0.05 and P0.01), and decreasing the expression of AMPK protein in liver tissue (P 0.01). AICAR improved the fatty degeneration of hepatocytes and alleviated the changes of the above indexes.Conclusion chronic stress may induce NAFLDK AMPK agonist AICAR through AMPK signaling pathway to alleviate NAFLD induced by chronic stress.
【作者单位】: 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肝外五科;第二军医大学学员旅学员3队;第二军医大学国际交流学院;
【分类号】:R575.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蒋蔚茹;徐三荣;时俊;蔡亦蕴;施慎逊;;慢性应激与躯体化症状关系的实验研究[J];复旦学报(医学版);2008年05期

2 仝巧云,罗和生,陈敏;慢性应激大鼠结肠黏膜形态学及黏蛋白的变化[J];中华消化杂志;2004年11期

3 仝巧云,罗和生,朱宗耀,周纳新,盛崇明;慢性应激对大鼠结肠粘蛋白muc2表达的影响[J];中国医师杂志;2005年05期

4 蔡亦蕴,施慎逊,徐三荣;慢性应激对大鼠认知及胃肠功能的影响[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5年05期

5 蒋蔚茹;徐三荣;时俊;蔡亦蕴;施慎逊;;慢性应激在慢性胃炎发病中的作用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08年18期

6 田雪梅,施丽;酒精性及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的血脂测定和比较[J];农垦医学;2000年04期

7 郭红;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中的乙型肝炎病毒感染[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00年05期

8 吴勤;成军;李莉;;酒精性脂肪肝的研究[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2年09期

9 高沿航,李玉琴,王丹,朴云峰;非酒精性脂肪肝临床特点分析[J];吉林医学;2003年02期

10 池肇春;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治疗[J];临床肝胆病杂志;2004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甘洪颖;吴杰;;非酒精性脂肪肝与酒精性脂肪肝临床特征的比较[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消化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下册)[C];2007年

2 刘宇;毕宇芳;徐敏;徐佰慧;杨枝;黄飞;宁光;;主动与被动吸烟和非酒精性脂肪肝相关性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全国内分泌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3 王海龙;;按动疗法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机理探讨[A];第十二次全国推拿学术年会暨推拿手法调治亚健康临床应用及研究进展学习班论文集[C];2011年

4 董姝;刘平;孙明瑜;;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治疗研究进展[A];第二十一次全国中西医结合肝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2年

5 贵襄平;;枳术清脂汤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脂肪肝42例[A];中华医学会第十六次全国病毒性肝炎及肝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3年

6 王文志;;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与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关系[A];中华医学会第十六次全国病毒性肝炎及肝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3年

7 涂燕云;陈枝俏;许剑;;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治疗现状[A];泛中医论坛·思考中医2006——经典中医的特色和优势论文集[C];2006年

8 李烨;;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中西医结合治疗[A];第十八次全国中西医结合肝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9 谢萍;周新喜;;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病机制和治疗进展综述[A];第十八次全国中西医结合肝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10 李军祥;;中西医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研究进展[A];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第十八次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8条

1 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 陈东风邋艾正琳 邹争春 整理;非酒精性脂肪肝首选不用药[N];健康报;2008年

2 顾宁;好习惯帮您拒绝酒精性脂肪肝[N];中国医药报;2010年

3 本报记者 王宁 采访整理;警惕! 非酒精性脂肪肝盯上新疆居民[N];中国食品报;2011年

4 王广华;非酒精性脂肪肝发病机制研究进展[N];中国中医药报;2004年

5 王小龙;运动有助于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N];科技日报;2009年

6 博士 姚永莉 教授 姜泊;酒精性脂肪肝的药物治疗[N];家庭医生报;2006年

7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消化内科 李军祥;酒精性脂肪肝关乎肝脾肾[N];保健时报;2007年

8 顾宁;腰臀比与非酒精性脂肪肝密切相关[N];中国医药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韵资;FoxO蛋白在应激致脂代谢紊乱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5年

2 李军汉;内质网应激介导非酒精性脂肪肝细胞凋亡及运动饮食干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5年

3 刘国丽;甲状腺激素及促甲状腺激素与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相关性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4 李炯;父母肥胖对后代非酒精性脂肪肝生成的影响[D];武汉大学;2014年

5 王杉杉;上海长风社区中老年人群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患病率及与2型糖尿病的关系[D];复旦大学;2014年

6 林楚岚;基于mDixon方法快速量化非酒精性脂肪肝脂肪含量的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5年

7 赵璨;北欧式持杖健步走对糖尿病前期非酒精性脂肪肝绝经后女性腹部、肝脏脂肪及血脂的影响[D];上海体育学院;2016年

8 明洁;糖尿病与非酒精性脂肪肝相关临床问题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6年

9 董坤;FGF21对非酒精性脂肪肝发生的预测作用及其共受体在肝脏脂代谢中的机制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5年

10 刘兴凯;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糖尿病引发的非酒精性脂肪肝性肝炎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史尊基;非酒精性脂肪肝肥胖患者与IL-33及其受体ST2的相关性研究[D];新乡医学院;2015年

2 宋相泉;非酒精性脂肪肝相关危险因素分析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3 周丽敏;2型糖尿病伴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血清Nesfatin-1与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研究[D];南昌大学医学院;2015年

4 程希;小鼠酒精性脂肪肝中枯否细胞表型变化及ATF3-STAT3依赖的调控机制探讨[D];安徽医科大学;2015年

5 徐立;间歇性低氧对小鼠非酒精性脂肪肝形成的影响[D];南昌大学医学院;2015年

6 柴丽娟;高校教职工非酒精性脂肪肝检出情况及影响因素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7 鹿丽;非酒精性脂肪肝对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性激素的影响[D];山东大学;2015年

8 骆善彩;非酒精性脂肪肝发病危险因素及其与体脂关系的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5年

9 吴涛;非酒精性脂肪肝磁共振弥散加权、波谱成像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相关性研究[D];南华大学;2014年

10 林素兰;乌鲁木齐市体检人群非酒精性脂肪肝危险因素的研究[D];新疆医科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77347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xiaohjib/177347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5c2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