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抗肝纤维化药理作用的分子机制
本文关键词: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抗肝纤维化药理作用的分子机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蚌埠医学院》 2014年
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抗肝纤维化药理作用的分子机制
张曼
【摘要】:研究背景和目的 肝纤维化是肝脏损伤持续存在、组织发生修复时细胞外基质合成和降解失衡而引起的病理改变,主要特点是以胶原为主的肝脏细胞外基质过度沉积。病毒、乙醇、自身免疫性等病因均可引起肝细胞的坏死再生和持续的纤维增生,逐渐发展为肝硬化,诱发肝功能衰竭和肝癌。阻断肝纤维化的发生和发展,对防治肝硬化具有重要意义。丹参酮ⅡA磺酸钠,为中药丹参中分离的二萜醌类化合物丹参酮ⅡA经磺化而得到的水溶性物质,具有多种药理作用,本研究着重探索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抗四氯化碳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 研究方法 将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低剂量给药组、高剂量给药组,每组12只。通过50%CCl4/花生油溶液(1mL·kg-1)灌胃诱导建立肝纤维化模型。低剂量组在建模同时每天腹腔注射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5mL·kg-1,高剂量组在建模同时每天腹腔注射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15mL·kg-1。6周后处死,观察大鼠肝脏大体形态,称取肝脏重量,计算肝脏重量/体重比;运用HE染色和Masson染色检测肝脏组织学变化及胶原沉积的状况;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大鼠血清总胆红素(TBIL)、谷丙转氨酶(ALT)及谷草转氨酶(AST)的含量;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透明质酸(HA)、Ⅳ型胶原(CⅣ)、层粘连蛋白(LN)和Ⅲ型前胶原肽(PC-Ⅲ);Western blot检测肝脏组织中NF-κB和IκBα蛋白的表达。 研究结果 1.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低剂量给药组和高剂量给药组的大鼠体重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剂量给药组的大鼠体重高于模型组和低剂量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低剂量给药组和高剂量给药组的大鼠肝脏重量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剂量给药组的大鼠肝脏重量低于模型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低剂量给药组和高剂量给药组的大鼠肝脏指数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剂量给药组的大鼠肝脏指数低于模型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4.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低剂量给药组和高剂量给药组的大鼠血清TBIL的水平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剂量给药组的大鼠血清TBIL的水平低于模型组和低剂量给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5.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低剂量给药组和高剂量给药组的大鼠血清ALT的水平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剂量给药组的大鼠血清ALT的水平低于模型组和低剂量给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6.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低剂量给药组和高剂量给药组的大鼠血清AST的水平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剂量给药组的大鼠血清AST的水平低于模型组和低剂量给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7.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低剂量给药组和高剂量给药组的大鼠血清HA的含量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剂量给药组的大鼠血清HA的含量低于模型组和低剂量给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8.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低剂量给药组和高剂量给药组的大鼠血清LN的含量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剂量给药组的大鼠血清LN的含量低于模型组和低剂量给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9.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低剂量给药组和高剂量给药组的大鼠血清CⅣ的含量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剂量给药组的大鼠血清CⅣ的含量低于模型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0.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低剂量给药组和高剂量给药组的大鼠血清PC-Ⅲ的含量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剂量给药组的大鼠血清PC-Ⅲ的含量低于模型组和低剂量给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1.根据《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进行肝纤维化分级。结果显示,对照组肝组织结构正常,与模型组相比,高剂量给药组纤维化程度有明显改善(P<0.05)。 12. Western blot检测肝脏组织中NF-κB、IкBα蛋白表达。结果显示,与模型组相比,低剂量给药组和高剂量给药组细胞核中NF-кB的表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相比,低剂量给药组和高剂量给药组细胞质中NF-кB和IкBα的表达呈剂量依赖性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研究结论 本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大鼠经CCl4诱导发生肝纤维化,通过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干预后,肝功能指标明显改善,肝纤维化病理组织学结构显著恢复。此效应与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调节肝脏组织中NF-κB、IкBα蛋白的表达密切相关。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蚌埠医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R575.2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沈伟;何笑莺;;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丹参酮ⅡA磺酸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疗效观察[J];福建医药杂志;2012年01期
2 徐晨光;闫洁;陈蓝羽;李娟梅;吕文良;;丹参有效成分抗肝纤维化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J];环球中医药;2013年04期
3 覃筱燕;严莉;唐丽;戴景峰;;丹参酮Ⅱ_A对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胶原表达的影响[J];时珍国医国药;2010年04期
4 朱玉山;卢铁元;王蕊;黄理;马淇;赵丽霞;高平;雷晓波;倪碧云;林家凌;郝小江;陈佺;;Bcl-2家族蛋白调控线粒体膜通透性和细胞色素C释放的新机制[J];生命科学;2011年11期
5 郭晨;李丹;林纳;黄月红;陈治新;王小众;;表达HBVX基因的小鼠模型的建立及对肝细胞凋亡因子的影响[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11年12期
6 王蓉;潘沛;王彧杰;吴岩;原永芳;;丹参多酚酸盐对肝纤维化大鼠NF-κB和IκBα表达的影响[J];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2011年01期
7 郭伟强;陈曦;曹婷婷;何光源;;丹参酮Ⅱ-A对抗炎症因子IL-10的调节作用时效关系[J];中国药理学通报;2009年05期
8 刘杰;王吉耀;陆晔;;血清纤维化指标对肝纤维化诊断价值的研究[J];中华内科杂志;2006年06期
9 ;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 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分会、肝病学分会联合修订[J];肝脏;2000年04期
10 夏钰弘;周婧;常艳华;杨国仪;洪建刚;;肝细胞肝癌组织中NF-κB和Caspase-3的表达及其意义[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2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雯;;血浆置换联合中药治疗慢性乙型重型肝炎临床研究[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1年03期
2 蔡文品;赵春;吴惠洁;金若珏;;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V-DNA与肝纤维化指标间相关性的研究[J];安徽医药;2008年05期
3 李侠;田小朋;黄欢;李维祖;尹艳艳;;地顶胞霉菌丝体对免疫性肝纤维化大鼠的保护作用[J];安徽医药;2012年02期
4 王启娟,万谟彬,陈丽芳,逄金聚,薛佩莲,陈姬秀;肝活检病人血清纤维化指标的检测[J];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5 齐昱;张剑;;阿德福韦酯对慢性乙型肝炎调节性T细胞的影响[J];北京医学;2010年03期
6 李丽;于海滨;闾军;韩大康;;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肝活检患者病情进展危险因素分析[J];北京医学;2010年03期
7 张永红;杨旭;罗虹雨;雷建华;王文龙;;血清铜及血清游离铜对肝豆状核变性的诊断价值[J];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2009年01期
8 王桂平;李秀香;厚今;;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HBV感染31例临床观察[J];承德医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9 蒲永莉;王丹;李勇华;谢家鑫;王净净;;肝炎后肝硬化代偿期不同证型肝纤维化指标的研究[J];重庆医学;2011年20期
10 陈煜;赵丽莉;王海燕;韩大康;李颖;段钟平;;慢性重型肝炎患者血浆对C3A 细胞增殖功能的影响[J];传染病信息;2005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永忠;夏金荣;饶斌;;凯因益生联合参芪十一味颗粒治疗慢性乙肝对白细胞血小板计数的影响[A];首届江西省中西医结合肝病学术研讨会、首届江西省中西医结合肝病新进展学习班资料汇编[C];2008年
2 薛云平;邬小萍;向天新;温志立;;泼尼松治疗胆汁淤积型药物性肝炎时机与疗效观察[A];江西省中西医结合学会传染病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首届江西省中西医结合传染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3 万春;彭翠波;熊学敏;唐晓玲;李慎勤;;中药排列组合对抗乙肝病毒耐药性疗效评价[A];江西省中医药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郝杰;彭芳辰;;丹红注射液抗炎作用研究进展[A];2011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11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2011年
5 袁宏;陈红;熊亚星;赵正斌;毛小荣;张立婷;岳伟;李莹;邵沂;;21例慢性重型肝炎血浆置换治疗的疗效评估及影响因素分析[A];第一届全国人工肝及血液净化学术年会暨全国人工肝及血液净化攻关协作组成立大会论文集[C];2004年
6 熊亚星;陈红;袁宏;赵正斌;毛小荣;张立婷;岳伟;李莹;邵沂;;MARS人工肝治疗肝功能衰竭12例临床研究[A];第一届全国人工肝及血液净化学术年会暨全国人工肝及血液净化攻关协作组成立大会论文集[C];2004年
7 罗红涛;刘全妹;叶一农;张沛华;白红莲;吴有全;罗钻弟;;缓慢血浆置换与血液透析联合生物人工肝治疗重型肝炎[A];第一届全国人工肝及血液净化学术年会暨全国人工肝及血液净化攻关协作组成立大会论文集[C];2004年
8 张跃新;孙丽华;肖琳;鲁晓擘;;以MELD法评价MARS人工肝治疗重型肝炎的疗效和预后[A];第一届全国人工肝及血液净化学术年会暨全国人工肝及血液净化攻关协作组成立大会论文集[C];2004年
9 宋修光;陈士俊;于进红;杜文军;朱宝焕;;MARS和PE单次治疗对肝衰竭患者肝功能的影响[A];第一届全国人工肝及血液净化学术年会暨全国人工肝及血液净化攻关协作组成立大会论文集[C];2004年
10 庞永立;李来生;刘永清;张芝萍;熊陶;;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技术在重型肝炎中的应用分析[A];第一届全国人工肝及血液净化学术年会暨全国人工肝及血液净化攻关协作组成立大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绍展;苦参碱结构修饰物-19抗大鼠实验性肝纤维化作用及机制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1年
2 罗大有;健脾软肝方抗肝纤维化机理的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3 倪燕君;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整合素αvβ3的表达和肝纤维化无创诊断模型的评价[D];复旦大学;2010年
4 李孝波;两头尖抗肝纤维化作用及机理研究[D];湖北中医药大学;2011年
5 侯周华;输血传播病毒(TTV)基因变异的临床意义[D];中南大学;2003年
6 严惟力;L-[1-~(13)C]苯丙氨酸呼气试验检测肝功能生物学机制及临床应用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7 牟瑞丽;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机制的分子生物学研究[D];山东大学;2004年
8 武文斌;丙型肝炎患者抗-F流行率及F蛋白对细胞(抑)癌基因的调节作用[D];第二军医大学;2006年
9 杨永峰;霉酚酸酯治疗重型肝炎/肝衰竭的实验和临床研究[D];中南大学;2004年
10 陈诗慧;加味四逆散抗DHBV 3TC耐药株和抗炎、抗脂质过氧化作用的实验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尧彦倬;小桐子组织培养中丛芽与生根的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2 许小花;肝脏B超联合肝功能及Ⅲ型前胶原肽在肥胖儿童非酒精性脂肪肝病中的诊断价值[D];浙江大学;2011年
3 陈力锋;壮药狗肝菜中多糖抗肝纤维化的作用及对TGF-β1表达的影响[D];桂林医学院;2010年
4 王晓燕;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亚型分布及与临床关系的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11年
5 陈拉弟;慢性丙型肝炎临床转归及其干扰素抗病毒疗效的影响因素分析[D];山西医科大学;2011年
6 申冀阳;慢性乙肝中医证候机体免疫反应状态分析[D];泸州医学院;2011年
7 张强;79例亚急性肝衰竭患者临床特征分析及中西医结合治疗疗效评价[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8 蒲永莉;肝炎后肝硬化代偿期中医证型与肝纤维化指标关系的研究[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1年
9 黄海建;C3d在人体正常肝组织和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中Glisson's囊与纤维化区域表达的研究[D];福建医科大学;2011年
10 陈静;慢性乙型肝炎相关肝纤维化的实验诊断方法的研究与评价[D];福建医科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伟;沈薇;;肝细胞生长因子对肝纤维化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J];重庆医学;2009年04期
2 舒荣文;孔庆军;朱小蔚;彭国林;;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疗效观察[J];东南国防医药;2007年01期
3 林羡屏;陈治新;郑伟达;陈运新;张丽娟;王小众;;白细胞介素-10对实验性肝纤维化大鼠Bax/Bcl-2表达的影响[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2006年03期
4 陈科全;周宇;;核因子NF-κ_B与肝纤维化的关系研究现状[J];国际消化病杂志;2007年01期
5 过建春;陈群伟;包剑锋;石伟珍;施军平;荀运浩;;转化生长因子β1在肝纤维化发病中的作用[J];国际消化病杂志;2009年02期
6 刘丹卓;赵新广;;肝损伤病因病理机制及中医药治疗研究近况[J];国医论坛;2006年06期
7 雷任国,吴念宁;丹参对肝硬变肝纤维化指标及门静脉血管内径影响[J];广西医学;2001年04期
8 晋相林;;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联合复方丹参片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40例[J];医药论坛杂志;2011年09期
9 李方春;席微娜;席文娜;余斯悍;;丹参对大鼠肝组织Bcl-2表达的影响及意义[J];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年05期
10 龚启明;肖家诚;周霞秋;;复方鳖甲软肝片治疗50例肝纤维化的临床研究[J];临床肝胆病杂志;2006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晓岚;魏娟;霍晓霞;刘丽;姚冬梅;姜慧卿;;丹参单体IH764-3抑制肝星状细胞增殖与诱导凋亡的体内外研究[A];中国中西医结合第十九次全国消化病学术会议暨国家级中西医结合消化疾病新进展学习班论文汇编[C];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余斌斌;丹参素对IL-1β刺激的大鼠肝星状细胞JNK信号转导的影响[D];重庆医科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小帆,王培娜,王文琳;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产地丹参中丹参酮Ⅱ_A的含量[J];河南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03年01期
2 倪健,任天池,康玉玲,王和东;经舒颗粒中丹参酮Ⅱ_A的含量测定[J];中国中药杂志;2004年07期
3 胡迪,王光忠;丹参不同部位丹参酮Ⅱ_A含量比较[J];中药材;2005年01期
4 曲桂武,解飞霞,岳喜典,刘影,李桂生;丹参酚酸B和丹参酮Ⅱ_A在丹参根中的分布[J];中药研究与信息;2005年01期
5 舒小华,周美娟,戴美华,张丽群;活血化瘀颗粒中丹参酮Ⅱ_A含量测定方法的探讨[J];中成药;2005年04期
6 梁贵键;张华;张蔚君;张福成;朱莉;;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抗痤霜中丹参酮ⅡA的含量[J];空军总医院学报;2006年03期
7 王举涛;彭代银;刘金旗;金传山;;不同产地丹参中丹参酮Ⅱ_A的含量比较[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08年03期
8 陈文瑛;唐富天;陈少锐;刘培庆;;丹参酮Ⅱ_A对动脉粥样硬化的防御作用研究[J];中国药房;2008年12期
9 张骅;张民;徐鹏;苏仁意;;丹参酮ⅡA磺酸钠临床应用进展[J];临床肺科杂志;2008年08期
10 刘蒙蒙;赵亮;张萌;刘丽丽;;正交实验优选丹参酮ⅡA的提取方法[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09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隋丽华;张留根;;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复方丹参酮乳膏中丹参酮ⅡA的含量[A];2009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九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2009年
2 隋丽华;张留根;;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复方丹参酮乳膏中丹参酮ⅡA的含量[A];2010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十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2010年
3 钱佳华;宋崎;马能溢;;丹参分散片中总丹参酮和丹参酮Ⅱ_A的含量测定方法研究[A];2008年中国药学会学术年会暨第八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2008年
4 荣华;周晓东;;丹参酮ⅡA磺酸钠治疗眼底出血48例疗效观察[A];中华医学会第十二届全国眼科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7年
5 李媛;刘善文;李华荣;马文波;潘廷才;朱林燕;叶文才;王立伟;陈丽新;;丹参酮ⅡA激活的低分化鼻咽癌细胞氯通道[A];中国药理学会第十一次全国学术会议专刊[C];2011年
6 毕跃峰;关若飞;赵静;陈园园;阿有梅;刘宏民;;基于拼合原理的丹参酮ⅡA与苯甲酸类衍生物的合成研究[A];2011年全国药物化学学术会议——药物的源头创新论文摘要集[C];2011年
7 张俊虎;薛克昌;史宁;谭生建;迟家平;姜莉;吴久鸿;;HPLC同时测定丹参酮含片中隐丹参酮和丹参酮ⅡA含量[A];第九届全国中药和天然药物学术研讨会大会报告及论文集[C];2007年
8 蒙诚跃;周淑芳;;丹参酮ⅡA对人增生性瘢痕作用的实验研究[A];中华医学会烧伤外科学分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9 陈晓锋;唐礼江;朱敏;沈卫峰;杜于茜;;丹参酮ⅡA对外周血内皮祖细胞数量和功能的影响[A];2006年浙江省心血管病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6年
10 俞杭平;范顺武;虞和君;陈剑;赵兴;;丹参酮Ⅱ_A凝胶预防硬膜外粘连的实验研究[A];2006年浙江省骨科学术会议暨浙江省脊柱脊髓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胡迪 王光忠;[N];中国医药报;2005年
2 赖加林;[N];云南政协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钦;中药超分子技术研究[D];辽宁中医学院;2005年
2 唐超;丹参酮IIA对小鼠脑血管内皮细胞内皮素系统的影响[D];中国医科大学;2008年
3 付云锐;丹参酮ⅡA对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2年
4 周静;丹参酮IIA对自杀基因旁观者效应增效作用及机制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0年
5 李思铭;丹参酮ⅡA磺酸钠对冠心病血瘀证炎症反应增强患者的干预作用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4年
6 吴侃;丹参酮IIA抑制UVB照射诱导的HaCaT细胞急性损伤的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4年
7 杨萍;丹参酮ⅡA及Prohibitin蛋白在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0年
8 李永胜;丹参酮ⅡA对腹主动脉缩窄高血压大鼠心肌肥厚的作用及分子生物学机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9 屠恩远;丹参酮ⅡA对肥厚心肌信号转导系统蛋白激酶B通路的影响[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10 付超美;丹七缓释胶囊的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延上;丹参中丹参酮的提取工艺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2 郝栋;丹参酮ⅡA促血管新生作用的实验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3 张玉方;丹参酮ⅡA磺酸镁的合成及药效学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08年
4 夏峥嵘;丹参酮IIA抑制前列腺癌细胞株生长和诱导凋亡的试验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5 陈少兵;丹参有效部位的制备工艺与稳定性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7年
6 刘欣;丹参酮ⅡA对血管内皮损伤的类雌激素样保护效应及机制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3年
7 杨雪;马索罗酚和丹参酮ⅡA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小鼠中枢神经系统的抗氧化应激作用[D];河北医科大学;2014年
8 新吉乐;丹参酮ⅡA微乳逆转肿瘤多药耐药的活性研究[D];大连医科大学;2010年
9 相会欣;注射用丹参酮ⅡA磺酸钾的研制[D];沈阳药科大学;2007年
10 卢超;丹参酮乳房灌注剂制备工艺及质量标准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4年
本文关键词: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抗肝纤维化药理作用的分子机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7764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xiaohjib/1776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