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比夫定阻断HBV母婴传播的效果观察及其对HBsAg、HBeAg及抗
本文关键词:替比夫定阻断HBV母婴传播的效果观察及其对HBsAg、HBeAg及抗-HBc胎盘透过率的影响,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第三军医大学》 2013年
替比夫定阻断HBV母婴传播的效果观察及其对HBsAg、HBeAg及抗-HBc胎盘透过率的影响
吴全新
【摘要】:全球有将近3.5亿人为慢性HBV(hepatitis B virus,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其中在中国就有近1.3亿人。慢性HBV感染主要通过垂直传播(母婴传播)和水平传播(性传播和血液传播),其中母婴垂直传播被公认为国人最重要的传播方式,其他国家也有30%~50%通过母婴传播发生。HBV母婴传播与感染及其防治研究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热点。HBsAg阳性的孕妇所生的新生儿通过主被动双重免疫措施阻断失败率已降低至5%~15%。已证实母亲分娩时HBV DNA高水平复制(106IU/ml)是阻断失败的高危因素。核苷类似物LAM(lamivudine,拉米夫定)和LDT(telbivudine,替比夫定)可快速降低血清HBV DNA水平而被用于阻断HBV母婴传播,并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替比夫定具有高效特异性的抗病毒作用。LDT尚无致突变、致癌及相关的胚胎或胎儿毒性,对育龄期男性和女性来说这些因素至关重要。同时,相比LAM而言,LDT有更强的降病毒作用,且耐药率要低。故替比夫定是我国目前首选的用于阻断HBV母婴传播的FDA(Food and DrugAdministration,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妊娠B级核苷类似物。但迄今为止,,关于LDT阻断MTCT(mother-to-infant transmission,母婴传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数据尚且缺乏。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评估LDT联合标准主被动双重免疫措施阻断母婴传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目前阻断HBV母婴传播的方式中主被动双重免疫措施失败率最高达39%,标准处理传播率各家报道高低不一。LAM阻断失败率仍高达18%,本研究中未用药组孕妇MTCT阻断失败率为15.6%;LDT目前尚无阻断失败的病例报道。HBV母婴传播阻断失败率相差如此之大的原因尚不清楚,普遍认为母婴传播阻断失败的因素有孕妇HBeAg阳性、HBV DNA高载量、宫内感染及病毒突变。宫内感染是主被动双重免疫措施失败的主要原因,成为阻断HBV母婴传播的关键。但关于HBV宫内感染的机制目前还不完全清楚,仍处于初级阶段。多项研究证实替比夫定能有效降低母婴垂直传播,本研究主要观察替比夫定阻断母婴传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同时探讨替比夫定治疗后孕妇HBV DNA、HBsAg和HBeAg的变化及其阻断母婴传播的机制。HBeAg已被证实能通过胎盘组织进入胎儿血循环,从而干扰机体免疫细胞对病毒的识别和杀伤作用,甚至影响特异性抗体的产生,而不能清除来自母体的HBV,导致胎儿的慢性携带状态。这一结论目前尚未被完全认同,但说明HBeAg在HBV宫内感染机制中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目前尚无关于慢性HBV孕妇妊娠中晚期接受LDT治疗是否对HBsAg和HBeAg胎盘透过率影响的研究,本文应用HBV标志物定量来探讨HBsAg和HBeAg的胎盘透过率。从而进一步探讨LDT阻断HBV母婴传播的机制。 主要实验结果: 1.替比夫定组孕妇207例,对照组152例。分娩时替比夫定组有123例孕妇检测了HBV DNA,其平均水平为3.52log10IU/ml,其中有25例(20.3%)病人HBV DNA低于检测下限;对照组69例病人的HBV DNA平均水平为7.47log10IU/ml,HBV DNA水平与基线时无明显差异。 2.基线ALT(alanine aminotransferase,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的病人分娩时两组ALT水平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0.001),替比夫定组病人分娩时平均ALT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产后1月时替比夫定组病人ALT均低于5.21×ULN。 3.替比夫定组新生儿211例,对照组155例。两组新生儿脐带血HBV DNA阴性率替比夫定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为163/165,98.8%vs80/130,61.5%, P=7.08×10-17)。 4.替比夫定组新生儿随访6月时,HBsAg阳性率替比夫定组和对照组分别为0%(0/180)及15.6%(14/90),两组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0.001)。随访3月龄时,对照组14例HBsAg阳性的儿童中有13例儿童HBeAg和HBV DNA均为阳性;1例儿童抗-HBe阳性,HBV DNA为2.9log10IU/ml。对照组这些数据随防至6月龄时与3月龄时一样,13例HBeAg儿童的HBV DNA水平仍高于6log10IU/ml。 5.替比夫定组和对照组母亲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429)。两组孕妇的早产发生率(P=0.167)、产后出血发生率也无统计学差异。两组孕妇自然分娩比率无统计学差异(P=0.134)。两组孕妇分娩时的CK(Creatinekinase,肌酸激酶)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127)。 6.替比夫定组和对照组新生儿严重不良事件发生概率无差异。两组新生儿的出生情况如:身高、体重和阿氏评分无统计学差异。替比夫定组有1例新生儿为唇腭裂,于出生后15天时死于并发症;另有1例新生儿于1月龄时因严重缺氧导致肺出血而死亡。对照组中有1例孕妇于妊娠(28+5)周时自然分娩一对死胎;还有1例新生儿为先天性室间隔缺损。 7.孕妇和新生儿均检测了HBsAg、HBeAg和抗-HBc的替比夫定组有69例及常规组15例。LDT组孕妇基线和分娩时HBsAg和HBeAg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67,P=0.102)。分娩时LDT组和常规组孕妇HBsAg、HBeAg和抗-HBc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8,P=0.065,P=0.727)。 8.替比夫定组新生儿脐带血HBsAg和HBeAg中阳性人数分别为39例(55.70%)和69例(98.60%);常规组15例脐带血中HBsAg阳性的有9例(60.00%),HBeAg阳性的有14例(93.30%)。研究结果阐明HBeAg比HBsAg更易通过胎盘。常规组和替比夫定组新生儿脐带血抗-HBc检测阳性率均为100%。 9.两组新生儿脐带血HBsAg、HBeAg和抗-HBc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61,P=0.225,P=0.924)。新生儿脐带血HBsAg和HBeAg的胎盘透过率两组比较也无统计学差异(P=0.172和P=0.163)。新生儿脐带血HBsAg透过率范围为0.02%~0.13%,HBeAg透过率范围为1.00%~11.50%, HBsAg透过率低于HBeAg透过率(P=2.888×10-21)。 10.新生儿随访12月LDT组儿童全部阻断成功,6月内血清HBsAg和HBeAg均消失。常规组有1例儿童于6个月查HBeAg和HBV DNA均阳性,其余儿童血清HBsAg和HBeAg于6月内消失。随访至12月龄时儿童血清抗-HBc仍为阳性。 结论: 1. HBeAg阳性孕妇于妊娠中晚期应用替比夫定阻断HBV母婴垂直传播安全、有效。 2.妊娠中晚期替比夫定不能降低孕妇HBsAg、HBeAg水平和HBsAg、HBeAg的胎盘透过率,其阻断HBV母婴传播的机制可能主要与有效降低孕妇HBV DNA水平有关。 3. HBsAg和HBeAg透过率均维持在稳定的低水平,胎盘透过率变低依次为抗-HBc、HBeAg、HBsAg。因此,检测脐带血HBsAg、HBeAg及抗-HBc等传统HBV标志物并不具备评判是否发生最终感染的价值。 4.除外感染的儿童,本研究显示HBV抗原在3月时仍有儿童为阳性,而6月内则全部消失。因此诊断新生儿感染标准为6个月以后检测血清HBsAg阳性(或血清HBV DNA阳性)才能诊断感染。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第三军医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R512.62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白菡;张琳;窦晓光;冯国和;张一力;赵桂珍;;乙肝病毒标志物在胎儿和胎盘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HBV母婴传播关系的研究[J];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2007年03期
2 孙校金;崔富强;龚晓红;陈园生;王富珍;郑徽;吴振华;缪宁;梁晓峰;;阻断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的研究进展[J];江苏预防医学;2011年05期
3 胡静;韩国荣;;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在乙肝病毒母婴传播中的作用[J];现代医学;2009年03期
4 曹敏恺;韩国荣;江红秀;孙梅;王翠敏;;HBeAg+HBV DNA高滴度乙肝孕妇替比夫定治疗对胎盘HBV感染的影响[J];江苏医药;2011年04期
5 徐德忠,闫永平,王素萍,刘蓬勃,白钢钻,王歆,史梦远,王雪萍;胎盘组织在乙型肝炎病毒宫内传播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J];中华医学杂志;2001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富军;文珍林;王雪萍;;TNF-α对HBV体外感染人胎盘绒毛膜滋养层细胞的促进作用[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8年20期
2 汤小湄;肖小敏;;Fc受体介导的HBV宫内感染机制的研究进展[J];广东医学;2006年10期
3 吴全新;邓国宏;李俊男;李利;孙小雯;潘美明;黄鸿菲;何登明;晏泽辉;徐城;李茂仕;唐薇;刘明栋;王宇明;;HBeAg阳性感染孕妇妊娠期中晚期接受替比夫定治疗对HBsAg、HBeAg及抗-HBc胎盘透过率的影响[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3年07期
4 罗慧琴;王志刚;李玲;刘付芹;;乙肝产妇HBV-DNA载量与母婴垂直传播之间关系的研究[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3年19期
5 刘凌芝;郑九生;李勤;于晓红;邓薇;;HBsAg、抗-HBe和抗-HBc阳性孕妇胎盘及其子代HBV感染状况的研究[J];江西医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6 黄燕武;尹俊丰;韩凤娟;;乙型肝炎病毒母婴垂直传播机制及阻断的研究进展[J];临床肝胆病杂志;2012年12期
7 孔宪毅;乙型肝炎病毒宫内感染及预防的研究动态[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02年03期
8 许红梅,刘作义;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及其阻断[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5年09期
9 王兰;白淑芬;杨立新;王艳;;HBsAg阳性孕妇的新生儿注射HBIG剂量与抗-HBs抗体滴度分析[J];现代医学;2012年01期
10 王帅;韩聚强;胡大荣;;HBV宫内跨胎盘传播研究进展[J];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09年08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王帅;HBV宫内传播机制的蛋白质组学和相关miRNA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1年
2 蔡大川;1、整体重组酵母活菌治疗性疫苗抗HBV实验研究 2、人脐带血来源树突状细胞抗HBV治疗实验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04年
3 曹宝花;膜联蛋白V和Fcγ受体Ⅲ在胎盘的分布及其与HBV宫内感染关系的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4年
4 张磊;滋养细胞系(HPT-8)的建立和鉴定以及HBV在滋养细胞中分布的胶体金探针示踪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6年
5 李淑珍;TLR3在人类胎盘HBV感染中作用的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孟钊;乙肝免疫球蛋白阻断乙肝病毒母婴传播的研究[D];暨南大学;2003年
2 杨淑丽;孕妇乙型肝炎病毒(HBV)携带者及其胎儿组织和细胞HBV标志物检测及意义[D];第三军医大学;2003年
3 孔宪毅;HLA-DR抗原及HBV基因突变在HBV宫内感染中意义的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02年
4 赵艳芳;HBV转染肝癌细胞和滋养细胞模型的建立[D];第四军医大学;2006年
5 范祎;胎盘补体受体介导的乙肝病毒感染及乙肝病毒宫内传播[D];暨南大学;2007年
6 汤小湄;乙肝病毒母婴传播危险因素及胎盘人白介素-6受体的研究[D];暨南大学;2007年
7 王琰;HBsAg携带母亲婴幼儿HBV标志物动态变化及胎盘Toll样受体的分布初探[D];第四军医大学;2007年
8 侯稳;Hofbauer细胞介导HBV宫内感染的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08年
9 孙成福;HBV经胎盘垂直传播的分子机制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09年
10 刘建军;89例直肠腺瘤与直肠癌的相关性分析[D];山东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崔鲂;王东平;;荧光定量检测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HBVDNA的含量及其意义[J];临床肝胆病杂志;2006年02期
2 岳亚飞,韩晓兵,李淑红,石紫云,白桂芹;母亲外周血单个核细胞HBV感染对围生儿的影响[J];国外医学.妇幼保健分册;2005年03期
3 史晓红,王素萍,李淑珍,魏俊妮;太原市HBsAg阳性孕妇新生儿HBV感染状况的研究[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4 朱云霞;邹怀宾;陈煜;张华;段钟平;;不同分娩方式对阻断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的影响[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10年06期
5 魏俊妮,王素萍,冯丽萍,双杰钰;乙型肝炎病毒宫内感染的细胞分子机制[J];现代预防医学;2005年02期
6 张绍芳;刘杰波;张爱香;;分娩与阻断方式对HBV母婴垂直传播的影响[J];现代预防医学;2006年01期
7 吴玉红;;HBV-DNA检测与母乳喂养安全性相关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2010年29期
8 苏雪松,郭凤婵;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感染乙型肝炎病毒对新生儿宫内感染的影响[J];中国妇幼保健;2004年12期
9 卢亮平 ,李辉 ,邢丽丽 ,周婉馨 ,王玉琴 ,姬朝红;高剂量乙肝疫苗免疫策略成本效益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02年01期
10 王琰;闫永平;徐德忠;门可;崔恒春;苏海霞;徐剑秋;李军;;HBsAg阳性母亲与婴幼儿HBV血清标志物关系[J];中国公共卫生;2007年06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景红;;天津市红桥区食品和公共场所从业人员乙肝感染情况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10年21期
2 杨芳;杨春;苏建家;曹骥;李瑗;欧超;;银杏叶提取物(EGb761)对乙型肝炎病毒抗原分泌的抑制作用[J];中国癌症防治杂志;2011年01期
3 陈诗慧;郭卫真;刘妮;赵昉;卢焯明;;加味四逆散体外抗乙型肝炎病毒的实验研究[J];中医药学刊;2006年03期
4 兰建华;张栋;;二氧化氯对HBsAg、HBeAg灭活作用的实验研究[J];中国医疗前沿;2007年22期
5 马继梅;王林;郭胜玲;;宁夏泾源县2004—2007年从业人员HBV感染情况调查[J];职业与健康;2009年03期
6 周玲;;从业人员72105名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检测结果分析[J];职业与健康;2009年21期
7 王子民,石杲;赤峰市元宝山中小学生乙型肝炎的流行病学分析[J];医学动物防制;2003年12期
8 许潘健;庞璐;韩余健;;田基黄体外抗HBsAg和HBeAg作用的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09年04期
9 钱瑛;胡志刚;乔伟振;陈国千;;HBsAg HBeAg含量及前S_1抗原与乙肝病毒DNA间关系探讨[J];实用医技杂志;2007年30期
10 李宏;刘录春;孙超;罗湘丽;;鞍钢食品及公共场所从业人员HBsAg、HBeAg检测结果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09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成雄;潘朝旺;王洪林;罗磊;李立威;杨希雄;;九头狮子草水浸膏在2215细胞培养内对乙型肝炎病毒HBsAg、HBeAg和HBV DNA的抑制作用[A];全国第3届中西医结合传染病学术会议暨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传染病专业委员会第2届委员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2 黄惠宜;;25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HBVDNA、HBsAg、HBeAg与HBVpreS1-Ag临床关系的探讨[A];第十三次全国中西医结合肝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3 王妙婵;徐爱芳;张永乐;眭东鸣;;HBsAg阳性产妇所生新生儿的HBV血清标志物及HBVDNA的检测[A];第四届中国医师协会感染科医师大会暨传染病诊治高峰论坛、浙江省医学会肝病、感染病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1年
4 聂红明;王灵台;陈建杰;金树根;高月求;;槐果碱体外对HepG2.2.15细胞分泌HBsAg,HBeAg的影响[A];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二届内科肝胆病学术会议暨第四次国家中医肝病重点专科协作组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5 吴娟;曾卫;;98例HBsAg阳性患者血清前S1抗原测定结果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九次全国检验医学学术会议暨中国医院协会临床检验管理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全国临床检验实验室管理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6 施伎蝉;蒋贤高;;化疗致HBsAg(-)/HBc(+)者乙型肝炎病毒激活1例[A];第四届中国医师协会感染科医师大会暨传染病诊治高峰论坛、浙江省医学会肝病、感染病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1年
7 徐国胜;游冉冉;黄可君;曾四海;廖剑锋;;广州地区HBsAg阳性无偿献血者的调查分析[A];中国输血协会第五届输血大会论文专集(摘要篇)[C];2010年
8 苏成豪;马桂林;沈理通;牛建军;;355例HBsAg携带者转归及其影响因素调查[A];华东地区第十次流行病学学术会议暨华东地区流行病学学术会议20周年庆典论文汇编[C];2010年
9 张少俊;;肺结核患者化疗中肝损害与HBsAg的关系[A];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学分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10 张素能;史志红;王欣欣;;金标法筛查HBsAg在无偿献血工作中的应用分析[A];中国输血协会第五届输血大会论文专集(摘要篇)[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副主任医师 陈耀凯;[N];重庆日报;2001年
2 记者 张洁、通讯员 高翔、孙晓娟;[N];湖北日报;2006年
3 记者 曲俊雅;[N];新华每日电讯;2005年
4 蒋明 高翔 孙晓娟;[N];健康报;2006年
5 胡晓云;[N];健康报;2006年
6 记者 郑灵巧;[N];健康报;2009年
7 高翔 孙晓娟;[N];大众卫生报;2006年
8 记者 胡蔓、通讯员 高翔;[N];湖北日报;2005年
9 颜亮;[N];医药经济报;2004年
10 乔公先;[N];健康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资捷;HBeAg影响人胎盘滋养层细胞TLR3/4表达效应及其在母婴传播中作用机制的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0年
2 马萍;替比夫定治疗对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D];天津医科大学;2012年
3 王景玲;自发乙型肝炎E抗原/抗体双阳性的患者特征和形成机制[D];南方医科大学;2010年
4 陆慧琦;抗HBs Fab-IFNα对HBV感染作用的实验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9年
5 王亚东;NK细胞介导的抗HBV感染免疫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3年
6 秦恩强;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NK细胞高表达TRAIL与肝损伤关系的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9年
7 梁敏锋;隐匿性HBV感染和经抗病毒治疗HBsAg清除者的细胞免疫应答特点的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0年
8 莫国艳;六月青有效萃取物筛选与护肝作用及其作用机制的实验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07年
9 吕卉;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优化策略的临床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10 关正君;樱桃番茄的HBsAg基因转化及其突变体特性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全新;替比夫定阻断HBV母婴传播的效果观察及其对HBsAg、HBeAg及抗-HBc胎盘透过率的影响[D];第三军医大学;2013年
2 李筠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V DNA水平与HBsAg和HBeAg滴度的相关性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2年
3 王寒;慢性HBV感染者血清HBsAg和HBeAg定量分析的临床意义[D];昆明医学院;2010年
4 石玉丹;健脾补肾法对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HBsAg、HBeAg水平及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的影响[D];浙江中医药大学;2012年
5 林芳;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治疗前后HBeAg特异性T细胞应答特征分析[D];川北医学院;2012年
6 李卫国;重组人干扰素α2b联合胸腺肽α1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7 郝迎迎;血清HBeAg定量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核苷(酸)类似物治疗后e抗原血清转换的预测[D];南京医科大学;2012年
8 许勇;不同血清HBeAg水平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临床特征比较[D];福建医科大学;2011年
9 赵余;干扰素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疗效再评价[D];重庆医科大学;2011年
10 刘美三;乙肝病毒标志物定量及其与E抗原血清学转换关系[D];南方医科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替比夫定阻断HBV母婴传播的效果观察及其对HBsAg、HBeAg及抗-HBc胎盘透过率的影响,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7972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xiaohjib/1797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