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消化疾病论文 >

影响肝硬化合并自发性腹膜炎患者生存的预测因素

发布时间:2016-11-21 06:48

  本文关键词:影响肝硬化合并自发性腹膜炎患者生存的预测因素,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吉林大学》 2015年

影响肝硬化合并自发性腹膜炎患者生存的预测因素

聂深钰  

【摘要】:目的:自发性腹膜炎(spontaneous bacterial peritonitis,SBP)是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严重影响肝硬化患者的长期生存。尽管随着早期诊断技术的不断改善及经验性抗生素的应用,肝硬化自发性腹膜炎患者的预后已经有所改善,但其死亡率仍高达20-40%,因此明确影响SBP生存的预测因素是改善评估和改善预后的关键。细菌因素对肝硬化合并SPB生存率的影响尚不明确。故本文的研究旨在分析影响肝硬化合并自发性腹膜炎患者生存率的预测因素,加强对该病的认识,以评估和改善患者预后,提高生存率。 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于吉林大学第一医院住院合并有SBP的肝硬化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随访,随访时间为2013年4月-2015年1月。应用SPSS19.0软件,用Kaplan-Meier分析方法计算生存曲线,用log-rank检验分析差异性。应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多因素变量分析生存率的预测因素。患者的性别、年龄、肝硬化病因,是否合并糖尿病,Child-Pugh分级,MELD评分,,血清学检查包括血清总胆红素、ALT、INR、血钠、血清肌酐,细菌培养是否阳性,是否为单一菌种感染,细菌种类、革兰氏染色、是否为多重耐药菌、腹水生化检查,都纳入分析。 结果:133例明确诊断为自发性腹膜炎的肝硬化患者中,其中有92例腹水细菌培养阳性,阳性率为69.2%,最常见的致病菌依次为大肠埃希菌、葡萄球菌和链球菌。肝硬化合并自发性腹膜炎患者6个月、12个月、24个月的生存率分别为68%,61%,52%。患者的性别、年龄、肝硬化病因、是否合并糖尿病、腹水蛋白水平、腹水葡萄糖水平、腹水LDH水平、腹水细菌培养是否阳性、致病菌的种类、革兰氏染色、耐药性与肝硬化合并SBP患者生存率无明显关系。血清高总胆红素水平、血清肌酐值升高、低血钠、腹水中PMN值增高是影响肝硬化合并SBP患者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血清高总胆红素水平(>51umol/L),肾功异常(血肌酐>115umol/L),低血钠(<130mmol/L),腹水中PMN值增高(≥1000×106/L),是影响肝硬化合并SBP患者生存率的独立危险因素。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575.2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黄桂连;肝硬化并发自发性腹膜炎血清胆红素及肾功能的变化与预后的关系[J];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2005年01期

2 张斌,万谟彬,李成忠,陈志辉,张迁,陈姬秀;肝炎肝硬化并发原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危险因素[J];中国抗感染化疗杂志;2001年01期

3 张俊勇;蒯京华;秦成勇;李玮;;血清钠与肝硬化并发症及其预后的关系[J];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年1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培玲;丁惠国;;肝硬化继发感染:挑战与对策[J];北京医学;2011年09期

2 邓蕙;段明纲;黄文祥;辛小娟;;106例重型肝炎并发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J];重庆医学;2006年01期

3 郑丽花;吴兰笛;陈沁;陈妙霞;陈羽保;;重型病毒性肝炎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J];当代医学;2009年06期

4 魏秀丽;张国梁;;重型肝炎并发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J];实用肝脏病杂志;2010年02期

5 李冬月;吴博;尹逊海;马志斌;杨幼林;;特利加压素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疗效观察[J];实用肝脏病杂志;2012年01期

6 姚晓宾;盛家和;王丹;;血细胞分析仪应用于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诊断和监测[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3年21期

7 王冬;王威;;肝硬化SBP患者治疗前后血浆内毒素、D-乳酸和TNF-α水平的变化[J];放射免疫学杂志;2013年06期

8 李海涛;郑功泽;王晶;赵爱玲;刘建华;刘二委;;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顽固性腹水120例的临床观察[J];北京医学;2014年03期

9 郭月宁;王立国;王夏珍;张薇;;肝肺综合征大鼠血细胞因子和肺血管巨噬细胞观察[J];实用肝脏病杂志;2014年02期

10 臧红;辛绍杰;;终末期肝病相关并发症的管理和规范诊治[J];传染病信息;2014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王凤林;清下法治疗肝硬化并感染患者肠源性内毒素血症的临床研究及其抗内毒素性肝损伤机制探讨[D];中山大学;2013年

2 郭桐生;肝硬化患者感染状况、危险因素分析与细菌耐药性、耐药基因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2013年

3 施毓;慢性HBV感染进程中Tim-3分子对CD8~+T细胞及单核细胞功能的不同调节作用[D];浙江大学;2013年

4 陈燕飞;肝硬化患者肠道微生态研究[D];浙江大学;2013年

5 孙晓宇;奥曲肽降门脉压及其空肠促吸收机制研究[D];大连医科大学;2013年

6 胡成欢;基于气流与激光检测技术的无创静脉测压新方法的研究[D];中南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崔蕾;济南市2004-2006年病毒性肝炎患者医院感染监测与分析[D];山东大学;2008年

2 楼丹峰;肝硬化腹水并发自发性腹膜炎的临床分析[D];浙江大学;2009年

3 刘密霞;肝硬化并自发性腹膜炎的危险因素和影响预后因素的分析[D];山西医科大学;2010年

4 郑建美;失代偿期肝硬化并感染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病例对照分析[D];福建医科大学;2013年

5 王眭;肝组织病毒学检测对血清HCV RNA阴性慢性HCV感染者诊断及治疗的指导意义[D];吉林大学;2013年

6 关翠;151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的生存分析[D];新疆医科大学;2013年

7 丁晓玲;不同病因肝硬化临床特征对比分析[D];宁夏医科大学;2013年

8 张玺;影响肝衰竭患者血乳酸水平的相关因素分析[D];重庆医科大学;2013年

9 左永清;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乳果糖及质子泵抑制剂的应用和原发性腹膜炎的关系[D];重庆医科大学;2013年

10 刘祥英;血管紧张素Ⅱ与Toll样受体4介导肝纤维化发生的相关性[D];南昌大学医学院;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马维娟;许建明;;肝病并发自发性腹膜炎患者腹水病原菌及其耐药性分析[J];安徽医药;2009年09期

2 ;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J];传染病信息;2000年04期

3 王宇明;;重症感染的临床诊治进展[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1年21期

4 袁春,连建奇,黄长形,叶进;肝硬化合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诊断现状及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流行病学传染病学分册;2004年06期

5 王义国,阎明先,张建娜;肝硬化伴院内感染自发性腹膜炎肾功能的变化与预后的关系[J];临床肝胆病杂志;2002年02期

6 李琴,张福奎;肠道功能的改变在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中的作用[J];临床肝胆病杂志;2004年02期

7 张玉江,张仕岭,王巧林,闫洪凤,谭永星;慢性重型肝炎和肝硬化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168例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3年1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雷俊梅;;应用腹腔冲洗疗法治疗自发性腹膜炎[J];山西医药杂志;2006年12期

2 韩志启;王玉玲;李志华;;放腹水及腹腔注射抗生素治疗自发性腹膜炎[J];医药论坛杂志;2009年02期

3 郑军;贺鹏;;血必净注射液治疗自发性腹膜炎疗效研究[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年10期

4 庄涵虚;赖亚栋;黄彩云;许向农;;益生菌预防自发性腹膜炎再发的临床研究[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12年03期

5 余鑫之,李宗寅,江顺林;严重肝病并发自发性腹膜炎10例报告[J];安徽医学;1983年03期

6 潘立方,张守真;妥布霉素治疗肝硬化腹水并发自发性腹膜炎30例疗效观察[J];安徽医学;1996年06期

7 张艳;牛淑亮;常蕊静;;自发性腹膜炎的易感因素及预后相关因素的研究[J];职业与健康;2014年05期

8 邓朗明;可赛舒治疗成年肝硬化并自发性腹膜炎体会[J];河北医学;2002年08期

9 何淑燕;肝硬变并发自发性腹膜炎23例的护理[J];淮海医药;2002年02期

10 黄建生,肖菊兰;肝病腹水并发自发性腹膜炎51例分析[J];江西医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迎新;刘晓宇;;自发性腹膜炎131例临床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感染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1年

2 金福东;孙兴安;牛殿吉;;改良式腹腔灌洗术对自发性腹膜炎疗效观察[A];第一届全国疑难重型肝病大会、第四届全国人工肝及血液净化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达炜;姚惠香;朱金水;孙群;;肝硬化腹水并发自发性腹膜炎危险因素的系统评价[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消化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下册)[C];2007年

4 邓成薇;;30例肝硬化并发自发性腹膜炎患者的综合护理研究[A];2013年贵州省医学会消化及内镜学术年会暨贵州省中西医结合消化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3年

5 李清惠;王伟;;21例肝硬化并自发性腹膜炎的观察及护理[A];全国传染病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2年

6 陈杰;韩丽娜;曾争;于岩岩;;伴糖尿病基础的肝硬化腹水自发性腹膜炎的临床特征及疗效分析[A];第7届全国疑难及重症肝病大会论文集[C];2013年

7 谢德武;黄秀云;;四唑氮蓝还原试验在肝硬化自发性腹膜炎诊断中的应用[A];中华医学会第十二次全国病毒性肝炎及肝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5年

8 何玮;梁旭竞;;可赛舒治疗肝硬化自发性腹膜炎的疗效观察[A];第十三次全国中西医结合肝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9 纪永水;张亚斌;史春娟;吴成;蔡森;;老年肝硬化自发性腹膜炎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十二次全国病毒性肝炎及肝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5年

10 纪永水;张亚斌;史春娟;吴成;蔡森;;老年肝硬化自发性腹膜炎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A];中华医学会全国第九次感染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祝君逸;[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牛玲玲;自发性腹膜炎的代谢组学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2 廖如奕;118例自发性腹膜炎临床研究[D];新疆医科大学;2007年

3 楼丹峰;肝硬化腹水并发自发性腹膜炎的临床分析[D];浙江大学;2009年

4 李锦;Multistix10SG试验及CLINITEK 50分析仪在诊断自发性腹膜炎中的应用[D];吉林大学;2005年

5 林玲;慢乙肝肝硬化伴自发性腹膜炎患者血PCT、CRP、WBC变化及诊断价值[D];青岛大学;2014年

6 聂深钰;影响肝硬化合并自发性腹膜炎患者生存的预测因素[D];吉林大学;2015年

7 刘密霞;肝硬化并自发性腹膜炎的危险因素和影响预后因素的分析[D];山西医科大学;2010年

8 魏超霞;乙肝肝硬化并SBP患者血清MCP-1TNF-α、IL-10的检测及临床意义[D];中南大学;2013年

9 罗玉兰;肝硬化自发性腹膜炎腹水中脂多糖结合蛋白的变化及意义[D];重庆医科大学;2011年

10 杨伟红;肝硬化合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危险因素分析[D];新疆医科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影响肝硬化合并自发性腹膜炎患者生存的预测因素,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8419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xiaohjib/18419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fe9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