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胰腺炎时自噬变化的意义及干扰素γ对自噬影响的实验研究
本文关键词:急性胰腺炎时自噬变化的意义及干扰素γ对自噬影响的实验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第二军医大学》 2013年
急性胰腺炎时自噬变化的意义及干扰素γ对自噬影响的实验研究
刘晓
【摘要】:研究背景 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是临床常见的急症,国外报告其发病率10/105~44/105,近年来呈升高趋势。约20%患者可发展为重症急性胰腺炎,病死率高达15%~30%,病情危重,预后凶险,已经成为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的重要杀手。尽管国内外学者对急性胰腺炎的防治进行了多年的研究,但迄今还没有针对急性胰腺炎特效的防治措施。因此,深入研究AP的发病机制,探索其启动的关键过程,不仅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而且将有助于寻找和建立有针对性的救治方法,以期提高急性胰腺炎的救治水平,具有重要的的意义。 自噬是广泛存在于真核生物中的生命现象,属程序性细胞死亡的一种。自噬发生时,在细胞内形成“双层膜”结构的囊泡即自噬体,包裹胞质成分和某些细胞器碎片,送入溶酶体中并进行多种酶的消化及降解,为细胞内再循环提供能量和小分子物质。自噬是急性胰腺炎早期发生的事件,在急性胰腺炎中的作用机制存在很多争议。有学者采用敲除自噬相关基因小鼠研究后发现急性胰腺炎减轻,同时自噬相关蛋白减少,推测自噬在急性胰腺炎中被诱导增强,自噬对胰腺起损害作用;有学者研究发现在急性胰腺炎中长寿蛋白的降解大大减少(长寿蛋白通过自噬途径降解),大量空泡聚集,认为自噬在急性胰腺炎中下降,自噬对胰腺起保护作用;另外有学者认为自噬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自噬过程在急性胰腺炎中被破坏,自噬和胰腺炎起相互促进作用。这些相互矛盾结果显示自噬在急性胰腺炎发生中存在很大的争议。 干扰素γ是一种来自T淋巴细胞培养液上清的蛋白,,具有免疫调节和抗细胞增殖作用。目前有研究发现干扰素γ可促进自噬。另有文献报告干扰素γ对急性胰腺炎有一定影响。为了进一步探讨自噬在急性胰腺炎发生过程中的变化及其病理意义,并观察干扰素γ对急性胰腺炎及自噬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拟开展本实验研究。 研究目标 1.建立大鼠重症急性胰腺炎模型。观察急性胰腺炎发生过程中自噬活性的变化,探讨其病理意义。 2.观察干扰素γ对急性胰腺炎炎症及自噬的影响,初步探讨其机制。 研究方法围绕上述目标,本研究采用以下研究方法: 1.动物模型的建立 采用左旋精氨酸400mg/100g(腹腔注射,2次,间隔1小时)方法,构建急性胰腺炎大鼠模型。 2.电镜 大鼠新鲜胰腺组织取下后立即置于25%戊二醛电镜固定液中,切成1mm3大小组织块,送电镜室,于透射电镜下观察自噬相关结构。 3.ELISA 造模取血,离心,上清用RD试剂盒行ELISA检测,检测不同时间点AMY、TAP的浓度及IL-1、IL-6、TNF-α等炎症因子的水平。 4.HE染色 标本置于4%中性缓冲甲醛中固定24小时,组织脱水石蜡包埋,室温保存,行HE染色后观察胰腺炎症程度。 5.免疫组化 经漂洗,封闭,一抗和二抗孵育后检测LC3、Beclin-1、Lamp-2等蛋白在胰腺组织中的表达。 6.Western Blot 经过提取蛋白、凝胶电泳、转膜、标记一抗和二抗、曝光等步骤观察LC3、Beclin-1、Lamp-2、GAPDH等蛋白的表达。 7. qRT-PCR 通过RNA提取、逆转录和qRT-PCR的方法检测胰腺组织LC3、Beclin-1、Lamp-2、Ⅲ型PI3K、GAPDH等蛋白的基因表达。 8.统计学分析 全部数据通过SPSS11.5统计软件X进行分析,取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计量资料实验数据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两样本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样本均数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方差齐时采用LSD-t或SNK-q检验,方差不齐时采用Dunnett's T3或Dunnett's C检验。 研究结果 1.20%L-精氨酸腹腔注射可构建重症急性胰腺炎模型 先后采用250mg/100g、300mg/100g、400mg/100g和500mg/100g等不同给药剂量的20%L-精氨酸腹腔注射构建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模型,结果发现400mg/100g的剂量腹腔注射2次,间隔1小时造模,可成功建立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模型。 2.急性胰腺炎诱导增强自噬的发生 免疫组化、Western Blot和qRT-PCR检测发现,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大鼠急性胰腺炎模型组自噬相关因子LC3、Beclin-1的蛋白与mRNA表达显著上调;电镜观察发现急性胰腺炎组大鼠胰腺组织自噬相关超微结构明显多于对照组。结果证实急性胰腺炎可诱导增强自噬的发生。 3.调控自噬可影响胰蛋白酶原的活化程度和急性胰腺炎的损伤程度 分别采用自噬诱导剂雷帕霉素(RAP)和自噬阻断剂氯喹(CQ)及3-甲基腺嘌呤(3-MA)调控自噬活性,发现诱导自噬后TAP明显升高,阻断自噬后TAP下降;SAP9h后诱导剂组大鼠胰腺坏死病理评分高于急性胰腺炎组,阻断剂组与急性胰腺炎组无明显差别,24h后诱导剂组胰腺坏死评分高于急性胰腺炎组,阻断剂组胰腺坏死评分低于急性胰腺炎组。结果表明急性胰腺炎时自噬可促进胰蛋白酶原的激活,并参与胰腺的损伤。 4.干扰素γ在急性胰腺炎时可诱导自噬的发生及自噬体和溶酶体的融合 与急性胰腺炎对照组相比,急性胰腺炎模型大鼠注射干扰素γ,免疫组化、Western Blot和qRT-PCR检测均表明自噬相关因子LC3及Beclin-1的蛋白和mRNA表达明显上调;溶酶体相关膜蛋白-2(Lamp-2)蛋白和基因表达亦明显上调。结果表明干扰素γ可进一步诱导自噬的发生,并促进自噬体和溶酶体的融合。 5.干扰素γ能促进胰蛋白酶原的激活和加重急性胰腺炎时胰腺的损伤 与急性胰腺炎对照组相比,急性胰腺炎模型大鼠注射干扰素γ后胰腺水肿、炎症、坏死、出血评分明显增高;血浆炎症因子IL-6浓度明显升高,TAP在各时间点均明显上升;淀粉酶峰值前移。结果表明干扰素γ能促进胰蛋白酶原的激活,并加重急性胰腺炎时的炎症反应与胰腺损伤。 6.急性胰腺炎时干扰素γ可能通过Ⅲ型PI3K通路来诱导自噬和加重炎症 qRT-PCR显示干扰素γ组Ⅲ型PI3K复合物(vps34)mRNA明显高于急性胰腺炎对照组,提示急性胰腺炎时干扰素γ可能通过该通路诱导自噬和加重胰腺损伤和炎症。 结论 急性胰腺炎可诱导增强自噬的发生,自噬促进胰蛋白酶原的激活,并参与胰腺的损伤;急性胰腺炎时给予干扰素γ可进一步诱导自噬的发生,促进胰蛋白酶原的活化和加重胰腺的损伤,该效应可能通过Ⅲ型PI3K通路实现。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第二军医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R576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秦仁义;吴在德;邹声泉;肖雪明;裘法祖;;新型的胆源性胰腺炎动物模型[J];中华实验外科杂志;1998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夏庆;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胰腺炎中预防性抗生素应用价值的质疑[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2 王浩,张震寰,燕晓雯,李维勤,全竹富,李宁,黎介寿;持续血液滤过对重症急性胰腺炎血流动力学和氧代谢影响的实验研究[J];肠外与肠内营养;2005年01期
3 刘旭盛,JohnA.Windsor,GlennJamesFarrant,FikriM.AbuZidan,L.JonathanZwi;使用渗透压泵以Caerulein诱导大鼠急性轻度水肿性胰腺炎模型[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0年04期
4 乐湘华;王雷;赵晓晏;;PDTC对重症急性胰腺炎E-selectin、氧化应激相关酶表达的影响[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9年08期
5 史学深;方驰华;朱明德;何邹骏;陈铁军;;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DDFA对肺损伤细胞凋亡及Bax,Bcl-2表达的影响[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6年12期
6 梁卓;马腾;赵保民;王占明;黄博;顾炳权;张惠中;黄裕新;;生豆浆灌胃对急性胰腺炎小鼠胰腺外分泌功能的影响[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8年04期
7 刘纳新,施红旗,张启瑜;急性胰腺炎相关性肺损伤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J];肝胆胰外科杂志;2005年01期
8 邱燕军,张启瑜;急性胰腺炎动物模型的研究概况和进展[J];肝胆胰外科杂志;2005年03期
9 梁超;冯寿全;张晓云;沙盈盈;朱晓明;;活血清解汤对高脂血症性胰腺炎大鼠瘦素的调控作用[J];肝胆胰外科杂志;2011年05期
10 谢文瑞,陈垦;急性胰腺炎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J];广东药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刘君君;陈垦;龙友明;谢文瑞;王晖;;L-精氨酸诱导大鼠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模型的建立[A];中国药学会应用药理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学术会议、中国药理学会制药工业专业委员会第十三届学术会议暨2008生物医药学术论坛论文汇编[C];2008年
2 克迎迎;袁培培;翟英英;张鑫;李孟;王绅;王小兰;冯卫生;郑晓珂;;卷柏总黄酮及穗花杉双黄酮对HepG2细胞胰岛素抵抗的改善作用[A];2013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十三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2013年
3 刘洪斌;关鑫;王宇歆;涂正伟;李东华;鹿燕敏;;基于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技术的大鼠急性胰腺炎尿液代谢组学初步研究[A];第九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基础理论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攀;氢气促糖尿病创面愈合的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1年
2 王文军;内给氧和NAC联合治疗早期重症急性胰腺炎的实验研究[D];中南大学;2003年
3 张勇;ET-3基因在大鼠实验性急性坏死性胰腺炎中表达的实验研究[D];昆明医学院;2003年
4 郭海峰;ERK和NF-κB的活化对大鼠重症胰腺炎中性粒细胞凋亡延迟的调控作用[D];吉林大学;2004年
5 刘洪斌;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肺损伤发病机制及中药治疗的实验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04年
6 董文珠;基质金属蛋白酶在急性胰腺炎肺损伤与胰腺组织重建中的作用机制[D];第二军医大学;2005年
7 赵秋玲;饮食因素对急性胰腺炎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8 陈凌云;复合乳酸菌对不同营养途径治疗的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肠屏障功能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6年
9 江学良;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胰腺生理更新和病理再生中的作用[D];第二军医大学;2006年
10 董春山;异丙酚对机械通气肺损伤影响的动物实验研究[D];新疆医科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魁;高压氧对大鼠急性胰腺炎影响的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0年
2 程凯;乌司他丁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血清MIF水平及中性粒细胞凋亡的干预作用研究[D];滨州医学院;2010年
3 康晓征;胰瘅贴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模型大鼠TLR4/NF-KB信号机制研究[D];泸州医学院;2011年
4 王勇;辛伐他汀对大鼠高脂血症合并急性水肿性胰腺炎时NF-κB及炎症介质表达的影响[D];泸州医学院;2011年
5 苏晓菊;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及其配体HMGB1在大鼠重症急性胰腺炎发病中的作用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1年
6 张琳琳;大鼠急性胰腺炎模型的建立及不同压力高压氧治疗效果的实验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1年
7 杨元生;清胰颗粒对SAP大鼠部分脏器的保护作用及AQP-4表达影响的研究[D];广东药学院;2011年
8 张秀平;金黄益胆颗粒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胰腺组织中ICAM-1、MCP-1和TGF-β1表达的影响[D];河北联合大学;2011年
9 孙世娟;国产与进口醋酸奥曲肽治疗急性胰腺炎的疗效评价[D];吉林大学;2011年
10 周春华;脂氧素A_4类似物LXA_4-ME对急性坏死性胰腺炎大鼠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的实验研究[D];苏州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宗明;急性胰腺炎的发病原理与病因学[J];临床内科杂志;1987年02期
2 刘斌,凌奇荷,朱小寒;急性胰腺炎诊断标志物的比较研究[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4年01期
3 毕明君;王志华;汤冬静;;尿胰蛋白酶原-2与血尿淀粉酶在诊断急性胰腺炎中的应用[J];医学检验与临床;2007年06期
4 赵英恒;;急性胰腺炎诊断试验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的研究[J];国外医学.内科学分册;1986年08期
5 吴传庆;尤大钰;;胃肠激素对急性腺炎的保护及可能的治疗作用[J];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1989年04期
6 岳乔红;急性胰腺炎的实验室诊断及其进展[J];国外医学.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学分册;2002年05期
7 余文;吴伟;张少辉;王尧华;;急性胰腺炎发病机理的研究进展[J];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2006年06期
8 平珣;;乌司他丁和加贝酯治疗急性轻症胰腺炎疗效比较[J];山东医药;2006年04期
9 程望林;邓燕妮;;血尿淀粉酶在急性胰腺炎诊断中的作用[J];中国社区医师(综合版);2007年16期
10 杨家骖 ,黄炳耀;问题解答[J];安徽医科大学学报;1979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祖朝;董米连;王敏;;胃切除术并发急性胰腺炎13例分析[A];2005年浙江省外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5年
2 郑育聪;;SPIO标记兔骨髓间质干细胞急性胰腺炎家兔体内移植的活体示踪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16次全国放射学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9年
3 周兵;张齐放;;一例急性胰腺炎儿童行ERCP术的护理体会[A];中华护理学会全国儿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4 吴承智;高晖;何亦工;;89例急性胰腺炎诊断治疗的体会[A];2000年全国危重病急救医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0年
5 李玲;;急性胰腺炎护理[A];全国神经内外科专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6 周蒨;陈焱;;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3例[A];第四届长三角妇产科学术论坛暨浙江省2009年妇产科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7 姜莉芸;耿嘉蔚;;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胰腺炎34例临床观察[A];2004年全国危重病急救医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8 苏勇泉;;急性胰腺炎发病早期的CT诊断[A];第十三届全国临床医学影像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3年
9 胡玲;胡兵;唐承薇;;胆囊摘除术后急性胰腺炎的病因探讨[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消化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上册)[C];2007年
10 沈雁波;;尿胰蛋白酶原激活肽与急性胰腺炎早期分型[A];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第十三次全国急诊医学学术年会大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崔乃强;[N];农村医药报(汉);2004年
2 杨莹丹;[N];民族医药报;2006年
3 周芳;[N];吉林日报;2007年
4 常山;[N];中国中医药报;2006年
5 魏开敏;[N];中国中医药报;2008年
6 北京天坛医院 朱丽丽;[N];保健时报;2008年
7 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消化科 姜慧卿;[N];健康报;2010年
8 付唆林;[N];家庭医生报;2007年
9 姜诚;[N];大众卫生报;2007年
10 龚经文;[N];家庭医生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斌;T、B淋巴细胞对急性胰腺炎的作用及其免疫治疗[D];第四军医大学;2013年
2 徐浩铜;急性胰腺炎伴胰周积液向胸腔引流通道的影像解剖学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2年
3 赵佳正;P物质和硫化氢在评价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中的作用[D];中南大学;2012年
4 罗双灵;急性胰腺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oll样受体9mRNA的表达研究[D];中南大学;2013年
5 陈辰;罗格列酮对大鼠急性胰腺炎肺损伤的作用及其机制探讨[D];武汉大学;2009年
6 李永文;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中miR-216a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的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7 杨淑丽;自噬在大鼠急性坏死性胰腺炎中的作用及调控机制研究[D];苏州大学;2012年
8 梁垚;降钙素原和sTREM-1对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的早期预测价值[D];中南大学;2013年
9 李军成;急性胰腺炎急性期的病变研究[D];苏州大学;2002年
10 钱祝银;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的基础和临床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尧;胰蛋白酶原激活肽与高迁徙率族蛋白1在急性胰腺炎大鼠模型中的表达及意义[D];遵义医学院;2010年
2 崔玉顺;延边地区603例急性胰腺炎病因及预后危险因素的调查分析[D];延边大学;2010年
3 江志俊;急性胰腺炎病情严重程度与预后的早期评估指标探讨[D];福建医科大学;2010年
4 尹朝;BISAP对急性胰腺炎预后的评估价值[D];山东大学;2010年
5 郭洁;三种评分标准对急性胰腺炎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评估的比较[D];福建医科大学;2011年
6 程勇;大鼠急性胰腺炎细胞凋亡异常及Fas/FasL系统表达的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7 祁高亮;75例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证治回顾性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0年
8 汪国宴;MSCT评价急性胰腺炎病变程度与肝损伤的相关性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1年
9 贺丽;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IL-15、IL-18和sTNF-1R的变化及其意义[D];中国医科大学;2002年
10 崔志刚;急性胰腺炎发病特点及严重程度预测指标的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04年
本文关键词:急性胰腺炎时自噬变化的意义及干扰素γ对自噬影响的实验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8422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xiaohjib/1842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