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消化疾病论文 >

TLR7基因多态性与丙型肝炎病毒感染转归的关系

发布时间:2018-05-17 05:22

  本文选题:丙型肝炎病毒 + 基因型 ; 参考:《现代预防医学》2015年23期


【摘要】:目的探讨TLR7(Toll-Like Receptor 7,)基因多态性与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感染转归的关系。方法运用Taq Man-MGB荧光探针法检测1 146例健康对照者,299例HCV自限清除者以及410例HCV持续感染者中TLR7多态性位点,比较不同位点基因型与HCV感染转归的关系。结果在女性人群中,rs179009位点突变基因型GG可增加HCV感染的风险(OR=2.40,95%CI:1.09~5.27),rs3853839位点突变基因型CC降低HCV感染慢性化的风险(OR=0.31,95%CI:0.10~0.94);单倍型AC和GG可显著降低HCV感染慢性化的风险。结论 TLR7基因多态性可能与女性丙型肝炎易感性及慢性化有关。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LR7(Toll-Like Receptor 7) gene polymorphism and the outcome of hepatitis C virus (HCV) infection. Methods the polymorphic TLR7 loci were detected by Taq Man-MGB fluorescence probe method in 299 cases of HCV self-clearance and 410 cases of HCV persistent infection in 1 146 healthy control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genotype of different loci and the outcome of HCV infection was compared. Results in female population, the mutation genotype GG at rs179009 increased the risk of HCV infection. The mutation genotype CC of rs3853839 at rs3853839 decreased the risk of chronic HCV infection. Haplotype AC and GG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the risk of chronic HCV infection. Conclusion TLR7 gene polymorphism may be associated with susceptibility and chronic hepatitis C in women.
【作者单位】: 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研室;南京医科大学护理学院;南京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系;淮阴工学院化学工程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473028) 江苏省临床医学专项(BL2013021)
【分类号】:R512.6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高风华;冯谦谨;江丽凤;郭中敏;陆家海;;中国大陆2002~2010年法定传染病疫情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13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汤海燕;郭艳;沈荣柴;;当涂县2008~2012年法定传染病流行趋势分析[J];安徽预防医学杂志;2013年05期

2 曹亚军;贺圆圆;刘继恒;赵鑫;杨忠诚;王蕾;向安莉;;宜昌市2003-2012年法定传染病流行趋势[J];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2013年06期

3 严德荣;;番禺地区传染病的发病情况及流行特点分析[J];当代医学;2014年29期

4 黎元扶;赵书银;饶贵平;陈志健;;2010~2013年贺州市从业人员传染病的感染状况分析[J];广西医学;2015年07期

5 张志刚;李成云;齐宝宁;白云峰;孟娟;;某肿瘤医院2010年法定传染病报告病例分析[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3年24期

6 王廷伟;;榆林市2006-2013年法定传染病疫情分析[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4年24期

7 谢yN;马莲英;马平安;;2009-2013年某综合医院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分析[J];河南预防医学杂志;2015年02期

8 罗开发;李闻;王永华;王巍峰;李贞;孟科;赵丽;王婷婷;;海南地区消化疾病谱初步调查研究[J];海南医学;2015年18期

9 李学;陆朝国;蒋巧英;田永琴;;贵阳市2004~2013年法定肠道传染病疫情分析[J];中国热带医学;2014年12期

10 万雪梅;陈婧;张天洪;郑翔鸿;贾琴;钟森;;恩替卡韦联合抗病毒方治疗慢性乙型肝炎[J];四川医学;2015年02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那治亚;沈阳市沈北新区2008-2012年法定传染病疫情监测分析与对策[D];吉林大学;2013年

2 张凤;慢性乙型肝炎常见证型LDQOL1.0量表与SF-36量表生命质量评价的比较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3年

3 周春亮;济宁市市中区2005-2011年度法定报告传染病动态趋势研究[D];山东大学;2014年

4 郑乐乐;我国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人力资源现况与变迁分析[D];复旦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张玲霞;王永怡;陈文;李军;王姝;;2009年全球传染病疫情聚焦[J];传染病信息;2010年01期

2 刘洋;皇雅军;关文萍;;新疆伊犁农四师1993~2003年法定传染病疫情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07年02期

3 曾光,祁国明,范明远,肖东楼,俞东征,周祖杰;未来十年我国传染病预防发展趋势的战略对策[J];中国公共卫生;1992年04期

4 王永怡;张玲霞;王姝;;病毒性传染病的防控[J];中国病毒病杂志;2011年01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于慧娜;国外部分新发传染病防控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8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于乐成,顾长海,毛青,李奇芬,王宇明;丁型肝炎病毒核酶在分子水平对丙型肝炎病毒RNA的反式剪切活性[J];中华医学杂志;2001年06期

2 王金湖;丙型肝炎病毒胃肠传播初探[J];江苏预防医学;2001年04期

3 Akbayir N.,G銉kdemir G. ,Mansur T. ,王志宇;丙型肝炎病毒与白斑病是否相关[J];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胃肠病学分册);2005年03期

4 Ito H.;Nagano M. ;王英鹏;;原位鉴定肌肉中的丙型肝炎病毒RNA[J];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神经病学分册);2005年09期

5 郭振华,景涛;丙型肝炎病毒传播研究新进展[J];临床消化病杂志;2005年02期

6 冯丽萍;白钢钻;张晓林;;丙型肝炎病毒宫内传播的临床研究[J];山西医药杂志;2006年05期

7 Yildirim B.;Tahan V.;Ozaras R.;李宏宇;;土耳其社区人群感染丙型肝炎病毒的危险因素[J];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胃肠病学分册);2006年05期

8 Karaca 噻.;噻akalo■lu Y.;Demir K.;王顺涛;;丙型肝炎病毒在土耳其人群中传播的危险因素[J];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胃肠病学分册);2006年09期

9 Anand B.S.;Currie S.;Dieperink E.;尹勇;;饮酒与丙型肝炎病毒治疗:美国一项多中心研究结果[J];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胃肠病学分册);2006年10期

10 张云霞;;丙型肝炎病毒来了,你知道吗?[J];肝博士;2007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唐小平;聂建敏;;HIV和HCV合并感染研究进展[A];中华医学会第四次全国艾滋病、病毒性丙型肝炎暨全国热带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2 熊瑜琳;张长江;朱研;王小红;谭朝霞;胡亚君;;丙型肝炎病毒1b型3′端4456bp半基因组扩增[A];病毒性肝炎慢性化、重症化基础与临床研究进展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3 李婷婷;陈姿喧;曾劲峰;章金刚;王文敬;边奕鑫;黎诚耀;;献血者丙型肝炎病毒自然康复与慢性感染的分子特征[A];中国输血协会第五届输血大会论文专集(摘要篇)[C];2010年

4 李莹;陈建杰;;丙型肝炎病毒基因的研究进展[A];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二届内科肝胆病学术会议暨第四次国家中医肝病重点专科协作组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5 张瑞;杜绍财;田园;韩建德;魏来;;丙型肝炎病毒1b型5’非编码区变异区域性分布的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二次全国病毒性肝炎及肝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5年

6 杨光;陈姝;崔金环;;利用基因膜芯片技术进行乙型和丙型肝炎病毒联合诊断与分型[A];肝脏病防治学术研讨会及新进展学习班专刊[C];2005年

7 郁佩青;池琦;赵晖;;血液净化治疗中丙型肝炎病毒跨膜通透的临床探讨[A];2007年浙沪两地肾脏病学术年会资料汇编[C];2007年

8 丁世雄;梁晓岳;胡爱荣;周文红;翁彭剑;;宁波地区丙型肝炎病毒基因分型检测[A];2011年浙江省检验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1年

9 陈智;张萍;;丙型肝炎病毒基因组结构和功能研究进展[A];2004年浙江省传染病、肝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10 李王霞;;丙型肝炎病毒实验室检测技术进展[A];中国输血协会第四届输血大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9条

1 记者 陈勇;美人工复制成丙型肝炎病毒[N];光明日报;2005年

2 记者刘浦泉;丙肝检测速度大大加快[N];人民日报;2003年

3 记者 王江;俄罗斯科学家发现丙肝病毒会伤害中枢神经[N];科技日报;2000年

4 刘浦泉;提前30天确认丙肝[N];科技日报;2003年

5 刘浦泉;我国丙肝检测法获重大突破[N];保健时报;2003年

6 新华社;丙肝病毒人工复制成功[N];健康报;2005年

7 桔梗;全球1.8 亿人患丙肝[N];医药经济报;2009年

8 记者 白毅;中科院发现丙肝治疗潜在新靶点[N];中国医药报;2014年

9 张京华;治丙肝新药投放临床[N];科技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友杏;丙型肝炎病毒NS4B蛋白调控MMP-2和Bcl-2表达的信号通路研究[D];武汉大学;2012年

2 刘菲;应用感染性丙型肝炎病毒细胞模型研究其病毒颗粒组份和干扰素omega的体外抗病毒作用[D];中南大学;2008年

3 刘长虹;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长期体外培养及丙型肝炎病毒细胞模型的建立[D];山东大学;2005年

4 赵志海;丙型肝炎病毒慢性感染临床免疫学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8年

5 关默;丙型肝炎病毒高变区1中存在介导病毒入侵和免疫逃避的三个不同结构域[D];第二军医大学;2013年

6 张欣欣;丙型肝炎病毒高变区1高反应性多肽筛选、表达及其特性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2003年

7 毛青;免疫选择压力对丙型肝炎病毒高变区基因变异的影响[D];第三军医大学;2002年

8 屈静;人Ⅰ型免疫缺陷病毒Rev蛋白促进丙型肝炎病毒翻译的分子机制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9 张立新;丙型肝炎病毒5’非编码区及非结构蛋白5A的基因变异及其临床意义[D];山东大学;2011年

10 门可;HCV感染者血清中HSP70的检测及其肽复合物体外诱导HCV CTL的初步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鹏飞;丙型肝炎病毒高变区1介导HCV感染细胞机制的初步研究[D];河北联合大学;2014年

2 马力;丙型肝炎病毒体外细胞培养系统的建立和超微结构观察及受体介导的入胞作用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9年

3 姜翠;丙型肝炎病毒自发清除者的血清代谢组学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4 元顺女;延吉市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状况初步分析[D];延边大学;2010年

5 王佳;树,

本文编号:190009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xiaohjib/190009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b8e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