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消化疾病论文 >

氨基半乳糖联合内毒素诱导小鼠急性肝衰竭保护作用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6-11-25 17:07

  本文关键词:抗菌肽对D-氨基半乳糖联合内毒素诱导小鼠急性肝衰竭保护作用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苏州大学》 2014年

抗菌肽对D-氨基半乳糖联合内毒素诱导小鼠急性肝衰竭保护作用的研究

王艳  

【摘要】:研究背景及目的肝衰竭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肝脏合成、解毒、排泄和生物转化等功能发生严重障碍,导致肝脏功能严重失代偿,出现以黄疸、凝血机制障碍、肝性脑病以及腹水等为主要表现的一组临床症候群。肝衰竭发病急、进展快、并发症多、预后差、死亡率高。目前,尽管原位肝脏移植和人工肝支持治疗可作为肝功能衰竭治疗的有效手段,但前者供体肝缺乏,且存在手术复杂、术后可能发生排斥反应等缺点,使得这一治疗措施难以广泛推广;后者也面临血浆来源紧张,,对晚期肝功能衰竭治疗效果差等问题。寻找新的肝衰竭治疗手段势在必行。以肠源性内毒素血症为核心的继发性肝脏损伤是导致肝衰竭病情迅速进展的重要原因。因此,探寻以中和内毒素为目标的治疗手段。以阻断肝衰竭患者内毒素血症导致的继发打击成为目前肝衰竭研究的热点。 阳离子抗菌肽(cationicantimicrobial peptides,AMPs)是一类带净正电荷的两性小分子多肽,在生物体内广泛存在。研究发现,AMPs具有强大的中和内毒素的能力,并因此抑制炎症因子的释放。基于此,本研究通过体外实验及小鼠肝衰竭动物模型探讨AMPs治疗肝衰竭的可行性。 方法我们首先在体外研究不同AMPs中和内毒素的效率,用鲎试验(LALassay)检测四种AMPs(PY、Ts、LL-37、Th)中和内毒素作用;采用CCK-8法检测四种AMPs对RAW264.7的毒性作用;用体外溶血实验评价四种AMPs的溶血活性;流式细胞技术检测AMPs对肝细胞凋亡率的影响;构建D-氨基半乳糖联合内毒素诱导小鼠急性肝衰竭模型,观察AMPs对模型小鼠存活率的影响,观察各组肝脏病理学变化,并通过免疫组化、Western blot检测其肝组织中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的表达。 结果1.中和内毒素作用:PY、Ts、LL-37、Th均有较强的中和内毒素作用,并且有一定的剂量关系,随着AMPs浓度的升高,中和率也明显升高;PY及LL-37有更强的中和能力;进一步组间比较,四种AMPs不同浓度间存在差异(P0.05),且四种AMPs分别在1、10、100umol/L中任意一个浓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2.细胞毒性研究:Ts、Th均有微弱的细胞毒性,且没有呈现明显的剂量关系。LL-37有一定的剂量关系,只有在相对较高的浓度(100umol/L)才表现明显的细胞毒性。PY对细胞的毒性有明显地剂量依赖性,在高浓度(40umol/L)时,有较强的细胞毒性,而在低浓度时只有较弱的细胞毒性。在浓度低于10umol/L时,四组均有较高的细胞存活率。进一步组间比较,PY、Ts、LL-37、Th不同浓度间存在差异,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浓度的降低,AMPs的细胞毒性逐步降低;四种AMPs在任意一个浓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3.溶血活性研究:四种AMPs浓度低于40umol/L时,均表现轻微的溶血活性,在相对较高的浓度(80umol/L),PY、Th、Ts仍表现微弱的溶血活性,而LL-37则表现明显的溶血活性,进一步组间比较,四种AMPs在不同浓度间存在差异,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浓度的降低,AMPs的溶血活性逐步降低;四种AMPs分别在任意一个浓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4.对小鼠原代肝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与阳性对照组相比,四种AMPs均对肝细胞凋亡有抑制作用,其中PY的抑制作用最为明显;四种AMPs分别与阳性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同浓度四种AMPs对细胞凋亡的抑制能力为:PYLL-37TsTh;Ts、Th、LL-37的细胞凋亡率均为在80umol/L时更低;而PY在40umol/L时细胞凋亡率更低。 5.小鼠肝衰竭模型存活率的研究:PY、Ts、LL-37、Th对肝衰竭模型小鼠存活率有一定影响,且存在剂量关系;中等剂量的PY、LL-37(PY3、LL-373)小鼠的存活率较高;Ts、Th在1.5-6mg/kg范围内,随剂量升高,存活率升高。 6.组织学检测:HE染色:各组AMPs分别与对照组比较,肝组织损伤程度:PY1.5对照组PY6PY3;免疫组化法检测肝组织Caspase-3(激活型)表达显示:Caspase-3在正常肝组织不表达或少量表达,对照组表达明显升高;Caspase-3表达程度:PY1.5对照组PY6PY3正常组。 7. Western blot:Caspase-3表达面积灰度比值为:PY1.5对照组PY6PY3正常组;组间两两比较,正常组、PY3、PY6分别与对照组之间存在差异,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Y1.5与PY3、PY6之间存在差异,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本文通过体外实验比较PY、Ts、LL-37、Th四种AMPs中和内毒素作用、细胞毒性、溶血活性及对LPS诱导小鼠原代肝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发现PY具有中和内毒素能力强且毒副作用低等优势。进一步研究PY对D-氨基半乳糖联合内毒素诱导小鼠急性肝衰竭模型的保护作用,发现特定剂量PY可以显著改善肝衰竭小鼠肝脏组织学表现,抑制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的表达并显著增加小鼠存活率。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苏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R575.3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顺子,阎虎生,刘国栋,何炳林,姜鹭;蜂毒肽类似物的合成和生物活性研究[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3年03期

2 吴宏斌;丁家萱;赵锐;范晓波;马益华;沈子龙;奚涛;吴国球;;抗菌肽Thanatin同系物抗菌机制的初步研究[J];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年04期

3 杨云霞,王伯瑶;抗菌肽LL-37作用研究进展[J];四川生理科学杂志;2003年02期

4 窦永青;王勤英;赵龙凤;韩德五;;肠源性内毒素血症对慢性实验性肝损伤的影响及防治对策的研究[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06年09期

5 聂青和;重型肝炎的临床救治进展[J];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05年05期

6 丁佳萱;吴国球;赵锐;李林鲜;沈子龙;奚涛;;抗菌肽Thanatin突变体(S-thanatin)对临床耐药革兰阴性菌的体外活性及与7种抗生素的协同作用[J];药物生物技术;2009年02期

7 杨利仕;;重型肝炎与内毒素血症的关系及应对措施[J];医学信息(上旬刊);2010年12期

8 蔡林;孙青苗;;抗菌肽与皮肤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11年01期

9 江宇泳;李红梅;王融冰;;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与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J];中国医刊;2008年03期

10 韩文瑜;孙长江;;抗菌肽的研究现状与展望[J];中国兽药杂志;2009年10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筠;;内毒素在肝衰竭形成中的作用及中医药治疗[J];传染病信息;2010年05期

2 王沛珍;顾金保;罗军;彭鸿娟;;大肠杆菌ER2566表达的重组Thanatin的敏感抗菌活性[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10年05期

3 刘诚;黎满香;卢帅;林荣高;蒋伟;胡杨;;抗菌肽研究进展[J];动物医学进展;2011年03期

4 丁静;沈娟;朱家勇;金小宝;;人源抗菌肽LL-37在创伤修复中的研究进展[J];广东医学;2011年18期

5 李方舟;胡海峰;;人cathelicidin抗菌肽LL-37在宿主防御系统中的作用[J];世界临床药物;2011年04期

6 李桂平;陈仪本;;抗菌肽及其工业应用前景[J];工业微生物;2007年05期

7 柴仙琦;冷向军;李小勤;单玲玲;宋宏斌;;抗菌肽对凡纳滨对虾生长和血清非特异性免疫指标的影响[J];淡水渔业;2012年04期

8 李云龙;甘宗辉;冀德君;王小龙;常玲玲;刘姗;刘贤慧;杨章平;;酸奶在贮存过程中脂肪酸含量的变化[J];中国牛业科学;2012年06期

9 于岚岚;冉瑜;白希希;李爱荣;朱艳艳;覃韵;屈凌波;;新型抗菌肽的设计、活性研究及与磷脂相互作用的计算模拟[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12年12期

10 李梦东;聂青和;;肝衰竭的研究现状与展望[J];实用肝脏病杂志;2013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路彩霞;;重型肝炎的诊治[A];第三届全国重型肝病及人工肝血液净化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7年

2 沈子龙;吴国球;;抗菌肽S-thanatin体外中和内毒素以及在临床分离多重耐药大肠杆菌引起的败血症休克模型中的作用(英文)[A];格莱姆抗菌肽——抗菌肽开发与应用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张更辉;王云晖;;一组抗菌肽的聚乙二醇修饰及其抗菌机理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22分会:化学生物学[C];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钟小生;吴茱萸热熨改善门奇断流术后胃肠动力、肠粘膜屏障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2 毛毛;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病肠源性内毒素血症证候规律及治疗性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1年

3 姚鹏;肝干细胞的生长、分化、凋亡调控及其信号转导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3年

4 苏洋;肠粘膜屏障功能与胆色素结石形成之间关系的实验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6年

5 黄文树;锯缘青蟹一种新的阴离子抗菌肽scygonadin及其基因的分离与鉴定[D];厦门大学;2006年

6 曹利民;靶向Melittin溶酶体破膜与Tat介导的跨膜功能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7 侯征;新型高效抗微生物肽的优化设计与合成及其体内外抗多重耐药菌的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9年

8 郝彦琴;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急性肝衰竭大鼠肠源性内毒素血症的治疗作用及机制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10年

9 段炼;八肋游仆虫中心蛋白在溶液中的聚集性质研究[D];山西大学;2010年

10 丁云超;鱼类卵黄高磷蛋白衍生抗菌肽的免疫调节功能的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谭雯雯;猪β-防御素2多克隆和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初步应用[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宋涛;奶牛血液红细胞抗菌肽的分离与纯化[D];河南科技学院;2010年

3 金凤;AccRoyalisin重组表达及产物抑菌活性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4 黄平;草鱼肠道抗菌肽分离纯化及部分理化性质的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9年

5 张婷;厚壳贻贝酶解物的制备及其降血压肽的分离纯化、结构表征[D];浙江工商大学;2011年

6 徐丽君;塔里木河流域叶尔羌高原鳅抗菌肽的提取、纯化及其活性分析[D];塔里木大学;2011年

7 王文;自体CIK细胞联合树突状细胞治疗HBV相关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8 郑健;卵转铁蛋白抗菌活性肽的制备及其抑菌活性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9 朱海林;Cecropin AD在转基因苜蓿中的表达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11年

10 何琨;ICU医院获得性急性肝脏损伤的临床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煜;刘玮;丁汉凤;毕玉平;;抗菌肽的研究进展及在农业中的应用[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03期

2 辛绍杰;邹正升;李保森;赵军;徐东平;陈黎明;邢汉前;金磊;王福生;;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外周血各亚群淋巴细胞绝对值的特点[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06年04期

3 赖仞,叶文娟,冉永禄,吕顺清,杨大同;大蹼铃蟾皮肤分泌液中抗菌活性肽的分离纯化及其性质[J];动物学研究;1998年04期

4 聂青和;第三讲 内毒素血症在重型肝炎发病中的地位[J];实用肝脏病杂志;2004年01期

5 张绪清,聂青和;第十一讲 糖皮质激素在治疗重型肝炎中的应用及评价[J];实用肝脏病杂志;2004年02期

6 张绪清,聂青和;第十二讲 重型肝炎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衡的诊断与治疗[J];实用肝脏病杂志;2004年02期

7 李梦东,聂青和;糖皮质激素治疗重型肝炎的临床及实验研究[J];实用肝脏病杂志;2005年01期

8 王淑霞,韩德五;内毒素血症在急性肝衰时肝内胆汁淤积形成中的作用[J];临床肝胆病杂志;1996年04期

9 杜剑平,张青,陈正堂;人β-抗菌肽与基因工程[J];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03年05期

10 黄佳玲;杨秀静;;832株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特点及耐药性分析[J];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09年02期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京ICP证040441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京)字008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9993 010-62982499
服务热线:010-62985026 010-62791813
在线咨询:
传真:010-6278036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0475号



  本文关键词:抗菌肽对D-氨基半乳糖联合内毒素诱导小鼠急性肝衰竭保护作用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9244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xiaohjib/19244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806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