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型肝炎病毒抗体的双抗原夹心检测方法的初步建立
本文关键词:丙型肝炎病毒抗体的双抗原夹心检测方法的初步建立,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河南师范大学》 2014年
丙型肝炎病毒抗体的双抗原夹心检测方法的初步建立
李德志
【摘要】: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感染而引起的丙型肝炎现已呈全球分布,将近1.8亿人为丙型肝炎的感染者,约占世界人口的3%,我国的感染率约为3.2%。 目前采用的第三代间接ELISA检测方法由于其在方法学上的固有缺陷,容易造成假阳性检测结果和漏检;发展双抗原夹心ELISA法检测试剂是试剂发展的方向,由于HCV抗原的分子量相对较小,用酶来对HCV抗原直接标记时,极易造成空间位阻,使抗体与抗原的进一步结合受到较大的抑制,所以对HCV抗原的标记是建立抗丙型肝炎病毒抗体双抗原夹心ELISA检测法的主要难点,也是目前国内外该领域中研究的热点。 本研究通过生物素亲和素系统的放大效应来减少抗原标记时的空间位阻,建立抗HCV抗体的双抗原夹心ELISA检测方法。利用实验室已经构建好的质粒载体,表达并纯化出夹心ELISA法所用的抗原,将抗原偶联到活化的长臂生物素上,制备成长臂生物素化的丙肝抗原,作为夹心抗原,用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链霉亲合素作为酶结合物,利用辣根过氧化物酶催化底物进行显色,建立双抗原夹心检测法。 采用本研究建立的双抗原夹心法与对照试剂平行检测500份临床标本,对检测结果不一致的样品采用HCV RNA定量检测试剂盒进行确定验证。结果显示:检测结果一致的样品有493份,其中包括48份阳性样品和445份阴性样品,检测结果不一致的样品有7份,其中间接法阳性而夹心法阴性的有4份,HCV RNA检测均为阴性;夹心法阳性而间接法阴性的有3份,HCV RNA检测阳性的有2份。 经数据统计,本研究建立的双抗原夹心法与间接法的特异性分别为99.78%、98.89%,灵敏度分别为100%、96%。表明该研究建立的双抗原夹心法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均优于间接法,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河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R512.63;R392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志梁,钱洪津,焦保明 ,陆青,王素华;链酶亲和素-生物素ELISA检测人心肌肌钙蛋白T[J];第一军医大学学报;2000年04期
2 李丽,张建琼,夏梅,孟继鸿;血液透析患者丙型肝炎病毒型特异性PCR基因分型[J];临床检验杂志;2003年04期
3 张贺秋;王国华;陈坤;宋晓国;冯晓燕;王祎;查祎;邱艳;李少波;;丙型肝炎病毒抗体双抗原夹心法酶联免疫试剂的初步临床评价[J];临床输血与检验;2006年01期
4 何梅芳;赵红霞;陈敏;潘玉琴;何帮顺;渠利利;徐勇飞;;HCV-RNA和抗-HCV的联合检测在丙型肝炎确诊中的临床意义[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0年24期
5 张晓春;生物素-亲和素技术的研究进展[J];现代预防医学;2001年04期
6 程勇前,聂青和,周永兴;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机制研究[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2年04期
7 谢立,吴晓东;丙型肝炎病毒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及其临床意义[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5年07期
8 赵璐;冯悦;夏雪山;;HCV基因型的差异性流行与进化[J];遗传;2012年06期
9 于洋,祁自柏,周诚,谷金莲,杨振,张庶民,张华远,李河民;国产抗HCV酶联免疫诊断试剂质量分析[J];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01年03期
10 周诚,祁自柏,谷金莲,张庶民,杨振,于洋,张华远,李河民;抗HCV国家参考品的研制[J];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02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聿修,朱亮,王岚,徐敏;软肝抗纤方对慢性乙型肝炎的抗肝纤维化和改善肝功能作用[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4年05期
2 郭伟,王桂芬,刘少杰,唐长金;中药凉血解毒化瘀对慢性重型肝炎治疗作用的观察[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4年05期
3 李芹;李丹;张良宏;;重肝合剂对慢性重型肝炎肝功能指标的改善作用[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6年04期
4 孙平;;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甘利欣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观察[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7年03期
5 谷灿立;张振强;付月箫;李新强;杨韶峰;;中西医结合治疗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102例[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7年06期
6 杨小军;张国梁;杨素霞;施卫兵;蔡淑玲;刘永华;;赤茵糖浆治疗慢性乙型黄疸性肝炎疗效观察[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9年03期
7 朱秀娟;;重用赤芍治疗瘀胆型肝炎临床观察[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0年02期
8 方伟;;自拟软肝煎抗肝纤维化疗效观察[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0年02期
9 刘丽丽;张国梁;刘永华;方基水;窦红漫;杨晓军;;拉米夫定联合中药清肝排毒饮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组织病理学的影响[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1年10期
10 刘雯;;中药联合替比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观察[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2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沛华;王拥泽;;川芎嗪抗肝纤维化作用机制研究[A];首届江西省中西医结合肝病学术研讨会、首届江西省中西医结合肝病新进展学习班资料汇编[C];2008年
2 吴宝灵;钱刚;涂鸣汉;张克勤;余海滨;吴敏;刘金明;;肝硬化肝脏储备功能的评估与临床分析[A];首届江西省中西医结合肝病学术研讨会、首届江西省中西医结合肝病新进展学习班资料汇编[C];2008年
3 尹燕耀;肖影群;;慢乙肝患者肝组织内CD_4~+,CD_8~+T淋巴细胞表达特点[A];首届江西省中西医结合肝病学术研讨会、首届江西省中西医结合肝病新进展学习班资料汇编[C];2008年
4 梁青;;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院内感染78例临床分析[A];首届江西省中西医结合肝病学术研讨会、首届江西省中西医结合肝病新进展学习班资料汇编[C];2008年
5 聂广;;重型肝炎的分型、分期与分级[A];全国中西医结合肝病新进展讲习班、江西省第二次中西医结合肝病学术会议资料汇编[C];2010年
6 熊明芳;韩裕斌;胡佳;王莉平;谢慧群;徐云;徐珊珊;项风梅;杨卫星;;软坚化瘀法治疗血吸虫性肝硬化的临床研究[A];全国中西医结合肝病新进展讲习班、江西省第二次中西医结合肝病学术会议资料汇编[C];2010年
7 李小平;余志强;;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与肝硬化肝性脑病发病的相关性分析[A];全国中西医结合肝病新进展讲习班、江西省第二次中西医结合肝病学术会议资料汇编[C];2010年
8 尹燕耀;宗亚力;林云华;;中药全结肠灌注透析治疗肝性脑病的临床研究[A];全国中西医结合肝病新进展讲习班、江西省第二次中西医结合肝病学术会议资料汇编[C];2010年
9 肖影群;邹正宇;吕定英;邓茜;章萍;钟青梅;;慢性隐匿性乙型肝炎临床与病理[A];全国中西医结合肝病新进展讲习班、江西省第二次中西医结合肝病学术会议资料汇编[C];2010年
10 龙庆华;廖九女;涂德幸;孙秀光;付小一;涂利民;;肝活检对转氨酶轻度升高的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意义[A];全国中西医结合肝病新进展讲习班、江西省第二次中西医结合肝病学术会议资料汇编[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那坤;柔肝颗粒对肝纤维化大鼠TGF-β_1/Smads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2 乔胃娟;加减三甲散及其拆方滋阴养血药调控肝纤维化TGF-β/Smads通路的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0年
3 周新颖;加减三甲散及其虫类药对肝纤维化大鼠TGF-β/Smads信号通路及MMPs/TIMPs体系影响的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0年
4 张爱民;中国HBV基因型分布特点和临床意义及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HBV基因突变的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11年
5 刘云霞;耐多药结核病影响因素的生态学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6 陈明丽;超声定量分析方法评价肝纤维化的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7 赵飞;乡镇尺度钉螺分布的高风险区域分析与Bayesian时空建模[D];复旦大学;2011年
8 单丽;清代古典霍乱流行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9 倪燕君;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整合素αvβ3的表达和肝纤维化无创诊断模型的评价[D];复旦大学;2010年
10 刘姝娜;基于内切酶特异性剪切作用的疾病DNA电化学分析方法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庄静;新型超声造影剂对肝纤维化-肝硬化定量诊断的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09年
2 杨静静;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及F蛋白与丙型肝炎慢性化、肝癌细胞凋亡的关系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09年
3 刘云;估计人群日本血吸虫感染状态的数学模型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10年
4 王昊鹏;丙型肝炎病毒F抗体血清分布特点及F蛋白的功能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10年
5 娄清涛;河南省常见恶性肿瘤死亡率趋势面分析[D];郑州大学;2010年
6 李卫国;重组人干扰素α2b联合胸腺肽α1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7 张柏盛;慢性HBV感染者病原学特点与肝肾损害、治疗及转归的相关性研究[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0年
8 贺希;中西结合治疗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的疗效观察[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0年
9 王雅;鳖龙软肝片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临床观察[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0年
10 杨水才;参仙乙肝灵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研究[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乐斌,赵久法;抗-HCV阴性献血员丙肝病毒感染及意义[J];蚌埠医学院学报;2000年06期
2 郭满盈,李谋深,李保仝,杨毓华;献血者血清中HCV NS3和核心蛋白抗原的检测及临床意义[J];中国输血杂志;2001年02期
3 徐卫平,施素月,林福地,乔杰;HCV RNA荧光定量PCR法与抗-HCV ELISA法的比较[J];中国输血杂志;2005年03期
4 朱阳泉;徐长根;李浩;;丙型肝炎病毒及其检测的实验研究进展[J];中国输血杂志;2007年05期
5 ;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J];传染病信息;2000年04期
6 李志梁,傅朝平,钱学贤,,黎梅兰,陆青,王素华;人心肌肌钙蛋白T的纯化和初步鉴定[J];第一军医大学学报;1996年02期
7 刘剑荣;黄永建;夏洪娇;张勇;;丙型肝炎基因型分布特点及流行分析[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0年12期
8 黄山;王燕;令狐颖;周晓泉;田禾;;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双抗体夹心法检测丙型肝炎病毒抗原的临床符合性研究[J];贵州医药;2006年01期
9 宋晓国,凌世淦,张贺秋,陈坤,孙柯儿,朱翠霞;重组丙型肝炎病毒表位抗原的研究[J];军事医学科学院院刊;2001年02期
10 桂亚萍;郑惠;沃琤;孔令和;;九江地区丙型肝炎病毒基因分型[J];实验与检验医学;2010年05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万琪,沈一负,熊太平,徐清云,彭延风,龙军爱;卵黄与猪血水两种双抗琼脂平板培养基检出脑膜炎双球菌的比较[J];湖南医学;1987年06期
2 樊得英;冯若飞;李向茸;张海霞;凡静静;沈心亮;马忠仁;;脑心肌炎病毒抗体双抗原夹心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初步应用[J];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2012年01期
3 张瑞镐,薛德义;抗HBs的双抗原夹心BA-ELISA检测和应用[J];上海免疫学杂志;1989年06期
4 王璋瑜;;单抗之后双抗将接踵而来吗?[J];生物技术通报;1991年01期
5 陈晓钎;双特异性单克隆抗体的再导向细胞毒作用研究[J];国外医学.输血及血液学分册;1997年06期
6 肖冰,金迎春,王春;双抗胶原膜引导牙周组织再生术患者的护理[J];护理学杂志;2005年14期
7 汪志辉,侯梦芹,陈霞,陈锦生,钟永荣;双抗原酶斑点-ELISA快速检测幽门螺杆菌抗体的研究[J];海峡预防医学杂志;2005年05期
8 刘萱,李平,石玉玲,易艳萍,任冽,匡铁吉,段昭辉,王云龙,马清钧,曹诚;临床应用重组SARS病毒双抗原夹心诊断试剂盒的检测效果评价[J];病毒学报;2004年02期
9 张帅清;;影响双抗原夹心ELISA法检测HIV抗体因素研究[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08年02期
10 额尔敦,其其格,郭美香,韩玲,刘士山,张丽民,陈杞,张庆荣;双抗HBsAg抗体夹心时间分辨免疫荧光分析方法的建立[J];中国免疫学杂志;1999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詹林盛;李保昌;孙萍;杨淑华;王全立;;生物素化HCV多表位融合抗原的表达及其在双抗原夹心检测方法中的应用[A];中国输血协会第四届输血大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本报记者 宋逊风;[N];农民日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黄龙江;金银花抗病毒有效成分双抗素类似物的合成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6年
2 李弟灶;金银花抗病毒有效成分双抗素类似物的合成与活性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8年
3 汤雁波;金银花抗病毒有效成分双抗素类似物的合成与活性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李德志;丙型肝炎病毒抗体的双抗原夹心检测方法的初步建立[D];河南师范大学;2014年
2 康彦红;PON1遗传及表观遗传变异与双抗抗血小板治疗临床效应的相关性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3年
3 番登榜;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缩短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治疗时间的有效性与安全性系统评价[D];广西医科大学;2013年
相关机构
>南方医科大学
>河南师范大学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广西医科大学
相关作者
>康彦红 >番登榜
>李弟灶 >汤雁波
>李德志 >黄龙江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京ICP证040441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京)字008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9993 010-62982499
服务热线:010-62985026 010-62791813
在线咨询:
传真:010-6278036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0475号
本文关键词:丙型肝炎病毒抗体的双抗原夹心检测方法的初步建立,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9245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xiaohjib/1924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