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必净对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降钙素原的影响
本文关键词:血必净对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降钙素原的影响,,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泰山医学院》 2014年
血必净对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降钙素原的影响
王东梅
【摘要】:目的急性胰腺炎(AP)是消化系统的急重症,是以起病急、病情进展快,病情重、易出现多种并发症、高死亡率为特点,在消化内科及普外科临床工作中较为常见。在我国最常见的病因为胆道结石、乙醇及暴饮暴食[1]。发病机制比较复杂,多与胰酶的自身消化和白细胞的过度活化有关,公认为是胰管系统由于多种原因导致的一过性或持久性的阻塞,胰液从胰腺腺泡释放出来从而导致其本身被消化,血流将被消化后的坏死组织带入外周循环,形成的小血栓引起小循环的功能障碍、进而组织因缺血缺氧逐步出现坏死。由于AP患者起病特别急,尤其是SAP病情严重而且变化非常快,致死率高,所以尽快做出诊断并及时应用针对性处理对降低死亡率意义重大。降钙素原(PCT)作为一种炎性介质可以增强因感染而诱发的炎症反应[2]。PCT这种针对严重感染的先进化验项目,预测机体感染及评估其程度的作用很高[3]。降钙素原在人体正常的生理情况下浓度很低,当发生细菌感染时水平会升高,但是对于病毒感染、风湿系统疾病和恶性肿瘤及局灶的感染,PCT的浓度却波动在正常参考值范围上下或仅小幅度的升高,所以化验降钙素原对判断是否存在感染特异性强。在AP初始发病时PCT就有显著的增高,并和AP病情的轻重关系密切,所以PCT可用于AP的诊断及预测其转归。PCT水平在AP早期如能尽早判断重症急性胰腺炎、并能及时给予有效治疗就可降低死亡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通过相关研究获知,PCT在辅助诊断疾病角度可提示机体的感染及感染程度,另一方面作为炎症介质其本身也影响了疾病的发展。因此监测降钙素原不仅可及早判定急性胰腺炎的病情程度,还可用以观察药物治疗的效果。血必净是由天津红日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中成药制剂,本品有消瘀散结、消减内毒素、纠正循环功能紊乱的功效。治疗胰腺炎时应用抗生素基础上加用本品能够提高治愈率,防止因感染产生的炎性介质诱发的其他脏器及系统功能损害,还能减弱所诱发疾病对机体的影响。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血必净后,在急性胰腺炎发病早期,通过降低循环中炎症性介质的数量来减轻病人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的程度,加快急性胰腺炎的快速康复。本文旨在通过应用血必净治疗急性胰腺炎,观察患者血清PCT水平变化,了解血必净对急性胰腺炎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在我院消化内科2013年2月-2014年1月住院的急性胰腺炎(AP)患者中随机选取60例,男性患者占31例,29例为女性患者,年龄在40.5-60.8岁。全部病例符合《急性胰腺炎分类与定义国际专家共识——2012亚特兰大修订版》的诊断标准。所有入选对象中由于胆总管结石等原因导致的十二指肠壶腹处梗阻或各种原因导致的奥狄氏括约肌狭窄;同时存在其他脏器的严重疾病或其他部位感染的患者;特殊人群:如儿童、合并妊娠或处于哺乳期的妇女;入院前已应用中医中药治疗的患者均排除在外。随机单盲将入组病人分为血必净治疗组30例,其中男性16例,女性14例,年龄40.8-60.2岁,平均50.5±9.7岁;常规治疗组有30例,1/2为男性患者,12为女性患者,年龄40.5-60.2岁,平均50.35±9.85岁。两组患者均化验血脂血糖,两组之间的年龄、性别、体重指数、酗酒例数、高脂血症例数及诱因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常规治疗组给予基本支持疗法:即决定卧床休息、监测生命体征,禁饮食,持续胃肠减压、预防水电失衡及酸碱紊乱;应用生长抑素、减少胃酸分泌;减弱胰酶活性。血必净治疗组在入院24h内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生理盐水100ml+血必净50ml静脉点滴,一日两次,静脉滴注疗程1周。血必净组和常规治疗组分别于入院24小时内、入院3d、7d清晨各抽血一次。均于清晨空腹采集肘静脉血3ml,测定血浆PCT水平。降钙素原的测定用免疫荧光层析法检测;应用广州万佛医学生物有限公司提供的飞测降钙素原定量试剂盒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进行化验并提供数据。结果经血必净治疗的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降钙素原明显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必净组和常规治疗组两组治疗前降钙素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必净组患者治疗后降钙素原水平较前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常规治疗组治疗后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必净组与常规治疗组治疗后比较,临床有效率较高,腹痛缓解时间、腹胀减轻时间、血尿淀粉酶降至正常所需时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血必净注射液治疗过程中可有效减轻患者腹痛程度。2.血必净注射液可有效减少患者腹痛腹胀持续时间及血尿淀粉酶恢复时间。3.血必净通过拮抗内毒素、拮抗炎症细胞因子作用有效降低血清降钙素原水平。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泰山医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R576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周总光,曾勇,杨品华,程中,赵纪春,舒晔,高贤华,严律南,张肇达;胰腺微循环的结构与功能[J];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2001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伍炳华;郭文强;;16层螺旋CT灌注成像在胰腺病变诊断中的应用[J];CT理论与应用研究;2008年03期
2 杨斌;陈文辉;王楚雄;周建;周合山;陈晓英;俞一歆;单艳娜;;急性胰腺炎胰腺微循环损害的MSCT灌注成像[J];放射学实践;2009年07期
3 胡铭荣,徐德征,陆伟伟,任晓冰,江素君;大鼠急性胰腺炎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变化[J];肝胆外科杂志;2004年02期
4 李国东;吴德全;姚磊;王秋实;;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早期干预大鼠急性胰腺炎的疗效[J];肝胆胰外科杂志;2006年02期
5 钱慧;王朝;;三七总皂苷联合奥曲肽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疗效观察[J];当代医学;2012年36期
6 王思悦;张小明;沈成义;;急性胰腺炎微循环障碍放射学及相关基础研究[J];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2014年03期
7 潘涛;胰腺微循环障碍与急性胰腺炎的关系及临床意义[J];华西医学;2003年02期
8 王霄鹏;范海燕;;胰腺癌的局部灌注化疗[J];中外医疗;2010年36期
9 朱峰,孙为豪,傅熙玲,孙运良,苏菡;前列地尔治疗急性胰腺炎临床疗效观察[J];临床荟萃;2003年18期
10 梁志海;唐国都;邓德海;;白介素10对实验性急性坏死性胰腺炎胰腺缺血的影响[J];临床消化病杂志;2007年06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瑜红;重症急性胰腺炎血管内皮功能障碍的实验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段成刚;组织因子的表达水平与大鼠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的关系[D];山西医科大学;2011年
2 贾传金;硝酸甘油对急性重症胰腺炎兔微循环障碍的影响[D];南华大学;2011年
3 黄圣旺;硝酸甘油对新西兰兔急性重症胰腺炎血清淀粉酶、IL-1、IL-6、ET/NO及胰腺组织病理学改变的影响[D];南华大学;2011年
4 姜滨;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与大鼠急性坏死性胰腺炎发生发展的关系[D];山西医科大学;2012年
5 贾成友;胰炎灵颗粒剂治疗急性水肿型胰腺炎大鼠实验研究(部分)[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3年
6 胡明玉;尿激酶对大鼠重症急性胰腺炎胰腺微循环障碍的作用[D];中国医科大学;2004年
7 吴振源;胰腺血管的应用解剖学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8 邢爱红;胰炎灵颗粒剂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体内炎性介质影响观察[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3年
9 梁志海;白介素10对实验性急性坏死性胰腺炎胰腺缺血的影响[D];广西医科大学;2005年
10 张海燕;抑制枯否细胞对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的影响[D];山西医科大学;2006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周总光;胰腺微循环障碍与急性坏死性胰腺炎[J];国外医学.外科学分册;1997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应康 ,李国君;重症急性胰腺炎的诊断治疗近况[J];广西医学;2001年06期
2 邓瑞雪,陆星华;重症急性胰腺炎的诊断与治疗进展[J];胰腺病学;2001年01期
3 丛超;96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体会[J];河北医学;2002年02期
4 龚自华,王兴鹏;用循证医学的原理评价急性胰腺炎的预后和治疗[J];胰腺病学;2002年02期
5 张圣道,雷若庆;当今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中的几个问题[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3年09期
6 闫尚伦,丁贤,张再高;重症急性胰腺炎60例治疗体会[J];医药论坛杂志;2003年07期
7 武田和宪 ,任常陵;急性胰腺炎的治疗[J];日本医学介绍;2003年02期
8 黄喜平;重症急性胰腺炎的诊断与治疗[J];实用医技杂志;2003年04期
9 朱琳 ,陈建强;22例急性胰腺炎治疗体会[J];包头医学;2004年03期
10 周洪升,秦大勇;乌司它丁治疗胰腺炎的回顾性研讨[J];河南外科学杂志;2004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程平;刘学礼;刘安成;;重症急性胰腺炎13例诊治体会[A];中华医学会第10届全国胰腺外科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4年
2 陈军;;重症胰腺炎治疗中的讨论[A];中华医学会第10届全国胰腺外科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4年
3 曾其强;陈祥建;王海波;黄颖鹏;金嵘;韩少良;张启瑜;;大黄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价值的系统评价[A];2007年浙江省外科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4 程建华;何明鑫;汤可立;;影响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结果相关因素分析[A];2007年贵州省医学会外科分会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5 张益群;;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胰腺炎58例临床分析[A];第十次中国中西医结合微循环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6 朱研;陈宏;杨磊;刘大川;杨鹏;贾建国;孙家邦;;重症急性胰腺炎早期目标治疗研究[A];中国病理生理学会第九届全国代表大会及学术会议论文摘要[C];2010年
7 唐文富;陈光远;夏庆;黄宗文;蒋俊明;;循证医学与急性胰腺炎治疗[A];第七届全国中西医结合普通外科临床及基础研究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1年
8 姜莉芸;耿嘉蔚;;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胰腺炎34例临床观察[A];2004年全国危重病急救医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9 唐文富;朱林;万美华;陈光远;夏庆;黄宗文;胡伟明;刘续宝;黄熙;;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26年总结[A];中国中西医结合第十九次全国消化病学术会议暨国家级中西医结合消化疾病新进展学习班论文汇编[C];2007年
10 廖桂芳;刘合春;黄晓虹;胡星;;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综合治疗和护理体会(附31例报告)[A];全国外科、神经内外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黑龙江省鹤岗市人民医院主任医师 班甡生;[N];健康报;2011年
2 张文明;[N];中国中医药报;2004年
3 陈汉桥;[N];中国医药报;2001年
4 龙仕伯;[N];中国医药报;2003年
5 万同己;[N];中国医药报;2003年
6 万同已;[N];中国中医药报;2004年
7 时仲省 林恒大 刘春阳;[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1年
8 衣晓峰;[N];中国医药报;2007年
9 万同己;[N];中国医药报;2003年
10 时仲省 林恒大 刘春阳;[N];中国中医药报;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项和平;持续区域动脉灌注低分子肝素治疗高脂血症性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4年
2 李建平;早期应用微创技术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实验和临床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06年
3 钱祝银;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的基础和临床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02年
4 王振文;急性胰腺炎凝血功能变化及机制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07年
5 邓文宏;花姜酮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肝损伤的作用及其机制探讨[D];武汉大学;2013年
6 牛毅;急性胰腺炎合并腹腔间隔室综合征的危险因素及其临床治疗策略与预后的相关性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4年
7 赵航;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制备与对实验性重症急性胰腺炎作用的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8年
8 杨斌;T、B淋巴细胞对急性胰腺炎的作用及其免疫治疗[D];第四军医大学;2013年
9 杨斌;T、B淋巴细胞对急性胰腺炎的作用及其免疫治疗[D];第四军医大学;2013年
10 赵佳正;P物质和硫化氢在评价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中的作用[D];中南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东梅;血必净对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降钙素原的影响[D];泰山医学院;2014年
2 董晓娟;45例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临床分析[D];苏州大学;2015年
3 赵海龙;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的临床分析[D];昆明医科大学;2015年
4 崔广宾;尼古丁对急性胰腺炎保护作用的研究[D];河北北方学院;2015年
5 迪力夏提·金斯汗;44例重症胰腺炎合并感染的临床分析[D];新疆医科大学;2008年
6 郭志强;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治疗现状[D];山西医科大学;2009年
7 王洁;重症胰腺炎14例临床治疗分析[D];山西医科大学;2008年
8 许永春;趋化因子在急性胰腺炎早期作用机制及中药治疗的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4年
9 胡玲;急性胰腺炎临床疑点初析[D];四川大学;2007年
10 郑永富;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水肿性胰腺炎41例疗效观察[D];辽宁中医药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血必净对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降钙素原的影响,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0717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xiaohjib/2071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