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消化疾病论文 >

Prdx6在缺血缺氧状态下对肝细胞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发布时间:2018-07-09 20:14

  本文选题:过氧化物氧化还原酶 + 活性氧 ; 参考:《广东医学》2017年20期


【摘要】:目的探讨Prdx6在缺血缺氧状态下对肝细胞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L02细胞在缺血缺氧状态下分别培养6、12、18 h和24 h,收集细胞培养基检测其中的ALT、AST和LDH,使用ROS检测试剂盒检测细胞内ROS水平,CCK8试剂盒检测细胞活力,流式细胞仪检测L02细胞的凋亡,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Prdx6蛋白及IκB、pIκB蛋白的表达变化;构建pI RES2-ZsG reen1-Prdx6质粒转染L02细胞过表达Prdx6,再次检测Prdx6蛋白的表达、细胞的损伤情况及细胞内ROS水平。结果缺血缺氧状态下细胞培养基内ALT、AST和LDH上升,细胞内ROS水平上升,细胞凋亡增加,细胞活力下降,Prdx6蛋白表达下降,NF-κB相关蛋白IκB表达下降、pIκB表达上升,且其变化程度随着缺血缺氧时间的延长而更明显。过表达Prdx6可以降低细胞内ROS水平,减轻细胞的缺血缺氧性损伤。结论 Prdx6蛋白在缺血缺氧状态下可通过降低细胞内ROS水平,减轻细胞损伤,发挥对细胞的保护作用。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protective effect and mechanism of Prdx6 on hepatocytes under ischemia and hypoxia. Methods L02 cells were cultured under ischemia and hypoxia for 18 h and 24 h, respectively. ALTX AST and LDH were detected in cell culture medium. Ros assay kit was used to detect intracellular Ros level and CCK8 assay kit was used to detect the viability of L02 cells. The expression of Prdx6 protein and I 魏 B pI 魏 B protein in L02 cells was detected by flow cytometry, and the pIRES2-ZsG reen1-Prdx6 plasmid was constructed and transfected into L02 cells to detect the expression of Prdx6 protein, cell damage and intracellular Ros level. Results under the condition of ischemia and hypoxia, ALT AST and LDH increased, Ros level increased, apoptosis increased, cell viability decreased and Prdx6 protein expression decreased. The expression of NF- 魏 B related protein I 魏 B decreased and the expression of Pi 魏 B increased. And its change degree is more obvious with the prolongation of the time of ischemia and hypoxia. Overexpression of Prdx6 can reduce the level of Ros and reduce the ischemic and hypoxic injury. Conclusion Prdx6 protein can protect cells by reducing Ros level and cell injury.
【作者单位】: 武汉市普爱医院(西院)急诊外科;
【分类号】:R57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郝光霞,王鼎,刘湘莲,王淑珍;蒙药心舒膏贴敷对小鼠自家血肿和缺氧状态的影响[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1997年S1期

2 罗成刚;陈宪;刘玉林;张照喜;徐宁;杜东平;;VX2肿瘤MSCT灌注与缺氧状态关系的研究[J];临床放射学杂志;2009年07期

3 王新成,曹丽春,陈忠航,潘自铁,刘华欣;高空吸纯氧和缺氧状态下对人体心肌酶的影响[J];第四军医大学吉林军医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4 肖静;锻炼过了头也会影响个头[J];家庭医学.新健康;2005年03期

5 邹贺;黎晓新;于文贞;闫征;何培英;张晓光;;整合素连接激酶与缺氧状态下VEGF表达的实验研究[J];眼科研究;2007年08期

6 于梅花;孙成英;;海拔4200m慢性缺氧状态下不同民族健康成年男性血浆肾上腺髓质的变化[J];高原医学杂志;2009年S1期

7 周小群;;旅游及探险中的避险与自救[J];安全与健康;2013年01期

8 刘辰庚;王培昌;;缺氧状态下雌二醇对H9c2细胞碳酸酐酶Ⅳ表达的影响[J];医学研究杂志;2012年09期

9 武江海;方利州;刘凌;傅炜萍;苏志华;;自身缺氧状态认识的提高对COPD患者吸氧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昆明医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10 王耀晟;程晓曙;王伶;杨人强;李萍;;不同缺氧状态下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表达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差异[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9年3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珍丽;陈燕;;静输氧改善老年缺氧状态的临床观察及护理[A];全国内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5年

2 刘珍丽;陈燕;;静输氧改善老年缺氧状态的临床观察及护理[A];全国第八届老年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5年

3 代勇;;静输氧改善老年缺氧状态的临床观察及护理[A];第二届全国老年医药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4 洪文昕;张复春;邓西龙;关玉娟;李剑萍;唐小平;;重型SARS合并MODS的临床救治初探[A];2003全国SARS防治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3年

5 周伊南;朱惠莉;王林;殷于磊;周基安;;不同程度间歇缺氧状态下大鼠脑内HIF-1α和iNOS的表达[A];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年会——2013第十四次全国呼吸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3年

6 刘令九;赵小琳;岳立广;徐艳玲;李淑焱;侯丽娟;隋红;姜崴;谢宝生;李勇;刘兵;李海滨;;细胞工厂培养人胚肺二倍体细胞制备冻干甲型肝炎减毒活疫苗[A];2011中国生物制品年会暨第十一次全国生物制品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7 宋征;;应用Bhas42细胞试验检测22个肿瘤促长基因标志物[A];2013年(第三届)中国药物毒理学年会暨药物非临床安全性评价研究论坛论文摘要[C];2013年

8 谷彬;张辉;喻泽兰;;依地福新对Jurkat细胞生长抑制机制的研究[A];2009医学前沿论坛暨第十一届全国肿瘤药理与化疗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9 武冬梅;李秀娥;葛莉亚;袁星;;双酚-A对MCF-7细胞伏安行为的影响[A];第五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摘要集[C];2009年

10 李晓飞;吕超;吴小荣;韩庆玲;王杰;易宗春;;铅和铝离子对K562细胞红系分化的影响[A];全国生化/工业与卫生毒理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吴春燕 通讯员 宁习源 吴剑鹏;人类情绪可影响干细胞生长[N];光明日报;2014年

2 李敏;运动后马上洗澡易疲劳[N];家庭医生报;2008年

3 冯卫东;老化干细胞可转变成年轻干细胞[N];科技日报;2012年

4 常丽君;科学家阐明核内周期运作机制[N];科技日报;2011年

5 本版编辑邋杜华斌 邰举 毛文波 顾钢 陈超 何屹 毛黎;2007年世界科技发展回顾(六)[N];科技日报;2008年

6 刘海英;非洲裸鼹鼠缺氧适应性极强[N];科技日报;2009年

7 通讯员 李静;厦大教授发现细胞防癌“玄机”[N];厦门日报;2009年

8 永诚;美发现控制细胞生长的蛋白质[N];中国医药报;2000年

9 记者 张孟军;加找到刺激干细胞生长分子[N];科技日报;2001年

10 张田勘;干细胞研究精彩纷呈[N];中国医药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新涛;缺氧状态与小鼠脊髓小胶质细胞自噬关系的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6年

2 涂强;Prdx6对脑死亡状态下缺血缺氧性肝脏功能损伤保护作用的机制研究[D];武汉大学;2015年

3 蒋渊;缺氧肝癌细胞中HIF-1和NF-κB的相互作用及其分子机制的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5年

4 张广;肝星状细胞在肝癌细胞恶性行为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15年

5 付托;活性氧族在CHO细胞补料批次培养中的作用、机制及调控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6年

6 彭林;重组凝血因子VII在CHO细胞中的高效表达[D];江南大学;2017年

7 杨静波;土贝母甲素对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细胞的抑制作用及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7年

8 李麟;USP18在IFN-α抗乙肝病毒机制中的作用及调控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7年

9 杨小超;阳离子配体修饰的纳米金用于细胞转运和微囊自组装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10 叶玲玲;基于生物素诱导表达系统的HEK293细胞多基因代谢工程改造[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晓峰;小鼠Prdx6与布鲁氏菌胞内寄生关系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2 柯自立;硫酸镁对6-羟基多巴胺损伤的SH-SY5Y细胞的保护作用[D];福建医科大学;2015年

3 李婷婷;细胞穿透肽VP22对抑癌蛋白PTEN体外抗肿瘤作用影响的研究[D];川北医学院;2015年

4 王静;环氧化物酶抑制剂NS-398联合奥沙利铂对宫颈癌Hela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D];河北医科大学;2015年

5 郑禄禄;番茄红素对转染SOD1-G93A的PC12细胞线粒体的保护作用[D];河北医科大学;2015年

6 宋晨源;氯化铵对人正常肝细胞系changliver中二氢乳清酸脱氢酶表达的影响[D];郑州大学;2015年

7 张莉;白藜芦醇体外抑制肠道病毒71型的作用机制研究[D];苏州大学;2015年

8 高华武;富硒芪云抗肿瘤作用及其机制的实验研究[D];安徽中医药大学;2015年

9 宋加奎;丹参对人胃癌SGC-7901细胞化疗敏感性的影响[D];安徽中医药大学;2015年

10 许雅鑫;尼古丁对NCI-H1975和NCI-H460细胞促进增殖作用及对PI3K/Akt通路的影响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11052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xiaohjib/211052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9f1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