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消化疾病论文 >

核苷(酸)类似物停药复发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特点

发布时间:2016-12-19 13:35

  本文关键词:核苷(酸)类似物停药复发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特点,,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山东大学》 2012年

核苷(酸)类似物停药复发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特点

肖迪  

【摘要】:背景和目的:慢性乙型肝炎是我国发病率较高的一种传染性疾病,严重威胁着人民的生活健康。2006年全国乙型肝炎流行病学调查表明,我国1-59岁一般人群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携带率为7.18%,5岁以下儿童的HBsAg为0.96%。据此推算,我国现有的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约9300万人,其中CHB患者约2000万例。 乙型肝炎病毒(HBV)进入机体后,通过激活免疫系统清除受感染的肝细胞,从而造成肝细胞的变性、坏死,引起肝炎慢性化的主要原因是HBV的持续感染。因此,抗病毒治疗成为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关键。目前抗HBV治疗的药物主要是干扰素和核苷(酸)类似物两大类。干扰素疗程较短,但大多数患者疗效欠佳,且副作用较多。因此患者往往需长期服用核苷(酸)类似物,但停药后病毒复制仍可重新恢复,出现病毒反跳,导致病情复发,甚至病情恶化出现肝功能衰竭导致死亡。然而关于核苷(酸)类似物停药复发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其相关因素尚缺乏充分研究。 为深入了解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核苷(酸)类似物抗病毒治疗停药复发的临床特征及相关因素,我们进行了本研究。 对象和方法:采用横断面回顾性研究方法,统计济南市传染病医院2011年1-12月服用核苷(酸)类似物停药后慢性乙型肝炎复发住院治疗的患者。调查其性别、年龄、户籍、医疗保险种类,记录用药前病程,核苷(酸)类似物种类、疗程、疗效,用药前、停药时和复发后的血清学指标、病毒性指标及复发后的生化学指标,以同期住院的慢性乙型肝炎初治患者为对照。比较两组患者的流行病学资料、人口学资料及入院时的生化学指标、乙肝血清学指标与病毒学指标。将停药患者按是否为快速复发(停药后5个月内复发定义为快速复发),以及停药复发后是否出现肝功能衰竭各自分组进行比较。 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取chi-square检验,计量资料采用Mann-Whitney检验,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核苷(酸)类似物停药后慢性乙型肝炎快速复发的相关因素及停药复发后出现肝功能衰竭的相关因素。假设检验采用双侧检验,检验水准α=0.05,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停药复发患者384例,初治患者1127例。停药复发患者中,男性315例、女性69例,年龄中位数为42(19-78)岁,有吸烟史56例(14.6%)、饮酒史48例(12.5%),存在肝硬化基础的100例(26%)。服用拉米夫定(LAM)、阿德福韦酯(ADV)、恩替卡韦(ETV)、替比夫定(LDT)、LAM与ADV联合患者停药到复发间隔时间中位数(最小值-最大值)分别为5(1-60)个月、4(1-46)个月、7(2-24)个月、4(2-21)个月、4(1-33)个月。停药复发后57例(14.8%)出现肝功能衰竭。384例患者入院时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白蛋白(ALB)、凝血酶原活动度(PTA)、HBV DNA中位数(最小值-最大值)分别为280(11-4454) U/L.204(14-2972) U/L.30.15(4.4-901)μmol/L.41.2(17-54) g/L、76%(11%-119%).3.7x106(1.8x103-4.3x108)拷贝/ml。 停药复发患者与初治患者临床特征比较与初治组患者相比,停药组患者具有更高的男/女性别比及不同年龄组分布(P0.001)。有饮酒史、吸烟史的比例更低,其中饮酒史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吸烟史差异具有边缘意义(P=0.056)。停药组肝硬化患者较少(P=0.038),但发生肝功能衰竭的比例高于初治组(P=0.018)。入院时停药组患者ALT、AST、TBil水平更高(P0.001),PTA水平则低于初治组患者(P0.001)。两组患者愈后未见明显差别(P=0.429)。 停药后快速复发患者临床特征及相关因素384例停药患者中187例(48.7%)快速复发。与非快速复发患者相比,快速复发组患者年龄中位数更大(44岁vs41岁,P=0.006),有饮酒史的比例更高(16%vs9.1%,P=0.041),停用药物为ETV的比例则低于非快速复发组患者(2.1%vs9.1%,P=0.003)。两组患者存在肝硬化基础的比例及停药后肝功能衰竭的发生率均无统计学差异,但入院时快速复发组患者具有更高的ALT、AST、TBil、AKP水平(P0.05),病死率也更高(6.0%vs3.0%,P=0.013)。有高血压病史、吸烟史的比例快速复发组患者高于非快速复发组患者(9.6%vs4.6%、18.2%vs11.2%),差异具有边缘意义,P值分别为0.053、0.052。调整性别、乙肝家族史、肝硬化病史、核苷(酸)类似物服药时间等因素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有饮酒史、年龄大于60岁是核苷(酸)类似物停药慢性乙型肝炎快速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应用ETV抗病毒治疗则是保护性因素,比值比(95%可信区间)分别为2.21(1.11-4.4,P=0.024)、3.29(1.19-9.13,P=0.022)、0.16(0.05-0.52,P=0.002)。 停药复发后出现肝功能衰竭患者临床特征及相关因素停药复发患者中57例(14.8%)出现肝功能衰竭,年龄中位数大于未发生肝功能衰竭的患者(48岁vs42岁,P=0.002),有肝硬化基础的比例也更高(49.1%vs22%,P0.001)。两组患者不同年龄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停用LAM、 ADV、ETV、LDT、LAM联合ADV治疗后发生肝功能衰竭的比例分别为22%、8.8%、13.6%、10.5%、2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调整性别、乙肝家族史、服药时间及是否快速复发等因素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存在肝硬化基础、停用LAM是核苷(酸)类似物停药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发生肝功能衰竭的独立危险因素,比值比(95%可信区间)分别为2.83(1.5-5.31,P=0.001)、2.29(1.26-4.18,P=0.007)。 结论:停用核苷(酸)类似物后复发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损害较未应用核苷(酸)类似物的患者更重。饮酒史、年龄大于60岁是核苷(酸)类似物停药慢性乙型肝炎快速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应用ETV抗病毒治疗则是保护性因素。快速复发患者肝损害更重,病死率亦高于非快速复发患者。存在肝硬化基础、停用LAM是核苷(酸)类似物停药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发生肝功能衰竭的独立危险因素。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R512.62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辛永宁,孙樱,张健,吕维红,张梅,初蕾蕾,李宁,孙珍娟;拉米夫定对慢性乙肝患者T细胞亚群影响的研究[J];临床肝胆病杂志;2002年03期

2 斯崇文;;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目标、终点和策略[J];胃肠病学;2006年04期

3 孟繁敏;;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治疗依从性现状及干预效果[J];现代医药卫生;2010年09期

4 郭亚兵,喻新民,冯筱榕,孙剑,侯金林,章廉,骆抗先;拉米夫定停药后慢性乙型肝炎病情加重3例报道[J];中华肝脏病杂志;2000年06期

5 张晓红,林国莉,朱建芸,陈黎,杨绍基,肖杰生;拉米夫定停药后慢性乙型肝炎复发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因素[J];中华肝脏病杂志;2004年10期

6 姚光弼,张定凤,王宝恩,徐道振,周霞秋,雷秉钧;恩替卡韦抗乙型肝炎病毒剂量和疗效的研究[J];中华肝脏病杂志;2005年07期

7 ;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0年更新版[J];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杂志(电子版);2011年01期

8 张晓红,马会慧,崇雨田,肖杰生,姚集鲁;慢性乙肝患者停用拉米夫定后出现肝功能衰竭的危险因素[J];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05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芹;李丹;张良宏;;重肝合剂对慢性重型肝炎肝功能指标的改善作用[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6年04期

2 曾凡荣;朱向秀;杨光;朱红艳;丁君;张飞;;慢性乙肝患者与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血清抗HBc-IgM(+)检测分析[J];安徽预防医学杂志;2010年04期

3 俞富军;何生松;张淑玲;李淑利;陈永平;;拉米夫定对慢性乙肝患者IL-2和IL-4影响的初步探讨[J];安徽医学;2006年01期

4 张照如;朱立雨;陈红;;亮菌甲素对慢性乙肝肝内胆汁淤积的治疗作用[J];安徽医学;2008年03期

5 刘伟;毕富勇;;中药诱导肝癌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进展[J];安徽医学;2009年10期

6 苏海珠;;HBV携带者产后心理状态的观察和护理[J];安徽医药;2010年02期

7 邓初树,罗莉,朱成权,严义忠,刘志兰;苦参碱联合α-1b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临床观察[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8 秦鑫添;吕跃;陈晓勤;徐海鹏;樊慧杰;;HBV感染与非霍奇金淋巴瘤的关系[J];癌症;2007年03期

9 夏茵,孙溪宾;慢性肝衰竭预后生化指标90例分析[J];蚌埠医学院学报;1999年05期

10 华易长,宋文琪,李霞,毛魁英;大学生乙型肝炎疫苗接种与乙型肝炎相关性分析[J];蚌埠医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钱刚;肖影群;尹燕跃;吴宝灵;余海滨;;肝组织中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原表达的临床意义[A];首届江西省中西医结合肝病学术研讨会、首届江西省中西医结合肝病新进展学习班资料汇编[C];2008年

2 龙庆华;涂德幸;孙秀光;;阿德福韦酯联合扶正化瘀胶囊治疗早期乙型肝炎肝硬化42例报告[A];首届江西省中西医结合肝病学术研讨会、首届江西省中西医结合肝病新进展学习班资料汇编[C];2008年

3 尹燕耀;肖影群;;慢乙肝患者肝组织内CD_4~+,CD_8~+T淋巴细胞表达特点[A];首届江西省中西医结合肝病学术研讨会、首届江西省中西医结合肝病新进展学习班资料汇编[C];2008年

4 段元志;刘成;刘仁鹏;;中草药在慢性乙肝抗病毒治疗中的疗效观察[A];全国中西医结合肝病新进展讲习班、江西省第二次中西医结合肝病学术会议资料汇编[C];2010年

5 楼建国;傅智敏;龚启明;傅跃娟;郑海文;;温阳化瘀汤和拉米夫定序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研究[A];庆祝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成立三十周年论文集粹2011[C];2011年

6 高庆伟;李永新;刘莎;王波;王英兰;邹汉法;孔亮;孙万里;;乙型肝炎病毒免疫吸附柱构建的实验研究[A];第二届全国人工肝及血液净化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7 李谦;唐克诚;袁桂玉;杨积明;李海;韩贵兰;刘国旺;;核苷类似物联合人工肝治疗慢性重型肝炎疗效观察[A];第二届全国人工肝及血液净化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8 路彩霞;;重型肝炎的诊治[A];第三届全国重型肝病及人工肝血液净化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7年

9 许青田;郝红梅;;骤停拉米夫定致重型肝炎1例[A];第三届全国重型肝病及人工肝血液净化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7年

10 黄珊;何清;唐奇远;唐蔚;敖飞健;李知玉;张斌;白冰;;112例慢性HBV感染免疫耐受期患者肝组织病理特点的研究[A];广东省肝脏病学会临床药学专业委员会成立暨肝病药物合理应用报告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爱民;中国HBV基因型分布特点和临床意义及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HBV基因突变的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11年

2 李桂民;HBV、HCV、HIV-1荧光定量PCR检测体系的建立和应用[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3 陈黎;HBV宫内感染体外模型的构建及cAMP调控子宫肌细胞COX-2表达的机制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1年

4 兰林;HBV准种特性及其与干扰素治疗关系的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2年

5 秦幼平;针灸防治大鼠猪血清免疫性肝纤维化的实验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02年

6 王学军;健康人和慢性肝病、原发性肝癌患者纳米细菌感染状况的检测[D];中南大学;2003年

7 王临旭;植物蛋白MAP30的制备及其体外抗病毒活性的实验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2003年

8 王九平;半乳糖受体介导的MAP30对乙型肝炎病毒抑制作用的实验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2003年

9 吴刚;1.乙酰半胱氨酸治疗慢性重度乙型肝炎临床研究  2.高效复合干扰素对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04年

10 曹宝花;膜联蛋白V和Fcγ受体Ⅲ在胎盘的分布及其与HBV宫内感染关系的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进步;血浆DNA定量检测在鉴别诊断各种肝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D];南京医科大学;2009年

2 李华;HBV核心区启动子反义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D];郑州大学;2010年

3 刘松灿;肝康颗粒对免疫性肝损伤模型小鼠CD_4~+、CD_8~+、IL-12及IFN-γ的影响[D];河南中医学院;2010年

4 张春红;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证型与T淋巴细胞亚群相关性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5 荣梅生;慢性乙肝患者CD8+细胞CD28的表达与肝组织病变的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0年

6 徐玮;补肾清肝方联合替比夫定治疗肝肾阴虚证慢性乙型肝炎疗效观察[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0年

7 谷晓晶;恩替卡韦和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三年的随机对照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11年

8 李瑞娟;核苷(酸)类似物抗HBV疗效与患者外周血Treg比率及IFN-γ IL-10关系的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11年

9 阎晶璐;胆管癌的危险因素与发病机理研究现状综述[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10 魏涛;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从脾肾论治的生存质量观察[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克霞,王健,张立华;HBV侵入PBMC后对乙肝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J];锦州医学院学报;1998年03期

2 马存根,刘淑璋,王力生,赵富喜,胡世昭,丰玲,王雁春;乙肝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与血清HBV-DNA关系的观察[J];临床肝胆病杂志;1994年01期

3 闫杰,王磊,徐皖苏,张照华,杜以真,王耀宗;拉米夫定治疗中乙肝病毒多聚酶YMDD变异对患者临床经过的影响[J];山东医科大学学报;2001年02期

4 余雷,高涛,陆基华;拉米夫定停药后肝炎病情加重及随访[J];上海医学;2002年03期

5 李宝群,康庸;慢性活动性乙型肝炎患者T细胞亚群状态的研究[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1990年01期

6 曾民德;茅益民;姚光弼;周霞秋;王豪;徐道振;姚集鲁;侯金林;王宇明;任红;陈亚岗;牛俊奇;王耀宗;;阿德福韦酯治疗HBeAg阳性的中国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52周的多中心临床研究[J];中华传染病杂志;2005年06期

7 姚光弼;计焱焱;任红;王宝恩;徐道振;周霞秋;蒋峥荣;;恩替卡韦治疗拉米夫定失效慢性乙型肝炎一年的疗效[J];中华传染病杂志;2006年06期

8 张雅敏;朱志军;郑虹;邓永林;蒋文涛;蔡金贞;沈中阳;;阿德福韦在预防肝移植后乙肝复发中的应用[J];中华肝胆外科杂志;2006年05期

9 姚光弼,王宝恩,崔振宇,姚集鲁,曾明德;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病人的长期疗效[J];中华肝脏病杂志;1999年02期

10 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分会,肝病学分会;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J];中华肝脏病杂志;2000年06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荆庆;宋济洲;员学亮;;乙型肝炎e抗元阳性者的临床特征[J];临床医学;1980年04期

2 朱瑞芬 ;王裕民 ;孙树花 ;耿文谨 ;孙秉营 ;陈淑芹;;健脾益肾治疗乙型病毒性肝炎疗效观察[J];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1986年01期

3 严水生;;催化模型在乙型肝炎流行病学中的应用[J];江西医药;1987年02期

4 周文伟;;2名抗-HBe阳性男子的配偶连续发生暴发性乙型肝炎[J];国际流行病学传染病学杂志;1987年02期

5 朱和平;郭美香;谢力;吕有余;;253医院最近研制出ELISA检测HBsAg药盒[J];内蒙古医学杂志;1988年01期

6 李杰;;韶关市病毒性肝炎感染近况及乙型肝炎控制前景[J];华南预防医学;1990年04期

7 晓峰;;快速诊断乙肝新试剂[J];医学文选;1990年03期

8 郭志远;陈和洁;;蛇虎芪苡汤治疗乙型肝炎44例小结[J];江西中医学院学报;1991年02期

9 顾云英;陈友香;江仙运;程化奇;熊舜华;;乙型慢性迁延性肝炎患者染色体与ABO血型关系探讨[J];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1991年03期

10 郑菊梅;为消除乙型肝炎而努力[J];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1992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齐兴军;姬宝印;于洪枢;;从业人员乙型肝炎感染状况调查[A];吉林省预防医学学术座谈会论文集[C];2004年

2 殷晓轩;孙世萍;;心理疗法在乙型肝炎治疗中的地位与应用[A];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三届内科肝胆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3 黄灿华;;RUNX3基因在乙型肝炎病毒诱导肿瘤发生中的作用[A];2004年中国科学院新生病毒性疾病控制学术讨论会摘要集[C];2004年

4 林寿宁;黄彬;朱永苹;;壮肝逐瘀煎治疗乙型肝炎肝纤维化60例临床观察[A];第四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养生学与康复医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5 邹金生;;乙型肝炎临床治疗的思考[A];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第十六次全国消化系统疾病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4年

6 刘娅;张爱芸;袁迎春;席向红;赵经川;;性别因素在乙型肝炎及肝硬化中的作用[A];第五届全国肝脏疾病临床暨中华肝脏病杂志成立十周年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7 郑玉清;包丽梅;;口腔科门诊乙型肝炎病人治疗过程中的护理体会[A];全国第六届口腔医院管理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0年

8 杨必金;;乙型肝炎的辨证施治[A];中国中医药学会建会20周年学术年会专辑(下)[C];1999年

9 宾学森;;呼吁重视对“乙型肝炎”的预防与控制[A];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第十三次全国消化系统疾病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1年

10 刘庆德;吴云南;;肺结核合并乙型肝炎临床分析[A];2005年中国防痨协会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许晓岚;[N];内蒙古日报(汉);2008年

2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教授、主任医师 潘钰卿;[N];上海科技报;2000年

3 上海中医药大学 胡义扬;[N];上海中医药报;2004年

4 市传染病医院副主任医师 周红燕;[N];无锡日报;2005年

5 郭新会 北京佑安医院 主任医师;[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9年

6 李赛玲;朱军;[N];中国医药报;2003年

7 本报记者 张雷 实习记者 陈丽莹;[N];医药经济报;2004年

8 刘士敬 博士;[N];中国医药报;2000年

9 昌吉州人民医院传染病分院副院长 主治医师 巩维进;[N];昌吉日报;2009年

10 孔明云;[N];中国中医药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尹志农;乙型肝炎与载脂蛋白基因多态性相关性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2 宋广忠;乙型肝炎重症化过程中microRNA-210的改变及功能研究[D];浙江大学;2013年

3 邵中军;乙型肝炎病毒宫内感染危险因素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5年

4 周世水;重组人源抗HBsAg单链抗体—干扰素γ在巴氏毕赤酵母中表达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03年

5 赫兢;治疗性乙型肝炎病毒DNA疫苗的基础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5年

6 郭明高;表面抗体基因在肝移植中抑制乙型肝炎病毒再感染的实验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5年

7 栗华;TGFβ1和血管紧张素系统基因多态性与乙肝肝硬化遗传易感性关系的相关性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8 熊盛;重组人源抗HBsAg单链抗体在大肠杆菌和巴氏毕赤酵母中的表达、纯化与性质鉴定[D];华南理工大学;2002年

9 李玲;激活诱导细胞死亡在乙型肝炎发病机制中的意义[D];第三军医大学;2001年

10 李树龙;乙肝纤维化分期相关血浆标志物的定量蛋白质组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颖;阿德福韦酯片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疗效和安全性研究的方案设计与实施阶段小结[D];四川大学;2005年

2 陈丽英;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糖尿病并发率调查及其临床特征分析[D];吉林大学;2005年

3 石少媛;人类白细胞抗原-DRB1基因多态性与山西地区家族性乙肝的相关性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10年

4 张骏飞;拉米夫定治疗乙型肝炎肝衰竭的临床观察[D];安徽医科大学;2011年

5 曹宏;妊娠期乙型肝炎危险因素的探讨[D];天津医科大学;2003年

6 王秀娟;干扰素联合胸腺肽α1治疗免疫耐受期乙肝病毒携带者的实验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7 刘晓梅;胸腺肽α1抗乙型肝炎病毒作用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8 何夏婷;高校学生乙型肝炎知识—态度—行为问卷的编制、评价以及应用[D];暨南大学;2010年

9 福军亮;乙型肝炎患者CD4~+CD25~+调节性T细胞特点和肝病进展相关性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6年

10 谷军生;慢性病毒性乙型肝炎急性发作后体内免疫动力学研究[D];郑州大学;2005年


  本文关键词:核苷(酸)类似物停药复发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特点,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2000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xiaohjib/22000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c75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