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鲁木齐市体检人群非酒精性脂肪肝与肠易激综合征样症状的相关性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detection rate of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 and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 in healthy people in Urumqi. Methods: a simple random sampling method was used to screen the NAFLD population in the healthy check-up population in Urumqi, and the normal population as the control group. The selected population was investigated by questionnaire, combined with biochemical, abdominal ultrasound examination and other relevant data. The detection rate of IBS-like symptoms in NAFLD and normal population was analyzed and the difference of IBS-like symptoms between them was compared.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NAFLD and IBS like symptoms was analyzed by rank sum test and univariate and multivariate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Results: the detection rate of IBS like symptoms in normal population and NAFLD was 12.5% or 23.22.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0.01); NAFLD severity caused IBS like symptoms (P0.05), and the difference was between mild, moderate and severe fatty liver. By multivariate regression analysis, body mass index (BMI), triglyceride (TG), fatty liver and ethnic group were the most probable risk factors for IBS like symptoms. Their OR values were 0.918 ~ 0.855U 0.525 and 0.316 respectively. Conclusion: the detection rate of IBS-like symptoms in NAFLD in Urumqi is high. IBS-like symptoms are closely related to NAFLD.
【作者单位】: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新;
【分类号】:R575.5;R574.6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杨建忠,黄美丽,解永军,贺静芳,王萍;B超在脂肪肝诊疗中的诊断价值[J];中国超声诊断杂志;2003年03期
2 王玉玲;聂向荣;甘兰庄;吕志红;;蒙脱石散联合双歧杆菌活菌胶囊治疗功能性腹泻60例疗效观察[J];河北中医;2009年11期
3 潘国宗;肠易激综合征发病机制研究的进展[J];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04年04期
4 张鸣鸣;姜敏;;肠易激综合征发病机制研究进展[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9年24期
5 Gyongyi Szabo;Shashi Bala;;Alcoholic liver disease and the gut-liver axis[J];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2010年1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傅琪琳;冯琴;胡义扬;徐琳;王文静;曹健美;李小飞;彭景华;王晓柠;陈亮;赵瑜;黄甫;;健脾活血方抗内毒素诱发大鼠急性肝损伤的主效应中药筛选验证及药理作用环节点分析[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2年04期
2 李芳;李昌平;;中介素和脂联素受体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中的作用[J];重庆医学;2011年18期
3 赵金艳;高春芳;;代谢综合征与肝癌流行病学研究进展[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10年04期
4 周晓丹;施洪;;青年干部脂肪肝检出率与生活习惯、血脂、血清酶相关性分析[J];东南国防医药;2011年04期
5 周静;周洲;吴莹;向廷秀;姜政;王丕龙;;重组人脂联素基因在减毒沙门氏菌中的表达[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9年22期
6 江月斐;劳绍贤;邝枣园;傅肖岩;卞兆祥;;清热化湿法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研究[J];福建中医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7 周晓丹;;青年干部脂肪肝检出率与生活习惯、血脂、血清酶相关性探讨[J];福州总医院学报;2011年03期
8 罗小雨;钟良;;肠易激综合征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J];国际消化病杂志;2010年06期
9 杨亚莉;史志红;许明策;;微生态制剂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疗效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2011年19期
10 王传涛;丁长青;;益生菌制剂联合特定电磁波治疗成人肠易激综合征[J];中国医药科学;2012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尹小君;;从脑-肠轴角度探讨肠易激综合征及其中医治疗[A];2011中国针灸学会年会论文集(摘要)[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王佳平;肺纤维化的免疫发病学机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0年
2 梁曼;乙醇与苯丙胺类毒品多药滥用对大鼠体内毒物分布影响的实验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3 杨崇美;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食物过敏的初步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4 谷雨;1.双环醇对免疫性肝纤维化大鼠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 2.Beagle犬口服富马酸泰诺福韦二吡呋酯和BP0018后血浆药代动力学及生物利用度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10年
5 罗裕兴;补脾温肾方治疗脾虚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2年
6 鲍军;复方仙石胶囊治疗脾虚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理论和实验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07年
7 陈磊;电针不同穴位对肠易激综合征模型大鼠肠道微循环、脑肠相关神经肽影响的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3年
8 邓莉俐;水杨酸钠诱导耳蜗螺旋神经节神经元损伤机制的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13年
9 赖巧红;SUMO化修饰对胰岛β细胞凋亡的调控其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志磊;隔药灸脐法治疗脾虚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0年
2 李芳;脂联素受体2、中介素在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研究[D];泸州医学院;2011年
3 耿瑞慧;蛋白酶激活受体在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结肠黏膜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D];第二军医大学;2011年
4 李洪芬;认知行为疗法对IBS患者的治疗作用[D];第二军医大学;2011年
5 赵金艳;代谢异常及N-糖基化在原发性肝细胞癌中的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1年
6 陈U_铭;肠三针结合灸百会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7 代雪飞;咖啡因对大鼠酒精性肝纤维化的防治作用及部分作用机制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1年
8 陈倩;隔药灸脐法对脾气虚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血清脑肠肽影响的临床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1年
9 刘晓娜;和肠止泻穴贴治疗功能性腹泻的临床研究[D];长春中医药大学;2011年
10 刘嘉颀;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肠道菌群结构的分子生态学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小芳;王凌云;梁愿;;康复新联合蒙托石散对化疗性黏膜损害的防治作用[J];华西药学杂志;2007年01期
2 刘劲松,侯晓华;慢性腹泻与功能性肠病[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3年10期
3 李岩;慢性腹泻与肠道菌群失调[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3年10期
4 孔武明;龚均;陈明霞;董蕾;秦斌;;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肠黏膜超微结构改变的电镜观察[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08年03期
5 姜敏,汤浩,刘峥艳,张义侠,傅宝玉;肠易激综合征内脏感知异常与临床症状的相关性[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5年04期
6 陈文科;邹益友;李富军;罗丹;;肠易激综合征精神心理因素、肠黏膜肥大细胞及5-羟色胺的变化[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7年01期
7 姜敏,李红菊,汤浩,张义侠,傅宝玉;肥大细胞在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结肠的分布特点及其作用[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05年04期
8 王伟岸,钱家鸣,潘国宗;结肠黏膜肥大细胞活化在肠易激综合征发病中的作用[J];中华消化杂志;2003年05期
9 王利华,方秀才,潘国宗;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肠黏膜肥大细胞与神经纤维的关联[J];中华消化杂志;2003年06期
10 潘国宗,鲁素彩,柯美云,韩少梅,郭慧平,方秀才;北京地区肠易激综合征的流行病学研究:一个整群、分层、随机的调查[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0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yN昀;刘建民;张翼飞;郭永平;薛冠华;;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探讨[J];诊断学理论与实践;2010年02期
2 谭德安;周智广;黄干;府伟灵;陈向大;周卫东;车志宏;杨亚玲;;长沙铁路职工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流行现状及危险因素分析[J];实用预防医学;2007年03期
3 郭建丽;徐勤;刘瑛;王秀兰;;清华大学教工非酒精性脂肪肝及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11年05期
4 王艳兵;万文原;王大鹏;马昆;;运动与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关系[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4期
5 田淑芝;田建荣;;迁西县120例非酒精性脂肪肝临床特点和相关因素分析[J];河北医药;2009年20期
6 陆泽元,林怿昊,邵豪,施侣元,邹钢,赖丽萍,庄雄杰;空腹血糖正常者非酒精性脂肪肝危险因素探讨[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5年03期
7 马荣兵;蓝绍颖;;非酒精性脂肪肝危险因素的流行病学研究进展[J];交通医学;2009年01期
8 朱科伦;朱郇悯;曾文铤;梁建新;;非酒精性脂肪肝流行病学的研究进展[J];广州医药;2011年04期
9 张金华;龙辉;刘群;王桂芳;;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发生2型糖尿病危险因素分析[J];临床肝胆病杂志;2009年02期
10 焦玉梅;王金和;陈剑华;周敏;王立伟;路伟;赵冬梅;;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伴发非酒精性脂肪肝情况[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6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何鲜平;吴孟晋;;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中西医治疗进展[A];2009年贵州省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病学术交流暨专题学术讲座论文汇编[C];2009年
2 阳宁静;宋彬;;1H-MRS不同指数定量分析大鼠酒精性和非酒精性脂肪肝模型的基础研究与病理对照[A];中华医学会第16次全国放射学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9年
3 王煌辉;张永明;谢庆良;张永明;谢庆良;;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末稍甲襞微循t疤轿鯷A];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第十八次全国消化系统疾病学术会议暨2006年全国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统疾病进展学习班论文汇编[C];2006年
4 张雪群;;非酒精性脂肪肝自然病程中肝脏的差异蛋白质组分析[A];2007年浙江省消化系疾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5 张皎月;陈璐璐;孙晖;郑涓;胡祥;王素星;陈婷;;正常甲状腺功能者血清促甲状腺激素与体重和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相关性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全国内分泌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6 王薇;张萍;;早发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相关危险因素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全国内分泌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7 王青;向菲;李海英;李树法;;早期检测2型糖尿病患者的非酒精性脂肪肝合并症[A];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全国内分泌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8 王峰;谢红涛;;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伴发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相关因素分析[A];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第九次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9 童清平;罗福成;李晓蕾;;非酒精性脂肪肝病人肾动脉阻力指数的观察[A];第二届长三角超声医学论坛暨2009年浙江省超声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10 童清平;罗福成;李晓蕾;;非酒精性脂肪肝病人肾动脉阻力指数的观察[A];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全国超声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李菁邋周宁人;8种情况及早查胃镜[N];健康时报;2007年
2 韩咏霞;糖尿病是胆石症的危险因素[N];大众卫生报;2007年
3 王小龙;运动有助于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N];科技日报;2009年
4 本报记者 王雪敏;非酒精性脂肪肝研究进展[N];医药经济报;2010年
5 顾宁;腰臀比与非酒精性脂肪肝密切相关[N];中国医药报;2011年
6 本报记者 王宁 采访整理;警惕! 非酒精性脂肪肝盯上新疆居民[N];中国食品报;2011年
7 北京地坛医院 蔡fg东;维生素E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有效[N];健康报;2010年
8 张中桥;精神紧张易致炎症性肠病[N];中国中医药报;2007年
9 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 陈东风邋艾正琳 邹争春 整理;非酒精性脂肪肝首选不用药[N];健康报;2008年
10 张秀;结肠镜检查费用低检出率高[N];保健时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朝霞;核受体FXR对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肝脏脂质和胆汁酸代谢的调节作用及机制探讨[D];重庆医科大学;2008年
2 陈园生;公共服务场所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危险性研究[D];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09年
3 武煦峰;益肾运脾法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和实验机理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2年
4 张敏静;重组人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的中试研究及其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治疗作用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5 王勇;感染性腹泻预防控制对策与实验室监测的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7年
6 欧阳春晖;非酒精性脂肪肝形成过程中肝脏蛋白质谱变化的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7 彭仙娥;乙型肝炎病毒在非酒精脂肪肝发生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福建医科大学;2009年
8 何淑梅;德惠市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流行病学现状及危险因素分析[D];吉林大学;2008年
9 徐承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应用基础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10 罗文政;红曲拮抗高脂膳食诱导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分子机制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阿梅;非酒精性脂肪肝与血浆及血小板磷脂脂肪酸的相关性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2 谭德安;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流行病学调查及超敏C-反应蛋白的检测意义[D];第三军医大学;2007年
3 刘益娟;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发生2型糖尿病危险因素分析及脂肪肝的程度与血糖控制情况的相关性研究[D];福建医科大学;2010年
4 林晓宇;油酰乙醇胺对非酒精性脂肪肝作用机制的研究[D];福建医科大学;2011年
5 王媛媛;非酒精性脂肪肝和药物对小鼠CYP2A5表达的影响[D];东北农业大学;2010年
6 宋瑞华;瘦素、MMP-2和MMP-9在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模型大鼠肝脏组织中的表达[D];山西医科大学;2011年
7 胡广梅;高血压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与代谢综合征之间的关系[D];新疆医科大学;2008年
8 刘华梅;福州地区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流行病学调查及游离脂肪酸在非酒精性脂肪肝病发病中的意义[D];福建医科大学;2008年
9 钟黄;细胞角蛋白18片段与炎症相关因子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中作用的研究[D];遵义医学院;2010年
10 杨建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瘦素、肿瘤坏死因子-α、胰岛素抵抗与中医辨证分型的关系[D];浙江中医学院;2005年
,本文编号:228626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xiaohjib/2286266.html